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夏季袋栽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 : 06-01 投稿人 : 雅丽 点击 :

夏季香菇栽培具有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劳动强度低、栽培风险小、效益高等优点,是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好项目。

夏季袋栽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 菌菇种植

一、栽培季节安排

夏菇栽培包括春夏菇栽培和夏秋菇栽培,接种期安排在冬春季节,当发菌棚室温度达到0~12℃时,是香菇接种的安全期。利用温室或有加温设施的冷棚发菌,可提前到1月份接种,利用普通冷棚发菌,可安排在2~3月份接种。接种过早温度太低,不利发菌;接种过晚温度太高,容易烧菌和感染绿霉等杂菌。

二、菌袋生产

1.培养料的配制

香菇栽培的原料主要有木屑、麦麸、石膏等,常用配方为木屑100kg、麦麸20kg、石膏2kg、蔗糖1kg、石灰1kg、营养素或益菇粉150g,料水比1:0.9~1.1。

2.装袋

每堆料要在8h内装完,袋口要用绳子扎紧,防止蒸料时水气进入,形成水袋;装袋要松紧适度,装完后用手托袋中间,两端不下垂为好。

3.灭菌

采用太空包式常压蒸汽灭菌,把装好的袋子上下对齐,按井字型分层堆成3米宽见方堆(3000~4000袋/堆),覆盖塑料布和广告布,捆严实后,送气加温。上大气后开始计时,维持36h以上就可以达到灭菌效果。灭菌完成后要趁热出堆(40~60℃),迅速移到接种室内冷却,防止杂菌感染。

4.接种

采用冷棚发菌,接种采用全封闭接种,当料袋冷却到25℃,即手摸不热时,抢温接种,最好在早晚接种,接种时最好4人一组流水线操作,1人打孔、1人点种、1人套袋、1人搬运。动作要快、协调,手、用具、料袋等要经常用酒精清洗,避免杂菌感染。

三、菌棒的培养

1.发菌管理

香菇菌丝生产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低于5℃或高于32℃则有碍其生长。堆垛10~12层,然后盖上纸被,麻袋等材料保温遮阳,接种后一周是菌丝萌发和定植时期,堆垛菌袋温度不超过26℃,不要通风和移动菌袋,以防杂菌感染。

接种一周后,菌丝向料内蔓延,根据棚温,堆温和袋温情况开始第一次翻堆,将接种穴面向两侧,尽量不压菌种,以免影响菌丝透气,抑制生产。以后每7~10d翻堆1次,使菌袋均匀接受散射光和氧气,使之发菌一致,均匀。从第一次翻堆开始,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1~2次通风换气,每次半小时。

接种后15~20d,当菌丝圈直径达到鹅蛋大小6~8cm,可打开外套袋一端透气增氧;当菌丝布满菌袋表面,可脱去外套袋并刺孔增加透氧。发菌中后期,随着菌丝的生长和棚内温度的提高,要加大通风量,并疏散堆放菌袋成“三角形”防止浇堆。

菌袋培养通过正常管理,大约经过50~60d5月中旬)菌丝便可长满菌袋,并进入菌棒转色和生理成熟管理。

2.转色管理

菌棒转色是香菇菌丝发育成熟的标志,香菇菌棒转色最好温度控制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辅以适当的通风和散光刺激。

脱袋排场:为防止病虫危害和菌棒急剧失水,脱袋前要对菇棚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可采用0.3%来苏水和敌敌畏喷洒密闭熏蒸),并向棚内空间和地面喷水增湿,使空气湿度达到85%以上。排场的行间距要保持20cm,棒间距要保持3~4cm,菌棒与地面倾斜成75~80度角。排放完菌棒后要立即覆盖地膜增温、保湿。遇到杂菌感染的菌袋可不脱袋直接转色出茹。

转色管理:脱袋排场后4~5d,密闭地膜,以增温保湿为主,通风为辅。控制环境温度为15~25℃,湿度为85~90%,暗光培养,促进气生菌丝生长;脱袋5d后,当菌棒表面长满浓白绒毛状气生菌丝时,可掀开地膜每天放风1~2次,每次20min,通风增氧,拉大菌棒表面干湿差、增强菌棒的散射光,促进气生菌丝倒伏形成菌膜;发现菌棒吐黄水,需连续2天自由式菌棒喷水冲洗黄水,每天1~2次,每次冲洗都要在菌棒表面阴干后再覆盖地膜,促进转色,正常情况下菌棒转色需要10~15d

四、出菇期管理

1.催蕾管理

香菇是变温结实性菌类,转色后的香菇菌棒在高温、恒温和过分干燥环境中原基很难形成,只有一定的干湿差、昼夜温差、光照和震动刺激才能使菌丝互相交织扭结形成原基,最后变成菇蕾。生产上主要采用温差和强光刺激相结合进行催蕾。

子实体原基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菌棒含有适宜的水分,催蕾前如果菌棒水分不足需要喷水或注水。

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5~25℃,最佳温度是10~20℃,温度低于5℃子实体难于形成。催蕾期白天通过棚上花帘覆盖增光、增温、降湿,控制棚内温度为20℃;夜间通过喷水和大放风降温、增湿,控制棚内温度为10℃,使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通过以上管理大约3~4d便可形成原基。每潮菇采收后,都要进行养菌3~4d

2.子实体培养管理

袋栽香菇一般可出5~6潮菇,出完三潮菇后,菌棒养分不足,表现菇少,菇小,易开伞。为了补充营养,催蕾期可喷施0.3%的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和0.05%的b族维生素等。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瘤状菇症状介绍与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瘤状菇症状介绍与防治方法

    金针菇菌瘤大多数在第一茬菇采收后,第二茬菇未形成时出现。形成时从栽培袋内部出现菌瘤块,逐步长大,看上去小的如蚕豆,大的如鸡蛋。菌瘤表面呈细小根瘤状颗粒,每个颗粒表面光滑,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有单独一块,也有几块连在一起。前期较硬,后期一般在18℃以上时开始慢慢腐烂。生长前期不易发现,中期露出培养基...

    2059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干制方法攻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干制方法攻略

    食用菌含水量高,菌体鲜嫩,且后熟性强,易腐烂,批量生产或大面积培植时,干制加工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食用菌的干制方法,有自然干制和人工干制两类。在干制过程中,干燥速度的快慢,对干制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干燥速度越快,产品质量越好。自然干制利用太阳光为热源进行干燥,适用于竹荪、银耳、...

    117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资讯 | 陕西黄龙县圪台乡:小小香菇 结出群众新生活“幸福花”
    食用菌资讯 | 陕西黄龙县圪台乡:小小香菇 结出群众新生活“幸福花”

    “好漂亮啊!姐,你快看这个,花纹真整齐,难怪人家叫‘花菇’呢!”走进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圪台乡南硷村的香菇种植基地,前来购买香菇的两姐妹讨论着手里的花菇。香菇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挑选、分级、装筐、入库,一派忙碌的景象。香菇,被誉为“山珍之王”,营养价值很高,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2022年...

    43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脱水干制六注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脱水干制六注意

    第一、若采收或收购的香菇数量很大,严不及当天烘烤,必须将其摊放在低温通风处,堆积尽量薄一些,防止内部发热,影响烘烤产品质量。 第二、烘烤初期,烘箱或烘房内的温度上升速度应缓慢递增,一般每小时不超过 5℃ 。升温过快,菇体表面迅速收缩,导致毛细管堵塞,反而造成菇体内部水分排除困难,轻则造成菇体缩皱,表...

    284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多味香菇丝的制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多味香菇丝的制作

    香菇加工过程中,因出口或档次的需要, 常有大量的残碎菇柄被剔除出来。这些菇柄的蛋白质、 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D、C的含量与菇盖、菇褶持平,弃之十分可惜。1、浸泡:去除残碎菇柄中的杂质及染病、腐烂等部分,放进重量为其两倍的清水内,添加适量醋,浸泡 24小时后捞起撕成丝状,放水槽中以流动的水洗涤, 再...

    2946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生长速度变缓,菌落边缘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的子实体菌柄肿胀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形成菌盖或菌盖很小;有的菌柄变扁或弯曲,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瘤状突起,菌盖变小畸形,有深缺刻和呈波浪形;有的菌盖及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 预防平菇病毒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38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优质干品的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优质干品的加工

    姬松茸即巴西蘑菇,是一种有神奇药用功效的食用菌品,现将其干制技术介绍如下: 1、晒干。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菌盖直径4厘米内含苞未放,表面淡褐色有纤维鳞片,菌膜尚未破裂,晴天采摘为宜,用手握住菌柄转动取出,用竹片刮除菌盖鳞片和菇柄泥沙,用不锈钢剪剪去菇脚,清洗一遍在通风处的阳光(烈日)下,菌褶...

    123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育种 | 食用菌出菇营养液添加方法
    食用菌育种 | 食用菌出菇营养液添加方法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1.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2.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3.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4.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浸泡法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完l~2茬菇后,若栽培袋呈...

    770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基地 | 云南南华县:香菇产业为农户撑起脱贫致富新希望
    食用菌基地 | 云南南华县:香菇产业为农户撑起脱贫致富新希望

    近日,走进云南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小岔河村的食用菌产业园,大棚内菌棒上长满了香菇,像一把把小伞,为农户撑起脱贫致富新希望。李继荣是南华县龙川镇小岔河村的香菇种植大户。近年来,他家先后租用了10余亩土地,建成42个香菇种植大棚和冷藏、分拣、杀菌、烘干、包装车间,实现香菇种植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经...

    2647 菌类报道 菌类文化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特色品种“川羊肚菌5号”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特色品种“川羊肚菌5号”

    川羊肚菌5号是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采集到的野生羊肚菌菌株中选育出的,于2016年12月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羊肚菌5号菌丝体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兼有单生和丛生两种方式。成熟子实体菌盖褐色至深褐色,菌盖棱纹密度中等,呈圆锥形,长30.2~43.4毫米、宽21.2~29.3...

    229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栽培:竞争性杂菌的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栽培:竞争性杂菌的防治技术

    在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常常有杂菌和病虫害发生,影响栽培及最终质量,因而防治病虫害工作十分重要。今日将几类竞争性杂菌的危害及纺织技术分享如下,供参考。一、竞争性杂菌———链孢霉链孢霉又名脉孢霉、串珠霉,无性世代属菌物界,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有性世...

    1303 木耳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泡酒喝,具有哪些功效?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泡酒喝,具有哪些功效?

    在很多民间传说中,灵芝都是一味可以起死回生的“仙草”。事实上,灵芝在中医里面只是一味普通的中药;在现代生物学分类里面,灵芝则被划分到多孔菌科,是真菌的一种。灵芝还有很多别名,如灵芝草、万年蕈、赤芝、红芝等。按照中医的说法,灵芝味甘、性平、入肺、心、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

    2718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丛枝病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丛枝病的防治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约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其发病的病因:这是由于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

    1407 木耳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低温气调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低温气调贮藏

    贮前处理:蘑菇采收后,剪去菇柄,如有菇色发黄或变褐,放人0.5%的柠檬酸溶液中漂洗l0min(分钟),捞出后沥干水滴,再将蘑菇迅速预冷。蘑菇的预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较高温度下,会促进菇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进行,加速养分消耗、水分散失、后熟老化、褐变反应等的进行。 低温气调贮藏:将预冷后的蘑菇装入用...

    2277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菌袋产生黄色水珠,这是怎么回事?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菌袋产生黄色水珠,这是怎么回事?

    早春季节,黑木耳发菌棚内温度逐渐升高,黑木耳栽培户打开门窗进行通风降温,这样管理5-7天后,发现在黑木耳菌袋内产生了黄色或红色水珠,最后红色水珠变成绿色水珠,这样的黑木耳菌袋就因为污染杂菌而报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第一,由于通风降温措施不当,使发菌棚内产生温差和光照,使黑木耳菌袋产生水珠。由于黑...

    108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