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马蹄渣栽培鸡腿菇

时间 : 05-21 投稿人 : 利誉 点击 :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学名毛头鬼伞,又称鸡腿磨、刺蘑菇,因其子实体形似鸡腿而得名。鸡腿菇肉质细嫩、味鲜,口感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消化和增加食欲,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集“天然、营养、保健”功能为一体。鸡腿菇是近年人工开发很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类,有“菌中新秀”之称。鸡腿菇栽培的传统原料主要为棉子壳、玉米芯、豆秸等秸秆,但秸秆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其利用渠道越来越多,市场价值也日益提高,现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重视的新资源。随着食用菌栽培品种增加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食用菌栽培材料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因而急需开发新原料。马蹄又名荸荠、地栗、乌芋等,属莎草科多年宿根草本植物,马蹄因其果肉脆甜、多汁、爽口,是一种集果蔬兼用和保健于一体的优质食品,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广西贺州市是“马蹄之乡”,目前马蹄加工企业有5家,年消化马蹄达8万t,产生大量的马蹄渣和马蹄加工废弃物。但马蹄渣很少被有效的开发利用,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研究表明,马蹄渣营养丰富,富含粗纤维、粗蛋白、糖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该研究以马蹄渣为主要原料,探索马蹄渣栽培鸡腿菇最佳培养料配方,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开发新原料,为高效转化利用大量废弃的马蹄渣开辟新途径,从而实现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马蹄渣栽培鸡腿菇 | 菌菇种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为鸡腿菇“特白36”,购于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所。马蹄渣由钟山洲星食品厂提供,经晒干备用;棉籽壳由河北邯郸肥乡县众合棉籽壳厂提供;麸皮、玉米芯、石灰和石膏购于贺州市市场。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料配方

根据鸡腿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营养的不同,原材料配方有马蹄渣、棉籽壳、麸皮、玉米芯、石灰、石膏。

1.2.2 培养料的处理与灭菌

原料预处理:将已晒干的马蹄渣、棉籽壳阳光下暴晒1d。拌料及装袋:将马蹄渣、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石灰、石膏按量称好,倒入机械搅拌器,加入水搅拌均匀后,用规格22cm×44cm×0.004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料1kg,每个配方装100袋。灭菌:将装好的培养料置于密封的高压锅内灭菌,温度达121℃后保温2h。

1.2.3 接种及培养

将灭菌冷却至常温的菌袋搬入接种室内,并用“菇哈哈”进行烟熏消毒,关门封闭2h待烟消去后进行接种。接种好的菌袋柴式排放,培养菌丝。

1.2.4 菌丝生长管理

在菌丝生长期间,室内尽可能做到干燥、避光、通风、保温(25~28℃)4个要素,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5%。

1.2.5 出菇准备和营养土配制

出菇准备:在菌丝准备长满袋之前,每层铁架盖上塑料网并用铁丝绑稳,每个铁架4层且每层铁架面积为1.6m2,共用到5个铁架20层。营养土配制:鸡腿菇的生长需要泥土的刺激,选择质地疏松肥沃、无杂质的土,加入甲醛溶液、1%磷肥、3%石灰、适当的水使土湿度为50%、pH7.5,拌匀后用薄膜盖好,闷3d备用。

1.2.6 开袋覆土

当菌丝长满袋,料面呈白色,并有少量原基形成时,脱袋,上床架,覆盖营养土,覆土厚度3~4cm,覆土面平整,不留空穴,然后喷水保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温度控制在18~25℃,同时加大通风换气,适当增加散射光照,刺激土层内的菌丝分化。

1.2.7 出菇管理

待土层表面布满浓白菌丝后,停止喷水,降低湿度,菌丝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适当通风换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刺激菌丝形成菇蕾。现蕾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温度维持在18~22℃,期间根据子实体生长情况,适当调节湿度。

1.2.8 采收及采收后管理

菌环尚未松动,钟形菌盖上出现反卷毛状鲜片时及时采收。采收后停止喷水4d,控温、通风、光照,至第二茬菇出来后按以上步骤重复。

1.3 项目测定

1.3.1 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测定

菌丝生长的情况:菌丝的生长速度(cm·d-1)=菌袋培养料长度(cm)/菌丝长满时间(d)。鸡腿菇菌丝的生长:菌丝生长密度和生长颜色,密度用“+”表示,“+”越多表示密度也就越大。菌丝颜色分为较白、白、洁白等级。产量测定:鸡腿菇生物学效率(%)=鲜菇质量(kg)/干料质量(kg)×100。

1.3.2 常规成分测定

采用上述配方原料栽培鸡腿菇产品,测定常规成分。水分含量测定采用GB5009.3规定的105℃常压干燥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GB5009.5规定的凯氏定氮法;总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法;粗纤维含量测定采用GB5009.10规定的酸碱醇醚洗涤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情况

配方IV的菌丝萌发最快,只需7d;配方I和II的菌丝萌发需要9d;配方III和CK的菌丝萌发最慢,需要10d。从菌丝萌发快慢的情况来看,马蹄渣含量对菌丝萌发的影响无规律,但用马蹄渣取代棉籽壳的配方IV萌发速度最快。各组中,配方I和II的菌丝满袋天数为86d,配方III的菌丝满袋天数为84d,配方IV的菌丝满袋天数最少(78d),CK的菌丝满袋天数最多,88d。添加马蹄渣可使菌丝满袋天数减少,但和马蹄渣加入量无关,不含棉籽壳的配方IV菌丝长满袋的速度最快。

从菌丝的密度、颜色来看,配方I和II马蹄渣的含量少,菌丝偏弱,而含量达到40%的配方III菌丝密度、洁白程度与CK相当,马蹄渣完全取代棉籽壳的配方IV菌丝密度最密,颜色也最洁白。

2.2 鸡腿菇子实体性状

配方II、III和IV覆土到现蕾天数为6d,配方I和CK为7d;配方II和配方IV的菇个大、色泽白,没有黄点和斑点;从单菇质量来看,与配方中马蹄渣含量无关,配方II>配方I>CK>配方IV>配方III。

2.3 鸡腿菇品质分析

配方I、II、III、IV的鸡腿菇蛋白质、水分和总糖含量较CK要低,粗纤维含量较高,但与马蹄渣含量无关。其中,不含棉籽壳的配方IV与CK比较,除了粗纤维含量比CK高1.34%外,其它蛋白质、水分和总糖含量等均略低于CK,但差异不大。

2.4 鸡腿菇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

配方I、III的生物学效率与CK相当,均超过70%,配方II的生物学效率最低,为69.3%,配方IV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78.5%,比CK高4.8%。从口感上比较,配方II、IV栽培的鸡腿菇口感与CK一致,均较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配方IV的成本最低(205.63元),CK的成本(344.76元)最高。配方I、II、III的投入产出比与CK差异不大,配方IV的投入少产多,投入产出比为1∶3.82。

3 结论

通过综合比较不同配方栽培鸡腿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可知,最佳配方为配方IV,即76%马蹄渣、10%麸皮、8%玉米芯、5%石灰、1%石膏。用马蹄渣作为鸡腿菇栽培的主要培养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用马蹄渣代替棉子壳栽培鸡腿菇是可行的,但要得到更合适的配方,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酒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酒的加工技术

    1、原料清洗:选用优质、新鲜的金针菇,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备用。2、破碎:将洗净的金针菇用锤式破碎机破碎,从采菇到加工以不超过18小时为宜。3、压榨:将破碎的金针菇用连续压榨机榨汁,并向榨汁中按每100公斤加12~15克二氧化硫。4、静置澄清:每升液汁加0.1~0.15克果胶酶,充分混匀后静置24小...

    93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成都青白江的丰科蘑菇融合发展基地:实现“工业+旅游”新业态发展
    食用菌资讯 | 成都青白江的丰科蘑菇融合发展基地:实现“工业+旅游”新业态发展

    成都青白江的丰科蘑菇融合发展基地位于由成都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青白江丰科国际(蓉欧)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内,是以现代化(蘑菇)生产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占地235亩,拥有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是世界单体规模及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基地全方位展示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全过程,...

    365 菌类资料 菌类文化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吉林省食用菌新品种“黑保1号”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吉林省食用菌新品种“黑保1号”

    品种来源:2001~2004年采集自吉林省露水河林场(长白山)的野生菌株,通过系统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05~115天。菌丝洁白,菌落边缘整齐、浓密,气生菌丝发达。耳片黑色,单片簇生型,少褶,单个耳片长度5.6~7.87厘米,宽度4.01~5.78厘米,...

    1859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适合油炸保存的野生菌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适合油炸保存的野生菌

    野生菌是难得的山珍,每年夏季7-10月都有大量的野生菌上市,这也是吃菌最好的季节了。不过,由于野生菌季节比较短,加上运输保存不便,很多产地之外的朋友并不能及时享受到这一美味,因此便衍生出来多种野生菌的保存方法,比如冰冻、烘干、冻干、油炸等。其中,油炸可以说是农家最常见的保存方法了,因为这种方法简便,...

    1620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松茸产量大幅减少 价格上升
    食用菌资讯 |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松茸产量大幅减少 价格上升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珍稀食用菌松茸供应商之一。但是,今年持久的干旱和热浪席卷中国南方,致松茸产量大幅减少、价格飙升。松茸因其稀少的产量和独特的香味在亚洲国家备受青睐,一般在烧烤时或在米饭和汤中添加。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松茸消费国,本土所产松茸几乎全部用于国内消费,除此之外,...

    2693 菌类资料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干制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干制法

    竹荪从抽柄到子实体成熟仅需数小时,出菇时节几乎每天都有子实体成熟,所以需经常检查,及时采收。竹荪菌体娇嫩,采收要轻拿轻放,小心保持菌裙和菌柄的完整。如果采下的子实体有孢体或泥土污染,可用柔软毛刷轻轻蘸水刷净。菌盖在洗去残留孢体,菌托在洗去表面泥土后,与菌柄、菌裙等一并放在竹篮内备用。...

    2104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栽平菇异常现象与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冬栽平菇异常现象与防治措施

    冬季气温低空气中杂菌少,是栽培平菇的好季节,但有不少菇农在栽培过程中常遇到培养料变酸发臭或粗柄菇、蓝色菇和瘤盖菇现象,使成功率、产量、质量均有所下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和实践,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作一介绍。一、培养料变酸发臭培养料装袋灭菌接入菌种之后,料内会散发出一股酸...

    1620 食用菌药品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出现死菇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出现死菇的原因

    草菇在出菇期间,菇床上经常涌现幼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景象。草菇死菇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应以预防为主。 1。用水不当而死菇。在高温条件下大批喷水,使幼菇蕾外表蒙上一层水膜,呼吸代谢碰壁而萎蔫死菇。尤其在通风不良和二氧化碳过浓的情况下更为严重。避免办法:①从调整培养料的水分开端,一次性将培养料中的...

    77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菇蒜辣酱的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菇蒜辣酱的加工

    新型复合调味品——菇蒜辣酱,既可自食,又可馈送亲友,还可出售,当是一种利用市场、技术致富的上好门路。 一、 配方 1.主料:平菇35千克,豆瓣酱25千克,大蒜35千克,红辣椒5千克。 2.辅料:碘盐5千克,蔗糖3千克,姜粉2千克,大葱粉1千克,五香粉0.5千克,花生油5千克,香油1千克(碘盐及蔗糖...

    1979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加工新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加工新方法

    蘑菇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保健食品。随着蘑菇的大量开发,在加工上又有新法。1.蘑菇酱菜。腌坯:将蘑菇去杂洗净沥干,按每100千克加盐10~15千克的比例配成盐水,将菇置盐水中以浸没为度,密封腌1周,其间翻动2次,使盐分渗透均匀。酱渍:起菇沥去盐水,入清水中浸泡一天,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然后装入酱缸,...

    2390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母种的制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母种的制备

    任何一个香菇品种,经过组培或孢子培养制成原始母种(保藏种)由原始母种转扩,即为生产母种。生产母种通常用PDA培养基,选用180×18毫米试管,制成斜面试管接种而成。PDA培养基配方:土豆(去皮、去芽) 200克(也可用淀粉,用量为6克/1000毫升)葡萄糖 20克琼脂 20克磷酸二茎钾 2克复合维生...

    1587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调味品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调味品加工技术

    应用各种食用菌子实体,或子实体浸提液、预煮液可生产鲜美的调味品,如蘑菇酱油、食醋、面酱的生产,方法简便,可以综合利用食用菌加工的下脚料、废弃物,提高经济效益。1. 蘑菇酱油加工工艺:加工蘑菇的预煮液经浓缩后,和豆制酱油按比例进行配制,得到的蘑菇酱油,其风味和鲜味远胜过普通酱油。1)蘑菇预煮液的过滤和...

    405 蘑菇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薄皮与空心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薄皮与空心的防治方法

    双孢蘑菇在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薄皮菇和空心菇,这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如何预防薄皮菇和空心菇呢? 薄皮菇的形成主要是因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再加上蘑菇密度大,营养供应不上所致。产生薄皮菇还与品种的特性有关:贴生型品种,大多数出菇密,容易产生薄皮菇,产量低,质量差。气生型品种,培养料和覆土层过...

    2997 蘑菇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保鲜技术

    1.低温保鲜。当子实体6分熟时,停止喷水1天,于次日早上或上午采收。采收时捏住子实体基部最底端,轻轻转动即可拧下,应避免扯拉菌柄使之断掉或者使柄盖脱离,或带下基料。采收后将鲜菇于工作间内单层排开,生火炉升温以排出菇体表面水分,当菇体失水15%左右即可,此时,鲜菇含水率75%左右,需要剪柄处理的,应在...

    1129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加工新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加工新法

    一、蘑菇酱菜:1.腌坯:将蘑菇去杂洗净沥干,按每100公斤加盐10-15公斤的比例,将菇置盐水中,以浸没为度。密封腌1周,期间翻动2次,使盐分渗透均匀。2.酱渍:起菇沥去盐水,入清水中浸泡一天,捞出晾干,然后装入酱缸,按每100公斤用甜面酱50-70公斤的配比进行酱渍,温度以20℃为宜。酱渍期间每天...

    1375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