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人工选择方式分离培育食用菌母种

时间 : 06-19 投稿人 : 希旭 点击 :

1、采集种源 从野生成人工栽培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优良菇体作为种源。种菇的标准是:八成熟,朵形圆正、肉质肥厚,无病虫害。采集1—2朵符合上述标准的种菇编上号码,作为分离母种的材料。从栽培室采集的应标有原菌株代号。

人工选择方式分离培育食用菌母种 | 菌菇种植

2、培养基配制 琼脂培养基又叫PDA培养基,常用配方为:马铃薯200—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20—25克,清水1000毫升。也可以加硫酸镁1—1.5克,维生素B1微量,磷酸二氢钾2—3克。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置于铝锅内加水煮沸30分钟,捞起后用4层纱布过滤,取汁。然后将琼脂加入汁内,边加热边搅拌,让琼脂充分溶化;再将葡萄糖等加入,稍煮几分钟后,同样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将汁液趁热装入玻璃试管内。装至管长的1/5,管口用棉花塞紧,或将汁液装入玻璃三角瓶内,装量20毫升。然后置于高压锅内,在98—108千帕/厘米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左右。灭菌后及时取出,趁热将试管斜排于桌上,冷却后即成为固体斜面培养基。

3、母种分离方法 有孢子弹射、组织分离和基内分离3种方法。①孢子弹射法。将种菇表面消毒,吸干水分后,将菇体悬挂于装有琼脂培养基的三角瓶内,让菇体内的袍子自然散落在培养基上萌发菌丝。也可以剪取一小决菇体,贴附在试管斜面培养基表面,让孢子散落在培养基上萌发菌丝,即能获得母种;②组织分离法。将消毒过的种菇,在接种箱内用手从菇柄处对半解开,或用刀片切开,使菇体形成对开。在菌盖和菌柄交界处或菌褶处,用接种刀切取一小块菇体,然后纵切成5×10毫米的小薄片,用接种针挑取一块薄片,接入斜面培养基的中央,每支试管接种一小块薄片,待其萌发菌丝,即可得到母种;③基内分离法。选择已长菇的木段,削去树皮及表层木质部,用70%的酒精消毒后,锯成1厘米厚的薄片,放入0.1%的升汞水中消毒1—2分钟,再用灭菌水洗去残液。然后再将小薄片劈成0.5—1厘米宽的小条,接入斜面培养基中央,待长出菌丝后即得母种。也可以在已长菇的菌袋中,经消毒处理后,用接种针钩取袋内色泽纯、长势旺的菌丝体,接种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中央,待萌发菌丝后,同样获得菌种。

4、适温培养 通过上述不同方式将菌种分离接种于试管后,要及时将试管移入已消毒的培养箱或培养室内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使分离获得的孢子或菌丝在适温下发育。一般孢子弹射3—4天后孢子萌发成菌落,10天后菌丝长满管;组织分离接种后2—3天,菌丝即萌发,并在培养基上蔓延生长;菇木分离接种后,7天菌丝即恢复生长。

5、选育提纯 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菌丝,不一定都是优质的,还需要选育提纯。因此,在菌丝萌发后,要认真观察,挑选色泽纯、健壮、长势正常、无间断的菌丝,在接种箱内连同培养基钩取菌丝,接入另备的试管培养基上。在23—25℃的恒温条件下,培养7—10天,待菌丝长满管后,再进行观察,从中择优取用,即为“母代”母种。

6、转管扩接 母代母种可以转管扩接成“子代”母种。采用同样的斜面培养基,每支可扩接30—50支子代母种。生产上供应的多为子代母种。它可以再次转管扩接。一般每支可扩接成20—25支子代母种,但转管次数不得超过5次。

7、出菇试验 分离选育的母种,还必须进行出菇试验。方法是:把母种接种于瓶或袋装的木屑培养基上,根据各种菇耳种性对温度的要求,进行适温培养,直至出菇才证实可用于生产。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菌糠喂猪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菌糠喂猪技术

    在种植食用菌后剩余的菌糠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脂肪、粗纤维,营养很丰富,用来喂猪效果很好,而且也是节约饲料成本的一种方法,现将菌糠喂猪技术提供如下:一、收集方法:将采集3―4次后的菌棒、菌块或菌砖,用0.1%的尿素水溶液喷洒一次,用塑膜覆盖一周后即可作饲料用。在收取菌糠时,要将发黑、霉烂部分除去,以免...

    532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平菇贮藏保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平菇贮藏保鲜

    蘑菇(又名双孢蘑菇)和平菇为食用菌类蔬菜,食用部分是真菌的子实体。蘑菇和平菇味道鲜美,脆嫩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含量比一般蔬菜高几倍至几十倍,并含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由于蘑菇和平菇子实体组织柔嫩、含水量高,采后呼吸作用特别强,子实体会继续发育后熟,加上微生物的活动,采后...

    1051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杂菌害虫如何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杂菌害虫如何防治

    随着食用菌专业化、规模化、周年化生产的发展,食用菌病虫也日趋严重。危害平菇的杂菌:主要有绿霉、毛霉、曲霉、根霉、细菌、病毒病、细菌性褐斑病、黄斑病等,现就如何防治平菇绿霉和黄斑病简要介绍如下:绿霉是侵害食用菌最严重的一种杂菌,凡是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基,均适宜绿霉菌丝的生长。平菇在培养料中灭菌不严格...

    805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培育平菇防小孢德氏菌
    食用菌病虫害 | 培育平菇防小孢德氏菌

    平菇因菌丝生长旺盛,栽培管理简单,近年来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随着栽培量的增加,平菇病虫害发生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胡桃肉状菌的发生,常导致平菇菌丝发满袋后不出菇,严重时可能绝收。 胡桃肉状菌又叫小孢德氏菌,主要危害平菇菌袋两端,产生短而密的白色菌丝,之后形成胡桃仁或菜花状的子实体。子实体为浅黄色至...

    571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褶贴法快速分离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褶贴法快速分离菌种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根本,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大部分菇农因技术条件有限,所用母种都是从外地购入,很少自己分离纯化菌种,即使分离,操作也复杂,且成功率不高。为此介绍一种分离菌种的方法----褶贴法。 选择菌盖已经展开的八成熟的第一潮种菇,在菌褶前端的2/5处剪取约1.5厘米长的菌褶,用镊...

    161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食用菌病虫害 |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1、黄曲霉毒素这是由某些黄曲霉菌株产生的肝毒性代谢物,以黄曲霉毒素B。为最常见,毒性也最大。2、小柄曲霉毒素这也是一种致肝癌的毒素,只是毒性较低。3、棕曲霉毒素 这是棕曲霉的毒性代谢物,有A、B、c三种同系物,以A的毒性最大。动物试验,能致肝、肾损害和肠炎。曲霉类在食用菌栽培中是常见的竞争性杂菌,特...

    1873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菜谱 | 温补鸡汤
    食用菌菜谱 | 温补鸡汤

    材料:仿土鸡腿大一只鸿喜菇一包舞菇半包柿饼(带霜)一个洋葱1/4颗大蒜2粒红枣5粒盐适量做法:1、食材大集合鸡肉预先川烫好。2、所有材料放入电锅,水加至8分满即可。因为菇类蓬松看起来料多其实煮熟就缩3、设定炖煮功能即可4、时间到即完成...

    1133 食用菌食用技术 食用菌食谱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接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接种方法

    接种前必须使用瓶温降至30摄氏度左右,防止高温接种热死菌种。有冷却完在冷却完接种,每支母种可转3~4瓶原种,接种前首先把接种箱(室)打扫干净,喷2%来苏儿。再把已灭菌好的菌种瓶及工具全部搬入进去,然后按常规对接种箱(室)进行严格消毒。 接种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者取好菌种块的同时打开原瓶塞,...

    241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竹荪一旦受到粘菌侵害,损失极大,应引起各地菇农重视。本文就危害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1、病原:竹荪粘菌病的病原是美发菌Comatricha pulchell(C.Bab)Rost,又名美发网。其形态为孢囊群生,有时密集,有柄,卵圆形至圆柱形,顶略尖,深褐色或锈色,全高0.7-1.5mm;...

    1436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退菌的防治措施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退菌的防治措施

    1、症状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很...

    1255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稻田轮作大球盖菇生态循环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稻田轮作大球盖菇生态循环技术

    稻田轮作大球盖菇生态循环技术以稻田为基础载体,结合大球盖菇草腐菌属性,可有效消纳稻田秸秆,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态循环。技术要点:1.茬口衔接。中稻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一季晚稻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再生稻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水稻收获后稻秸在田间晾晒备用,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播种大...

    860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综合防治食用菌主要病虫害新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综合防治食用菌主要病虫害新技术

    一、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义与原则: 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在防治上以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为基础,从整个菇类的栽培布局出发,选择一些经济有效,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综合利用,组成一个...

    113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讲解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讲解

    1. 生产场地选择猴头菇林下栽培场地可分为菌棒生产区和林地出菇区,生产场地周围300m需无工业“三废”场地、各种污水及其污染源。菌棒生产区要处于出菇区的上风口,并且距离不要太远。所选择的林地郁闭度0.6~0.8m,行间距在4m以上。2. 菌株选择菌种应具有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抗杂抗污能力强、产量高的...

    1398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生产银耳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生产银耳菌种

    (一)母种及原种把分离提纯后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开培养于试管中。生产母种时,先取出银耳菌丝,并扩大到所需要的管数。然后放在25℃培养到银耳菌落直径约lcm左右。此时,再在每支长了银耳菌丝的试管中,接种极少量香灰菌丝,待两者长在一起时,就可以出售或用于原种生产了。 如先接香灰菌丝,因香灰菌丝生长...

    1786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食用菌从培养基的制作、菌种发菌到菇体的的发育和生长,食用菌的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食用菌的防治应从各个环节入手,处处检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保证菌丝体的正常发菌、安全出菇。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生态调控:1. 木...

    2752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