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珍稀食用菌,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病害也日渐严重。现将鸡腿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胡桃肉状菌又名假木耳,是鸡腿菇栽培中较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发病初期多在覆土层内产生浓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继而在覆土的表层发生大小不等的类似于木耳形状的子实体,挖开发病部位?培养料会散发出浓烈的漂白粉气味,培养料发黑。其防治方法为:(1)严格挑选菌种。(2)所覆的土必须是取自于地表20厘米以下的土层,并严格进行消毒。(3)发病后用浓石灰水局部灌淋,并停止供水,待局部泥土发白后小心挖出,并将其运至较远的地方深埋。
2.白色石膏霉白色石膏霉是由培养料偏酸而引发的一种病害,一般在下种10~15天内发生。该霉菌初期在覆盖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白斑块(状如石灰粉),老熟时斑块变为粉红色,并可见到黄色粉状孢子团,挖开培养基有浓重的恶臭味,大部分菌丝死亡、腐烂。其防治方法为:(1)培养料发酵时添加5%的石灰粉,调节其pH值为8.5。(2)局部发病时可用500倍的多菌灵或5%的石碳酸溶液喷洒。(3)加强通风,降低畦面空气的湿度。
3.鬼伞类竞争性杂菌鬼伞类杂菌的孢子一般是混在稻草等原料中进入菇床的,5~10天床面便出现大量的鬼伞菌,与鸡腿菇争夺营养,其子实体腐解后流出墨汁样的孢子液。其防治方法为:(1)选用新鲜、干燥的稻草作为培养料,并进行二次发酵,以杀灭鬼伞孢子。(2)发现鬼伞应及时摘除并深埋。(植物资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