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速溶茶制作工艺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友铭 点击 :

一、原料配方

香菇速溶茶制作工艺 | 菌菇种植

香菇原浆8%、茶味原浆14%、麦芽糊精18%、细糖粉77%、柠檬酸1.6%、香兰素0.8%。

二、制作方法

1.选择无霉变的新鲜香菇或干制菇柄及冷冻菇柄,在一定压力的净化水中迅速漂洗干净。然后把香菇柄切成薄片或碎粒。其长度为5mm以下,以干菇粒与水之比为1∶10,鲜菇与水之比为1∶5,冻菇柄与水之比为1∶6,进行3次浸提、过滤,合并3次滤液,浓缩备用。

2.绿茶或红茶(茶梗、茶末)以1∶8的比例加水浸提。待水沸时,倒入茶叶,在100℃下浸煮5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70℃以下,并及时过滤,为第1次浸提液。将滤渣以1∶4的用水量进行第2次浸提,并加酶液浸提,过滤,合并2次浸提液,浓缩备用。或采用密闭式回流法。

3.先将固体配料混合均匀,再按比例分别加入香菇原浆与茶叶原浆,充分搅拌、均匀,采用摇摆式造粒机进行造粒。要求在真空度40kPa,50~60℃下干燥25分钟。然后输入离心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温度为90~100℃,含水量在13%以下,迅速用真空包装机进行定量分装即为成品。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种的优劣鉴别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种的优劣鉴别

    本刊讯 昨日,广州市天鹿湖发现名为“白毒伞”的有毒蘑菇,广州市卫生部门因此再次紧急通知市民留意:不要采集和食用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白毒伞”是目前广州市有毒蘑菇品种中毒性最强、中毒死亡率最高的毒菇。一般来讲,50克的“白毒伞”便可导致一个体重5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中毒死亡,而且毒菇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效...

    1471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烘干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烘干技术

    羊肚菌水分含量非常高,在烘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温度与湿度的控制。而且不同批次采收的羊肚菌其水分含量不一样。一般来说,第一茬菇的含水量相对低,陆续第二茬菇、第三茬菇的含水量一批批加大,都可以在第一茬菇烘干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加长时间。这里以第一茬菇的烘干为例,介绍羊肚菌的烘干经验:01 烘干初期无需冷藏保鲜...

    1150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闽北栽培茶树菇物理防控菇蚊菇蝇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闽北栽培茶树菇物理防控菇蚊菇蝇技术

    茶树菇属中、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在闽北自然条件下,其出菇一般在4月至10月间,此时正是菇蚊菇蝇大量发生的季节,对茶树菇危害较大。福建建阳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栽培茶树菇,大都以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菇蚊菇蝇,药品选择适当,有一定效果,但存在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笔者在实施“茶树菇安全生产...

    694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香菇素有山珍之称,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是,由于目前烘干等技术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如果香菇加工好,能使其价值提高近1倍。下面谈一下香菇干制品加工方法的关键技术:一、晒干法 香菇采收前2天停止...

    2282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出菇鉴定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出菇鉴定方法

    一般大多数食用菌栽培户每年都是从不同的菌种出售单位购买母种、原种进行扩繁,以满足生产用种的需求,这样做不但比较方便,同时成本较低。在购得菌种出售单位的一代母种或二级原种后,无论是你是生产自用,还是制种销售给他人,为确保万无一失,取得高产、稳产,请切实做好菌种出菇鉴定等工作。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

    1168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防绿霉是关键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防绿霉是关键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可采用以下10种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 1、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 2、先用3%的来苏儿溶液或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霉菌处。 3、在霉菌处撒上高锰酸钾颗粒后,喷水于霉菌外围。 4、取生石灰...

    2561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与杂菌的消长规律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与杂菌的消长规律

    一.营养 营养物质是否合理提供,培养料的配比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和高产如否,而且还常常关系到杂菌的消长。例如利用食用菌控制细菌的繁殖,又如采用木屑等做培养料,许多杂菌尤其是细菌缺少响应的酶系,无法利用这类基质,从而受到了抑制。反过来说,如果配方中采用过多的麦麸、玉米面、谷糠等基质进行...

    2250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运香菇的保鲜基本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运香菇的保鲜基本技术

    贮运香菇的保鲜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排湿:香菇刚采摘后含水量较高,如包装贮运,须进行排湿处理。1、晾晒。将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在晒帘上,秋、冬菇晾3-6个小时,春菇晾晒6-7个小时,夏菇晾晒1-2个小时。2、用热风。将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热风回转的窑内,在40摄氏度的环境中排湿。 贮存:...

    2378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消除秀珍菇大棚残留虫害有新招
    食用菌病虫害 | 消除秀珍菇大棚残留虫害有新招

    深冬已至,菇蚊、菇蝇等秀珍菇病虫害耐不住严寒都躲避到了菇棚的角角落落,准备着来年的繁衍和盛行。为了2012年我县秀珍菇生产再创辉煌,笔者提醒秀珍菇生产基地老板、菇农,要充分利用冬季低温的有利条件,降低菇棚内的虫害数量,具体措施如下:1、及时清除菇棚内的秀珍菇菌包、菇根等残留物及各种垃圾,杜绝菇蚊、菇...

    2974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资讯 | “蘑菇村”年产300万袋猴头菇,将建智能大棚
    食用菌资讯 | “蘑菇村”年产300万袋猴头菇,将建智能大棚

    黑龙江海林市海林镇模范村是远近闻名的“蘑菇村”。近年来,村里先后成立两家专业合作社,集中力量发展猴头菇产业,现在已有135名社员、600多个大棚,年产猴头菇300万袋,产值超过200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谢建伟介绍,合作社一开始只卖鲜货和干货,利润比较低,如今延长产业链,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看准预制菜...

    2196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鲜舞茸怎么贮藏及运输?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鲜舞茸怎么贮藏及运输?

    一、贮藏:鲜舞茸应被贮藏在密闭的箱内或筐内,每朵舞茸单层排放,尽量不要堆得过高,造成挤压。需要密集排放时,应使菇盖面朝下,菇根面朝上。舞茸贮藏温度以4~10℃为宜,温度过高,鲜菇继续生长因而老化。二、运输:舞茸鲜品运输要平稳,将每箱(筐)单层或双层排放,避免挤压、碰撞和颠簸。...

    2273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软腐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软腐病防治方法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平菇的白色菌丝在畦床表面呈蛛网状生长,并迅速蔓延,覆盖床面,包围子实体。子实体基部被菌丝包围后即感病,病菌沿其菌柄向上蔓延,最后子实体停止生长且色泽暗淡,迅速变软,发黄,变褐,继而腐烂。 防治方法 一是严格处理菇棚。在菇棚启用前用蘑菇祛病王进行喷洒,密闭两天后,地面按每平方米25...

    2288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感染“牛皮包”病菌的症状及正确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感染“牛皮包”病菌的症状及正确防治方法

    黑木耳“牛皮包”正确防治技术黑木耳疣巴病,俗称“牛皮包”、“黑疤病”、“褐胶病”。是毛木耳生产中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为茄腐皮链孢霉。 该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木屑、农作物秸秆上,在年年种植的耳场极易发生,这与综合栽培条件有关,在混有木屑和玉米秸秆的培养料中极易发生,环境消毒和灭菌不彻底,...

    886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的药用价值及茹脯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的药用价值及茹脯加工

    猴头菇为著名食用菌,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它历来与熊掌、海参、鱼翅并驾齐驱,是名扬天下的四大珍品。我国黑龙江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出产的猴头菇最负盛名。 (一)猴头菇为白色,基部狭窄,上部膨大,因周身布满针状肉刺,毛茸鲜活,酷似猴子的脑袋,故名“猴头菇”,又叫“猴头”。野生猴头菇长在密林深...

    585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肉酱罐头的制作工艺,分这四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肉酱罐头的制作工艺,分这四步!

    1、原料和辅料香菇:选用香味浓、菌盖厚的干香菇或质量好的鲜香菇。猪肉:选用有合格证书的小包装分割肉(应经过冷却排酸)。豆瓣酱:选用蚕豆或黄豆发酵酿造的酱,粘稠适度,无杂质,无异味,含盐量12%-15%,含水量不超过16%。辣椒酱:色泽红褐,酱香味辣,含盐量12%-14%。精炼油:选精制食用植物油。淀...

    2455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