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时间 : 06-18 投稿人 : 惠良花艺 点击 :

一、真菌性病害

蘑菇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 菌菇种植

1、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水泡病。病菌孢子通过覆土带入菇房,由空气和害虫传播。当菇房空气不流通,遇高温高湿时发病重。在菇床上形成大量白色菌丝体,感病后,子实体菌柄肿大成泡状,严重时形成畸形菇,变为褐色,或形成菌盖菌柄不分的白色絮状菌球。防治方法:主要对覆土进行消毒。将覆土置于空房内,按每平方米5毫升甲醛加3克高锰酸钾的比例熏蒸24小时后,才能使用。菇床上若发现病菇,应立即停止喷水,通风降温至15℃以下,湿度不超过85%,在病区喷1%-2%甲醛液。发病严重的菇床应更换覆土,烧毁病菇,将所用工具用4%甲醛液消毒。

2、软腐病。由泡毒菌感染引起。病菌孢子多数通过气流和溅起的水滴传播,覆土过潮及低温高湿,易发生此病。发病时,若不及时处理,病菌便迅速蔓延,并变成水红色。子实体被感染后,逐渐变成褐色,直至腐烂。防治方法:减少床面喷水,加强茹房通风,降低土面和空气湿度,发病部位撒石灰或喷4%甲醛液;也可喷洒多菌灵或托布津或溃疡灵500倍液等。

3、褐斑病。又叫干泡病、轮枝霉病,由轮枝霉菌引起。病菌孢子常粘结成堆,主要通过溅起的水滴和菇蝇、螨类、人手、工具等传播。此病多发生在栽培后期,发病后,先在菌盖上产生许多不规则针头状的褐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凹陷,凹陷部分呈灰白色。病菇常干裂,菌盖歪斜畸形,菇柄出现剥皮现象。但菇体不腐烂,没有特殊臭味。防治方法:严防菇蝇进入菇房;一切工具用4%甲醛液消毒;已发病的地方用500倍液多菌灵等喷洒。

二、细菌性病害

1、斑点病。由托蓝氏假单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通过害虫及操作人员传播,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病,夏秋季节发生较重。发病初期,菌盖一二处出现黄褐色变色区,随即变成暗褐色凹陷斑点。此病的防治关键是控制好空气的相对湿度,尤其在蘑菇生长后期,菇房湿度不要超过85%,避免菇盖表面积水和土面过湿。减少温度波动,最好低于17℃。发病后用600倍液漂白粉喷洒。

2、干腐病。又叫干僵病,也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引起的。发病区蘑菇畸形,苍褐色,菌盖歪斜,菌柄基部膨大,并且逐渐萎缩干枯,失去食用价值。防治方法:主要是隔离,防止病区和无病区之间菌丝体连接。箱栽时,如果茹箱之间菌丝不相接,干腐病就不会传播;在菇床上,每隔一段用塑料薄膜隔开,也可阻止蔓延。

三、生理性病害

1、硬开伞。蘑菇遇异常气候,幼嫩子实体提早开伞的现象叫硬开伞。一般在18℃以下,温差10℃左右,或突然降温情况下发生,防治方法:在气温突变前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

2、畸形菇。形成的原因是覆土粗细不一,出菇部位低;菇房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以及药害和病害、虫害造成。防治方法:注意覆土质量和通风,避免有害气体进入菇房,注意防治病虫害。

3、薄皮菇。整个出菇阶段都可发生。主要由菇房内温度过高过低,或床面通风过度引起。防治方法:高温时要加强通风,低温或起大风时,菇房要保温保湿。

四、病毒性病害

病毒病是通过罹病的孢子和菌丝传播。菌丝感染病毒后,不能形成子实体;菌蕾感染病毒后,子实体发育畸形,或菌柄奇长,开伞极早,或菌柄弯曲菌盖特小,或菌柄下部尖削,或菌柄中央膨大成桶状、坛状,最后导致菇体萎蓿干瘪成海绵状。严重感染病毒的菇床上,常出现大块无菇区。防治方法:发现病毒病后,蘑菇一定要在开伞前采完,防止病菇散发出来的孢子传播;用低剂量溴甲烧熏蒸全部培养床架;将所有用具全部煮沸消毒。如果发病和蔓延严重,可根据病毒的寄生侵染性高度专一的特点,改变栽培种类,即可杜绝此病。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的采收与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的采收与加工

    (1)采收的标准及加工方法当四朵银耳长到碰在一起时(约35天),就可取掉纸罩直接加水,并加温到26℃3天,空气相对湿度100%,待耳片全部展开,没有苞芯,耳瓣色白,半透明,稍有弹性,每朵2~3两重时,停止喷水一天,就可采收,采收时用锋利无锈小刀,沿耳根割下,去掉老耳根留下白色菌丝,将湿度调至80%~...

    225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金针菇是一种食用兼药用菌,脆滑爽口,营养丰富。生产上如栽培管理不当,就容易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这里给大家介绍金针菇五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1.针状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上部尖细,菌柄稍粗,呈针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太高,抑制了菌盖的生长。防治方法是:保证良好的通风条...

    2757 菌类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蘑菇菌丝萎缩怎么办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蘑菇菌丝萎缩怎么办

    一、高温烧菌。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30℃。防治方法: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25℃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风,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二、料内有氨气。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

    69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幼菇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幼菇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 1、菌种过老,用种量过大,在菌丝尚未长满或长透培养料时就出现大量幼蕾,因培养料内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长到幼菇时得不到养分供应而萎缩死亡。2、料面出菇过多过密,造成群体营养不足,致使幼菇死亡。这种死菇的显著特征是幼菇死亡量大。3、采收成熟的子实体时,床面幼菇受振动、碰伤,引起死亡。4、病...

    1264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灰树花的采收和贮运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灰树花的采收和贮运

    灰树花采收的时间,灰树花由现蕾到采收的时间与子实体生长期的温度有关。一般地说,如果温度在23~28℃之间,由现蕾到采摘需13~16天,如果出菇时的温度在22℃以下至14℃,由现蕾至采摘要经过16~25天。灰树花应该采摘时的标志,如果阳光充足,灰树花幼小时颜色深,为灰黑色,长出菌盖以后在菌盖的外沿有一...

    2577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制作方法

    1.母种生产 ①培养基配制的操作程序 培养基配方(PDA)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2克,硫酸镁(MgSO4)0.5克,维生素B1 10毫克(一片),水1000毫升。 ②分装试管、 ③做棉塞、 ④灭菌、⑤摆放斜面试管(冷却)、 ⑥接种、 ⑦培养(25℃&...

    1825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冷冻干燥保藏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冷冻干燥保藏法

    1、准备安瓿管用于冷冻干燥菌种保藏的安瓿管宜采用中性玻璃制造,形状可用长颈球形底的,亦称泪滴型安瓿管(图Ⅶ-15),大小要求外径6—7.5mm,长105mm,球部直径9—11mm,壁厚0.6—1.2mm。也可用没有球部的管状安瓿管。塞好棉塞,1.05kg/cm2>...

    890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虫害的“绿色”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虫害的“绿色”防治

    当今绿色食品已经成为食品主流,但在实际生产中,尤其秋季,菇农为了防治虫害而使用大量化学药物,从而使得蘑菇产品大量残留药物,既给消费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也自堵了蘑菇产品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 那么,该如何对虫害进行“绿色”防治呢?措施有二: 一是加强物理预防。措施包括:修建菇棚应远离厩厕、...

    1326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丝生长期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丝生长期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塑料袋栽培是目前我国平菇栽培的主要形式,从菌袋制作到出菇的发菌期管理是决定平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平菇菌丝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给菇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今日小编将平菇菌丝生长期的常见问题及采取措施建议总结如下。一、播种后菌丝不萌发或长势极弱菌丝不萌发或长势...

    94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资讯 | 湖北省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到随县香菇博览馆进行调研督导
    食用菌资讯 | 湖北省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到随县香菇博览馆进行调研督导

    日前,湖北省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到随县香菇博览馆进行调研督导。在香菇博览馆,陈良一行先后来到香菇知识科普厅和随县香菇产业展示厅,了解展厅规划配置,听取近期建设情况汇报。陈良一行围绕如何更好完善和提升博览馆硬件设施和展陈形式深入展开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陈良强调,要加强香菇博览馆广场整体设计和顶层谋划,...

    1883 菌类资料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鲜平菇含水量较高,组织脆嫩,极易造成损伤,倘若保存不当容易腐烂变质,给生产者造成损失。下面介绍几种平菇的贮藏方法:1、鲜藏:新鲜的平菇在室温下贮藏的时间受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室温在3℃-5℃,空气相对温度在80%左右时,鲜菇可贮存一周。温度增高,湿度也要增加。菇量不多时,可将平菇放于装有少量冷...

    289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议食用菌低温异常现象处理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议食用菌低温异常现象处理对策

    冬季是食用菌的主要出菇季节,管理不善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应采取措施预防。1、菇蕾难以分化:主要问题有二:第一,棚温偏低,不适合幼蕾发育分化,可以通过提高棚温解决。第二,药物影响。有的菇农使用大量农药拌料,发菌期间也喷洒农药防止病害发生,结果使得菌袋内废气重,甚至抑制菌丝发生。处理方法:将料面破坏后,喷...

    116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蜜饯制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蜜饯制作技术

    1、选料与处理。选择菇体饱满,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草菇,采收后立即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h(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2、烫漂及硬化。将处理后的草菇投入沸水中烫漂2--3min(分钟),以杀灭酶的活性,烫漂后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后捞出,放入0.5%--1%的氯化钙溶...

    476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夏香菇出菇期坏袋现象九大原因分析
    食用菌病虫害 | 夏香菇出菇期坏袋现象九大原因分析

    (1)注水超重,基料含水量过大,水压低,袋心闷水,造成菌丝透气性差,菌丝坏死而坏袋,后期感染杂菌坏掉。遇以上情况,注水重时必须加强养菌管理,增强菌丝活力,可采取刺孔办法,若在高温期不宜刺孔时,可采用气泵通气的办法,使菌袋透气散湿、增氧、促长。气泵压力控制在2个压力为宜,压力过大会冲散菌袋,通气后菌丝...

    1391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酸渍加工双孢菇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酸渍加工双孢菇

    双孢菇属于真菌类,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抗生素、核苷酸等多种物质。其蛋白质含量高,鲜晶中含量占2.9%左右,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氨基酸并存等优点。它不仅味鲜、—营养高,而且能调节人体代谢,增强体质等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在双孢菇收获的季节,由于数量较多,难以储存,一般用盐...

    1559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