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珍珠菇的盐渍加工方法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城恩 点击 :

一、工艺流程

珍珠菇的盐渍加工方法 | 菌菇种植

原料选择与分级-烫漂(杀青)-冷却-盐渍-调酸与装桶-成品。

二、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与分级选用无病虫害、色泽正常的鲜菇作原料。用利刀去掉老化硬根,保留嫩柄l-3厘米,除去杂质后进行分级。一级菇的菌盖直径l-2厘米,不开伞;二级菇的菌盖直径2-3厘米,半开伞;等外品为全开伞菇。

2.烫漂烫漂液可用10%的食盐水。每50公斤开水1次煮菇30公斤, 一锅水一般可煮2-3次菇。每次都要保证沸水下菇,用旺火尽快煮制,使菇体熟而不烂。烫漂时可用笊篱不断轻轻翻动,注意不要弄破菇伞底膜。烫漂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菇体未煮透,盐渍后易变酸;时间过长,菇体熟烂,会变得软绵绵。烫漂时间因菇体大小而异,一般需l-3分钟。

3.冷却、盐渍:烫漂后及时将菇体投入凉水(或流动冷水)中冷却。当菇体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捞出盐渍。盐渍可采用一次盐渍法或二次盐渍法,按分级菇分别装缸盐渍。

(1)一次盐渍法:此法又可分层盐层菇法和盐菇混拌法。层盐层菇法是:先在缸底铺一层l-2厘米厚的食盐,然后铺一层2-3厘米厚的珍珠菇,其上再铺一层1-2厘米厚的盐和2-3厘米厚的珍珠菇,依此直至装满缸。然后用重物(砖石类)压紧,注人饱和盐水淹没菇体,以防腐烂变色。此法菇盐用量比为10:7左右。腌制25~ 30天即可取出装桶。盐菇混拌法是:按1公斤珍珠菇0.4公斤食盐的比例,将盐与菇充分拌匀后,装入缸内脑渍,其它处理同层盐层菇法。

(2)二次盐渍法:第一次盐渍10天后倒一次缸(即将菇体捞出,上下翻动后装缸,或换上新盐水再装缸腌渍),第一次盐渍20天。此法菇盐比为10:4。其它处理同一次盐渍法。

4.调酸装桶:将盐渍好沥尽水的珍珠菇装人塑料袋中,每袋装70公斤,边装边均匀地撒些精盐,上面用盐封顶,每袋用盐量为5公斤,最后注入饱和盐水。为保证成品菇质稳定,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调酸剂。调酸剂为:柠檬酸、偏磷酸钠、明矾按42:50:8的重量比混合,用饱和盐水溶解而成,PH值为3.5-4。将此溶液注入装有菇体的塑料袋内,再放入饱和盐水,用绳子把袋口扎紧,最后放入铁桶中盖好盖子。桶外标明品名、等级、毛重、净重和产地。即可贮存或外销。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包鲜菇加工步骤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包鲜菇加工步骤

    鲜菇一经采收,须整齐排放在小型容器内,并尽快送往低温车间进行整理。 容器的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8厘米、16厘米,其形状如周转箱,底部实板,四周预设直径2厘米~3厘米的圆孔,底下四角均有内缩插接角块,以便于码高多层。鲜菇采收时顺头排放,不使头尾相接,以免造成污染。低温车间内温度为1℃~3℃,可将...

    1047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大球盖菇盐水罐头生产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大球盖菇盐水罐头生产工艺

    大球盖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品质优良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其粗蛋白质的含量占鲜重的4%左右。一般而言,大球盖菇鲜菇的保藏期较短,将其加工成保藏期相对较长的盐水罐头,既能延长保藏期,又符合现代人对膳食“营养、保健、方便”的需求,填补了大球盖菇加工保鲜的技术空缺,具有较高的应用...

    1666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治理食用菌虫害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治理食用菌虫害方法

    1、尽量采取发酵或熟料栽培,节制培养基地内虫口;双孢菇的栽培床要采取发酵料。拌料时加入0.5%食盐、3%石灰、5-8%草木灰等,有较好的驱虫和预防效果。 2、菌袋或培养料入棚前,要进行空棚消毒:用0.3%的敌敌畏+0.1%敌杀死喷熏;或磷化铝10克/立方米熏蒸,封锁菇房,20℃左右时熏48小时,25...

    29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十措施防治食用菌绿霉病害
    食用菌病虫害 | 十措施防治食用菌绿霉病害

    绿霉(木霉)病害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大敌,主要萌发在没有发菌的菌块上和未经彻底消毒的材料上及尚未消除的死菇上,适于酸性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孳生。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猛,处理不及时,损失惨重。一旦发生绿色菌落,可采用以下措施及时进行防治处理。一、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

    198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学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播种后菌种不萌发或吃料困难主要原因:菌种退化、老化;菌种未经脱毒处理、自身携带病毒或病菌;基料灭菌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酸败;接种时温度过高等。处理:更换适龄、健壮的脱毒菌种;因基料或接种原因时,重新装袋生产。 发菌期间污染严重主要原因: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规范,菌种自身携带杂菌,培养场所杂菌基数过...

    1492 菌类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天麻贮藏三要素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天麻贮藏三要素

    一、采收。天麻分春、冬两季采挖,其中在冬季采挖天麻的同时,将新鲜、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小天麻挑出,经1~2天晾去部分水分,再集中贮藏备来年作种用。 二、温度。将晾去部分水分的天麻种按层次摆放于砖池塘、大瓦盆或木箱内。每层次之间用湿润砂土盖没,先用黄砂铺底,上面每铺一层天麻,就盖一层砂土。贮藏温度应控制...

    236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菜谱 | 醋拌三菇
    食用菌菜谱 | 醋拌三菇

    材料:香菇100g柳松菇100g美白菇100g小豆苗少许黑胡椒粉5g花生酱150g橄榄油、盐少许陈年老醋50g做法:香菇洗净,去蒂,与柳松菇、美白菇均切条,放入锅中煸乾, 与小豆苗均盛盘,淋 4 大匙调匀的酱料即可。...

    2663 食用菌加工方法 食用菌保存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温室蘑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温室蘑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蘑菇若栽培管理不善,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如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减产。下面介绍蘑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蘑菇病菌1.石膏状霉菌:在培养料上床后不久便在料面上出现,尤其在床面湿润、通风不良时会严重发生。初显时为一白色霉状斑块,然后斑块变黄转褐,最后在斑块处出现恰似砂粒的黄色粒状物,具恶臭。防治方法:①要...

    838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袋料香菇养菌期及刺孔环节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袋料香菇养菌期及刺孔环节注意事项

    一、袋料香菇养菌期应注意以下事项:1.菌棒堆放及翻堆检查。菌棒一般采用每堆4—6层,排与排之间留人行道,有利于空气流通及观察。接种后当菌丝直径达8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及时调整堆形、堆高,进行补接、处理杂菌和污染菌棒清理。2.培养环境条件控制。温度以20—24℃为宜,根据实际情况对培养室温度...

    1577 蘑菇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营养液正确使用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营养液正确使用要点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为了多出菇,出好菇,达到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和效益的目的,往往需要添加各种营养液。但在添加营养液的过程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添加方法,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若添加不当,反而会引起负效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要讲究添加方法。添加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喷施、浸泡和灌穴。 一是...

    1490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三种香菇杂菌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三种香菇杂菌防治措施

    1.木霉 又称为绿霉菌。木霉侵害香菇培养基时,初为白色棉絮状,后期变成绿色。菌种如果被木霉危害,必须报废。对木霉至今没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创造适合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木霉繁殖的生态环境,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一旦发生木霉危害,立即通风降湿,以抑制木霉菌的扩展。处于发菌阶段的培养料感染霉菌后,可以采用注...

    1865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茶薪菇粘菌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茶薪菇粘菌病防治方法

    茶薪菇由于其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生产发展迅速。但这两年茶薪菇粘菌病发病较为严重,使生产受到一定损失,在茶薪菇栽培过程中应预防粘菌病的发生,以保证茶薪菇健康生长。一、发病原因及危害症状1、发病原因。①粘菌适宜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环境潮湿的地方,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栽培房通风透气不...

    139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害虫防治三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害虫防治三法

    一、物理预防 修建菇棚应离开村庄、厩厕、垃圾场、粪堆等地,使出菇环境远离虫源。原辅材料经强日光暴晒,避免携带虫卵或活虫。原料中有活虫或虫卵,不要直接进行生料播种,起码要发酵处理后再用,最好采取熟料栽培或用于制种。严格检查菌种是否带虫,对购进的菌种在转接前应仔细检查,防止出现带虫接种现象。菇棚通风口及...

    1129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天麻萌发菌种制作技术

    1.萌发菌的种类现已报道的天麻种子萌发菌均属口蘑科、小菇属的4种真菌,它们的名称是:一是紫萁小菇;二是兰花小菇;三是石斛小菇;四是开唇兰小菇。1999年,专家分离、培养出另一类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为多孔科的大白栓菌。此菌在较高温季节生产和应用要优于上述四种菌类。2.萌发菌的制作技术①采取紫萁小菇、石...

    2820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正确引种是夏季菌种生产的关键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正确引种是夏季菌种生产的关键

    夏季生产的菌种,是为夏末播(接)种、夏季或秋季出菇准备的种子,一般应选耐温性较高、生产性状泼辣、商品性好、产量高而稳定的品种或菌株。而有的品种如香菇的低温型菌株、白灵菇、杏鲍菇等,其菌种也应在该季节进行生产。但是,由于目前菌种市场无序,菌种鱼龙混杂,给很多菇农造成了损失,即使制种户也难以识别种源的优...

    2803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