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白背木耳简称“台耳”,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1. 适时采收
台耳进入成熟期即耳片开始卷曲,阴雨天应于采摘前5~6天,晴天应于2~3天就停止喷水。池耳片反卷至1/4~1/3,腹面可见白色孢子粉时便可采收。过早采摘品质较差,过迟采摘干制后耳片不平直。采摘时用锋利小刀或特制小弯刀从根部割下,采大留小切勿伤及小耳和料面。
2. 堆制、漂洗
采下的鲜耳,剪掉(即蒂头),堆放在干净的地面上,厚度20厘米内,适当洒些水湿润耳片,堆放6~10小时,以促使耳背面的茸毛生长得更白,然后漂洗泥沙杂物。
3. 干制
台耳晒干比烘干品质要好。将耳片背面朝上,一片片推排于竹席或铺在床单。遮阳网的干燥地面或水泥地面晒场上,随太阳升起、落西的自然光温翻晒,应等耳片发硬时才可翻动,否则耳片就会卷曲,影响外观部商品性。 根据阳光强弱,1~2天即可干燥。阴雨季节采下的台耳先推放寅或棚内,待天晴后再洒水堆制,洗净推晒。台耳折干率4.5~5:1。晒干的台耳片状肥厚面平,正面乌黑发亮,背面绒毛挺直洁白。应及时用内衬薄膜的编织袋包装封口扎紧,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