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猴头菇为什么长畸形?

时间 : 06-04 投稿人 : 熊熊 点击 :

光秃无刺猴头菇发生原因:

猴头菇为什么长畸形? | 菌菇种植

这类畸形主要是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常在25℃温度条件下子实体蒸发量过大,而湿度又没及时跟上,造成不长刺毛而形成光秃菇。

光秃无刺猴头菇预防方法:注意控温保湿。当气温超过25℃时,野外菇床栽培的应早、晚揭开盖膜通风,白天把两头盖膜打开,使其透气;畦沟灌水降低地温,空间喷洒雾化水增加湿度,保持在90%以上,并加厚阴棚遮盖,减少阳光透进,减轻水分蒸发。

珊瑚丛集形的猴头菇形成原因:

珊瑚丛集的菇体基部多次分枝丛集,形似珊瑚,可明显看到有一条似根状菌索与培养基相连。这种子实体有的在出菇期就死亡,有的能继续生长发育。小枝顶端不断膨胀,形成多个猴头菇状态的小子实体。

形成这类菇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刺激菌柄不断分化,抑制中心部位的发育,致使形成不规则的珊瑚状;也有的因为培养料中含有芳香化合物或其他杀菌物质,使菌丝生长发育中受到抑制或异常刺激;有的栽培者片面强调保温、保湿,忽视通风换气,在这种饱和的湿度和静止空气条件下,迫使子实体向异常发展。

珊瑚丛集形的猴头菇预防方法:

1、加强菇场通风换气,排除畸形幼菇的发生,特别是室内栽培,要倍加注意通风,改善环境条件。

2、 选择培养料时,要注意剔除杉、松、樟、杨、槐等含杀菌效果的树木。

3、 已形成珊瑚状的子实体,在幼小时立即将它连同表面培养料一起刮掉,然后再行培养,正常出菇。

菇色异常的猴头菇形成原因:

一般为菇体色泽发黄,菌刺短而粗,有的子实体变成红色或幼菇开始到成熟均呈粉红色,菇体味带苦。

形成这类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偏低,常因秋、冬季栽培,气温突降,子实体发育生长阶段低于10℃,菇体发红,并随着气温下降而颜色加深。室内栽培通风时,子实体受到直流风刺激,菇体萎黄。

对色变的菇应区别病因,对症处理。因低温引起的,则在安排接种时就要考虑到接种后25天左右,当地气温以不低14℃为妥,以此为界,向前推算最佳接种期,即可避开低温所害。

菇色异常的猴头菇预防方法:

野外畦栽可把盖膜密封,中午气温高时通风,并把遮盖物拉稀,引光增温;室内栽培的避免通风时风直吹菇体,或在靠近窗户的菇袋上盖上湿纱布。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冰箱保藏食用菌种过程中应避免菌种污染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冰箱保藏食用菌种过程中应避免菌种污染

    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和质量,做好菌种的保藏是确保食用菌增产的重要因素。最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是利用冰箱保藏菌种,它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不仅具有良好的抑制菌种生长的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延缓菌种老化的作用。但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许多菇农常将菌种直接放在家用冰箱而不是专用冰...

    35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栽培菌种的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栽培菌种的方法

    1.选料:选用杂木屑、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料,辅以麸皮或米糠等。要求原料新鲜无霉变虫蛀,杂木屑是指青冈、桦木等阔叶树木屑。 2.配制:杂木屑78公斤,麸皮或米糠20公斤,蔗糖1公斤,石膏粉1公斤,料∶水=1∶1.2~1.5。配制前筛去木屑中的木块树皮。先将木屑与麸皮干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用水化开的糖水,...

    2841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小木耳大产业 科技赋能食药用菌年化生产
    食用菌资讯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小木耳大产业 科技赋能食药用菌年化生产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食药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智能空调大棚项目正加紧推进,计划在5月建成投用。届时,高经济价值食药用菌将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实现全年常态化生产。东西湖食药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基地由区农投集团投资建设,经一年试种植,于去年6月正式开始运作。项目依托李玉院士的“食药用菌精准育种”技术,建设以...

    183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相关资料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药物杀菌 清理死蕾、死菇,使用药物杀菌。具体方法是:发现染病后,停止菇棚用水,将死菇等摘除,并用小铁筢子将料表清除掉0.2厘米厚左右,露出新料。将所有废弃物清理干净,用60-8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对病区进行喷洒,发病严重者可使用原液或10-20倍溶液涂刷,隔天再喷洒一次,然后密闭菇棚2小时左右,使...

    2389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子实体有哪些病害?该如何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子实体有哪些病害?该如何防治?

    猴头菇子实体病害主要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及防治猴头菇在栽培过程中由于要求的环境温度较低(为20℃以下),同时出菇环境保持较好的通风状态,子实体的生长期较短,因此子实体的发病机会较少。在生产中侵染性病害最主要的是青霉病,猴头菇发病时,先是病部子实体变黄,逐渐产生灰绿色的霉层...

    208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应该怎么储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应该怎么储藏

    1、冷库保鲜。采收的鲜菇经整理后,放入筐、匾或篮等容器中,用多层湿纱布或麻袋片覆盖。阴凉处放缸,缸内盛少量清水,水上放置木架,将装有鲜菇的筐、篮放于木架上,再用薄膜封闭缸口。 2、休眠保鲜。采收后于25℃以上温度的室内放置3~5小时,使其旺盛呼吸,然后再在0℃左右的冷库中静置处理12小时左右。20℃...

    1021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沪滇协作持续发力 助推云南富源食用菌产业一体化发展
    食用菌资讯 | 沪滇协作持续发力 助推云南富源食用菌产业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富源县富村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激发产业振兴活力,抢抓富源副中心城镇发展机遇,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强镇、商贸物流重镇和做强做大绿色食品特色品牌,以“一村一品”、“一产一业”为抓手,充分依托沪滇协作资金,全力打造富村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近日,沪滇协作再次向富村镇投资400余万元资金...

    1064 菌类报道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的采收与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的采收与加工

    采收方法: 竹荪栽培后,经过两个多月的管理,若发现土壤裂缝或凸起现象,说明菌蛋已开始形成,并在不断膨胀,再过20多天后,,菌蛋就会破土而出,菌蛋发育成熟后,子实体就从菌蛋顶端伸出,在短短几小时中,子实体就会完成它的生长使命,所以待菌裙充分张开后及时采收,采收方法是将菌托旋转式的方式拔起,但不要伤害...

    854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病虫害防治

    出菇期间病虫害防治1、黄腐病(1)症状 子实体初期易出现黄褐斑病,随后扩展到整个菇体,菇体停止生长,最后变黄、变软、腐烂。这是由细菌类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2)发生条件 高温(20℃以上)、高湿、通风不良时极易发生。主要是通过水来传染,当子实体含水量过高时易发生。(3)防治方法第一,在出菇期间,当...

    98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根霉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根霉

    根霉也是一种常见的杂菌,常见的根霉为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培养料上侵染根霉后,形成网状菌丝体,并产生黑色点状分生孢子,与金针菇竞争养料,造成减产。   (1)发生条件  自然条件下,生长在土壤、动物粪便和各种有机物上。孢子通过空气传播。  (2)防治方法  第一,培养料要求...

    2800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四杀”防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四杀”防虫害

    室内栽培食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60目的细纱网钉上,防止菇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采取“四杀”可有效防治食用菌虫害。诱杀成虫 菇蝇、菇蚊等成虫具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或日光灯,在灯周围挂上黏板或灯下放置敌敌畏溶液药盒,让成虫触药中毒。药物熏杀 在密闭的条件下,每立方米空间...

    1945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植平菇防畸形
    食用菌病虫害 | 冬植平菇防畸形

    冬季栽培平菇,管理不善容易产生各种畸形菇,降低商品价值,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1、大脚菇:原基发生后,菌盖分化与发育速度不一致,表现为只长菇柄,下粗上细,不长菇伞,菌盖的直径小于柄的直径而形成大脚畸形,这种菇的柄质较硬,商品价值较低。 预防措施:抓好通风和合理喷水。即使遇到连续低温天气,产菇期也要掌握...

    170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有机平菇长"白毛"处理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有机平菇长"白毛"处理技术

    一、调节温度。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低温型有机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昼夜温差,以剌激菌丝的生长。 二、控制湿度。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湿度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湿度高,子实体易溃烂变色。 三、加大通风量。在缺氧条件下,平菇不易出菇,或...

    170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的厉眼蕈蚊及真菌瘿蚊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的厉眼蕈蚊及真菌瘿蚊的防治

    通过调查发现,今年危害食用菌特别是平菇的害虫主要是平菇的厉眼蕈蚊及真菌瘿蚊,二者都属于双翅目,前者是目前国内的害虫优势种,以幼虫危害,幼虫头黑色,胸及腹部为乳白色,共12节,刚孵化的幼虫体长约0.6毫米,老熟的幼虫为4.6及5.5毫米,在13~21℃的温度范围内,约经过4~7天卵即可孵化成为幼虫,幼...

    2433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被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分析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被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分析

    (一)菌种容器污染主要原因:1.装瓶(袋)、接种及运输过程中未轻拿轻放或机械破损所致;2.灭菌时温度急骤上升或压力急骤上升、下降、排气速度过快,致使容器破裂造成污染。(二)棉塞或套环污染主要原因:1.试管口或瓶口未洗干净,沾有培养基或培养基与棉塞接触;2.棉塞或套环被打湿;3.灭菌时叠放不当,加水过...

    197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