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容易混淆的青霉与绿霉

时间 : 07-14 投稿人 : 澜诚 点击 :

在下乡调研中,有些菇农对青霉和绿霉难以鉴别,甚至将青苔也统称为绿霉,有必要对此做一解释。

容易混淆的青霉与绿霉 | 菌菇种植

青霉(Penicillium)为青霉属,属子囊菌纲,和曲霉属有亲缘关系,种类繁多,代表种是灰绿青霉,分枝成帚状的分生孢子从菌丝体伸向空中,各顶端的小梗产生链状的青绿—褐色的分生孢子,能产生毒枝菌素。

青霉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分生孢子球形、椭圆形或短柱形,光滑或粗糙,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有少数种产生闭囊壳,内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亦有少数菌种产生菌核。青霉的孢子耐热性较强,菌体繁殖温度较低。

青霉对食用菌危害症状:在培养料上初出现时为一白色的小点,之后扩展为白色绒毛状平贴的圆形菌落,接着菌落上产生大量绿色的分生孢子,使菌落的中间变成深绿色或蓝绿色的粉状菌斑,外围则仍有一圈白色的菌落带。这种菌落一般扩展较慢,而且有局限性,即当菌落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边缘会成收缩状而基本不扩展。但其菌落上的绿色分生孢子在空气和人为的作用下,会飘落在培养基的其他部位或紧邻其原菌落,继续萌发成大小不等的菌落,在这些菌落密集产生时就自然连接成片,菌落的表面再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膜状物,不仅使培养基的通气性变差,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同时还分泌毒素使菌丝死亡。

木霉 (Trichoderma spp.)木霉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木霉属,常见的木霉有绿色木霉、康宁木霉等。木霉菌落开始时为白色,致密,圆形,向四周扩展,后从菌落中央产生绿色孢子,中央变成绿色。菌落周围有白色菌丝的生长带。最后整个菌落全部变成绿色。绿色木霉菌丝白色,纤细,绿色木霉菌落外观深绿或蓝绿色;康氏木霉菌落外观浅绿、黄绿或绿色。绿色木霉适应性很强,孢子在PDA培养基平板上24℃时萌发,菌落迅速扩展。培养2天,菌落直径为3.5~5.0厘米;培养3天,菌落直径为7.3~8.0厘米;培养4天,菌落直径为8.1~9.0厘米。通常菌落扩展很快,特别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几天内木霉菌落可遍布整个料面。菌丝生长温度4—42℃,25—30℃生长最快,孢子萌发温度10—35℃,15—30℃萌发率最高,25—27℃菌落由白变绿只需4—5昼夜,高温对菌丝生长和萌发有利。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95%以上,但在干燥环境也能生长,菌丝生长pH值为3.5~5.8,在pH值4~5条件下生长最快。木霉具有较强分解纤维素能力,绿色木霉通常能够产生高度活性的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在木质素、纤维素丰富的基质上生长快,传播蔓延迅速。棉籽壳。木屑、段木都是其良好的营养物。

绿色木霉污染食用菌的特点:其菌丝在与食用菌菌丝接触后发生缠绕,同时分泌毒素切断并杀死食用菌菌丝,其污染发生过程:如果是在母种培养基上,先长出纤细略透明的菌丝,然后变为白色絮状的菌丝充满试管,接着很快产生绿色的分生孢子,同时在培养基内分泌出淡绿色的色素。在2、3级种发生污染时。先在培养料上长出白色致密的菌丝。然后形成边缘不清晰的菌落,无固定的形状,接着产生绿色的分生孢子,使菌落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变为深绿色的霉状物。在25-30度生长最快,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长。分生孢子的传播是发生再污染的主要原因,分生孢子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萌发快、萌发率高,在高温季节,如果培养料酸性且含水量大,在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绿色木霉的污染。在食用菌出菇后期,木霉菌污染料面后,也会侵害子实体,先是在菇柄基部产生绿色的霉状物,接着发生腐烂,致使菇体萎缩死亡。发生厉害时,霉菌菌丝会缠绕在整个菇体上,先是白色,然后变绿腐烂。

康氏木霉污染食用菌的特点:在试管培养基上,现长出绒毛状无色的菌丝,后变成纯白色的菌丝,接着产生绿色的分生孢子,食用菌菌丝可与之产生一定的拮抗作用,但由于其生长迅速,菌落很快布满斜面,培养基不变色。在菌种瓶或菌袋内,先在培养料上长出白色致密的菌斑,然后迅速的长满料面,并深入到料内继续生长,不断产生绿色的分生孢子,使菌袋(瓶)从外到里逐渐变绿,然后发软腐烂。康氏木霉能耐很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在缺氧的情况下也能旺盛生长,在25-30度生长最快,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长,分生孢子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萌发,分生孢子借气流的传播是发生再污染的途径。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保健饮料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保健饮料加工技术

    取鲜香菇100公斤,洗净,切成1厘米大小的小碎块,放入装有搅器并用盘管通入蒸汽加热的不锈钢容器中,再添加椰子水100升,升温到60摄氏度,缓慢地搅拌提取15小时。然后用压榨机压取滤汁,取100升提取液,装入上述容器中,徐徐加入预先溶入50克乳化剂(乳化剂配制:1:1的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和硬脂酸单甘...

    1848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培养料能不能加多菌灵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培养料能不能加多菌灵

    多菌灵在306℃才会分解,不要说我们菇农使用的普通灭菌灶,包括高压灭菌锅在使用过程中都根本达不到这个温度,所以说高温失效是不可信的。其次,是使用方法有问题,多菌灵在碱性环境中容易分解失效,因此拌料时不能同时使用石灰和多菌灵,同时还要注意,多菌灵易使杂菌产生抗药性,所以应避免长期使用,可交替使用克霉灵...

    982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不出菇原因及预防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不出菇原因及预防

    一、品种选用不当。春季栽培香菇,早春制袋,秋、冬、春季出菇,应选择中温或低温型,迟熟性品种,如939、渭香一号等。反季节栽培香菇,晚冬或早春制袋,晚春、夏、秋季出菇,宜选用中温或高温型,早熟性品种,如申香10号、申香6号、931、武香1号等。若反季节栽培选用的是迟熟性品种,接种后须经3-4个月,菌丝...

    1383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真姬菇盐渍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真姬菇盐渍技术

    (一)工艺流程原料--采收--整理--分级--水洗--烫漂--冷却--盐渍--保藏(二)操作要点说明1、原料采收、整理与分级:真姬菇的采收应在子实体成熟时进行,菌盖直径为3.5--5厘米,最大的可达到15厘米。而日本商人对真姬菇的商品要求,标准菌盖要小得多。由于有些栽培者不知真姬菇的分级标准,一些收...

    113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黄菇病的发生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黄菇病的发生及防治

    平菇黄菇病,又叫黄腐病。是由单孢杆菌引起平菇子实体变色腐烂发臭的细菌性病害,这种单孢杆菌有四根极毛,0.5-0.7微米×1.0-3.0微米,属于好气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病害多从菌盖边缘发生,也可以从菌柄开始,被感染的菇体生长缓慢,老化快,且色泽发暗,迅速变软、发黄、变褐、味苦、继而腐烂。...

    161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栽培十种方法能增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栽培十种方法能增产

    一、温差刺激法在平菇子实体形成发育阶段,每天给予7至12℃的温差刺激,可促使提早出菇和子实体发育整齐。具体方法是:白天盖好薄膜保温,于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风降温,使温差加大;并结合高湿管理诱导出菇。二、高湿刺激法先将菌床(或菌块)敞开干燥1—2天,然后每天喷水2—3次,连喷2—3天,让菌块慢慢...

    94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虫害防治七项注意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虫害防治七项注意

    通过加强对双孢菇栽培的综合管理,创造利于双孢菇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是有机双孢菇生长的关键。1.搞好环境卫生。制种和操作人员必须建立起正常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不断清除污染物并加以药剂消毒,菇房、用具以及室内的一切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进菇房注意鞋底以及衣着整洁,最好能及时更换。2.消毒方式的...

    56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反季节香菇烂筒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反季节香菇烂筒的防治方法

    由于烂筒的发生原因或病原菌不同,发生烂筒的表现症状亦不同,生产中多以木霉为病原,则多称“木霉病”等,实际生产中往往是木霉先行侵染、然后形成多菌交叉感染的情况居多。 一、香菇“烂筒病”发生的症状 在培菌阶段菌丝走菌缓慢,杂菌侵染而吞噬,造成菌筒变黑逐渐变软流黑水而烂筒;当菌筒菌丝基本走透后,发病首先从...

    181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灰树花常见生理性病害
    食用菌病虫害 | 灰树花常见生理性病害

    灰树花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三种:1、不能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很慢①、病状:发菌阶段,菌丝长满袋数日后,表面菌丝细弱不见原基形成,菌袋表面形成干黄的厚菌皮,有黄色或棕色的液体,出菇阶段,转入仿生栽培后,60~70天不见原基出现。②、病因:主要病因是菌种过弱或严重老化,培养料质量过差...

    2069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冬虫夏草的辨别与保存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冬虫夏草的辨别与保存方法

    冬虫夏草是由子座和虫体二部分相连组成,虫体长4~6 Cm,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云南、四川产的颜色偏暗褐色,背面有多条横向皱纹,腹部有足8对,近头部3对,腹部4对,尾部1对,其中腹部的4对较为明显,虫体轻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微有弹性;子座从虫体的头部长出,呈4~7Cm,基部将虫体的头部包被,呈长棒状...

    2249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棚内湿度不宜过大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棚内湿度不宜过大

    蘑菇有一部分出现菌盖与菌柄相接处呈褐色腐烂状,用手摸腐烂的地方有黏滑感,且散发出一股腥臭味。这种情况在棚内有一定的传染性,病菇基本上集中在一起,发病面积约有70多m2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没有明显效果。 这种情况情况很可能是发生了细菌性病害。一般情况下,棚内温度在14℃左右,湿度较高。细菌性病害造成的病菇...

    117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如何制作小白平菇蜜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如何制作小白平菇蜜饯

    1.配方(千克)鲜品小白平菇80,白砂糖45,柠檬酸0.15。2.选料选八九分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形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异味的合格原料为坯料。3.制坯用不锈钢小刀将小白平菇脚逐朵修削平整,菇脚长不超过1.5厘米。4.灰漂将鲜坯料放入100:5的石灰水中,每50千克生坯需用70升...

    795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加工技术

    1.处理:选择伞径1.5厘米以内的金针菇,切除须根、疏柄。用清水洗去杂质,再浸入0.5%的焦亚硫酸钠中护色1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洗掉吸附的焦亚硫酸钠。 2.杀青:杀青可破坏酶蛋白,防止褐变,有利于盐分渗入。方法是在沸水中加入0.1%的柠檬酸,放入护色后的金针菇,时间5~8分钟,菇水比为1∶5。杀青后...

    134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超高压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超高压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

    摘要:超高压技术(冷杀菌技术、冷等静压技术)是我国食品保鲜最先进成果,实现了食品和生物制品加工业的一次重大革命,被列为十大尖端科技之一,并通过了国家科委的863计划验收。 1、超高压加工技术原理。 超高压加工技术是将食物置于超高静水压力下处理一定时间,利用压力进行杀菌、钝化活性酶、物料改性与熟化等,...

    1270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

    一、金针菇干。其工艺流程如下:金针菇选择→预处理→烘干→包装、成品。 1.金针菇选择:选取柄长10~15厘米、未开伞、色浅的金针菇,除掉菌柄内夹杂的培养料。 2.预处理:将金针菇整齐地排放在蒸笼内,蒸10分钟后取出,排放在菇筛内。 3.烘干:烘烤温度由低到高。初始加温期...

    1068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