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外观识别

时间 : 06-04 投稿人 : 紫馨园艺 点击 :

优良纯化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成功的根本保证。现将几种食用菌母种外观识别方法介绍如下:

食用菌母种的外观识别 | 菌菇种植

香菇菌丝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纯白色、粗壮,呈絮状或绒状,长满试管后有一定爬壁能力,边缘呈不规则波曲状。在24℃左右温度条件下,菌丝一般12~15天即可长满试管斜面。具香菇特殊香味。

平菇菌丝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菌丝爬壁能力强,可布满试管空间。在25℃温度条件下,菌丝一般6天可长满试管斜面。具平菇特殊香味。

金针菇菌丝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灰白色,呈绒状或平贴状,稍有爬壁现象。菌丝老化后,表面常出现污褐色斑,斜面上常产生粉状孢子和小子实体。在23℃温度条件下,菌丝一般10~12天可长满试管斜面。菇香不明显。

黑、毛木耳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初始纤细透明,后渐变为白色粗壮的次级菌丝,呈棉絮状,丛生密集,菌丝前端较齐短;后期易产生分生孢子,使表层覆盖有一层粉状物。菌丝不爬壁,久置见强光后斜面上会出现斑块胶质体,近似耳片。在28~30℃温度下,菌丝会分泌深浅不同的色素,毛木耳多为深褐色,黑木耳多为琥珀色。香味不明显。

气生型双孢蘑菇菌丝 在PDA培养基上,孢子萌发7~9天出现灵芝状菌斑,菌丝健壮细密,尖端粗直清晰,整齐一致,呈扇形伸展,气生菌丝似绒毛状,易在试管中形成菌皮。

银耳羽状菌混合菌丝 银耳菌与羽状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后,形成的菌丝短而密,前端整齐。初始期菌丝呈茸毛团状,生长速度较慢;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茸毛团周围形成一圈紧贴培养基的晕环。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菌 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 2、病害症状 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侵染子实体的表面组织,不深入菌肉。子实体被侵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变色区,以后...

    2631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草菇生产中整个过程都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虫害及杂菌都较多。杂菌主要是鬼伞菌、木霉、青霉等。发生鬼伞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含氮量偏高,pH值偏低,发酵和消毒不彻底等。木霉、青霉主要是由于发酵不充分,菇房内温度偏低等原因引起。防治方法:选择新鲜无霉变原料,添加辅料时含氮量高的原料比例不要超过5%,含水量控制在...

    331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母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母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去皮)蔗糖培养基(PSA): 马铃薯(去皮)200-250g 琼脂20g 白糖20g 水1000ml pH6.5(以下同) (2)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将(1)号培养基中的白糖改为葡萄糖即可。 (3)马铃薯蔗糖加富培养基:该培养基用于产生粉孢子多的金针菇菌株。 马铃薯 200-...

    550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关于草菇的采收、贮藏、保鲜及运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关于草菇的采收、贮藏、保鲜及运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名兰花菇、麻菇、苞脚菇及中国菇。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20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109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干制储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干制储藏

    金针菇干制储藏是将鲜金针菇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在10~12%的一种储藏方法。晒干的金针菇颜色较深,不耐久藏;烘干的金针菇色泽好,质量高,耐久藏,但成本高。 晒干是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

    689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消除菇棚残留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消除菇棚残留虫害

    降低菇棚内的虫害数量,具体措施如下:1、及时清除菇棚内的菇菌包、菇根等残留物及各种垃圾,杜绝菇蚊、菇蝇等病虫害的滋生场所。2、待菇棚内的各种杂物清理后,在菇棚内均匀撒施石灰粉,尤其是菇棚角落处,进行消毒处理。3、将菇棚四周覆盖的塑料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物卷起,敞开门窗,保证各座菇棚之间,以及菇棚内部的...

    948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猴头菇原种制作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猴头菇原种制作

    ① 配料 配方一:棉子壳90千克,麦麸10千克,蔗糖2千克,石膏粉1千克,水150千克左右。 配方二:木屑60千克,棉子壳20千克,蔗糖2千克,石膏粉1千克,石膏粉1.5 千克,水160千克左右。 上述两配方拌匀后稍加堆闷,令其组织充分吸水并软化,根据气温高低的不同堆闷6~12小时不等,装瓶(袋)时...

    1423 食用菌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体二氧化碳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食用菌病虫害 | 菇体二氧化碳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正常大气中的含量1~1.5倍,有利于食用菌菌丝体扭结分化形成子实体。但当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正常大气中含量的3~4倍时,菌柄就会伸长生长并产生二级、三级分枝,菌柄丛生,不形成菌盖或形成很小的菌盖,形似珊瑚,称为珊瑚形畸形菇;当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正常大气中含量的4倍以上时,其症状为子实...

    77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罐头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罐头加工工艺

    1.原料的验收和漂洗:验收后,将平菇倒入清水中,轻轻搅动,彻底洗去棉子壳、泥沙等杂质。2.预煮:用清水进行预煮,菇水比为1:1,煮沸8-10分,煮透为度。捞出放入清水中冷透。3.分级:一般按菌盖大小分成直径为5.0~6.5cm、6.6~8.0cm、8.0~10.0cm三级。菌盖直径大于10.0厘米的...

    1704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蜜环菌的培养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蜜环菌的培养方法

    将5cm左右粗的阔叶树柴棒锯成长30cm左右,砍上鱼磷口,用纯蜜环菌或无杂菌的旧菌棒培养新菌棒,方法是:铺一层5cm厚的湿沙,排放一层柴棒,将纯蜜环菌种的小枝条放在鱼磷口旁,盖上一层细沙,再排一层柴棒、菌种,一般三至五层;如果没有纯蜜环菌种,可用种过天麻的旧菌棒来培菌,对旧菌棒要求无腐烂、无杂菌,在...

    1176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种制作技术

    1.萌发菌的种类现已报道的天麻种子萌发菌均属口蘑科、小菇属的4种真菌,它们的名称是:一是紫萁小菇;二是兰花小菇;三是石斛小菇;四是开唇兰小菇。1999年,专家分离、培养出另一类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为多孔科的大白栓菌。此菌在较高温季节生产和应用要优于上述四种菌类。2.萌发菌的制作技术①采取紫萁小菇、石...

    589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死亡原因分析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死亡原因分析

    1.通风不良草菇属高温好氧性真菌,菇农为了提高棚内温度,往往延长覆盖时间,棚内二氧化碳积累过多致使小草菇缺氧而死。但通风量太大,水分容易散失,也不利于草菇的生长。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在播种后的4天内,每天上午10点左右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多及“针头菇”的大量出现,通风时间...

    1581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真姬菇软罐头加工流程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真姬菇软罐头加工流程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原料验收 真姬菇必须选新鲜、色泽正常、菌盖光滑、无病虫害、无开伞、无畸形、无异味、无杂质、菇盖直径不大于45mm,柄长不大于130mm,采摘后在小于3小时内运至工厂加工。 2、预煮 主要作用在于钝化酶的活性,软化菇体组织,杀死表面微生物和驱除组织中气体,预煮时间为100℃10...

    484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公害猴头菇栽培的灭菌和接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公害猴头菇栽培的灭菌和接种

    灭菌高压(1.5Mpa 125℃)灭菌2h或常压(100℃)灭菌10h~12h。接种1.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2.选用符合DB33/384.1要求的栽培种。3.料温冷却到28℃以下后将瓶(袋)料放入接种箱或无菌室内。4.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放入适量的消毒药剂,密闭熏蒸0.5h后接种。5...

    158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出现菌丝徒长现象原因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出现菌丝徒长现象原因

    食用菌制种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菌丝徒长现象,具体表现为培养料表面生长过旺,形成一层粗壮菌束网并且在培养料表面形成菌被。菌种出现菌丝徒长与培养料的营养。菌种的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光。 (1)培养料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是指培养料中含氮量偏高。食用菌菌种制种时经常会用到麸皮、米糠、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生长素等...

    1069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