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菇农应警惕六大病害

时间 : 07-14 投稿人 : 腾扬园艺 点击 :

经过调研发现,今年食用菌的病害发生确实较重,相当数量的菇棚因病害而不再出菇,经济损失较大。针对今年发生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菇农应警惕六大病害 | 菌菇种植

褐腐病病菇幼时受侵染,无法进行分化,后期则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如菌盖极厚如拳,或菌柄菌盖难以区分等,且在表面着生一层“白毛”,温度在20℃以上时,4~5天病菇色泽变暗,继之腐败,渗出褐色、酱油状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该过程变长,约需7天以上。子实体生长中期受侵染,则在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菌柄呈粗胖状,继之菇体变软,亦渗出暗褐色液滴。切开病菇其内部组织由原来的白色变为乌白色,菇体软腐后则变为乌褐色,并发出臭味。

褐腐病主要是病菌孢子通过空气及人体、工具等渠道传播。

防治措施:清理环境卫生,去年的染病老菇棚重新使用前可铲除一层墙皮,继之堆上秸秆点火焚烧,然后再重新扣棚,喷洒一遍多菌灵溶液,其用量为每100平方米菇棚使用50%的多菌灵纯粉1公斤,对水80公斤左右,均匀喷洒,闷棚2天以后即可启用。在温度低于13℃时,可抑制病菌危害。刮除料面0.2~0.3厘米厚,地毯式喷洒70~100倍的百病去无踪溶液,可有效抑制或杀死部分病原菌。作为预防性措施,可在菌袋进棚后或播种后,喷洒100~150倍百病去无踪溶液,出菇前再加强一次,发病初期可连续喷洒2次,效果很好。

褐斑病早期发病时,可使蘑菇原基发生畸形,侵染幼菇时,可使菌柄或基部出现褐色条纹,菌盖上布有褐色斑点,病菇向一侧生长,切开病菇观察,其组织内部呈黄褐色、干燥、松散状,菇体不腐烂、无臭味。

该病初发时可能由于土壤中残存的和空气中飘浮的病原孢子萌发所致,而发病后的迅速蔓延则是通过人体、工具、虫类甚至喷水时溅水传播。

防治措施:菇棚的处理可参考褐腐病。双孢菇生产提倡二次发酵技术;对覆土材料应进行常规杀菌处理;菌袋进棚后或鸡腿菇、双孢菇覆土后,地毯式喷洒一遍150倍百病去无踪;发病初期,连续喷洒100倍百病去无踪2次以上;危害比较严重时清理所有病菇,停止用水,通风干燥,将病菇焚烧,继之清理料面并涂刷50倍百病去无踪;对所有可能带菌的工具、材料等均使用600倍多菌灵溶液洗刷。

软腐病又称霜霉病等,发病后,菇床上被病菌灰白色菌丝覆盖后,变为暗灰绿色或暗褐色,食用菌菌丝缺乏氧气和受病菌分泌物侵染而失去活力,此后很难出菇,病害严重危害前发生的子实体则先从基部发病,并向上伸延至菌盖,菌盖初期出现淡褐色大小不一的水渍状病斑,继之即被病菌所覆盖、死亡,继尔腐烂,手触即倒。

软腐病的病原菌通过覆土材料、水、虫类及人体和空气流动而传播。

防治措施:菇棚处理可参考前述。加强菇棚通风条件的改善,以尽量降低菌畦或菌墙的表面湿度,尤其在人工喷水后,更需及时通风;将基料pH值调至7左右,对耐碱品种则可调至9左右;发病初期,可见菇床表面有病菌菌丝时,可喷施100倍百病去无踪;病害发生较重时,可在病区撒施少量石灰粉覆盖;大面积发生危害时,可将病菇摘除并清理料面及覆土材料,喷洒100倍百病去无踪后,更换新处理过的覆土材料,然后再喷施150倍百病去无踪溶液,用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锈斑病危害症状是在菌盖表面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铁锈色病斑,病斑边缘整齐,其中间凹陷,斑点干缩后,菌盖裂开,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菌柄上较少染病,菌褶上基本没有感染。

锈斑病为细菌性病害,各种原辅材料、覆土材料、水中均有其病菌潜伏,在15℃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5%时病菌即极为活跃,通过人体、空气流动、虫类潜入、工具携带等渠道传播,尤其在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更易诱发该病。

防治措施:菇棚启用前应彻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发酵料栽培时,基料应腐熟均匀;发菌及出菇期间坚持喷洒百病去无踪以达预防目的;初期发病,喷洒150倍蘑菇杀病灵溶液即可;发病较重时,可清除病菇,清理料面,对制70倍左右蘑菇杀病灵溶液连续喷洒2次以上;日常管理时,应保持空气湿度在85%左右,勿过高,并坚持合理通风,尤其在喷水后,应使菌盖表面水分在1小时内蒸发掉,否则,停留时间过长易诱发该病。

黄斑病染病初期菌盖上有小斑点状浅黄色斑,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扩大范围及传染其它子实体,继之色泽变深,并扩大到整个菌盖,染病后期菇体分泌出黄褐色水珠,病株停止生长,继尔萎缩、死亡。

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尤其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湿度95%以上而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此病;在基料及菇棚内用水不洁时,该病的发病率也很高。

防治措施:加强通风,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至0.5%以下;降低棚湿,尤其在需保温的季节或时间段里,控制空气湿度在85%左右;发病初期,喷洒70倍蘑菇杀病灵或黄菇一喷灵溶液2次,即可有效抑制;发病中期以后,应摘除病菇,结合清理料面并打扫卫生后,对制50~70倍蘑菇杀病灵溶液连续喷洒2~4次。但应注意,喷药后封棚1~2小时,然后加强通风,降低棚温。

着色病幼菇菌盖由灰褐、黑褐色变为局部或全部黄色、焦黄色或瓦蓝色,使子实体生长受抑,长速明显减缓,长成畸形菇或菌盖皱缩上翘,严重影响商品质量。

防治措施:该病发生原因是低温季节使用煤炉升温时,棚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子实体吸入该类气体后形成短期中毒症状,但菌盖(尤其边缘)变色;质量不好的塑料棚膜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被冷凝水析出后滴落在子实体上,亦可发生该类病害,往往以使菌盖变为黄焦色居多;覆土材料中的某些药残成分、喷雾器中的药物残留、外界某些有害气体的侵入等,也可导致该问题的发生。菇农应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找出致病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即可,不可盲目用药。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山东青岛市莱西区:“南菌北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食用菌资讯 | 山东青岛市莱西区:“南菌北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山东青岛市莱西区马连庄镇孔家村的大棚里,羊肚菌迫不及待探出灰褐色“小脑袋”,伸展着腰肢,工人们手握剪刀,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鲜嫩羊肚菌,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马连庄镇水源丰富,土壤透气性好,温度适宜,种植的羊肚菌个头长得大、肉质厚、产量高,每亩产量多达1500多斤,是南方种植产量的3倍左右。羊肚菌作为珍...

    1524 食用菌新闻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饮料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饮料加工技术

    食用菌有显著的营养保健功效,是难得的保健饮料原料。近几年来,国内外先后竞相开发了多种食用菌保健饮料,如蘑菇酒、香菇酒、猴头露等,都很受人们的欢迎。食用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和菌丝培养液都可用来生产饮料。 首先要把子实体、菌丝体的有效成分采用适当的方法提取出来,用提取液作主要原料生产饮料。 食用菌...

    1066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谈段木食用菌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浅谈段木食用菌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大部分食用菌种植户都知道夏季是段木黑木耳主要采收期,同时段木香菇经过春季出菇后,菌丝营养消耗很大,夏季出菇空闲期需及时养好菌为秋季出菇做好准备。下文总结了段木木耳、香菇夏季管理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一、黑木耳出耳期应采取“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法,如遇连续晴天,而耳...

    1943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食用菌谨防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食用菌谨防虫害

    进入冬季,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甚至较夏季有过之而无不及。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害虫,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蝼蛄、蠼螋、马陆、蜗牛等害虫,体型较大,危害性更大。要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坚持“防则下工夫、杀则需彻底”的防、治结合原则。具体方法归...

    241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土法保藏食用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土法保藏食用菌种

    食用菌母种一般到期时,都必须用完,即使用不完,也必须再次转管,或者用冰箱贮存,否则,就会老化给菇农在生产时带来困难。母种不易保藏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菌丝体是生长在土豆培养基上,由于土豆培养基营养丰富,菌丝生长特别旺盛,若没有冰箱,想要控制菌丝生长,那是很难办到的。对此,笔者向菇农介绍一种土法保藏菌种方...

    2489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的药用价值及茹脯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的药用价值及茹脯加工

    猴头菇为著名食用菌,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它历来与熊掌、海参、鱼翅并驾齐驱,是名扬天下的四大珍品。我国黑龙江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出产的猴头菇最负盛名。 (一)猴头菇为白色,基部狭窄,上部膨大,因周身布满针状肉刺,毛茸鲜活,酷似猴子的脑袋,故名“猴头菇”,又叫“猴头”。野生猴头菇长在密林深...

    585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平菇畸形的有效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平菇畸形的有效措施

    平菇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环境条件不适宜,常易形成畸形菇。生产中应查明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球形或烧瓶形:平菇的菌柄呈球形或烧瓶形,表面不平或扭曲呈波浪状,菌盖不能形成,只有很小的一点或有明显的冰凌状条纹,这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应用病毒K、病毒A、消菌灵喷雾或涂抹防治...

    1071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脯低糖加工技巧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脯低糖加工技巧

    猴头菇为著名食用菌,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它历来与熊掌、海参、鱼翅并驾齐驱,是名扬天下的四大珍品。我国黑龙江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出产的猴头菇最负盛名。经多年研究,目前四川、浙江及湖南等地都已经掌握了人工培养猴头菇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为发展猴头菇生产开辟了广...

    1323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基地 | 山东省东明县三春集镇:小小羊肚菌化身乡村产业领头羊
    食用菌基地 | 山东省东明县三春集镇:小小羊肚菌化身乡村产业领头羊

    清晨,伴随着缓缓升起的朝阳,山东省东明县三春集镇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内,在卷帘机的轰鸣声中,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舒展着身姿,亭亭玉立。近年来,三春集镇依托扶贫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目前,以三春集镇扶贫生态园区为中心,辐射带动马桥、孔寨等周边村队种植羊肚菌大棚32座达120余亩,而...

    174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腌渍加工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腌渍加工法

    用盐保存食用菌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其方法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几乎大多数食用菌都可以盐渍加工。(1)原料的选择凡供腌渍加工的菌菇都应适时采收、分理并清理杂质,去掉生霉和病虫害的鲜菇。像平菇这类的菇应把成丛的逐个分开,淘汰畸形菇,并将柄基老化部分剪去,滑菇则要剪去硬根,保留嫩柄1~3厘米。(2)预煮将菇...

    868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养关键环节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养关键环节

    液体菌种设备最好有这几点功能:有停电防护装置和防止培养液倒流装置。做液体菌种的几大重要环节:1.菌种制作液体母种的制作也有较多方法,我一般就是用小木屑加其他营养料,用锥形瓶培养。此环节比固体菌种培养要更仔细一些,特别注意细菌的监测,菌种环节一定要把握好。2.培养液的灭菌环节此环节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1929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基腐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基腐病防治方法

    金针菇基腐病又叫根腐病,该病多发生在生料栽培的金针菇上,但近年来在熟料栽培及瓶栽中发生也较普遍,危害较严重。 症状: 发病初期,菌柄基部发生水渍状小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并且颜色逐渐加深,后变成黑褐色腐烂状。子实体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腐烂,基部腐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发病,不会...

    48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资讯 | 青海班玛:高原养菌“土生金” 助力乡村振兴
    食用菌资讯 | 青海班玛:高原养菌“土生金” 助力乡村振兴

    高原仲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高原特色菌种种植基地大棚内,土壤中的羊肚菌菌种正贪婪地汲取着养分,静待发芽生长。银宝在大棚内半蹲着,边察看营养包放置情况,边用铁锹将泥土堆在塑料薄膜两端压实,保证土壤周边温度恒定。按照生长规律,再过几天,白色的菇蕊将冒头出现,黝黑的土地上将撒满“星星”。银...

    284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动态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低氧杀虫法储存香菇新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低氧杀虫法储存香菇新技术

    采用二氧化碳(CO2)低氧杀虫法,能使香菇储存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不生虫,不生蕾,不变质,保证一年四季供应市场。一、用聚乙烯薄膜制作一个能容密封的罩子,大小自定,一般可容5-10吨为宜。罩子呈长方形,顶端留个检查口。堆放时将成件香菇袋口解开,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成堆分3层,底层为防潮剂,中层存放香菇...

    207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培养料如何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培养料如何配?

    白灵菇培养料的配置: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应该以有机营养为主、无机营养为辅,这有助于增强白灵菇的出菇后劲。有机营养成分一般以麸皮、玉米面、米糠等为主,一般占20%~30%,加入量不可过大。如有机营养含量过大,弊病之一是污染率大大提高,弊病之二是影响培养料的透气性,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延迟出菇。无机营养一般...

    2370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