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林下灵芝覆土栽培技术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伊人 点击 :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环境,进行合理种植灵芝,使林、农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是林业产业化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的路子。现将林下灵芝覆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灵芝所需的生活条件 灵芝是一种木材腐生菌,属于高温型品种,灵芝菌丝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5—29℃,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出芝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灵芝是种向光性明显的菌类,子实体向光强的一面生长,要求均匀的散射光。子实体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特别敏感。通风不良,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子实体不易开片或成畸形。灵芝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长,pH值以4—5适宜。 2 菌袋制作 2.1 栽培料的配制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玉米芯,植物秸秆多的情况介绍以下两种配方: 2.1.1 杂木屑40%,玉米芯(杆)40% ,米糠13%、玉米粉5%、白糖1%、石膏1%,多菌灵0.1%、PH6-7。 2.1.2杂木屑50%,玉米芯(杆)30%米糠10%、玉米粉9%、石膏1%、多菌灵0.1%、PH6-7。培养料配制:先将玉米芯浸泡吸透水、捞出沥干水,后和杂木屑、米糖、石膏粉等拌匀,含水120-130%(加水至手捏培养料只见指缝间有水痕而不滴水为宜)。 2.2 装袋。袋的规格有15cmx35cm、17cmx35cm、17cmx45cm等,常压灭菌的用聚乙烯袋,高压的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450--750克。装袋时要注意上下松紧一致。装入培养料为袋长的3/5,然后用橡皮筋或细绳扎紧另一端。 2.3 灭菌。把装好的菌袋放于高压锅或常压灶内消毒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当压力升到1.5千克时,保持2-2.5小时,常压灭菌要求在4-5个小时内使料温迅速上升到100℃,并开始计时,温火控制,保持灶内水沸腾,使温度一直保持在100℃,持续10-12个小时,停火后焖5小时。 2.4 接种。接种可在接种箱、接种室内进行,规模化生产常在接种室内进行。搞好接种室清洁卫生,关好门窗,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0毫升,高锰酸钾5克的比例,对接种室进行空薰约3天以上,把菌袋、菌种、接种用具等移到接种室后,每立方米用5克用氯雾气化剂或用科达、菇保等气雾消毒剂点燃熏蒸消毒接种空间。待温度降到30度左右时,将消毒好的料袋移入无菌室接种。接种前先搞好个人卫生,剪去指甲,用肥皂或洗衣粉洗手,有条件的最好换鞋、工作服、工作帽,进入接种室后,再用75%酒精消毒手部,后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液消毒接种用具(接种钩、小刀等),把菌种浸到消毒液中,后用小刀在袋口下2厘米把菌袋薄膜割掉,去掉老化菌皮后接种,将菌种分成小块迅速均匀地撒在袋口料面,接种后折叠菌袋口用橡皮筋绑好或用塑料绳活结扎紧袋口,一袋栽培种可接料袋25-30袋。 2.5 发菌管理 将已接种的菌袋移入消毒好的培养室内,有培养架的或立放在培养架上,或按架高分层排放,每排之间距离10厘米,没有培养架的在地上分层排放,一般每排放6--8层高,每排之间留有人行通道。培养室保持22--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50%--60%,每天通风半小时,检查并防治杂菌污染,一般经30-50天左右(低温时菌丝生长缓慢)菌丝便可长满菌袋。培养过程中环境要干净卫生、通风干燥,室内保持黑暗,防鼠害。 3 林下覆土出芝及管理 选择荫蔽度较好的林地,于3月初进行覆土,在林下整 地,清除杂物,把表土集中堆放作覆土用土,后挖沟做畦,畦宽80-100厘米,深25-30厘米,长度视场地而定,畦地要拍平,四周要开好排水沟。当灵芝菌筒长满、转色后, 先割去菌筒底部塑料膜,然后去除菌筒露出培养料5厘米左右;处理好的菌筒直立排放在畦床上,菌筒之间保持4-5厘米的距离,然后用细碎的沙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山土、表土填实,覆土后随即喷水,每次喷每平方米不超过1公斤,达到土粒用手能捏扁,且有少许泥胶粘手为宜(以后直至出芝结束,覆土层湿度基本保持这个要求),每畦用小竹片加盖小拱膜保湿。温度保持在25-28℃,注意保湿、通风,一般覆土定植后7-10天,菌丝即扭结成原基,13-15天原基可陆续长出土面,20天左右原基分化出菌柄,这阶段每天要把畦床上薄膜底脚揭开,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20-30分钟,如覆土发白,可结合揭膜进进行喷水,喷水量以覆土含水量25%左右,土粒无白心为宜。芝袋料面有多个芝蕾,可用消毒剪疏蕾,每筒保持2-3个粗壮的芝蕾,膜内要有足够的散射光,且光线均匀,以“三分阳,七分阴为”宜,湿度要保持在85-90%,喷水时不要让泥土浅在芝盖上。 4 采收 当菌盖边缘白色消失,边缘变红,菌盖开始木质化,菌盖不再长大时,子实体己成熟,应立即采收。灵芝不能过老采收,否则会降低药效,又不利于第二次生长。采收时用剪刀在芝柄基部剪下,然后除去杂物。 5 采后管理 采收后停止喷水1-2天,菌袋按照前一阶段的方法培养管理,又会长出第二潮芝,采收后应及时烘干、晒干。 6 病虫害防治 6.1 白蚁防治:采用诱导为妥。即在芝场四围,每隔数米挖坑,坑深0.8米,坑宽0.5米。将芒萁枯枝叶埋于坑中,外加灭蚁药粉,然后再覆薄土。投药后5-15天可见白蚁中毒死亡,该方法多次采用,以便将周围白蚁群杀灭。 6.2 害虫防治:用菊脂类或石硫合剂对芝场周围进行多次喷施。发现蜗牛类可人工捕杀。 6.3 杂菌防治:在埋木后如有发现裂褶菌、桦褶菌、树舌、炭团类应用利器将污染处刮去,涂上波尔多液,并将杂菌菌木烧灭。

林下灵芝覆土栽培技术 | 菌菇种植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羊肚菌“撑起”幸福梦 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羊肚菌“撑起”幸福梦 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近日,沐浴春日暖阳,伴着一路芬芳,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德胜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四面环山的大坝子里,几百个黑色大棚一字排开,一条条喷雾带正在给大棚喷水降温。大棚里,大小不一的羊肚菌散布着,有的由乳白色菌杆支撑着灰褐色伞状菇朵,已经成熟待采,有的探出褐色菌伞,奋力生长着。几十名村民穿梭在大棚内,忙...

    571 菌类报道 菌类文化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鲜品保鲜与贮运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鲜品保鲜与贮运

    尽快置于低温环境鲜菇一经采收,须整齐排放在小型矮装容器内,并尽快送往低温车间进行整理。容器体积为40厘米×28厘米×16厘米(长×宽×高),其形状像周转箱,底部实板,四周预设直径约2—3厘米左右圆孔,底下四角均有内缩插接角块,以便于多层码高。鲜菇采收时顺头排放,不使头尾相接,以免造成污染。低温车间内...

    2757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麦粒培养基菌种打孔固定培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麦粒培养基菌种打孔固定培养技术

    常规生产麦粒菌种时,一般都不对菌种瓶中的麦粒培养基进行固定,装有麦粒培养基的菌种瓶在灭菌、接种和搬运过程中如不能保持竖立状态,麦粒培养基容易与棉塞接触,并将水分传导至棉塞和封口纸,使棉塞和封口纸潮湿。潮湿的封口纸和棉塞极易遭受外界杂菌的侵染,使杂菌能通过封口纸和棉塞的阻隔进入菌种瓶而污染麦粒培养基,...

    178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木霉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木霉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1)制种或熟料栽培拌料时按比例加入1:1000倍疣霉净,并严格灭菌,以彻底杀死其孢子。 (2)科学调配基料组分,使营养全面、均衡,以保证食用菌菌丝的健康和抗性,可对霉菌形成拮抗或抑制。实践证明,生产中按比例加入天天菇耳壮即可。 (3)发酵栽培时,加入疣霉净后,基料仍要发酵均匀,尽可能多的杀...

    175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灵芝生理性病害
    食用菌病虫害 | 灵芝生理性病害

    由于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往往导致灵芝生理代谢失调而发生病害。症状发生生理性病害后,会长出畸形芝,菌丝停止生长或生长不良出现萎缩现象,也有徒长现象发生。病因由于在栽培中,管理不当,造成芝体营养不良;栽培室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或ph值不适;光照不协调;畦床含有过浓的有害气体;农...

    490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金针菇栽培装瓶灭菌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金针菇栽培装瓶灭菌

    用800毫升的塑料瓶装料,大约每瓶装料480克。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这是将来发菌一致、出菇同时、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放置时间过长(夏天2-3小时)就会发酵。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以上后...

    36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吉林安图县秋木耳采摘上市
    食用菌资讯 | 吉林安图县秋木耳采摘上市

    种植地栽木耳是安图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近日,在安图县亮兵镇青林村木耳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娴熟地进行采摘。据亮兵镇青林村村会计杨振国介绍,木耳种植投资少,见效快,每年最低三茬,由于今秋温度、湿度适宜,秋耳今年的长势要比往年好,收入也比往年高,青林村共有25户村民种植秋木耳40余万袋,纯收入80余...

    1819 食用菌种植 菌类资料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大球盖菇的干品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大球盖菇的干品加工

    大球盖菇的菇体含水量较高,不适合用晒干的方法加工,宜选用烘干机械或电热鼓风干燥机在烘房内进行机械烘干,其工艺为:(一)分级装筛。用于干制的大球盖菇的菇体应在采收前两天停止喷水。用竹片刮除菇体鳞片和菇脚的泥沙。根据需要保留菌柄或用不锈钢剪刀剪去全部或部分菌柄,清洗后在通风处沥干水,或置太阳下晾晒2—4...

    123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安徽滁州南谯区:扶持壮大食用菌产业 带动21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食用菌资讯 | 安徽滁州南谯区:扶持壮大食用菌产业 带动21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是全省食用菌发展重点县(区),近年来,该区立足人工麻栎林资源优势,聚焦“林农一体化”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做足食用菌产业升级文章,拓展现代农业发展“新空间”,全面构建以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与智慧农业为核心的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南谯区立足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邀...

    2689 菌类报道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山西省沁县:羊肚菌成为农民致富增收“金疙瘩”
    食用菌资讯 | 山西省沁县:羊肚菌成为农民致富增收“金疙瘩”

    时值初春,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新店镇田园乐农业有限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满地密密麻麻的羊肚菌破土而出,褐色的菌盖、乳白的菌柄,壮硕饱满,娇嫩无比,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菌香沁人。刚刚进入春耕春种的季节,羊肚菌却已抢“鲜”上市,种植户正忙着采收,脸上藏不住丰收的喜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

    539 食用菌相关资料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三都:林下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路
    食用菌资讯 | 贵州三都:林下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路

    近年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气候条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让林下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采摘后要盖好,避免阳光直射,这个水土它没有保水,如果受到阳光直射,它是长不出来的,哪怕...

    2085 食用菌种植 菌类资料
  • 食用菌资讯 | 专家调研指导湖北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食用菌资讯 | 专家调研指导湖北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近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颜廷武教授团队一行赴湖北黄冈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考察黄冈市浠水县食用菌产业。团队先后赴湖北省嘉农一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浠水县利贞菌业家庭农场、浠水县嘉农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湖北省嘉家欣食品有限公司等基地参观考察。湖北...

    1552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资料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引起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病害有两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危害食用菌的害虫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一、竞争性杂菌与防治 (一)制种期杂茵 1、常见杂菌 (1)链链孢霉:也叫好食脉胞霉,孢子橙红色或粉红色,也...

    276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菇类萎蔫症八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菇类萎蔫症八要点

    1.拌料早防。用玉米芯、麦秸、稻草作主料时,底添加5%麸皮或4%发酵腐熟的畜禽粪;用含氮丰富的棉子壳作主料时,可不加氮源,但要注意控制螨虫危害,可在拌料时喷洒800倍液的敌百虫,效果很好。 2.酸碱适中。配料时加入的石灰量要达到5%,每采完一茬菇后要喷1%的石灰水或4%的草木灰水,提高pH值。 3....

    1868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干制储藏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干制储藏方法

    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以防破损,一般需2~3天才能晒干。晒干后装入塑料袋中,迅速密封后即可储藏。最好是晒至半干再进行人工烘烤,具体情况应根据天气状况、光照强度、菇体水分含量等恰当掌握,...

    1948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