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怪胎”是何由

时间 : 07-06 投稿人 : 友同 点击 :

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畸形菇、地蕾菇、红根菇等“怪胎”劣质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到底是啥原因造成蘑菇“怪胎”呢?据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蘑菇“怪胎”是何由 | 菌菇种植

畸形菇

主要是通风不畅、菇室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易出现畸形菇。出菇部位过深,在粗土缝间长出的菇也往往呈畸形。预防措施,应重点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

地蕾菇

培养料入菇房时湿度过大,粗土调水时菇房通风太久,覆盖细土过晚,温度较低等,容易产生地蕾菇。预防措施,应掌握喷水适量、通风适时,使菌丝吊在黏土之上、细土之下。

红根菇

栽培料偏酸,出菇前高温阶段田水过多,覆土层含水量过大,追施葡萄糖超量,菇房通风不良等都易导致红根菇。预防措施,应调整好培养料的酸碱度,覆土含水量保持在22%-25%,避免高温时洒水,追肥浓度要适当。

水锈斑菇

菇房内及培养料表面喷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换气,菇房湿度过大,蘑菇表面出现小水滴,时间一长,会形成铁锈色的斑点。预防措施,每次喷水后应打开门窗30-60分钟通风换气。

空根白心菇

喷水太少,覆土层较干燥,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菇柄产生白色髓部,甚至空心。预防措施,主要是适时适量喷水,出菇期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硬开伞菇

昼夜温差达10℃,或遇强冷空气袭击,均会引起蘑菇硬开伞。预防措施,当气温骤变时,菇房外应加盖草帘,以保持菇房气温稳定、湿度适宜。

薄皮早开伞菇

出菇密度太大,温度偏高,或湿度偏低,子实体生长快而柄细盖薄,会提早开伞。预防措施,注意保持菇房适宜的温湿度,能有效预防薄皮早开伞菇的出现。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感染细菌的治理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感染细菌的治理办法

    杏鲍菇菌棒感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1.原料里面掺了被杂菌感染的原料。2.灭菌时间不足,灭菌过程中出现停火断气。3.灭菌灶内菌袋摆放过多过紧。4.原料选用木屑、玉米芯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时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心,容易出现灭菌不彻底。5.在用压力锅灭菌时没有排尽冷空气,导致灭菌不彻底。1.原料要选用新鲜、...

    1726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小小黑木耳为新疆拜城乡村振兴添活力
    食用菌资讯 | 小小黑木耳为新疆拜城乡村振兴添活力

    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特色产业新路径,将黑木耳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项目来抓,助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6月6日,在拜城县托克逊乡阔纳协海尔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排列有序,肉嘟嘟的黑木耳从菌袋的...

    1659 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报道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杏鲍菇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更重要的是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杏鲍菇提取物主要就是杏鲍菇多糖。杏鲍菇多糖的功能主要有:①降血糖作用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实验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饮水量。②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且能降低机...

    2926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斑病咋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斑病咋防治

    连日来,铜鼓县各级政府和农民都把目光盯在了食用菌栽培上。3月25日,记者了解到,今年铜鼓全县反季节地埋香菇栽培面积达750万袋,成为全国第二大反季节鲜菇出口基地县。 2000年,铜鼓县从浙江缙云县引进反季节地埋香菇栽培技术,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当年就...

    2152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讲解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讲解

    1. 生产场地选择猴头菇林下栽培场地可分为菌棒生产区和林地出菇区,生产场地周围300m需无工业“三废”场地、各种污水及其污染源。菌棒生产区要处于出菇区的上风口,并且距离不要太远。所选择的林地郁闭度0.6~0.8m,行间距在4m以上。2. 菌株选择菌种应具有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抗杂抗污能力强、产量高的...

    1398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的菌种生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的菌种生产

    灵芝母种制备常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正的母种。选取尚未木栓质化的幼嫩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取灵芝组织块放在0.1%升汞溶液内进行表面灭菌,处理2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干。用解剖刀削去子实体的外部皮壳,将菌肉切成小块,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放在黑暗条件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经10天菌丝可长满试...

    2135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七措施防止食用菌菌种退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七措施防止食用菌菌种退化

    食用菌菌种退化是由于菌丝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而造成的,表现为菌种突然或逐渐丧失原有的生活力、丰产性能或部分子实体的形态改变,菌丝体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出现浓密的白色扇形菌落,对环境条件如温度、酸碱度、二氧化碳量、氧气、杂菌等的抵抗力弱,子实体形成期提前或推后,出菇潮次不明显等现象。引起菌种退化的原...

    206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巴西菇优质干品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巴西菇优质干品加工方法

    将采收的巴西菇洗净,在通风处晾干或晾晒2小时。将烘干机(房)预热至50℃后稍降温,按菇体大小、干湿程度将鲜菇分级,并均匀地排放在烘干机(房)的竹筛上,菌褶朝下。大菇、湿菇排放在筛架中层,小菇、干菇排放在筛架顶层,质差或畸形菇排放在筛架的底层。烘干分为3个步骤进行: 1.调温定形:晴天采摘的菇烘制的起...

    377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食用菌螨虫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食用菌螨虫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

    571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有机平菇长"白毛"处理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有机平菇长"白毛"处理技术

    一、调节温度。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低温型有机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昼夜温差,以剌激菌丝的生长。 二、控制湿度。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湿度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湿度高,子实体易溃烂变色。 三、加大通风量。在缺氧条件下,平菇不易出菇,或...

    619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的菌种如何生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的菌种如何生产

    (一)母种及原种把分离提纯后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开培养于试管中。生产母种时,先取出银耳菌丝,并扩大到所需要的管数。然后放在25℃培养到银耳菌落直径约lcm左右。此时,再在每支长了银耳菌丝的试管中,接种极少量香灰菌丝,待两者长在一起时,就可以出售或用于原种生产了。如先接香灰菌丝,因香灰菌丝生长快...

    2865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中常见的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中常见的虫害

    在草菇栽培中,害虫的危害经常比杂菌的危害更大。防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草菇产量的高低,危害严重是时,会导致绝收,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一、菇螨 菇螨也称菌虱、菌蜘蛛、螨虫,为害多种食用菌。螨类取食菌丝,使菌丝萎缩,甚至消失,造成栽培失败。常见的螨类有蒲螨、粉螨。由于菇螨虫体小, 肉眼不易...

    2869 菌类病虫害图片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管理。从播种覆盖薄膜到出菇前称之发菌期,此时系营养生长阶段,管理的目的是,尽量使菌丝迅速发足发好,及早长满培养料,不使杂菌害虫污染。秋栽平发菌期的管理任务是,保湿,防止高温烧菌,结合检查病虫,通风换气。床面覆盖薄膜草帘后,菌丝在料内很快定植、伸展、向深层发展。一般在播种后7—10天...

    2583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育种 | 蘑菇栽培常见6个错误
    食用菌育种 | 蘑菇栽培常见6个错误

    一、预湿不充分:稻草应浸泡充分,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二次翻堆之前不能补足水分的,以后很难补足,这样会影响菌丝的生长二、翻堆不匀: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但很多人翻堆时不遵循上述原则,以致培养料发酵不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三、采...

    966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催耳失败的主要原因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催耳失败的主要原因

    1、菌龄不到多数栽培者由于怕秋耳栽培过晚,入冬前不能采摘完或为了提高产量,菌袋菌丝刚长满就急于开口出耳,造成催耳失败。2、菌种选择不对秋耳栽培所需菌种和春耳有所不同,需要那种出耳较快,生长也相比较快的菌种,但大部分菌种销售商所提供的秋耳菌种不适秋季栽培,造成出耳失败。3、开口后摆袋过早很多栽培者由于...

    2183 菌类 食用菌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