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防止菌棒霉烂减少畸形菇的栽培技术

时间 : 07-23 投稿人 : 赛广 点击 :

近年来,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香菇的需求不断增加。自2005年以来,香菇市场行情一路看好,据调查,2007年初,干菇价格达60元/kg左右,促进了菇农栽培香菇的积极性。但种植香菇需一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高温炎热季节,若生产管理不当,会造成香菇菌棒培养料霉烂及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易产生畸形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造成资源浪费和菇农经济损失。笔者现就袋栽香菇防止菌棒霉烂和产生畸形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袋栽香菇防止菌棒霉烂减少畸形菇的栽培技术 | 菌菇种植

 1 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系

根据香菇各阶段的生活习性,结合本地海拔高度、气侯特点及销售方式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品种。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的可选908、939品系;海拔高度在500~800m之间的选135品系;海拔高度超过800m的可选241~4品系;反季节栽培的夏菇品种选武香1号品系;本地制棒异地鲜销的选868、856品系为好。

 2 场地选择

香菇接种室和培养室应选在远离仓库、畜禽养殖场等场所,菌棒排放前3~5d用0.2%~0.5%浓度的新洁尔灭消毒液对场地进行喷洒消毒,或用生石灰粉撒施消毒。出菇排放场地应选在单季晚稻收割田最好;前作种玉米的田不适宜作香菇栽培场所;前作种蔬菜的田,在排场前应采取先灌深水3~4d淹没泥土,达到杀菌杀虫的目的,而后再将菌

棒排场,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栽培时间

海拔在500~800m的地区可安排在7月中、下旬生产菌棒;海拔在500m以下的地区应安排在8月中、下旬生产菌棒,这样有利于防止高温时间过长引起菌棒霉烂和消耗过多养分,从而提高质量和产量。

 4 合理配方

合理的培养料配方是获得高产、减少畸形菇的关键。合理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粉1%,含水量58%~60%、酸碱度自然。注意事项:①培养料所加的水要求用溪水,不可用纯净水;②不要盲目增加碳源和氮源,因碳源过多,容易使培养料酸碱度下降过快,造成烂棒;氮源过多则会造成菌丝徒长,不利于过渡到生殖生长阶段,同时易产生大量的畸形菇。

 5 调节酸碱度

在香菇培养料配方中,石膏是调节培养料酸碱度的缓冲剂,具体用量可随温度的变化作适当调整,通常石膏用量范围在0.8%~2%之间。温度高时微生物活动量大,培养料酸碱度容易变低,石膏用量可适当增加;反之,石膏用量可适当减少。

 6 做好温、湿度调节及通风工作

香菇生产接种阶段正处于高温时期,为了保证接种质量,一是尽量安排在夜间气温较低、空气清净时进行接种。同时控制好菌龄,保证菌丝有正常恢复生长能力,提高接种成活率。二是做好培养室的通风及降温工作。具体做到早上关好门窗,加强遮荫,晚上做好通风换气,利用自然温度,促使培养室降温。三是在培养室外用水喷洒,人为给培养室降温,注意培养室四周要开好排水沟,不能积水,以减少杂菌污染源。四是合理放置菌棒。袋与袋之间接种孔侧面排放;层与层之间采取“井”字形堆放;垛与垛之间应留有30cm的工作道,有利通气和便于检查翻堆。五是合理分批增氧,接种后约过15d就要脱套袋增氧,同一培养室应分2~3批进行,以免脱套袋后菌丝新陈代谢加快而产生大量热量,此时要充分利用夜间自然温度降温,同时检查发菌情况,发现有污染的应及时挑出重做。

 7 适度遮荫调节光照

根据香菇不同的生育阶段做到合理遮荫,满足香菇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也能调节棚内温度。具体做法:在营养生长阶段做到早上太阳上山前将培养室门窗关好,并用草帘或遮阳网遮盖门窗,待太阳下山时再将草帘或遮阳网揭开,而后打开门窗通风。在生殖生长阶段,冬季菇棚遮荫以七阳三阴、晚春及夏季以七阴三阳较为合理,这样能有效利用光照调节菇棚內温度。

 8 无害化防治病虫害

香菇生产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规程进行,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产期间要及时检查虫害发生情况,若香菇营养生长阶段发现有螨虫为害,可用菜籽饼诱杀螨虫。具体方法是:取纱布若干块,在纱布上撒上一层刚炒制的菜籽饼,然后均匀铺在培养室四周,当螨虫聚集于纱布上取食时,将纱布连同菜籽饼收集后放入浓石灰水中浸泡,用石灰水杀死螨虫。这样连续几次重复操作,杀螨效果可达90%。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主要有蜗牛为害香菇子实体,可采取在菇棚四周撒石灰粉,以杜绝蜗牛为害。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简单直观的食用菌菌丝拮抗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简单直观的食用菌菌丝拮抗法

    食用菌菌丝拮抗法是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的一种初步方法。因操作简便,用时较短,通常使用平板菌丝拮抗法。但不同种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特性差异表现较大,带来对拮抗表现(隆起、隔离、沟槽等)的感官尺度难以把握,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方法:将待鉴定菌株制作培养成相同规格的菌袋(二级种、栽培种、栽培袋均可)...

    2678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养的技术环节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养的技术环节

    液体菌种设备最好有这几点功能:有停电防护装置和防止培养液倒流装置。现将做液体菌种的几大重要环节介绍如下:菌种制作: 液体母种的制作也有较多方法,笔者一般就是用小木屑加其他营养料,用锥形瓶培养。此环节比固体菌种培养要更仔细一些,特别注意细菌的监测,菌种环节一定要把握好。培养液灭菌 此环节要严格按照操作...

    52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松茸能加工成什么产品?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松茸能加工成什么产品?

    松茸作为一种珍贵的菌类食材,是大自然的馈赠,营养十分丰富,最为宝贵的是松茸可以抗癌,长期吃松茸不仅补充营养,还能预防癌症。但是松茸的生产非常少,每年的市场都呈现供不应求,特别出口到日本的数量。松茸的保质期特别短,出土后几天内不吃营养就会流失,所以就要及时对松茸进行加工,保存松茸的营养。那么松茸的加工...

    755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几种常见食用菌优良母种的质量鉴定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几种常见食用菌优良母种的质量鉴定方法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优良母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好效益的前提,但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有些菇农由于引进的母种质量不高,导致产菇量低,甚至造成种植失败。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母种的质量鉴定方法。1、平菇。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整齐,不产生色素,菌丝生长较快,在PDA培养基上5~7天长满,气生菌丝旺盛,爬壁力强,有...

    142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保持食用菌菌种的活力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保持食用菌菌种的活力

    1、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 2、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 3、适当低温保存菌种,低温型菌种如蘑菇、香菇等,在4℃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如草菇在16℃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 4、避免在单一或同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

    2201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秀珍菇栽培装袋与发菌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秀珍菇栽培装袋与发菌

    按配方比例将培养料充分混匀,调节含水量为60%~65%,塑料袋选择17×33×0.05厘米或20×35×0.05厘米的聚乙烯袋,装料松紧适度,装完料后用线扎口,常压灭菌14~16小时。待温度降到30℃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菌种。接好种后将菌袋移至培菌室...

    102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蛹虫草菌种分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蛹虫草菌种分离

    (1)选革选择生长正常、健壮、无病虫害的新鲜蛹虫草做分离材料。用野生早期生长(8月底以前出土的)蛹虫草分离得到的蛹虫草菌种具有明显早熟性(即早出草)。菌种分离可采用泡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法,生产上常用组织分离获得纯菌种或进行菌种复壮。(2)消毒将鲜蛹虫草用清水洗去外表泥土,再用0.1%升汞水溶液消毒...

    1825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巧追肥提升食用菌产量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巧追肥提升食用菌产量

    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1、粪土肥。将新鲜干猪、牛粪粉碎,用石灰水清液预湿堆制15天,加50%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匀,在产量急剧下降或出现死菇时,结合清理床面剔除老根,将其撒施于床面。2、草料汁。用经过腐熟晒干的草料...

    302 蘑菇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的“纯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的“纯化”

    食用菌的菌种是用孢子或子实体组织、菌丝组织体萌发而成用来当做播种材料的纯菌丝,通常则是指进过人工培养的纯菌丝体(摘自常明昌主编《食用菌栽培学》)。食用菌菌种的最初则是来源于对新鲜蘑菇子实体的分离,所以在食用菌的人工制种中,组织分离法成为食用菌制种的基本方法,组织分离法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即任何...

    661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头条关注!近期气温骤降,羊肚菌种植户请注意大棚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头条关注!近期气温骤降,羊肚菌种植户请注意大棚管理

    近期一直到3月26日,大幅降温并伴随4级左右大风,夜间温度降至5℃左右,尤其皖北地区多在5℃以下,皖南地区因气温偏高,大多已成熟采摘,受影响较小,但二茬菇较小也会受到影响。羊肚菌在原基形成和幼菇期对温度和湿度有较高的要求,此期间大棚温度必须在5℃以上,20℃以下,湿度80-95才能正常生长,低于5℃...

    1906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作灵芝菌种应注意的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作灵芝菌种应注意的事项

    制作灵芝菌种菌种质量的好坏与灵芝的产量、质量有着极大的关系,优劣不同的菌种,其产量可相差30%-40%,子实体大小可相差一倍。 品种的种性与制种技术决定着灵芝菌种质量的好坏。种性决定于所用菌种的遗传性。不同菌株在相同的制种技术及培养条件下,其产量质量也会有很大差别的。种性决定后,菌种培养的好坏取决于...

    135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白灵菇迟出菇与不出菇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白灵菇迟出菇与不出菇的原因

    一是错过接种期。其原因多为原料准备跟不上,或灭菌灶没衔接好。由于接种时间延误,气温逐渐下降,菌丝发育缓慢,生理不能成熟,无法转入生殖生长。到了菌袋生理成熟时,气温升高,温度已不适应,造成整批菌袋不出菇,即使出菇也是菇体偏薄、品质较差。 二是配方不科学。白灵菇菌丝生长需要高氮营养物质,故发菌培养菌龄超...

    2918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会用到哪些消毒剂?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会用到哪些消毒剂?

    消毒剂是非彻底杀菌的一类药剂,通过消毒只能杀死部分杂菌,而细菌的芽孢、真菌休眠体等,有些并未被杀死,只是受到抑制,暂不发生危害。 1. 酒精即乙醇,杀灭对象为细菌或真菌。用法:先将脱脂棉揪成小棉团,放入密封性好的瓶中,倒入70%~75%酒精湿润棉球,使用时可直接取酒精棉球。常用于手、菌种管(瓶、袋...

    939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育种 | 做好这几点 有效防止食用菌菌种退化
    食用菌育种 | 做好这几点 有效防止食用菌菌种退化

    食用菌菌种退化是由于菌丝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而造成的,表现为菌种突然或逐渐丧失原有的生活力、丰产性能或部分子实体的形态改变。菌丝体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出现浓密的白色扇形菌落,对环境条件如温度、酸碱度、二氧化碳、氧气、杂菌等抵抗力弱,子实体形成期提前或推后,出菇潮次不明显等现象。那么,如何防止食用菌...

    2089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运输保鲜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运输保鲜要点

    排湿 香菇刚采摘,含水量较高,如包装贮运,须进行排湿处理。晾晒 鲜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晾晒时间,秋冬菇3-6小时;春菇6-7小时;夏菇1-2小时。用热风 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热风回转窑内,在40摄氏度环境中排湿。用排湿机 排湿后的鲜菇,采用大包装时含水量须在70%-80%,...

    271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