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跳虫的防治方法

时间 : 07-01 投稿人 : 道哲园艺 点击 :

1.清洁卫生,消灭虫源。①彻底清除制种场所和栽培场所内外的垃圾,尤其不要有积水,防止跳虫的孳生。②跳虫喜温暖潮湿但不耐高温,培养料最好采用发酵料,使料温达到65℃--70℃,可以杀死成虫及卵。③菇房和覆土要经过药物熏蒸消毒后方可使用。④菇房门窗安装纱网。

食用菌跳虫的防治方法 | 菌菇种植

2.诱杀法。①跳虫有喜水的习性,对于发生跳虫的地方可以用水诱集后消灭,具体做法是:用小盆盛清水,很多跳虫跳于水中,第二天再换水继续用水诱杀,连续几次,将会大大减少虫口密度。②用稀释1000倍的90%敌百虫加少量蜂蜜配成诱杀剂分装于盆或盘中,分散放在菇床上,跳虫闻到甜味会跳入盆中,此法安全无毒,同时还可以杀灭其他害虫。

3.药物防治。对食用菌病虫害不提倡使用农药防治,应尽量采用其他方法,少用或不用农药,只有当虫害严重时方能不得已而为之。具体做法是:①床面无菇时,可用0.2%乐果喷杀。②出菇期可喷150倍液--200倍液除虫菊酯。③喷洒苦楝制剂:按苦楝皮:水=1:3--1:5的比例配制,混匀后熬1.5小时即成原药,用时稀释1倍,随配随用。④每立方米用10克磷化铝熏蒸。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物理法防治冬季食用菌病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物理法防治冬季食用菌病虫害

    进入冬季,菇蚊、跳虫等害虫往往在短期内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曼霞说,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尽量采用物理防治措施,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污染。 预防应有针对性 菇棚的修建:应远离村庄、垃圾场、粪堆等地,确保出菇环境远离虫源,可将原材料在强日光下曝晒,或进行发...

    273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孢子简易分离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孢子简易分离法

    1 制备培养基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VB1微量,琼脂18g,水1000mL,pH 值自然。按常规方法制试管斜面。 2 选择种菇 选取生长健壮,八成熟,无病虫害的平菇一朵,用锋利小刀在其上切取菇形美观的菇肉组织一片待用。 3 收集孢于及培养纯化 在无菌条件下,...

    1396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做食用菌母种培育基的简易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做食用菌母种培育基的简易方法

    菇农在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时,一般要用到琼脂。但琼脂价格较高,有些地区还不易买到,而且用琼脂来固化培养基,工序也较繁琐。为此,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简易母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绿豆粉培养基。将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绿豆粉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调成糊状,装入试管,装入量为试管容量的1/4-1/3,然后塞...

    1039 蘑菇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利用高效摇瓶进行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培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利用高效摇瓶进行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培养?

    液体菌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振荡培养和发酵罐培养两类。振荡培养又称为高效摇瓶培养,是利用机械振荡,使培养液振动而达到通气的目的,是将斜面试管菌种接种到培养液中,置摇床上振荡培养。高效摇瓶培养的工艺流程为:制备培养基一分装一灭菌一冷却一接种一摇床培养一一级液体菌种一二级液体菌种。经高效摇瓶培养的菌丝体一般...

    121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慈姑可用水控堆藏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慈姑可用水控堆藏法

    水控堆藏法是指在仓库、营业棚等处,利用流水带走慈姑呼吸所产生的热量,并保持较高湿度的堆藏慈姑的一种方法。慈姑每堆放500公斤左右时,中间应放一通风筒,然后盖上草包或蒲包并浇水湿润。一般每隔4~5天浇一次水。遮盖的草包或蒲包应经常更换,以锡滋生霉菌而引起慈姑腐烂。气温在15℃左右时要多浇些水,以利慈姑...

    1092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保鲜加工的原理与常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保鲜加工的原理与常识

    食用菌采收后,鲜菇若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环境里,会散失水分,菇体强烈收缩、起皱,质地变干发硬;同时,因菇体的后熟作用,其生理活动并未中止,在某些氧化酶(如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能促进菇体组织内的化学:转化,出现呼吸作用加快,变渴、液化、失水并丧失固有的鲜味和香味;另外,附着在菇体表面的各种微生物的繁殖...

    2154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1、灵芝菌种经过若干次的接种栽培后,若平时不注意选优,会呈现菌丝稀疏,即是退化现象,而且菌丝丛中出现褐色无菌丝的斑块,前端菌丝参差不齐、灵芝子实体产量低、小、开片迟、畸形等现象。2、退化原因:接种时菌丝受到机械损伤,菌丝老化,自然退化后菌丝酶活性下降,或者是受到病毒感染。3、菌种复壮:菌种发生退化后...

    1139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巴西菇干品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巴西菇干品加工方法

    先将采收的巴西菇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在通风处晾干或在阳光下晾晒2小时备用。再将烘干机预热至50℃后让温度稍微降低,然后按菇体大小、干湿程度将鲜菇分级,并均匀地排放在烘干机房的竹筛上,菌褶朝下。大菇,湿菇排放在筛架中层,小菇、干菇排放在筛架顶层,质差或畸形菇排放在筛架的底层。 烘干分为3个步骤进行:...

    1785 木耳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杏鲍菇母种培养基常用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杏鲍菇母种培养基常用配方

    杏鲍菇母种配方可用PDA培养基配方,这里提供的是我们在生产上应用认为效果比较好的几个配方。 配方一:土豆200克,麦麸2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食母生4片,VBal片,琼脂15--25克,水1300毫升。常规制作即可。 配方二:土豆300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2克,蛋白胨2...

    932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识别平菇菌种优劣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识别平菇菌种优劣

    不同的栽培季节应选择温度相适应的品种。在选购菌种时,不但要选择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出菇早、产量高、香味浓的品种,还应了解该菌种对温度、营养、氧气、湿度、酸碱度等条件的要求。栽培平菇的成败及产量的高低,菌种质量是关键。优良的平菇菌种,菌丝粗壮抗病,能广泛适应多种栽培料,出菇早,菇形好,产量高。现将平...

    281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管理

    配方与处理:麦粒100公斤,发酵后干贮粪草或糠壳10~20公斤。碳酸钙或石高粉1~2公斤。 麦粒营养丰富,菌丝生长旺盛,为防止菌丝活力早衰,每100公斤麦粒中加放硫酸镁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效果较好。麦粒颗粒饱满表皮厚,无虫蛀破粒,一般以经过休眠阶段的隔年陈麦浸泡效果好,吸水软化快。 将麦粒浸...

    1336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褐斑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褐斑病

    蘑菇褐斑病又称干疱病、轮枝霉等。有些地区发病比较严重,产量受到很大损失。 为害症状:菇蕾被害,生长发育不良,致使菌柄、菌蕾不能形成,变为干缩的白色小菌块。子实体被害,菇盖上产生许多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后来斑点扩大凹陷,中间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生有白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菇柄被害,菇枘...

    76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生产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生产技术

    一、菇房设置 1、菇房建设 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留出0.6...

    2167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瓶栽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率之灭菌篇
    食用菌病虫害 | 瓶栽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率之灭菌篇

    瓶栽食用菌工厂全部采用的是高压灭菌锅,而且食用菌专用高压灭菌锅制造技术十分成熟,设备的进步能够保证灭菌的稳定性。但是,并不是有了先进的高压灭菌锅就一劳永逸了,高压灭菌锅也需要正确的使用才能够保证灭菌彻底,否则因为灭菌引起的污染会更加严重。1、分气缸很多食用菌工厂蒸汽由蒸汽锅炉直接进入灭菌锅,这是不正...

    78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贮藏保鲜技术你了解多少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贮藏保鲜技术你了解多少

    新鲜食用菌味道鲜美,质地脆嫩,深受消费者欢迎。鲜菇经过加工后其风味和营养价值都会明显降低,从国内外食用菌市场趋势来看,鲜销将成为食用菌的主要消费方式。因此,做好鲜菇的贮藏保鲜工作,对于保证鲜菇的市场供应,以及加工后产品的风味、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1. 低温贮藏保鲜(1)原理低温贮藏简称冷藏,是利用...

    657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