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时间 : 05-26 投稿人 : 夕阳园艺 点击 :

一、优质菌种的标准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 菌菇种植

食用菌的种类虽然繁多,但从总体上看,每一个优良菌种均有"纯、正、壮、润、香"的共性。其标准是:

1、菌种的纯度要高,不能有杂菌感染,也不能有其他类似的菌种。

2、菌丝色泽要纯正,多数种类的菌丝应纯白、有光泽,原种、栽培种菌丝应连结成块,无老化变色现象。

3、菌丝要粗壮,分枝多而密,接种到培养基吃料块,生长旺盛。

4、培养体要湿润,与试管(瓶)壁紧贴而不干缩,含水适宜。

5、具有每品种特有的清香味,不可有霉、腐气味。

二、菌种质量的检验方法

1、直接观察。对引进菌种,先观察包装是否合乎要求,棉塞有无松动,试管、玻璃瓶和塑料袋有无破损,棉塞和管、瓶或袋中有无病虫侵染,菌丝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发生变化。然后在瓶塞边作深吸气,闻其是否具备特有的香味。原种和栽培种可取出小块菌丝体观察其颜色和均匀度,并用手指捏料块检验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

2、显微镜检验。若菌丝透明,呈分枝状、有横隔、锁状联合明显,再加上具有不同品种固有的特征,则可认为是合格菌种。

3、观察菌丝长速。将供测的菌种接入新配制的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置于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如果菌丝生长迅速、整齐浓密、健壮有力,则表明是优良菌种,否则即是劣质菌种。

4、出菇实验。经过检验后,认为是优良菌种的,可进行扩大转管;同时可取一部分母种用于出菇(耳)试验,出菇实验常用的方法有瓶栽法和压块法两种,置最适宜温湿条件下培养,观察菌丝生长速度、转管快慢、吃料能力、出菇速度、子实体形态、产量和质量等来综合评价菌种质量优劣。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发酵可美容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发酵可美容

    灵芝是我国民间常用的食药用真菌,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所含的灵芝多糖是一种具有螺旋状立体构形的葡聚糖大分子化合物,其生物活性与分子量大小和质量浓度密切相关。河南省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晓研究发现,灵芝胞外多糖与胞内多糖相比,具有分子量小、水溶性好、纯度高的特点,可以较好地维持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促进...

    1861 食用菌食用知识 食用菌日常食谱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为什么说白灵菇栽培原料配比要合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为什么说白灵菇栽培原料配比要合理?

    营养的合理配比对白灵菇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寿光市食用菌研究所在2002、2003年各投料20万袋,主料使用棉籽壳,采取加入20%的麦麸及8%左右玉米面的配方,生物转化率均达到60%以上;在2005年采用纯棉籽壳种植白灵菇,投料15万袋,生物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笔者对该问题作以详细介绍...

    1174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河南孟州市杏鲍菇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
    食用菌资讯 | 河南孟州市杏鲍菇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

    眼下,正是杏鲍菇丰收的季节,走进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移民区三联种植合作社杏鲍菇种植基地的生产车间,一排排高高的菌架上,摆满了整齐划一的菌袋,一个个杏鲍菇长势饱满,鲜嫩喜人,采摘人员正推着小车,忙着采摘。据了解,该基地是孟州市一家集研发、培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食用菌生产企业,其打破传统大棚模式,采...

    1966 食用菌新闻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资讯 | 福建:海鲜菇新品种“闽真3号”“闽真6号”打破长期依赖进口日本局面
    食用菌资讯 | 福建:海鲜菇新品种“闽真3号”“闽真6号”打破长期依赖进口日本局面

    海鲜菇又名真姬菇,是福建省工厂化主栽品种之一,年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长期以来,海鲜菇工厂化品种长期依赖日本进口,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作为福建省自主选育的品种——“闽真3号”“闽真6号”,与目前生产品种相比,“闽真3号”生产周期可缩短9天至10天,平均带头菇产量为每瓶621.3克至664.6克,提...

    166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知识 | 形态特征不能决定蘑菇的毒性!
    食用菌知识 | 形态特征不能决定蘑菇的毒性!

    提到鳞片、粘液、细菌盘和细菌环等形态学术语,是毒蘑菇谣言“与时俱进”的表现,甚至有一点可靠性。同时,伞形真菌中有毒物种最集中的鹅膏菌群也有细菌盘和细菌环,菌盖上经常有鳞片,这是鹅膏菌的识别特征。也就是说,按照“菌盘、菌圈、菌鳞毒蘑菇”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免出现包括白毒伞、毒雁膏在内的大波毒蘑菇。然而,...

    972 菌类功效 食用菌食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出菇鉴定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出菇鉴定方法

    一般大多数食用菌栽培户每年都是从不同的菌种出售单位购买母种、原种进行扩繁,以满足生产用种的需求,这样做不但比较方便,同时成本较低。在购得菌种出售单位的一代母种或二级原种后,无论是你是生产自用,还是制种销售给他人,为确保万无一失,取得高产、稳产,请切实做好菌种出菇鉴定等工作。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

    1952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 金针菇袋装高效栽培注意事项
    金针菇袋装高效栽培注意事项

    食用菌品种有不少,比较常见的木耳、金针菇、茶树菇、平菇等等,其中金针菇是很多火锅爱好者的必点菜,近年来我国种植金针菇的人也增加了不少,搞袋装栽培金针菇的人还是挺多的。今天咱们主要学习一下金针菇袋装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一、培养基配方 100公斤棉壳或稻草粉(将干稻草粉碎即可) ,稻草(切成1.6厘米长...

    1841 种植技术大全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眼菌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眼菌蚊防治

    菇房中发生普遍、数量最大且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当属眼菌蚊。眼菌蚊是双翅目眼菌蚊科的昆虫,国内报道危害食用菌、药用菌的眼菌蚊种类就达20种之多,其共同特征是成虫复眼在头顶变尖并延伸左右相接,形成“眼桥”。成虫活动活泼,有趋光性,在地面或菇床表面爬行交尾。幼虫细长,白色,头部黑色光亮...

    238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食用菌谨防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食用菌谨防虫害

    进入冬季,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甚至较夏季有过之而无不及。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害虫,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蝼蛄、蠼螋、马陆、蜗牛等害虫,体型较大,危害性更大。要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坚持“防则下工夫、杀则需彻底”的防、治结合原则。具体方法归...

    241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保健饮料加工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保健饮料加工技术 !

    一、灰树花保健饮料工艺流程:菇体粉碎→热水浸提→过滤→浓缩→低温沉淀→分离→配制→装瓶→杀菌→成品。操作要点:将灰树花子实体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以提高浸出率为准。热水浸提时,料水比为1:10-15,在96—100℃条件下加热2—3h,使可溶性成分转移至液相,然后过滤去渣,为提高浸出率,残渣可重浸一次。...

    1536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多孢分离育种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多孢分离育种法

    金针菇的孢子分离法分单孢分离与多孢分离两种方法,驯化育种采用的是多孢子分离法,该法又分为“种菇”孢子弹射法和菌褶贴管壁法两种。 1、孢子弹射法 取“种菇”切去菌柄,表面用70%的酒精擦洗干净或浸入0.1%的升汞水中1~2min,无菌水冲洗数遍后,用滤纸...

    727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螨虫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螨虫防治技术

    一、螨害种类 危害菇类的螨类较多,主要有蒲螨和粉螨。其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为:①蒲螨:雌虫身体呈椭圆形,两端略长,黄白色或淡褐色,扁平,长0.2毫米左右,头部较圆,具有可以活动的针状螯肢。雄螨体较短,近似菱形,第4对足末端向内弯曲,附节末端有一粗爪。蒲螨行动较缓慢,喜群体生活。蒲螨主食菇类菌丝,制种、...

    60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疫情期间日光温室羊肚菌出菇如何管理?技术要点来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疫情期间日光温室羊肚菌出菇如何管理?技术要点来了

    疫情防控期遇羊肚菌出菇期,在管理上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 温度管理出菇棚距离地面1.5米位置温度18~22℃,土壤2cm深温度8~12℃。空间温度过高会导致羊肚菌子实体萎缩、死亡,地温低于3℃会使子实体受冷害。2. 湿度管理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70~85%,每天棚内微喷两次,每次3~5分钟;出菇棚前...

    77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样制作灰树花二、三级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样制作灰树花二、三级菌种

    人工养殖灰树花以阔叶木屑为主,配少量棉籽壳、麸皮等。由于灰树花是一种非常好氧的食用菌,因此不宜用过细的木粉,应适量加入部分粗木片碎屑,以利通风,粗细以1:3为适宜。 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的配料比例基本一致现列举如下: (1)屑80%、麸皮8%、玉米粉5%、腐质土5%、葡萄糖1%、石霄粉...

    2897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关于食用菌追肥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关于食用菌追肥的注意事项

    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但是,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rdquo...

    267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