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金福菇菌包发菌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博祺园艺 点击 :

金福菇是一种适宜高温季节栽培的高温型食用菌,具有耐贮存的特点,适合上海地区6-8月栽培,可填补市场上高温季节菌类稀少的空白,市场价格极高,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年在上海的栽培数量有逐年增长趋势。正常情况下,金福菇菌包在接种后35d可发满菌丝,再经过15d的后熟期便可进行脱袋覆土栽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菌丝发菌速度慢,最终导致栽培延后,错过最佳出菇时间,影响产量,影响收益。笔者经过三年来金福菇菌包制作培养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

金福菇菌包发菌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 | 菌菇种植

1 发菌异常原因分析

1.1 菌种问题 菌种菌龄过长,导致接种后活力不足,菌种萌发慢,菌丝长势弱。

1.2 原辅料不适宜 采用了新鲜的未堆置的木屑,其中含有有害菌丝生长的物质,且木屑的持水性差,容易造成灭菌后菌袋底部积水;使用的棉子壳为陈棉子壳,且有霉变现象,其中含有大量霉菌、细菌和有害物质;采用了不新鲜的麸皮、米糠,已出现结块、虫蛀、霉变现象等。

1.3 培养料含水量不适宜 拌料时加水过量,或灭菌结束后快速出锅导致冷凝水剧增,料包内培养料过湿。

1.4 培养料酸碱度不适宜 拌料制包的时间过长,培养料装袋套圈盖盖后未能及时灭菌,导致培养料发酸变质。

1.5 冷却方法不恰当 料包出炉后未及时快速冷却至30℃以下,在30~60℃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嗜热菌、嗜温菌的快速滋生繁殖,从而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引起培养料发酸变质。

1.6 培养温度不适宜 金福菇菌丝最适宜的培养温度为26~28℃,采用自然气温培养时,无法提供稳定的适宜的培养温度。早春制包时气温较低,日均气温低于20℃,造成菌种萌发慢、菌丝吃料慢;而6月温度较高,日均气温高于30℃,且菌包排放紧密,造成烧菌。

1.7 缺氧 培养料粗细比例不适宜,木屑过细或培养料装填过紧,料内孔隙度差,透气性差;棉塞或海绵塞透气性差;培养室内空气流通差,未及时通风排气,造成袋内菌丝缺氧。

1.8 受杂菌感染 由于棉塞受潮或培养过程中空气湿度过高,菌包表面容易受杂菌感染,而后杂菌延伸进培养料,造成已发好菌的菌包上部变软收缩,阻碍菌丝往下生长。

2 对策

2.1 选择适宜菌龄的菌种 金福菇菌种发满菌丝后,置于20℃左右存放,且在2周内使用完毕较好。若使用较长菌龄的菌种,使用时应切除上部3cm左右的老化的菌种,以确保获得活力较好的菌种,加快接种块的萌发和菌丝封面的速度,抑制杂菌生长。

2.2 严把原辅料的质量 制包前一个月开始对木屑原料进行堆置、浇水,并定期翻堆,确保木屑吸水充分,提高木屑的持水能力并达到软化木屑的目的;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若使用陈棉子壳,使用前应进行曝晒,以降低杂菌基数,并最好能提前3~5d进行预堆,提高棉子壳的持水能力;对于麸皮、米糠等营养物质,应购买质量好的,且随用随备,以防受潮霉变、虫蛀。

2.3 控制适宜的含水量 以棉子壳(未发酵)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58%,不得超过60%,简易的含水量测定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培养料在手心能轻微成团,指缝中无水渗出但握后留有水渍。拌料加水时,先按理论加水量的80%添加,搅拌均匀后凭经验判断料中水分是否加足。

2.4 控制培养料适宜的酸碱 度金福菇菌丝较适宜的pH值在6.5~7.5,配料时应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酸碱度,且应合理安排人工,加快制包速度,缩短拌料制包到灭菌的时间。

2.5 适时出锅冷却 灭菌结束后,先将锅门开启5cm左右,待温度降至80℃时料袋出锅,防止过多的冷凝水进入料包内。

2.6 加快料包冷却 对于冷却室无强制快速制冷系统的,料包拉至冷却室后应及时采取人工疏散,使料包能快速冷却至30℃以下,并及时接种。

2.7 控制培养温度 将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金福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菌包封面前将温度控制在28℃,以加快菌种的萌发、封面、吃料,菌包封面后将室温调低至26℃。采用自然气温培养菌包的,在早春气温低时应采用人工加热的方法提高室温;夏季高温时,注意采取降温措施,菌包与菌包之间留有间隙,以利于散热,防止烧菌。

2.8 积极增氧 原料粗细搭配要适宜,细料比例在30%左右(含麸皮、米糠类),在混和料水分不超过60%的前提下,既能确保料包较好的筒状并保持接种预留孔穴,又能保证料内一定的孔隙度,确保料内良好的通透性。在整个发菌期间,菌包培养室应保持干燥、清洁,发菌后期,应加强通风换气,促进菌丝满袋。

2.9 控制湿度 对于在灭菌过程中受潮的棉塞,在接种时应更换;在菌包培养过程中应控制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在梅雨季节,可采取在培养室周边撒生石灰的方法进行空气降湿或采用空调排湿。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一、白灵菇贮藏的最适温度为-0.5~0.5℃。温度过高会加快色变或衰老,甚至腐烂;过低又会造成冷害或冻害。贮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以95%~100%为宜。低氧气或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有利于白灵菇的保鲜。二、当白灵菇菌盖充分展开,孢子未大量释放时采收。要轻采、轻拿、轻装,减少机械碰撞与损伤,用利刀削平菇...

    66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一种羊肚菌猪骨汤制备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一种羊肚菌猪骨汤制备工艺

    (一)工艺流程(二)操作工艺原料预处理:挑选干燥的一级羊肚菌于粉碎机打粉后过筛,装入洁净的包装袋中,放入电热鼓风干燥机中烘干,设置温度为40~50℃。羊肚菌汤熬制:取适量羊肚菌粉末加水熬制,采用羊肚菌粉末与水的配比为1∶20(g/mL),添加调味料按照食盐1.2%、鸡精0.6%、味精0.6%的质量百...

    825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滑子蘑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滑子蘑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袋制作。将各组按比例称量好,先干拌两遍,再加水拌两遍,以含水量65%为宜。将拌好的料装入容器,如果是常压灭菌,要大火迅速烧至100℃,否则培养料容易酸败。还有一种就是见气撒料法。不管哪种方法,都是将料出锅后,迅速装入经消毒液浸泡过的方便袋里,系好袋口。然后将料袋移入接菌室。 2.接菌。待菌袋...

    128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表面不出菇怎么办?如何避免此情况发生?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表面不出菇怎么办?如何避免此情况发生?

    一、草菇栽培表面不出菇的原因1、栽培草菇时,培养料含水量不均匀,使得表层比较干燥,而下层含水量偏湿,因此容易发生在培养料的下面或床架的反面出菇。特别是以棉籽壳作培养料的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要知道棉籽壳的持水性差,容易导致水分向下渗漏。2、在栽培草菇时,培养料的底层混杂了土粒,虽然说底层料的含水量更有...

    2424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小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小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小菌核病,又称白绢病,罗氏菌核病,主要危害草菇、双孢蘑菇和平菇。1.症状:该病发生在播种后的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形成阶段。发生初期,在料堆或菇床覆土表面的菌丝常呈一圈一圈的环形,菌丝白色、棉絮状、稀疏、有光泽,比草菇菌丝粗壮。后期白色菌丝消失,在覆土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颗粒状菌核,大小如小米粒,以后...

    1464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黑霉菌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黑霉菌防治方法

    黑霉菌学名为Alternaria spp.,又叫链格孢霉菌,是草菇、蘑菇、平菇等食用菌菌种生产和栽培过程中常见污染杂菌之一。其适应性强且分布广泛,常生存在有机物质上。症状 基物被污染,上长有黑色或墨绿色的绒状,最后导致培养料呈黑色腐烂,抑制菌丝的生长。与黑曲霉菌的差异为:黑霉菌呈绒状或带粉状,黑曲霉...

    1541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金针菇长“斑”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金针菇长“斑”

    黑斑病和锈斑病是金针菇栽培中常见的两种病害,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其防治方法分别如下: 一、黑斑病 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该病以危害菌盖为主,患病的菌盖再传播到相邻的子实体,...

    1109 木耳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定量风流孢子捕捉器进行金针菇担孢子收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定量风流孢子捕捉器进行金针菇担孢子收集

    金针菇担孢子是杂交育种、孢子分离留种、原生质体分离培养等实验技术采用的主要材料.孢子的生活力直接影响到这些工作的效果,而孢子的弹射、萌发力又受到温度、培养基及自身的生理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用定量风流孢子捕捉器对金针菇孢子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方法方向,有人提出,香菇和金针菇等食用菌的孢子核比较复杂...

    636 菌类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质量的鉴别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质量的鉴别

    a、正常母种的特征:1、生长整齐、有力、边缘圆滑、丰满。2、色泽一致、均匀,正常分泌色素。3、生长态势良好,速度正常。4、菌丝旺盛、健壮、无拮抗。b、主要品种的特征:1、金针菇:菌丝洁白,绒毛壮、但毛较短似棉絮,有白或苍白的孢子粉。2、鸡腿菇:菌丝白色或略淡黄色,绒毛壮,气生型菌丝,半匍匐,菌丝尖端...

    21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预防贴壁菇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预防贴壁菇

    贴壁菇是指生长在瓶壁(培养袋)与培养料之间的菇体,一般体型小且畸形,没有商品价值,但贴壁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使栽培袋表面的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严重者栽培袋表面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形成贴壁菇的主要原因是:培养袋装得太松或不匀,培养袋(瓶)与培养料之间有空隙;培养料含水量低,...

    1706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虫害减少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虫害减少技术

    1、保持菇场清洁。菇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并用8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25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2、防成虫入室。室内栽培用菌,要将门窗、通风通风孔等用60目的细纱网钉上,防止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3、药物熏杀。室内栽培食用菌...

    23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鸡爪菌”的预防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鸡爪菌”的预防方法

    发生在鸡腿菇菇床上的病原菌子座发达,多为丛生,分枝下部较粗,越靠近分枝顶部越细,外形似鸡爪,故菇农称之为"鸡爪菌"。该菌一旦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产,给鸡腿菇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在生产栽培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一、培养料各成分处理要充分 目前在生产上多用发酵料来栽培鸡腿菇...

    1969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蚊蝇的治理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菇蚊蝇的治理方法

    菇蚊蝇是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害虫,特别在双孢菇、平菇、茶树菇、秀珍菇等主要菇种的生产中经常发生,一般造成的产量损失为15%-30%,严重时甚至绝产。菇蚊蝇包含多个种类,本市食用菌生产中以蕈蚊、粪蚊、瘿蚊和蚤蝇等为主。菇蚊蝇主要以幼虫为害食用菌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常爬行于菌丝之间咬食菌丝,使培养料发黑、变...

    294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存干香菇注意五方面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存干香菇注意五方面

    干燥贮存 香菇吸水性强,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也会发生霉变。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贮存。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状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湿剂,以防反潮。 低温贮存 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 避光贮存 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线会引发光...

    2183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草菇在菌床上生长很快,从堆草播种到出菇8—12天,从菌蕾出现到成熟,只需5—7天。 草菇要趁菌膜尚未撑破时采收,若待开伞后采摘,便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在出菇期间,每天坚持出售和加工,也会因后熟作用继续开伞。采下的菇要及时用锋利小刀切除基部腐草和泥沙,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需做短期贮藏的话,温度应...

    101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