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几种白灵菇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时间 : 05-22 投稿人 : 怡林森 点击 :

产生畸形菇的原因及避免措施

畸形菇降低产品等级,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影响栽培经济效益,这个问题普遍存在。畸形菇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培养环境条件与白灵菇生理、生化要求不相适应。关键在于出菇期温、湿、光、气协调不好,在管理技术上操作失误等等。下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避免畸形菇发生的相应措施。

几种白灵菇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 菌菇种植

1、房棚结构不合理

现有的白灵菇栽培场所(室内菇房和野外菇棚),不少建造简陋,结构不合理。有的菇房门窗单向,有的通风口开在墙体上半部,致使室内空气不流通;有的塑料大棚两旁虽有通风口,但通风口都是朝着菌墙两端;也有的虽然开有通风口,但为了保温,始终没打开。由于棚内空气不流通,造成严重缺氧,致使好气性的白灵菇变成畸形。理想的菇棚应为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从保温和通风角度考虑,栽培房棚不宜太大,一般长方形每棚以容3000袋(15×8×2.2m)或5000袋(25×8×2.2m)为适。通风口应设在长向两旁下方,用砖砌成24×24cm口径,每隔1m开1个,横向两旁的口与口等高,有利于空气对流。菇棚两端门膜应能开能闭,有利于纵向空气对流;棚顶应用无滴膜加草帘或遮阳网。

2、菌墙垒叠欠妥

其表现:菌袋进棚垒墙太高,10袋1码,超过1m;有的菌墙之间填入粘性土壤,不透气;有的填土后浇水不足,偏干;有的菌墙码垛过于密集,中间不填土;有的垒墙时,袋头割膜不得法,入墙部分只割1/3太少、而露外一端反而割膜,菌丝体露空不保湿。这些,使得子实体生长发育必然受到抑制。比如北方菌袋叠墙,袋间填土水分不足,进入寒冬加温、催蕾时水分少、偏干,菌袋内的含水量反被填土吸收,使菌丝体脱水,必然出现菌盖不展或萎缩状态的畸形菇;而粘性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对菌丝体不能起调节作用,反而阻碍正常的生理生殖。

长江以北的菇区,菌袋垒墙是白灵菇长菇的载体,它包括菌袋和填土两方面。填土的目的是利用土壤中的有机物,同时起到调节温、湿度作用。低温时土壤能保温,气温高时会散热,是一种覆土栽培机理,也是现行白灵菇野外菇棚栽培的一种模式。

①时间要准菌袋生理成熟后,一般要在12月上、中旬完成,以便转入催蕾;

②叠墙要稳菌袋码垛6~7层,倾斜形,下大上小,以底宽120cm、上宽80cm、墙体长280cm为适;菌墙间相距60~80cm作业道;

③割膜要适菌袋内向一端割膜的目的,是让菌丝体与填土相连,以割掉2/3为适;叠墙时2袋并列排放,袋间相距4~5cm;露外一端留1.5~2cm,不可割膜,起长菇护围作用;

④填土要好砌墙以粘土为适,但菌袋间填土应以粘土加沙壤土,拌以1%石灰、复合肥0.5%配成营养土;分两部分使用,一部分加水配成泥状用于垒袋,一部分干拌,作填充袋间缝沟,然后浇水;

⑤要打气孔菌墙顶部填土3cm后,用泥巴围成10cm左右深的蓄水位,每隔40~50cm打一个3cm宽、深直到离菌墙底部2~3袋位置为止,作为通气孔和灌水两用。

3、先天性营养缺陷

有4种表现:①配方中原辅料棉籽壳、麦麸陈年受潮霉变,养分降解;且在配方中含氮物质的麦麸用量偏少,菌丝生长前期无不良反应,到长菇期则不能满足要求;②培养基酸败;③菌袋内水分蒸发,菌丝体脱水。这些属于先天性营养不良,所以产出的菇盖薄、波边状,或不展盖、色偏黄不白的变异菇。

培养料是白灵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培养基,基质好坏对长菇多少、好坏关系密切。要多产优质菇,要求做到“四必须”:

①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用前阳光曝晒杀菌;

②配方必须合理这里介绍2组配方:棉籽壳87%、麦麸8%、玉米粉2%、石灰粉3%;以木屑为主的配方:阔叶树干木屑80%、麦麸15%、玉米粉3%、石灰粉2%。含水量60%左右,pH7~8.5。

③添加剂必须控制配料中常用添加剂石膏粉或石灰粉,两者除可提供钙元素外,主要起调节pH的作用。石膏粉即硫酸钙,微酸性,用于缓冲碱性;石灰粉为轻质碳酸钙,为碱性,用于防止pH偏酸。白灵菇的培养基所需pH为7~8.5,属偏碱。加上制袋在秋末,气温高,为防止培养基酸败,所以宜用石灰粉。按绿色食品要求,添加剂在配方中不得超过5%;

④发酵必须掌握机理发酵是利用有益微生物自然催化分解培养基,从而改善基质的理化性状,增加有效养分,有利于菌丝吸收,促进培养料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地转化为子实体,有利于提高产量。发酵时可添加发酵剂0.3%,发酵时间7天,翻堆3次后转入装袋、灭菌、冷却接种。

4、预产期把握不准

常因栽培者求菇心切,菌丝生理未成熟就进入人为催蕾,造成早产畸形。

白灵菇需“百日养菌,一朝现蕾”。为此,必须掌握菌丝体生理成熟“三标准”:①菌龄从接种日起累计养菌时间90天;②外表菌袋表层菌丝色泽浓白;③基质手感紧硬、略有弹性,拍打有“嘭”声,达到这个标准说明生理成熟,此时进棚摆袋垒墙最适。

5、催蕾技术没到位

菌丝生理成熟后还需要0~13℃低温刺激10~15天,这期间还要进行5~7天的10℃以上温差刺激,才能迫使原基发生分化成菇蕾。这是白灵菇与众不同的一个特性。栽培者常因没掌握这个独特种性,低温蹲菌期不足,温差刺激不够,与生殖期理化要求不协调,导致子实体发育受到抑制而变形。有的菇友在12月上旬进棚催蕾时,为了保温,却忽视了通风,棚内严重缺氧,结果催出的尽是菇柄长达20cm、菇盖紧握不展的“拳头菇”。低温、变温催蕾必须做到“四配合”:

①开口增氧把菌袋解开,松动袋口并扭拧,让微量空气透进袋内,但不可把袋口全开,以防菌体干燥;

②搔菌唤醒据新疆和北京、河北等产区经验,菌袋开口后用小铁耙往袋内扒掉原菌种块及周围3.5cm的老化菌皮,但其他部位不要搔动。搔菌有利于原基早现,出菇点定位于中央;

③干湿交替晴天用喷雾器在棚内空间喷雾化水,相对湿度要求85%;夜间掀起棚边盖膜,自然降温,形成干、湿刺激;

④引散射光长菇阶段,白天应将棚顶草帘拉稀,间距6~10cm,让阳光射进。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600Lx,但要避免光线直射,以免水分蒸发、原基萎缩或菇体裂成花菇纹。

6、疏蕾未引起重视

有人看到菇蕾丛生喜出望外,明知菇蕾太密,却舍不得摘掉。由于忽视疏蕾,出菇互相拥挤,因此出现蝴蝶形,侧向呈长牛舌状、驼背菇等变异形态。

疏蕾能确保产品朵形和质量,是栽培管理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具体“四要求”:①留蕾适量每袋一般留1~2个,最多不超过3个。多了营养分散,菇体不肥厚,反而品质下降;②选蕾准确以色泽洁白、菇体端正为标准,选优去劣、留大去小、留强去弱、疏密留稀;③小心操作用利刀将多余幼蕾割除,不可伤及保留的菇体及菌丝;④疏后护蕾疏蕾后应把袋口薄膜拉直,稍拧,保温保湿。温度保持在13~18℃,不低于8℃,不超过20℃;空间相对湿度85%~90%。菌墙之间的作业道有浅度蓄水保湿;并要打开通风口,保持棚内空气新鲜;同时引光增温,促进菇蕾发育。

7、长菇期管理不善

菇蕾出现后逐步分化成子实体,在长菇期间,常因温、光、气调节不好,导致菇体发育畸形、侧长,或驼背,或盖面凹陷,或斑点麻脸,色变,以及采收过期,菇体超大,不符合等级。

出菇期间管理上要做好“三协调”:

①加温与保氧协调长菇期正处于腊月刮北风、气候寒冷,出菇要求最适温度13~18℃,在北方产区,除了白天引光增温、罩膜保温外,夜间可采取在棚外燃烧、蒸汽进棚升温。但要注意,不可忽略通风,以免缺氧,导致菇体变形;

②增湿与通风协调长菇期空间相对湿度要求85%~95%,寒冬干燥,需要在空间喷雾化水增湿;同时结合通风,切忌喷关门水或过量水,以免棚内缺氧,或水滴落于菇面而引起盖面积水凹烂成麻脸。

③引光与保湿协调长菇期需要散射光500~600Lx。棚顶草帘之间需拉开6~10cm,让阳光照进棚内,创造“三分阳、七分阴”的环境。但切忌光线过强,以免造成水分蒸发、菇体裂花。因此,晴天棚内菌墙间的作业道应保持浅度蓄水,使光线进棚后,水蒸汽上升,增加空间湿度;早、晚可向空间喷雾增湿,但切忌喷到子实体上,以免造成烂菇或菇盖变黄。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基地 | 安徽临泉县:年产5000吨珍稀食用菌智慧方舱农业项目火热建设中
    食用菌基地 | 安徽临泉县:年产5000吨珍稀食用菌智慧方舱农业项目火热建设中

    日前,安徽阜阳市临泉县委书记梁永勤赴高塘镇调研该县年产5000吨珍稀食用菌智慧方舱农业项目建设情况。梁永勤一行来到项目建设现场,了解珍稀食用菌品种、基料来源及构成等情况。他指出,该项目是带动农户就业的富民工程,村镇的领导干部要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助力企业发展。高塘镇年产5000吨珍稀食用菌智慧方舱农业...

    628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动态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如何干制?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如何干制?

    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以防破损,一般需2~3天才能晒干。晒干后装入塑料袋中,迅速密封后即可储藏。最好是晒至半干再进行人工烘烤,具体情况应根据天气状况、光照强度、菇体水分含量等恰当掌握,...

    194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绿霉菌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绿霉菌

    绿霉菌又叫绿色木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在平菇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一、搞好菇房消毒。对菇房及四周要进行彻底消毒,消除各种杂物。用石灰或黄泥抹墙缝。用10%的新鲜石灰...

    398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的熟料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的熟料栽培技术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一、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

    200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白平菇蜜饯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白平菇蜜饯加工方法

    1、配方:鲜品小白平菇80公斤,白砂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斤。 2、选料:选入八九分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型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异味的合格级原料为坯料。 3、制坯:用不锈钢小刀将小白平菇脚逐朵修削平整,菇脚长不超过1.5厘米。 4、灰漂:将鲜坯料放入100:5的石灰水中,每...

    932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制种简化革新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制种简化革新法

    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食用菌制种简化革新法”。该方法可免除传统制种所需要的系列昂贵设备、原料、药物、用品,节省投资数千元。生产的菌种抗性特强,既耐高温也耐低温,用于扩繁接种成功率达100%,制种周期缩短20~30天。其简化革新方法是: 1.制种原料革新 简化常规法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为原料,...

    886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科学合理用药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科学合理用药措施

    一个原则:预防为主,防治并重 之所以一再强调生产中的预防,是因为预防的效果远远优于只治不防。在食用菌生产中,投入一份资金和精力用于病虫害的预防,其效果要比投入三份资金和精力防治效果好得多,所谓“防患于未然”的好处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可采取“药物高温闷棚”的方法杀灭菇棚中的病原,...

    787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双孢菇死菇有新招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双孢菇死菇有新招

    一、死菇原因:持续高温、通气不良、养分不足、用水不当、菌丝老化、酸碱度不适、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病虫为害、滥用农药等均可导致双孢菇死菇。二、防治对策:1.投足培养料。双孢菇的生长发育和任何生物一样,需要有充足的营养基础,要使蘑菇栽培获得高产,避免因营养不良而发生菇蕾死亡现象,在培养料配制时,要求投料...

    556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和人参同时服用有冲突吗?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和人参同时服用有冲突吗?

    灵芝和人参都是我国传统滋补中药材,这其中,灵芝除了是一味中药材,在民间灵芝又被称为“仙草”,有着“起死回生”的寓意和如意的象征,一直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地位,而人参同样也被人们看做具有很高滋补价值的宝贝,那人参和灵芝是否能够一同服用?会有冲突吗?其实灵芝和人参之间是没有直接冲突的,不必担心一同服用会有...

    328 菌类功效 食用菌保存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夏季虫害的“绿色防治”和“阶段性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夏季虫害的“绿色防治”和“阶段性防治”

    时下,人们崇尚绿色、自然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在生活中绿色食品已经成为食品主流。在实际生产中,尤其夏秋季节,菇农们为了防治虫害大量使用化学药物,致使蘑菇产品上有大量的药物残留。这既给消费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这直接影响了蘑菇产品的消费市场,造成蘑菇更难进入国际蘑菇产品市场。一、近年来,各大城市超市的食用菌...

    53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加工与贮藏200问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加工与贮藏200问

    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食用菌加工食用菌加工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食用菌子实体或菌丝体,生产食用菌制品。它可以解决食用菌从生产到商品出售所存在的时间矛盾,提高食用菌的商品价值,延长保存时间,达到中长期保存,并且还可以改善其风味和适口性,保持食用菌原有的营养药用价值,保证食用菌产品的周年供应。2...

    159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基地 | 内蒙古扎兰屯市羊肚菌试种取得阶段性成功 “南菌北种”开辟百姓增收新途径
    食用菌基地 | 内蒙古扎兰屯市羊肚菌试种取得阶段性成功 “南菌北种”开辟百姓增收新途径

    近日,内蒙古扎兰屯市绿沃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羊肚菌,经过试种,现已喜获丰收,成功出菌。这是扎兰屯市引进试种的又一世界公认的珍稀食用菌种。走进扎兰屯市绿沃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内已破土的羊肚菌繁星点点,白的脚、黑的伞,长势良好,工人们正麻利地将采摘下来的羊肚菌分类装箱。据了解,经...

    138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运输香菇要注意什么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运输香菇要注意什么

    排湿香菇刚采摘,含水量较高,如包装贮运,须进行排湿处理。晾晒鲜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晾晒时间,秋冬菇3~6小时;春菇6~7小时;夏菇1~2小时。用热风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热风回转窑内,在40℃环境中排湿。用排湿机 排湿后的鲜菇,采用大包装时含水量须在70%~80%,采用小包装...

    2702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检查要细心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检查要细心

    检查母种是每一个食用菌母种制作人员必须的工序之一,从菌种萌发开始每隔48小时就应检查一次。检查母种必须具备的前提是必须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有明确的了解,主要关注点是生长的适宜温度、正常的长速和长相、适宜的培养基。并且使菌种处于标准环境条件下。这是因为任何品种的母种特性特征的所有数据都是在其一定条件下和...

    264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畸形菇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畸形菇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平菇是我省各地冬季的当家品种之一,管理的好坏影响平菇的品质,管理不当易产生畸形,直接影响其商品性,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平菇畸形菇产生原因和防控措施,提醒菇农注意防控。1高脚菇形态:平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原因:原基形成及分化期,菇房缺氧,光照不足,同时温度偏高,影响了菌盖的正常分化和发育。防控...

    1249 菌类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