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制种发菌阶段四注意

时间 : 06-06 投稿人 : 槿同 点击 :

制作培养料:对棉籽壳严格把关

平菇制种发菌阶段四注意 | 菌菇种植

菇农之所以喜欢用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食用菌,是因为棉籽壳所含营养全面,吸水性强,透气性好,便于发菌出菇。研究表明,棉籽壳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22%左右,全氮含量在0.67%左右,碳氮比为70:1,是种植大多数食用菌的优质原料。同时,棉籽壳颗粒适中,菇农不用再进行粉碎、预湿等操作,使用简单方便。菇农在选用棉籽壳时要注意两点:

首先,注意增加辅料,补充营养。由于脱绒设备的改进,棉籽壳上的绒毛变少变短,导致其吸水能力降低,透气性变差;棉籽油生产设备对棉籽造成的破损减少,又使棉籽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吸收困难。菇农必须增加一定的辅料,如豆饼、麸皮等补充营养。

其次,选用新鲜棉籽壳。由于前两年棉籽壳价格居高不下,市场上棉籽壳存货不少。菇农购买时一定要谨慎,最好选择新棉籽壳,如果是陈旧棉籽壳,最好经过高温灭菌熟料栽培。但9月份之后才开始接种栽培的平菇,多用生料栽培。这里要特别提醒菇农朋友,在购买棉籽壳时一定要仔细,选用没有发生霉变的新鲜棉籽壳。

制作三级菌种:

关键是掌握好料水比

塑料袋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拌料时一定要严格掌握好料水比。如果培养料含水量偏低,则菌丝生长缓慢、纤弱;含水量偏高,则透气性变差,导致菌丝生长受阻。一般来说,秋季气温高,料水比以1:1.1-1:1.2为宜。也可用感观测定,以装袋前手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下滴为标准。棉绒长的棉籽壳可适当多加一些水,棉绒短的应少加一些水。装袋时,边装料边拌料,随时翻动料堆,以防干湿不匀,影响菌丝生长。

三级菌种发菌期:

及时翻堆,注意防虫

三级菌种发菌期要求避光、干燥并注意发菌室通风换气,经过一个月左右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由于发菌时间长,如果管理不当,易出现菌丝生长慢、感染杂菌、虫害等问题,导致发菌失败。

首先,适时检查菌袋,翻堆散热。由于培养室空间有限,菇农多是多层堆放菌袋,有的可达5-7层。随着菌丝不断生长,菌袋内部温度随之上升,如果不及时翻堆散热,很容易造成烧菌。翻袋时要注意将原来朝上的一面换到下面,使袋内水分比较均匀,利于发菌。翻堆时,菌袋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扎袋,减少杂菌污染。翻堆时要注意检查菌种萌发、生长情况,发现有点片状杂菌发生,应及时拣出并进行防治。检查菌袋时可用手将菌袋两头的袋口松动一下,使氧气透进袋内,加快菌丝的生长。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生长速度变慢,氧气缺乏,可用大头钉在菌丝长过处打小孔,切不能在还没有生长菌丝的地方打孔,否则会导致菌袋污染。

其次,做好防虫工作。三级菌种发菌期,经常受到害虫威胁。如果菌袋被硬物刺破或遭鼠害等,菇蚊、菇蝇等进入袋内产卵,菌丝很容易被害虫咬食,影响发菌。发菌期间,应每隔7天左右对地面、窗户等用高效氯氰菊酯、敌菇虫等药剂喷雾一次,预防害虫。

入棚期:做好进棚前的菇棚消毒

在平菇生产中,很多人往往把管理重点放在了前期菌种制作和出菇阶段,而忽略了平菇在入棚之前的菇棚消毒工作。如果消毒工作做不好,棚内病原多,平菇就更容易感染病虫害,进而造成损失。菇棚消毒非常简单,首先要将往年的废料、菇棚周边的杂草清理干净,在地面撒上生石灰,并用克霉灵、腐霉清等进行全棚喷洒,墙体、立柱、通风口等都要喷洒药物进行消毒,不留死角;也可将菇棚关严,用百菌清烟剂、二氯异氰脲酸钠烟剂和虫螨一熏绝(高效氯氰菊酯)等熏棚1-2天,然后通风排气,之后即可将菌袋搬进棚内栽培。

平菇生产中,还有一个让菇农头疼的问题,就是绿霉菌侵染。在将菌棒入棚时,首先要将被杂菌侵染的菌袋分拣出来,单独堆放,切不可与健康菌袋堆放在一起,以免杂菌传染到其他菌袋上。其次要看杂菌的侵染程度,如果被杂菌侵染严重,整个菌袋中都长满了绿霉菌,这样的菌袋已经“无药可救”,必须扔掉;如果侵染不是很严重,只有一处或几处感染绿霉菌,则可通过向长绿霉菌的培养料处注射高效绿霉净等药剂进行防治。

相关文章

  • 扶贫路上的“菌菇神农” ——记广昌县“中华神菇”茶树菇发明人谢远泰
    扶贫路上的“菌菇神农” ——记广昌县“中华神菇”茶树菇发明人谢远泰

    1957年8月,谢远泰出生在山环水抱的江西省广昌县赤水镇天咀村,金黄、脆嫩、口味醇香的野生茶树菇是他幼年最深的记忆。1977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天咀村的谢远泰,看到乡亲们的赤贫状况,十分揪心。如何才能帮助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发展茶树菇!”一个灵感和念头在脑中闪现。正是童年对茶树菇的美好记忆,成为他人...

    378 食用菌相关资料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病虫害 | 黄背木耳“牛皮包”病菌的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黄背木耳“牛皮包”病菌的防治技术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培养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原因所产生。牛皮包病菌在发病之前很难被发现,可一旦发病后,传播、感染的速度相当的快。典型症状菌丝体长满袋或采收一茬木耳后,在菌袋表面局部出现褐色斑块,斑块较硬,呈胶质状,并逐渐扩展,使整个菌袋变成褐色。产...

    1485 菌类病虫害防治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简易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简易保鲜技术

    在一般条件下平菇难于贮藏,货架期短,采摘2天后的平菇,因失水鲜度大降,菇面转黄,出现异味。每逢出菇盛期,大量鲜菇集中上市,致使菇价大落;另一方面,在出菇淡季和远离菇区的城市,又因菇源少,无货可售。为此,现简介平菇贮藏保鲜的研究。方法:采收八成成熟的平菇,剔除病、虫、损后菇,置洁净、阴凉通风处,用排风...

    217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保鲜方法

    1、低温贮藏法 (1)常温保鲜 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 (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 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

    2289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姬菇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姬菇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

    姬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木霉、青霉、链孢霉、菇蚊及菇蝇等,防治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棚内外及周边的杂草、杂物;2、使用无污染、未霉变的新鲜原料,使用前暴晒1-2天,培养料要充分发酵腐熟,减少污染源;3、及时检查,及早发现,发现污染菌袋应单独摆放,并用15%的克霉灵注...

    27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改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改良

    即采用遗传育种的方法,使野生型菌株(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得的出发菌株)的遗传因子 DNA发生突变、重组,从而从中选出产量高、成品质量好或具有新的培养特性如耐产物抑制、能利用廉价原料以及具有生产新品种能力的优良菌种。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细胞融合技术和重组DNA技术。诱变育种是利用诱变因子如紫...

    1132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资讯 | 江苏丰县:小木耳带来大“钱”景 拓宽致富门路
    食用菌资讯 | 江苏丰县:小木耳带来大“钱”景 拓宽致富门路

    走进位于江苏省丰县开发区刘李三村的食用菌黑木耳产业种植园区,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有序排列,黑色的菌棒上散发着白色菌丝,一朵朵黑木耳鲜嫩肥厚。近年来,江苏省丰县多个乡村,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通过政府扶持、龙头带动等一系列举措,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民致富的路子。拓宽百姓增收致富...

    314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采后加工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采后加工法

    一、盐水鸡腿菇保鲜加工法 目前,鸡腿菇以白色品种为主,其加工技术如下: 1.采收、清洗、杀青:当鸡腿菇长到6、7成熟时,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未松动时开始采收,用竹片刮除菇脚泥沙清洗干净,4h内放入浓度为5%~7%的沸腾食盐水中杀青预煮3~5min,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准,捞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淘去热至...

    168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冷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冷藏保鲜技术

    金针菇不耐贮,采收后需尽快处理,暂时存放时应放在低温黑暗处,将菇体摊薄,禁止堆积,严禁向菇体洒水。冷藏的金针菇应在菌盖轻微展开时采收。采收过迟,菌柄基部变褐,且绒毛增多而影响质量。采收后及时剪去蒂头和过长的菌柄,按品质、大小、成熟度分成不同的等级。分级后的金针菇用塑料膜真空包装,密封后低温贮藏,温度...

    1450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菌种的种植说明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菌种的种植说明

    金针菇菌种是即将出菇的带培养料的菌包,收到后只需简单的管理即可长出金针菇,体验食用菌的神奇和品尝您亲手培植的美味(菜场上买来的一般都是喷过水,采摘时间一天以上),同时你也可以将栽培袋放入合适的花盆中作为盆景观赏。采摘结束后的培养料又是很好的花卉栽培基质。白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菇类,能在其它食用菌停止生...

    2729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诱变育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诱变育种方法

    诱变育种能大幅度地增加菌种的变异量,从而人们能从诱变后的群体中筛选优良菌株。常采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剂来动摇菌种的遗传性,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核酸物质,能强烈地引起菌种的变异。诱变育种的诱变剂很多,常用的有紫外线、X光线、Y射线及硫酸二乙醋、5-溴尿嘧啶、氮芥、N“广甲基N”亚硝基胍等。诱变育种方法有三...

    672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菜谱 | 莲藕腔骨木耳汤
    食用菌菜谱 | 莲藕腔骨木耳汤

    【烹饪食材】:300克腔骨,,一碗泡发好的木耳,适量清水,两小节七孔莲藕。【烹饪步骤】: 1、将木耳提前用40度的温水泡发,时间为15分钟。木耳最好不要隔夜,否则会释放出很多有毒的东西,对身体健康有害。 2、将买来的腔骨清洗干净,放入热锅中焯水,水开之后,过三分钟再捞出来,沥干水分之后,放在盘子中备...

    2877 菌类吃法 食用菌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罐头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罐头加工

    罐装平菇要选择菇盖圆整、菇柄中生的品种,以菌盖直径为1.5~3厘米的为最好。采收的平菇要按菌盖大小、成熟度、色泽分级,然后放入清水(或0.5%的盐水)中漂洗15分钟,洗去黏附在菌盖上的杂质。菌柄留1.5厘米长,削去多余部分。 平菇质地较脆,罐装前先预煮,以破坏酶的活性、稳定菇色、软化组织。预煮时平菇...

    2560 蘑菇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化学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化学保鲜方法

    氯化钠保鲜 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食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储藏,能保鲜5~8天。焦亚硫酸钠保鲜 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0.1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边喷边翻动菇体,以便喷洒均匀。喷后装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处,在10℃~25℃下可保鲜8...

    2995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鸡腿菇的优良菌株介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鸡腿菇的优良菌株介绍

    目前国内栽培的鸡腿菇品种有20多个,有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大部分是对本地野生种驯化培育的。现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是CC168和CC173。 1、CC168菌株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10℃~35℃,最适温度20℃~30℃,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 8℃~30℃,最适温度12℃~25℃。该菌株发菌快,菌丝致密、洁白...

    2847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