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杂菌害虫如何防治

时间 : 04-25 投稿人 : 亚美 点击 :

随着食用菌专业化、规模化、周年化生产的发展,食用菌病虫也日趋严重。

危害平菇的杂菌:主要有绿霉、毛霉、曲霉、根霉、细菌、病毒病、细菌性褐斑病、黄斑病等,现就如何防治平菇绿霉和黄斑病简要介绍如下:

平菇杂菌害虫如何防治 | 菌菇种植

绿霉是侵害食用菌最严重的一种杂菌,凡是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基,均适宜绿霉菌丝的生长。平菇在培养料中灭菌不严格、接种时消毒不严格、出菇期环境卫生差,均能产生绿霉。绿霉侵入到培养料和菌丝及菇体内严重时即报废。

防治方法:1、培养基内水分控制在60%~65%,过高水分极易引发木霉;2、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无废料和污染料堆积。保持出菇场所的卫生,菇棚保持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减少浇水次数,防止菌棒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出菇,应干湿交替,菌棒应有较低的湿度环境养菌和转潮期;3、及时采菇、摘除残菇、断根和病菇,清除污染菌棒;4、用绿霉净注射绿霉处或用立信菌王或菌绝杀注射。

其它病害的防治与防治绿霉的方法基本相似,只有用药有所选择。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对工具和手要用酒精或高锰酸钾严格消毒。

危害平菇的主要害虫:多菌蚊(又称菇蚊或菇蛆)、瘿蚊、粪蚊、蚤蝇、果蝇、家蝇、食丝谷蛾、夜蛾、螨虫、线虫。它们主要在秋冬季11~12月,春季3~6月高峰繁殖,在温度适宜情况下,卵期5~7天,幼虫期10~15天,它们在料中取食、产卵、孵化,繁殖率极强,对平菇生产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1、清除周围杂草、垃圾,保持菇棚周围环境卫生;2、清除废料,远离菇棚;3、用菇虫净、阿维菌素、菇净、杀虫源、敌菇虫、高效氯氰菊酯喷洒或注射。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甘肃卓尼县发展食用菌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食用菌资讯 | 甘肃卓尼县发展食用菌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甘肃卓尼县纳浪镇美石菇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木耳菌棒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工人们忙碌于培养基配置、装袋、灭菌等工作,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公司于今年2月份开始投产,截至目前生产黑木耳菌棒100万棒,预计年生产黑木耳菌棒1500万棒。”美石菇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周钰豪说。近年...

    755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育种 | 姬菇的种植技巧与管理技术指南
    食用菌育种 | 姬菇的种植技巧与管理技术指南

    姬菇的接种发菌,装袋播种筒袋一般选用扁宽22~24筒料,截长42~45厘米。发菌管理,菇棚在使用前先打扫干净,分别喷酒百病去无踪和辛硫磷溶液,以抑杀杂菌、杀虫防虫,密闭并暴晒2天后,即可将菌包中搬入发菌室。注意菇棚发菌时,应调控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其它处理同发菌室。如果是在早秋发菌,发菌棚(室...

    929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舞茸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舞茸病虫害防治

    舞茸出菇期较长,特别是贯穿整个高温夏季,时常发生病虫侵害,在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同时,通常还可采用如下应急防治措施:1.发现局部杂菌感染时,通常用铁锨将感染部位挖掉,并撒少量石灰水盖面,添湿润新土,拢平畦面,感染部位较多时,可用5%草木灰水浇畦面一次。2.发现虫害,用...

    737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学
  • 食用菌资讯 | 江西万安:大棚竹荪迎丰收 装上致富“新引擎”
    食用菌资讯 | 江西万安:大棚竹荪迎丰收 装上致富“新引擎”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依托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示范带动,引进竹荪种植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农业致富之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眼下,竹荪菇进入了采摘季,在夏造镇柏岩村竹荪菇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烘焙竹荪菇,现场一派忙碌景象,竹荪菇撑起洁白小伞、清香弥漫。据基...

    57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动态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采用对人畜无害、无毒的化学物质浸泡或喷洒在食用菌菇体表面,可达到保鲜的效果。1.氯化钠(即食盐)保鲜 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装入塑料袋内贮藏,能保鲜5—8天。2.米汤膜保鲜 用做米饭时的稀汤,加入1%纯碱或5%小苏打,溶解后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将采下的鲜...

    283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科技下沉帮扶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科技下沉帮扶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近日,云南省级人才对口专家团队下沉基层帮扶“食用菌”专家团队到永胜县,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专家团队先后到永胜县长坪林下松露保育促繁、羊肚菌仿生栽培基地,松坪、光华等乡(镇)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对松露保育、羊肚菌栽培管理技术、木耳栽培提出指导意见。专家团队认为,松露保育促繁需要结合当地气候...

    2511 食用菌种植 菌类文化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酸渍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酸渍加工技术

    双孢菇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抗生素、核苷酸等多种物质。其蛋白质含量高,鲜菌中含量占2.9%左右,具有高 蛋白、低脂肪、多种氨基酸并存等优点。它不仅味鲜、营养高,而且能调节人体代谢,增强体质等,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在双孢菇收获的季节,由于数量较多, 难以储存,一般用盐渍方法来达到加工目的。...

    199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黑木耳发生烂棒怎么办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黑木耳发生烂棒怎么办

    一、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 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段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 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造成养菌期间超温,菌丝体内细胞质营养液...

    701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分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分离技术

    灵芝菌种的分离方法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以及基质内菌丝分离法。这3种分离方法各有特点:基质内菌丝分离因易污染较少采用;孢子分离法又称有性繁殖,一般在研究及菌种复壮时采用;一般大规模生产时常采用组织分离法,该操作简便,且能保持原有菌种的优良品性。 一、子实体组织分离法 选取形态发育正常、无病虫害、未...

    1782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谈链孢霉菌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谈链孢霉菌综合防治技术

    链孢霉菌的发生和危害特点链孢霉菌的发生和危害有4个明显的特点:1.危害的范围广:在5℃~35℃广泛温度范围内,在各种培养基质上,它都能够繁殖,特别在富含糖分的培养基质上最易发生。2.繁殖快,来势猛: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一昼夜就能够形成黄色或粉红色分生孢子团,突破菌袋或菌袋袋口,分生孢子随风到处传播蔓延...

    2926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蘑盐渍品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蘑盐渍品的加工方法

    原料的选择与分级选用无病虫害、色泽正常的鲜菇作原料。用利刀去掉老化硬根,保留嫩柄长1-3cm,除去杂质后进行分级。一级菇的菌盖直径为1-2cm,不开伞;二级菇的菌盖直径为2-3cm,半开伞;等外品为全开伞菇。烫漂烫漂液可用10%的食盐水。每50kg开水一次煮菇30kg,同一锅水一般可煮2--3次菇。...

    2105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育种 | 选购黑木耳菌种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育种 | 选购黑木耳菌种的注意事项

    注意看外观。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以防错购。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注意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注意看耳基。瓶壁与料之间如无...

    197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做好竹荪栽培病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做好竹荪栽培病害防治

    竹荪栽培过程中主要发现的病害有黏菌和烟灰菌。黏菌:常在竹荪畦面裸露土和覆盖的稻草上出现,开始表现为黏糊状,会变型并且会运动,使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并消亡,严重时不再长竹荪。烟灰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较容易发生,发生时会使菌丝断裂,影响竹荪产量。烟灰菌早期表现为白色绒毛状,此时为最佳治疗期,可用3%的石碳...

    214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瘿蚊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瘿蚊的防治

    一、发生原因 (一)培养料发酵不当。培养料发酵不彻底,翻堆不均匀,发酵时间过短,消毒不彻底。(二)菇房内小气候不适宜。如菇房内湿度偏大等。(三)栽培条件不好。菇农采用旧菇架栽培蘑菇,采收后消毒不彻底。水源不清洁,带有病、虫、杂菌。菇房通风不良。二、防治方法 (一)场地选择和菇房消毒。蘑菇全产场地必须...

    2526 菌类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栽培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栽培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鸡腿菇栽培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异常问题,应针对其发生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补救。 头茬菇太密,转潮困难 表现为头潮菇多、个体小,甚至成丛的菇蕾将覆土掀起,造成大批小菇因脱离料面死亡,难出二潮菇。这是由菌棒过密或过长,料层过厚引起的。防治对策:脱袋栽培时菌棒之间留3~5厘米的间隙,并用土将缝隙填实,或者将...

    149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