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育种 | 食用菌追肥的注意事项

时间 : 04-27 投稿人 : 鑫光照耀园艺 点击 :

一、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

食用菌追肥的注意事项 | 菌菇种植

1、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

2、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

3、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

4、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

浸泡法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完l-2茬菇后,若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到其恢复到接近原重时为止。采用浸泡的方法添加营养液,只需在营养液池中放入菌袋后压上重物即可,但浸泡的时间不应过长,若菌袋失水过多,可以分几次浸泡。

灌穴法主要在菌床上使用,当菌床出菇较多、水分及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将菌床按10匣米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漫灌配制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覆土。

二、浓度要适当营养液浓度过高时,不仅菌丝吸收困难,而且还会妨碍甚至损害菌丝;浓度过低时,效应不明显,达不到高产目的。在适宜的浓度下,添加营养液时还要根据培养料的含水量而定:若培养料含水量较高,应加大营养液的浓度,减少用水量,且添加后加大通风量。反之,则应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增加用水量。

三、营养液养分要全面应经常交替使用几种营养液,这样子实体生长所需营养既全面又合理。如果用激索素刺激食用菌生长,则应在补充过营养液之后再使用。

四、要注意环境的变化当气温达20℃以上时,菌丝难以形成优质的子实体。除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外,可不添加营养液。若培养料已被杂菌污染,一定要先去除杂菌后再添加营养液。为了防止杂菌污染,也可在添加营养液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抑菌剂,以防止杂菌滋生蔓延。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在猴头菇栽培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杜绝或减少病虫害入侵的途径和机会,创造有利于猴头菌生长发育但不利于细菌和害虫发生繁殖的生态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到最低限度。在确实需要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只能使用低毒药剂,且应在未出菇前或每潮菇采收后进行,并注意少量...

    2416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怪胎巧预防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怪胎巧预防

    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出现畸形菇、地蕾菇、红根菇等“隆胎”劣质菇,影响蘑菇产量和品质。现将蘑菇常见几种“怪胎”的成因及其预防方法介绍如下: 1.地蕾菇。培养料入菇房时湿度过大,粗土调水时菇房通风太久,覆盖细土过迟,温度较低等,容易产生地蕾菇。喷水、通风应适量,使菌丝吊在粘土之上、细土之下。 2.畸...

    1909 菌类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菌棒感染细菌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菌棒感染细菌的防治

    杏鲍菇菌棒感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1.原料里面掺了被杂菌感染的原料。2.灭菌时间不足,灭菌过程中出现停火断气。3.灭菌灶内菌袋摆放过多过紧。4.原料选用木屑、玉米芯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时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心,容易出现灭菌不彻底。5.在用压力锅灭菌时没有排尽冷空气,导致灭菌不彻底。防治方法:1.原料要...

    1284 木耳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罐头制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罐头制作方法

    金针菇除鲜售外,主要是制成清水金针菇罐头。其制罐工艺流程为: 一、选料。选株形完整、菇柄长10-12厘米、菇盖直径15毫米以下的乳白色菇,除去有杂质和有病斑的菇后作原料。 二、预煮。用隔层锅(菇不与铁、铜容器接触)预煮,锅内菇与溶液的比为1.5∶1,并添加0.6%柠檬酸水溶液。从煮沸时算起,约5-8...

    950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保健酒生产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保健酒生产工艺

    金针菇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利用金针菇加工保健酒,符合现代食品发展趋势。1、原料清洗:选用无病虫害的新鲜金针菇,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备用。2、破碎:将洗净的金针菇用锤式破碎机破碎,从采菇到加工以不超过18小时为宜。3、压榨:将破碎的金针菇用连续压榨机榨汁,并向榨汁中按每100公...

    274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

    侵染食用菌的病虫种类多,危害重。据初步统计,侵染培养料、菌丝体和菇体的杂菌、病菌和害虫种类达100多种,各种病菌和害虫在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方式与食用菌争夺营养,侵害菌丝和菇体。对于种植者来讲,如何高效防治病虫害成为了重中之重,具体措施整理如下,供参考:①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菌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条件...

    2300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防止食用菌菌种的退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防止食用菌菌种的退化

    菌种退化会导致菌丝体生长缓慢,对环境、杂菌等的抵抗力变弱,子实体形成期提前或推后,出菇潮次不明显等现象。引起菌种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菌种不纯和基因突变是主要原因,另外温度过高、不同菌株的混合栽培等都会引起菌种退化。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有: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

    1206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菜谱 | 回锅肉灰树花
    食用菌菜谱 | 回锅肉灰树花

    所需食材:灰树花适量、五花肉半斤左右、生抽、老抽、盐、糖、姜、蒜、花椒、料酒烹饪过程:1、先泡发灰树花,泡好后彻底清洗几遍,把水分沥干或用手挤干,再处理一下根部,将较硬的根部去除掉,处理好后备用。2、五花肉焯水,加入生姜、料酒等去腥,8分熟的时候捞出,切成大小均匀的片。3、热油锅,加入适量蒜末和花椒...

    2091 食用菌菜谱 食用菌加工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的菌种如何生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的菌种如何生产

    (一)母种及原种把分离提纯后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开培养于试管中。生产母种时,先取出银耳菌丝,并扩大到所需要的管数。然后放在25℃培养到银耳菌落直径约lcm左右。此时,再在每支长了银耳菌丝的试管中,接种极少量香灰菌丝,待两者长在一起时,就可以出售或用于原种生产了。如先接香灰菌丝,因香灰菌丝生长快...

    2865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真姬菇的采收与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真姬菇的采收与加工技术

    (1) 采收 目前我国栽培的真姬菇产品,主要以盐渍品出口。出口产品要求菇盖色泽正常,直径为1~3.5厘米,3.5厘米以上的不超过10%。菇盖边缘不得完全展开。因此,应根据出口的规格要求,不能待子实体成熟后采收,在每丛菇中最大一株的盖径长至4厘米左右时就整丛采下,这样绝大部分的菇体加工后都能符合要求。...

    1725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保鲜十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保鲜十

    法休眠法:菇类采收后于25℃以上室内放置3~5小时,使其旺盛呼吸,然后再放在0℃左右的冷库中静置处理2小时左右,在20℃左右的条件下保鲜期约为5天。 延缓剂法:用0.1%的植物生长延缓剂b9水溶液浸泡10分钟,取出沥干装袋密封,可保鲜15天以上 气调袋法:将鲜菇贮藏于含氧量1%~2%、二氧化碳40%...

    1249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的培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的培养

    液体菌种设备最好有这几点功能:有停电防护装置和防止培养液倒流装置。 做液体菌种的几大重要环节:1.菌种制作 液体母种的制作也有较多方法,我一般就是用小木屑加其他营养料,用锥形瓶培养。此环节比固体菌种培养要更仔细一些,特别注意细菌的监测,菌种环节一定要把握好。 2.培养液的灭菌环节 此环节要严格按照操...

    2126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小蘑菇住进大方舱,每舱产量超4000斤
    食用菌资讯 | 小蘑菇住进大方舱,每舱产量超4000斤

    近日,位于浙江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的永润科学智能种植项目蘑菇方舱基地,迎来首批试种蘑菇大丰收。该基地共有4个蘑菇方舱,3月18日开始试种植后,一个星期就迎来收获。舟山永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张国良介绍说,一个方舱放4000个菌包,每个菌包能长三茬,一茬一般都是半斤左右。按照目前情况,预计...

    654 食用菌动态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菜谱 | 三菇烩豆腐
    食用菌菜谱 | 三菇烩豆腐

    主料:口菇、香菇、金针菇、豆腐辅料:姜、盐 、素蚝油、白胡椒粉、老抽 、芹菜叶步骤:1.金针菇切段,姜、豆腐、香菇、口菇切片。2.锅中倒油,放入豆腐,中火煎3分钟至两面呈金黄色。装盘备用。3.锅中留少许油,煸香姜片,放入三种蘑菇中火炒软。4.加入一勺盐、素蚝油、老抽,少许白胡椒粉调味。5.倒入适量的...

    298 食用菌食用知识 食用菌加工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乌尾病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乌尾病防治技术

    乌尾病又喊粗菌性褐斑病,是一类真双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构成玄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正该。 1.保持菇场洁净卫生,及时断根病菇和亡料;菇房、床架、器具等用先要用1:50倍的金星长毒液或者2%的漂黑粉等彻顶长毒,特别是原收病利较重的菇棚。 2.拌料时该将疣霉洁按1:1000...

    2193 菌类病虫害防治 菌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