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种菇须防四类病害

时间 : 07-06 投稿人 : 鹤轩园艺 点击 :

一、细菌性病害

种菇须防四类病害 | 菌菇种植

1.斑点病 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通过害虫及操作人员传播,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病,夏秋季发生较重。发病初期,菌盖出现黄褐色变色区,随即变成暗褐色凹陷斑点。防治方法:控制好空气的相对湿度,尤其在蘑菇生长后期,菇房湿度不要超过85%,避免菇盖表面积水和土面过湿,减少湿度波动。发病后用600倍液漂白粉喷洒。

2.干腐病 又叫干僵病。发病区蘑菇畸形,苍褐色,菌盖歪斜,菌柄基部膨大并逐渐萎缩干枯,失去食用价值。防治方法:主要是隔离,防止病区和无病区之间菌丝体连接。箱栽时,如果菇箱之间菌丝不相接,干腐病就不会传播;在菇床上,每隔一段用塑料薄膜隔开,也可阻止蔓延。

二、真菌性病害

1.褐腐病 又称白腐病、水泡病。病菌孢子通过覆土带入菇房,由空气和害虫传播。此病一般为菇房空气不流通或遇高温高湿时发病。特点为:在菇床上形成大量白色菌丝体,感病后,子实体菌柄肿大成泡状,严重时形成畸形菇,变为褐色,或形成菌盖菌柄不分的白色絮状菌球。防治方法:对覆土消毒。将覆土置于空室内,每平方米5毫升甲醛加3克高锰酸钾混合熏蒸24小时后,才能使用。菇床上若发现病菇,应立即停止喷水,通风降温至15℃以下,湿度不超过85%,在病区喷1~2%甲醛液。发病严重的菇床应更换覆土,烧毁病菇,将所有菇床用4%甲醛液消毒。

2.软腐病 病菌孢子多数通过气流和溅起的水滴传播,覆土过潮及低温高湿,易发生此病。若不及时处理,病菌便迅速蔓延,并变成水红色。子实体被感染后,逐渐变成褐色,直至腐烂。防治方法:减少床面喷水,加强菇房通风,降低土面和空气湿度。发病部位撒石灰或喷4%甲醛液,也可喷洒多菌灵或托布津或溃疡灵500倍液等。

3.褐斑病 又叫干炮病、轮枝霉病。病菌孢子常粘结成堆,主要通过溅起的水滴和菇蝇、螨类、人手、工具等传播。多发生在栽培后期,发病后,先在菌盖上产生许多不规则针头状的褐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凹陷,凹陷部分呈灰白色。病菇常干裂,菌盖歪斜畸形,菇柄出现剥皮现象。防治方法:严防菇蝇进入菇体;一切工具用4%甲醛液消毒;已发病的地方用500倍液多菌灵等喷洒。

三、生理性病害

1.硬开伞 蘑菇遇异常气候,幼嫩子实体提早开伞的现象叫硬开伞。一般在18℃以上,温差10℃左右,或在突然降温情况下发生。防治方法:在气温突变前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菇房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2.畸形菇 形成的原因是覆土粗细不一,出菇部位低;菇房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以及药害和病害、虫害形成。防治方法:注意覆土质量和通风,避免有害气体进入菇房;注意防治病虫害。

3.薄皮菇 整个出菇阶段都可发生。主要是菇房内温度忽高忽低,或床面通风过度引起。防治方法:高温时加强通风换气;低温或起大风时,菇房要保温保湿。

4.地雷菇 子实体着生在料内或覆土下部,菇形不圆整,这种菇质量差,出菇稀。产生原因是培养料过湿,料内混有泥土,菇房通风过多、温度过低、覆土过迟等,造成结菇过早,结菇部位过低。防治方法:培养料不能过湿或混进泥块;菇房适当通风;粗土调水后,减少通风,保持85%左右的空气相对湿度,促使菌丝向粗土面生长。

5.红根锈斑 发生于出菇后期,这时气温低,蒸发水分少,菌丝活力差,吸水能力较弱,出菇慢。如果水分过多或气候突然变化,料内酸度高,就会发生此病。防治方法:喷水要适当,料内酸度较高时要及时用石灰水调节pH值。

6.菌丝徒长 形成原因是通风不良,覆土表面湿度过大。预防方法:覆土后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抑制菌丝生长,促使子实体形成。对上面已结块的菌丝,及时用刀子划破,并喷水、通风。

四、病毒性病害

通过罹病的孢子和菌丝传播。菌丝感染病毒后,不能形成子实体;菌蕾感染病毒后,子实体发育畸形,或菌柄奇长,开伞极早,或菌柄弯曲菌盖特小,或菌柄下部尖削,或菌柄中央膨大成桶状、坛状,最后导致菇体萎缩干瘪成海绵状。严重感染病毒的菇床上,常出现大块无菇区。防治方法:发现病毒病后,蘑菇一定要在开伞前采完,防止病菇散发出来的孢子传播;用低剂量溴甲烷熏蒸全部培养床架;将所有用具煮沸消毒。如果发病和蔓延严重,根据病毒的寄生侵染性高度专一的特点,改变栽培种类即可杜绝此病。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内蒙通辽滑子蘑迎来丰收季
    食用菌资讯 | 内蒙通辽滑子蘑迎来丰收季

    近日,在通辽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苏布日嘎村食用菌示范基地出菇棚里工人正忙着采收滑子蘑。据该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从8月10日开始采收滑子蘑,一天能采3000斤左右,晾晒2天就能出售。就现在的行情看,晾晒后的干滑子蘑能卖到30元一斤,滑子蘑采收期一直能持续到11月初。近年来,白音他拉苏木积极引导群众调整...

    856 食用菌种植教程 菌类报道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罐头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罐头加工方法

    罐装平菇要选择菇盖圆整,柄中生的品种,小盖平菇较好,菌盖直径在1.5~3厘米的菇更好。采收的平菇,要按菌盖大小,成熟度、色泽分级,放在清水(或0.5%盐水)中漂洗15分钟,洗去沾附在菌盖上的泥纱和杂质。菌柄留1.5厘米长,削去多余部分。平菇制递较脆,须经预煮,可破坏酶活性、稳定菇色,软化组织,增加韧...

    2177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黑龙江:哈尔滨市成功选育寒地珊瑚猴头新品系“SHS-1”和“SHS-2”
    食用菌资讯 | 黑龙江:哈尔滨市成功选育寒地珊瑚猴头新品系“SHS-1”和“SHS-2”

    近日,哈尔滨市农科院食用菌育种实现新突破,成功选育寒地珊瑚猴头新品系“SHS-1”和“SHS-2”。珊瑚猴头分布于亚、美、欧洲等,在我国属于稀有品种,被列为三级保护物种。珊瑚猴头菇体洁白,形如珊瑚,味道鲜美,质地脆嫩,清香适口,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药用价值高,能帮助消化、滋补强身,是一种兼具营养与...

    1656 食用菌种植 菌类资料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6招保持食用菌菌种活力
    食用菌栽培种植 | 6招保持食用菌菌种活力

    1、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 2、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 3、适当低温保存菌种,低温型菌种如蘑菇、香菇等,在4℃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如草菇在16℃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 4、避免在单一或同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

    980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南华县:小香菇香飘致富路 实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南华县:小香菇香飘致富路 实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走进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小岔河村村民李继荣的香菇种植大棚,放眼望去,一簇簇香菇争相从排列整齐的菌包中探出脑袋,鲜香飘散四处,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筐。李继荣是村里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大户。近年来,他先后在龙川镇小岔河村和楚雄市鹿城镇富民社区租了10余亩土地建起种植基地,建成42个香菇种植大棚和...

    274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母种简易保藏四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母种简易保藏四法

    液体石蜡保藏法 选用化学液体石蜡,高压灭菌后放入40℃恒温箱中数小时或干燥器中数日,用无菌吸管或注射器吸取液体石蜡,注入菌种试管。注入量应高出斜面尖端1厘米左右,塞上棉塞,用蜡封好,直立保藏在低温处,可保藏5年。 麸皮保藏法 称取一定量的麸皮加水或营养液后拌匀即可使用。水、麸皮装入试管,高压灭菌后...

    2271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播种后菌种不萌发或吃料困难主要原因:菌种退化、老化;菌种未经脱毒处理、自身携带病毒或病菌;基料灭菌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酸败;接种时温度过高等。处理:更换适龄、健壮的脱毒菌种;因基料或接种原因时,重新装袋生产。发菌期间污染严重主要原因: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规范,菌种自身携带杂菌,培养场所杂菌基数过高...

    36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麦粒培养基钻通气—接种孔固定培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麦粒培养基钻通气—接种孔固定培养技术

    常规生产麦粒菌种时,一般都不对菌种瓶中的麦粒培养基进行固定,装有麦粒培养基的菌种瓶在灭菌、接种和搬运过程中如不能保持竖立状态,麦粒培养基容易与棉塞接触,并将水分传导至棉塞和封口纸,使棉塞和封口纸潮湿。潮湿的封口纸和棉塞极易遭受外界杂菌的侵染,使杂菌能通过封口纸和棉塞的阻隔进入菌种瓶而污染麦粒培养基,...

    197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高产茶树菇需要掌握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高产茶树菇需要掌握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茶树菇属于柱状田头菇,是一种食药用菌,味纯香、鲜美可口,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也得名茶树菇。柱状田头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那么高产茶树需要掌握的栽培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1、栽培季节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应...

    2007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制作速食银耳等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制作速食银耳等

    速食银耳是用优质银耳制作成的快餐食品,含糖量在65%以上,用开水冲泡即可食用。其色泽纯正,形如冰花,香糯可口,甘甜宜人,既是旅游食品,又是馈赠佳品。 制作速食银耳,工艺简单,乡村小企业和个人均可生产,其制作过程是:  一、浸发。选用色白、朵彤完整的优质银耳,放入清水中浸发3—4小时,待耳片充分散开后...

    620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出菇期管理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出菇期管理要点

    1. 注意水分管理平菇子实体含有90%以上的水分,水分管理是出菇期的关键措施之一。出菇的场地要经常喷水,地棚排水沟内经常有水。出菇期始终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但必须注意不能直接往子实体原基和菇蕾上喷水,否则易引起烂菇。幼菇期可用喷雾器适当喷水。只要出菇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好,菌袋就不会...

    2790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选育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选育技术

    1、金针菇选育技术1.1金针菇的野生驯化育种我国的金针菇资源丰富,东西南北均有分布。要获得优良的野生驯化种,必须采集不同地区、不同树木生长的野生金针菇进行组织或孢子分离,得到尽可能多的野生金针菇菌株,再把这些野生菌株放在相同培养基和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栽培,根据菌盖大小、色泽、菌柄粗细、菇蕾多少、绒毛...

    1516 菌类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基地 | 四川阿坝州:果菌间作 每亩增收2万元
    食用菌基地 | 四川阿坝州:果菌间作 每亩增收2万元

    10月14日,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河坝村,漫山遍野的李子刚下枝头,树下的姬菇又从菌棒中钻出“头”来。“这是果-菌间作模式。”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唐杰介绍,果-菌间作模式是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在九寨沟试验推广的一项山地农业新模式。四川是李子大省,截至2020年底,全省李子栽培面积...

    22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育种不再“盲人摸象”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育种不再“盲人摸象”

    食用菌是我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90年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高速增长,2012年跃升为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业,产量占全球75%以上。但是,由于菌种混乱、质量低下和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差,大面积的霉菌侵染报废、减产、绝收等问题频发,菌...

    208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鲜菇盐渍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鲜菇盐渍加工技术

    1、选菇。用来盐渍的菇应适时采收,清除杂质,剔去病、虫危害及霉烂个体。蘑菇要求菌盖完整,削去菇脚基部;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逐个掰开,淘汰畸形菇;猴头菌和滑菇要求切去老化菌柄。当天采收,当天加工,不能过夜。2、漂洗。先用0.6%的盐水(过浓会使菇体发红)洗去菇体表面泥屑等杂质,接着用柠檬酸溶液(pH4...

    2088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