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是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家族、ID(脱碘酶)家族、硒蛋白P、硒蛋白w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现已证明人体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肿瘤、机体免疫力减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爱滋病、白内障…等多种疾病均与体内缺硒相关。硒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体外摄入”,研究表明,无机硒(如硒酸盐、亚硒酸盐)均为有毒,其使用范围和剂量都受到限制;有机硒化合物属无毒或低毒,且生物利用率高,因此,有机硒成为人体补硒的首选”。 灵芝则是我国中药和传统食疗宝库中的珍品,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食补、药用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利用灵芝作为富硒的载体,将无机硒转化为在毒理安全性、生理活性和吸收率上更优越的有机硒”’,发挥硒和灵芝固有的以及协同的生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从15种灵芝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富硒能力的比较试验,从中选择富硒能力强的菌株,为富硒灵芝的栽培及液体发酵生产提供了参考。1材料与方法1.1 灵芝菌种 泰山灵芝(1号)、韩国灵芝(2号)、信州灵芝(3号)、G6(4号)、日本红芝(5号)、日本平芝(6号)、美围大灵芝(7号)、京大灵芝(8号)、甜芝(9号)、G—F,(10号)、(;902(11号)、G3(12号)、惠州灵芝(1 3号)、G8(14号)、G11(15号),分别引自山东金乡食用真菌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江苏省食用菌菌种保藏中心等。1.2供试培养基①PDA同体培养基:马铃薯汁20%,葡萄糖2v//,K:HP0。0.1%,硫酸镁0.05%。琼脂2%,加水l 000mL。②种子培养基:马铃薯提取液20~A,,葡萄糖2%,蛋白胨l%,酵母提取物1%,磷酸二氢钾(K:HPO。)0.1%,硫酸镁0.05%,,VB.10 mg/kg,pH 7.0,水1 000 mL。③液体发酵培养基:蔗糖2%,玉米粉2%,豆饼粉2%,磷酸二氢钾(KH:P0。)0.1%,硫酸镁O.05%,VB,l0 mg/kg,pH 70,水l 000 mL。1.3试验方法1_3.1 PDA平板培养基耐硒试验 将不同灵芝菌株接种于含Na~一SeC),浓度分别为0%、O.05%、O.2%、O.5%的PDA平板培养基上,28℃避光培养,待菌丝萌发后,每天观察和测量菌丝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速度。1 3.2液体摇瓶培养灵芝富硒能力比较试验将灵芝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28℃,转速140 r/min旋转式摇床,堵养7 d。 将种子液5%的接种量接种于含亚硒酸钠的浓度分别为O%、O.05%、0.20/i、0.5%的发酵培养基中,28℃,转速140 r/min旋转式摇床,培养7 d,测定富硒灵芝菌丝体中硒的含量。1.3 3 分析方法1.3.3.1 生物量测定采用干重法 发酵液经4 000 r/rain离心15 min去除上清液,菌丝体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离心,置于烘箱内60℃烘干24 h。1.3_3.2硒含量测定样品处理,取烘干至恒重的菌丝体O.1 g,加10 mL 95%浓硫酸,待样品湿润后,再加20 mL混合酸液,加热,温度控制.300℃左右,维持30min左右,使溶液呈无色,取出冷却后定容到50 mL。硒的测定:经混合酸消化后的样品与DAN,在酸性溶液(pH l~2)中反应生成4,5一苯并苤硒脑,用环己烷丕硒脑莘取出,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上,用激发光波长376 nm,发射光波长520 nin处测定丕硒脑的荧光强度(参照GBl 3015—19)。 总富硒量(斗g,L)菌丝体生物量(g,L)×菌丝体中的硒含量(LLg/g)2结果与分析2.1 不同灵芝菌株在含Na。SeO。的PDA平板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 从下图1可以看出,在不含亚硒酸钠的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含亚硒酸钠的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在500~5 000 mg/kg范围内,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灵芝菌丝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亚硒酸钠的浓度越高,灵芝菌丝的生长速度越慢。13号、14号和7号菌株生长速度较快,特别是13号(惠州赤芝品种),其在含亚硒酸钠的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0.79 cm/d,0.66 cm/d和0.58 m/d,而且通过试验观察发现惠州亦芝菌株在含亚硒酸钠培养基上菌丝具有萌发时间较早,菌丝较为粗壮的特征。因此可以认为其对亚硒酸钠相对于其它灵芝菌株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2_2不同菌株液体培养过程中富硒能力的比较从图2可以看H,在灵芝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00 mg/kg、300 mg/k g、500 mg/kg的亚硒酸钠,以不添加亚硒酸钠的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100~500 mg/kg亚硒酸钠比对照菌丝体生物产量均有降低,而且亚硒酸钠浓度越高,生物产 从图3可以看出,在灵芝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00、300、500mg/kg的亚硒酸钠进行培养,以不添加亚硒酸钠的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在添加相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后,8号、l0和14有机硒含量分别为3。784.2斗g/100 mL和3 162.5斗g,100mL。 综上,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13号菌株即惠州赤芝较其他灵芝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在液体培养时,其菌丝体生长情况最好,富硒能力最强,在100mL液体培养基中添加300 mg/kg浓度的亚硒酸钠培养后,其最终菌丝体的有机硒的含量约为3 784.2阻g。3讨 论 灵芝的富硒培养目前是灵芝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一般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富硒灵芝。一是人工栽培生产富硒灵芝子实体,二是液体发酵生产富硒灵芝菌丝体。两种方法均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利用灵芝自身的生长代谢过程来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并自然地达到一定程度的生物富集”。在研究中发现,灵芝对硒有一定的耐受性,而且富集的硒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培养基中的亚硒酸钠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得到的产量却有可能受到影响。在灵芝富硒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产量、富硒水平、人体的每日需要量和产品的量越低。在供试灵芝菌株中,7号菌株和13号菌株的生物产量较高,在添加300 mg/kg的亚硒酸钠后发酵最后其生物量分别达到1.478 g/100 mL和1.586 g,100 mL。因此,可以认为在相同条件下,亚硒酸钠对7号和13号菌株液体培养时生物量的比其它菌株的影响小。号菌株液体培养后菌丝体中有机硒的含量较高,其中尤以13号菌株最高,在添加300 mg/kg和500 mg/kg亚硒酸钠时,其菌丝体有机硒含量分别达到2:386斗g/g和2 618g/g,经计算总最终定位等方面的因素,以求硒的转化更经济有效。研究比较了不同灵芝富硒能力的差异,为灵芝的富硒栽培和液体富硒发酵生产作了有意义的尝试准备工作。灵芝富硒的能力与硒的浓度、培养的配方组成、液体发酵时的温度、pH值、溶氧参数等息息相关,这些参数对硒的转化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木耳巧贮藏
1杜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白蚁、谷蛾、长角谷盗,这些害虫常常在仓库缝隙、堆放的杂物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0.2~0.3g/平方米,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2~3天后,再通风1天,即可将木耳入仓。最后在仓库周围撒石灰粉,防止...
1050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菌筒转色不良怎么办?
发生原因:菌筒转色期间温度低、湿度低等。 防治方法: ①菌筒转色期间,保持温度在18℃~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之间。高温时要通风,湿度低时应在地面上洒水增加棚内湿度。每天早上通风换气30分钟,补充新鲜空气,防止菌丝体徒长,形成过厚菌皮。气温低时,采用不脱袋转色。 ②菌筒转色不良时,...
2196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猪苓空窝的主要技术
一、严把苓种质量关 选择种苓时,应选择表面凹凸不平多疤状, 色泽鲜艳,手捏有弹性,鲜嫩不干浆,重150 克以下,生活强,出芽快而多的灰苓或者黑苓做种。 灰苓的菌丝幼嫩可全部做种,黑苓应选菌丝为白色或浅黄色,手捏菌核有弹性,菌龄短 的黑苓做种。白苓做种易腐烂,菌核肉质变为褐色,手捏无弹性,中空坏死...
667 木耳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夏季高温-如何给香菇大棚降温
立夏过后,气温逐渐攀升,高温天气会给香菇菌棒的安全生产带来影响。为避免种植效益受损,菇农朋友们一定要做好越夏菇棚降温措施,以保障香菇顺利越夏。那么具体要怎么降温?一起来了解下吧。1、遮阳降温实际生产中,采用最多的便是遮阳降温的方法,主要借助遮阳系统来实现降温的目的。其具体操作是五花八门,可根据自身种...
2602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麻辣酱制作工艺
1、原料 鲜蘑菇5公斤、平菇2.5公斤、食盐40克、味精100克、食醋125毫升、白酒100 毫升、白糖400克、麻辣酱300克、辣椒色素35克、高粱色素20克、食用琼脂适量。 2、原料处理 鲜蘑菇、平菇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沥干水分。 3、粉碎研磨 将沸水杀青10分钟的鲜蘑菇与平菇,按4∶2的重量...
2563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做蘑菇罐头?
(1)原料菇的验收:加工出口蘑菇罐头的鲜菇必须是一级菇;二、三级菇可加工一般罐头。作为片状菇罐头的原料,菌盖直径不超过4.5cm,作为碎片菇罐头的原料,菌盖直径不得超过6.0cm。(2)漂洗:将不同级别的鲜菇分别倒人0.03%的焦亚硫酸钠溶液中,轻轻地上下翻动,洗去泥沙、杂质以及菇表层的蜡状物、脂质...
655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怎样种植平菇种植技术
在种植平菇时,首先需要使用锯末、菌种以及营养丰富的沙土混合,制作成菌包,然后将菌包放在湿润温暖的环境中养殖,并保持环境温度在二十五度左右,让平菇顺利的长出,在养护的过程中,还可以定期向菌包喷洒水分,保持环境湿润。平菇如何种植1、制作菌包种植平菇前,需要制作菌包。首先需要准备沙土、锯末以及菌种等材料,...
1058 食用菌 种植教学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长“白毛”的处理方法
平菇栽培中会出现菌丝生长旺盛(白且浓密)、子实体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的现象,菇农常称其为长“白毛”。随着温度的回暖,平菇也开始大量上市,希望广大菇农注意病害防治,如果出现长“白毛”症状,可做如下处理: 一、调节温度。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
1656 菌类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培养基的灭菌接种与培养
一、菌种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是菌种生产成败的关键,未经灭菌的培养基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常常导致菌种污染,给生产造成损失,目前菇农普遍采用的灭菌方法是常压蒸气灭菌。常压蒸气灭菌的常压灭菌灶用砖砌成,选直径110厘米的铁锅,用砖砌高100厘米、直径120厘米的锅筒,内外用水泥抹光滑。培养基装入灭菌...
188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深加工的几种方法
一、平菇干的制法,平菇含水较多,所以关键要经过烘烤。入烤前,将鲜菇摊排于烘筛上,在太阳下面烘晒半天,同时将烘烤设备预热至40℃,以排出内部温度。入烤时,按菇体大小、厚薄不同分开排筛,菇柄朝下;菇体较大的要切片。将大菇放在下层,小姑放在上层。初期温度控制在35℃左右,烘1-2小时后,温度调至45℃-5...
2357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雨雪天气食用菌防冻害措施
一般食用菌种类比较耐低温,但是不注意也会带来损失。寒潮来袭时,低温或雨雪天气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停止向香菇、黑木耳菌棒喷水或注水,尽量保持菌棒干爽。因低温时食用菌菌丝体都进入低温休眠,低含水量可以提高耐寒能力。待气温稳定回升后,及时喷水,恢复出菇管理。2、加强香菇菇棚保温。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
82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易感染菌及其防治
1、菌丝生长阶段易发生的杂菌 ①青霉:青霉是最易发生的丝状菌。发育适温30℃—35℃,但在20℃ 左右也长得很好。青霉开始蔓延时和金针菌丝相似,随着逐渐成熟长出青色孢子。 ②曲霉:曲霉开始繁殖时是白色菌丝,成熟后着生黄绿色孢子,发育适温是30℃左右。栽培室在堆肥附近,或曾放过菌种,或附近有制曲厂都易...
110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秀珍菇发菌管理
发菌宜选择在阴凉、通风、卫生的场地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及与鸡、鸭同室,发菌场地也要先行无害化消毒处理。发菌阶段重点是控制温度及适时通风换气。接种后的菌包要及时堆垛,菌包底对底、两头分别朝外,横躺着一字排开,高度控制在1.2米以内,堆与堆之间留出0.5米的过道,堆垛的方向要与门窗的方向保持一致。这种发菌...
164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预防食用菌曲霉有技巧
1.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培养室周围及栽培地清洁,接种室、菇房要按规定清洁消毒,接种时操作人员必须保证灭菌彻底。 2.经常检查。发现菌种受污染及时剔除,不播种带病菌种。 3.适当提高培养料的pH值。在拌料时加1%-3%的生石灰或喷2%石灰水,可抑制杂菌生长。在菇床培养料上发生曲霉危害,及时通风干燥,...
1387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盛夏耳场防流耳
椴木栽培毛木耳是目前山区耳农的主要栽培方式,但有较多的耳农只考虑选种和点种,对耳场的选择和处理不够重视,一旦进入夏季的三伏高温天气,往往造成大量的流耳现象,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流耳主要是在高温季节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烂耳现象。防治流耳一般从以下几点着手: 1、适时收耳。当大部木耳开片时应及时采收...
514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