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今冬蘑菇病害多 防治得当夺丰产

时间 : 07-21 投稿人 : 万汇节园艺 点击 :

随着天气温度的进一步降低,笔者的电话又在大幅升温——来自潍坊地区的李子金朋友反映,他栽培的首批平菇,近日突发菌盖斑点病,历城张绪金朋友的菇棚里,则发生菌盖边缘变白如同白霜、长速极慢的现象,此外还有烟台、聊城、泰安等地的朋友,咨询内容或反映的情况大致相同,多为菇体变黄、萎缩、死亡、发臭等,笔者就近年平菇病害的研究分析,上述问题的发生,无非是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而且,这些病害多在低温季节发生,棚温在15℃以上时则相对发生较少,为让更多菇农避免类似损失,现提出几条措施,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今冬蘑菇病害多 防治得当夺丰产 | 菌菇种植

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及其发生原因

1、菌盖斑点病:

自幼菇开始,菌盖上即“着生”黄色或黄褐色大小不一的斑点,其边缘大多整齐,也有不规则状斑点出现,该斑点随着菇体的发育而不断长大;斑点着生处,菌肉组织略呈僵化状态,影响口感及其品质,从而降低商品价值。该斑点病为细菌性侵染病害,发生原因多因喷水不当,使菌盖上附着水滴后,由于棚温低、通风差、水分蒸发量太小,水滴较长时间的覆盖,使得细菌趁机侵染,导致该表皮组织失色,形成斑点或斑块。该种斑点病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并无太大影响,主要是影响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值,但是,作为一种侵染性病害,毕竟是病原菌在发生作用,因此,也应予以防治,否则,将会发生蔓延危害等问题。

2、幼菇萎缩、死亡:

幼菇刚刚完成分化时即开始发黄、变软,继而死亡,严重者在菌盖分化前的菇蕾阶段即已变色、死亡,至菌盖直径3厘米以上时仍有死亡现象,该类病症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或者说,几种不同的病原菌均可导致该病症的发生,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树枝状葡枝霉侵染后,往往在平菇菌柄基部发生白色菌丝,该菌丝的生长蔓延速度较快,适宜温度条件下3天~5天即完成对料面的包围或覆盖,继而包围子实体基部,并向菌柄方向延伸,染病子实体不发生畸形,也不形成病斑,随着病原菌菌丝的进一步扩大,菌丝蔓延至菌盖,使整株子实体失去活力,继之菇体变黄、变软、变褐,随后腐烂。第二种,侵染异形葡枝霉的子实体,与上述有相同的表现,但明显区别是无论在料面还是子实体上,直至菇体感病后死亡腐烂,也无病原菌的白色菌丝出现,并且,异形葡枝霉的生存温度条件要求较宽,10℃以下亦可发生。第三种,当菇棚感染疣孢霉后,明显特征是子实体向畸形方向发展,菌柄变粗,尤其基部膨大速度较快,相对菌盖比例明显变小,继之变软、死亡,在菇体表面变褐并渗出褐色酱油状液体。疣孢霉病原菌侵染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死亡的菇体发臭,这是与其它真菌性病害的重要区别标志。该类病害的发生原因,一是栽培环境恶化,菇棚周围的地面以及土壤中有大量的病原菌存在,二是菇棚使用前未能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处理,一旦扣棚后,温度的适宜及水分较大而且通气性较差的情况下,病原菌渐趋活跃,加之栽培基料的营养相对丰富,给其繁殖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再者,由于管理的不到位,尤其日常管理中防范意识不强,给病原菌的蔓延危害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3、基体死亡、发臭:

自菇蕾开始,至幼菇、至成菇均有死亡现象发生,其表现顺序一般是菇体变软、发黄、死亡、变褐,直至腐烂并发出恶臭气味,严重时菇棚内臭不可闻。该病症除前述疣孢霉危害外,主要是细菌性侵染所致,病原菌主要是假单孢杆菌、托兰斯假单孢杆菌或黄色单孢杆菌或伞菌假单孢杆菌等,发生原因主要是温度适宜且稳定、湿度较高、通气性差。

4、菌盖边缘发白似有白色粉状物,形同灵芝的生长带。

自幼菇至成菇均有该种现象,稍严重者,菇蕾阶段即有明显表现,菇体发育迟缓,菌盖粗糙,菌肉组织紧密,菇体明显变脆,这是典型的低温条件下的生理性病害。众所周知,即使低温型平菇,其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亦需5℃以上条件,但是,该温度只是子实体生长的下限水平,并不是最佳条件,一般低温品种(菌株)在15℃时表现最好,如果棚温始终保持在5℃~12℃的范围,有7℃的温差,则很可能发生该种现象。

编 辑:黑 子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罐装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罐装技术

    白灵菇罐藏加工原理是将调制好的原料装入马口铁罐或玻璃瓶内,抽气密封后,加热杀菌的加工食品。 1.白灵菇罐头加工时对辅助料的要求: (1)食盐食盐要求是精盐,洁白干燥,含氯化钠96%以上,以每包为单位,需要进行微生物的检验,要求为食品级食盐。 (2)柠檬酸食品级,要求干燥洁净,呈颗粒状或粉末状结晶...

    192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长“白毛”怎么办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长“白毛”怎么办

    平菇栽培过程中会出现菌丝生长旺盛(白且浓密)、子实体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的现象,菇农常称其为长“白毛”。对此可做如下处理: 调节温度 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低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昼夜温差,以刺激菌丝的生长。...

    282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春季种植鸡腿菇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春季种植鸡腿菇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

    生态防治是指通过控制培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条件,创造适宜鸡腿菇菌丝和子实体健壮生长的环境条件,而不利于各种病虫害繁殖,从而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鸡腿菇病虫害生态防治的主要措施有:①搞好生产区的环境卫生,减少环境中各种病虫危害源;②选取优质的生产原材料,从原料关口杜绝病虫的入侵;③严格规范生产环节的技术...

    486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磷肥对杂菌防治的作用
    食用菌病虫害 | 磷肥对杂菌防治的作用

    过磷酸钙也叫磷肥,是一种弱水溶性的磷素化肥,主要用于双孢菇等草腐菌的栽培使用。在草腐菌堆料中添加磷肥,可以补充磷、钙素的不足,同时磷能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有利于堆料的发酵腐熟,还能与堆料中过量的游离氨结合形成氨化过磷酸钙,可以防止培养料中铵态氮的逸散。此外,磷肥还是一种缓冲物质,具有改善培养料理化...

    512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蘑菇菌丝萎缩怎么办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蘑菇菌丝萎缩怎么办

    一、高温烧菌。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30℃。防治方法: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25℃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风,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二、料内有氨气。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

    69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福建:海鲜菇新品种“闽真3号”“闽真6号”打破长期依赖进口日本局面
    食用菌资讯 | 福建:海鲜菇新品种“闽真3号”“闽真6号”打破长期依赖进口日本局面

    海鲜菇又名真姬菇,是福建省工厂化主栽品种之一,年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长期以来,海鲜菇工厂化品种长期依赖日本进口,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作为福建省自主选育的品种——“闽真3号”“闽真6号”,与目前生产品种相比,“闽真3号”生产周期可缩短9天至10天,平均带头菇产量为每瓶621.3克至664.6克,提...

    166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基地 | 黑龙江省巴彦县柞枫食用菌合作社:“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双重助力 小蘑菇撑开“致富伞”
    食用菌基地 | 黑龙江省巴彦县柞枫食用菌合作社:“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双重助力 小蘑菇撑开“致富伞”

    黑土地上冰雪还未融尽,大棚里农事已经开始。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柞枫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50多栋大棚开始进菌包,随着75万个菌包摆、挂完成,乡亲们又“种”下了一年的企盼。近年来,巴彦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设施农业,积极引导和鼓励食用菌产业发展: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为农户提供种...

    98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倒春寒怎样进行管理?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倒春寒怎样进行管理?

    最近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温,雨雪天气。近日,北京也下了场春雪,其他诸地区也出现了中到大雪,为避免因天气异常变化管理不当而引起菌棒菌丝受冻使菌棒内菌丝缺氧,活力下降,菌棒出现软化烂棒,故菇农要加强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前期管理措施1、加强菇棚保温管理。可以在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

    1406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生产性状早期鉴定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生产性状早期鉴定技术

    研究形成了食用菌早期(即营养生长阶段)对出菇阶段的结实性、产量、抗杂性和抗冻性等主要菌种生产形状进行鉴定的技术和方法。首次阐明了食用菌出菇阶段的主要生产性状与营养 生长阶段的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等诸方面的相关性,将微生物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食用菌菌种主要生产性状的早期鉴定,总...

    2182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深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深加工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将竹荪酿制成竹荪酒,不仅口感好,也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①原料选择:将干制过程中朵形不完整的竹荪及柄和完整的分别浸泡,除去泥沙、杂质。②浸泡:将切碎的竹荪倒入池中,加40至50度的白酒,加盖密封20至30天,分离得到第...

    2987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黑木耳是人们所喜爱的食用菌。其质地细嫩、清脆爽滑,同时黑木耳具有益气、活血、止血、强身、抗癌和预防治疗高血压等功效。因此利用黑木耳加工成的食品不仅口味好,而且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保健食品和黑色食品的一颗明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1.黑木耳五香干 1.2 原料配比 于黑木耳10kg,砂糖0.2...

    2787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黑木耳绿霉病症状菌袋、菌种瓶、段木接种孔周围及子实体受绿霉菌感染后,初期在培养料段木或子实体上长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菌落变为绿色,粉状。防治①保持耳场,耳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②耳房、耳场必须通风良好,排水便利。③出耳后每三天喷1次1%石灰水...

    253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管理

    麦粒培养基的配制 配方与处理:麦粒100公斤,发酵后干贮粪草或糠壳10~20公斤。碳酸钙或石高粉1~2公斤。 麦粒营养丰富,菌丝生长旺盛,为防止菌丝活力早衰,每100公斤麦粒中加放硫酸镁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效果较好。麦粒颗粒饱满表皮厚,无虫蛀破粒,一般以经过休眠阶段的隔年陈麦浸泡效果好,...

    1673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这里种植食用菌,撑起“富民伞”
    食用菌资讯 | 这里种植食用菌,撑起“富民伞”

    近年来,安徽东至县葛公镇把食用菌产业当作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春村2021年底,因地制宜流转130亩土地,以“基地+大户+农户”模式发展羊肚菌产业,并实行统一菌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三统一”扶持,解除种植户后顾之忧。近年来,该村共流转土地200亩发展...

    2260 菌类资料 食用菌相关资料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如何贮藏?掌握这5种方法就够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如何贮藏?掌握这5种方法就够了

    1.鲜藏:采摘后的鲜平菇因受市场影响短期内难以销售,可以采用鲜贮的方法。新鲜的平菇在室温下贮藏的时间受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室温在3-5℃,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鲜菇可贮存1周左右。温度较高,湿度也要增加。菇量不多时,可将平菇放在装有少量冷水的缸内,可将缸口封严,气温即使达到15-16℃,...

    1762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