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时间 : 04-06 投稿人 : 槿宇 点击 :

猪苓是一种珍稀名贵药用菌,价值极高,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日益上涨。目前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人工栽培受种源限制,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1-3]。鉴于此,目前国内各地开始研究发展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如技术攻关成功,推广应用前景可观,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4-6]。笔者通过3年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外地猪苓纯菌种,再转管扩大培养成纯菌种栽培种,然后在山区密林坡地、山外塑料大棚、地下室或窑洞环境下进行纯菌种掰块木段伴栽、纯菌种木段打眼点种、纯菌种代用料木段伴栽、塑料袋熟料接种栽培、枝条作菌材繁殖种苓等试验,观察纯菌种猪苓生长情况,以筛选出适宜蓝田县栽培的猪苓纯菌种并提出其栽培技术规范,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 菌菇种植

1 材料与方法

1.1 猪苓纯菌种品种比较试验

引进光大1号、03-1号、03-2号、猪苓8号、猪苓3号等5个品种,实际参试品种为03-1号、03-2号、猪苓8号、猪苓3号。共设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试验地点在葛牌镇化坪村和雷家村,田间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播种时先挖约20cm深的坑,在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然后将直径6~10cm的段木均匀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土。各生育期严格管理,认真及时观察记载。

1.2 枝条作菌材繁殖种苓试验

参试品种为03-2号和猪苓8号,试验地点在泄湖镇兀岩村、葛牌镇化坪村和雷家村,田间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播种方法为:先挖20cm左右深的坑,在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然后将直径2~3cm的硬杂木枝条均匀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各生育期认真及时观察记载,严格操作管理。

1.3 纯菌种栽培猪苓试验

设置木段打眼点种栽培模式、纯菌种掰块木段伴栽模式、纯菌种代用料木段伴栽模式和塑料袋熟料接种栽培模式,在蓝田县东部山区九间房乡韩坪村和南部山区葛牌镇雷家村和化坪村共设立3个试验点,选择阴坡和半阴半阳坡2类栽培场地、密林砂质土和密林腐殖质土2类土壤,设置每窝2层和单层种植方法。参试品种为03-2号和猪苓8号,田间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播种方法为:先挖20cm左右深的坑,在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然后将直径2~3cm的硬杂木枝条均匀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认真及时观察,严格管理记载。

1.4 山外特殊环境条件下猪苓纯菌种人工栽培试验

参试品种为03-1号、猪苓8号,试验地点在史家寨乡侯家村窑洞内和泄湖镇兀岩村大棚内及地下室各1个,在山外设置大棚遮荫条件下栽培、窖洞栽培和地下室栽培3种环境,生料接种和熟料接种2种模式。试验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大棚内播种方法为:先挖20cm左右深的坑,再在坑底铺上3~5cm厚的湿树叶,然后将直径2~3cm的硬杂木枝条均匀撒开,把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均匀摆放其间,再撒1层树叶,上面覆2~5cm厚沙。认真及时观察,严格管理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猪苓8号和猪苓3号发菌快,菌丝满袋快,田间成苓早,数量较多,田间抗湿、抗旱、抗逆性都较好。03-1号和03-2号发菌速度慢,菌丝满袋时间长,田间成苓晚,成苓数量比猪苓8号和猪苓3号少,田间抗旱性好,抗湿性不好。光大1号在实验室转管培养过程中不能形成猪苓菌丝,试验中去掉。引进4个品种中,猪苓3号和猪苓8号近两年来表现较好,值得试验推广,03-1号和03-2号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据2009年9月观察,2008年4月16日在九间房乡韩坪村种植的纯菌种栽培猪苓技术模式研究试验当年6月成白苓,11月转灰苓,2009年4月侵染蜜环菌,9月生长出许多子实体,目前长势良好,每棒生长5~7个,大小均匀,板栗状,直径3~5cm,已长出许多子实体。该试验在分析总结先前试验得失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是选择了阴坡密林腐殖土种植,种植时间适当提前,种植时菌袋质量较好,管理上前期保湿防大雨冲淋,夏季防干旱和高温,冬季保温防冻等措施及时到位。

结合其他试验得出,田间种植的猪苓菌种袋,菌种质量要好,播种时菌丝要发满袋,播种时间山区4月20日以前,山外4月10日以前,越早越好。播种地山区林地海拔1200~1600m,阴坡或半阴半阳坡,密林中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轻砂土壤,以颗粒状团粒结构疏松腐殖土最适合猪苓生长。坡度15~30°、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或修整平坦,顺坡挖窝子,窝深20cm,不宜过深,长70cm、宽60cm,窝距50cm,猪苓菌棒摆放1层最好,猪苓种块掰鸡蛋大,宜大不宜小,蜜环菌菌枝和菌棒要培养好再和猪苓种一块种植。由于猪苓核往地上长,上覆腐殖土不能超过10cm。刚播入田间的菌种,在白苓期以前要特别防雨淋水淹、防干旱和30℃以上高温曝晒。木段打眼点种栽培法,点种量少,成苓小,一般每眼长苓1~2个,不易成活。该栽培法在蓝田县暂不推广。代料两段式栽培法有其可取之处,优点是抗杂菌保湿好,掰块大易成苓,缺点是前期怕雨淋,后期有害虫侵染。用枝条作菌材繁殖种苓试验表明,枝条幼嫩,初期发菌快,但只能耐用1年,如需繁种仍要加入部分直径4cm以上的菌材。山外特殊环境条件下栽培猪苓试验表明,大棚内夏季温度太高,不适合猪苓生长发育;地下室气温比较稳定,夏季高温时可控制在28℃以下,环境适宜进行人工猪苓纯菌种栽培。

据2009年9月观察,2008年春季泄湖镇兀家岩地下室熟料袋栽培试验当年8月接种,9月猪苓菌丝满袋,10月成白苓,12月转灰苓,目前猪苓板栗状,扁圆形,直径3~6cm,长势良好,温湿度环境适宜,有2袋已长出子实体。表明猪苓菌丝满袋后再接一段熟料袋培养期,在熟料袋上进行菌丝成核过程,成灰苓接上蜜环菌后再田间种植。这样可使大田人工种植基本同野生猪苓人工栽培模式在起点上达到同一水平。在熟料袋配制好后一次性同时加入长好的蜜环菌枝和猪苓种块,以把白苓期、灰苓期、灰苓和蜜环菌侵染这3个时期放入熟料袋进行培养栽植,便于控制猪苓菌生长的温湿度,防止雨淋和水泡猪苓种块和菌料块,也可防止干旱或曝晒对菌料和幼苓的不利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灰苓越冬后部分消失,原因可能是冬前形成的灰苓正处于白苓向灰苓转化的过渡期,不是真正的灰苓,而蜜环菌只侵染灰苓和幼嫩的黑苓,所以不能被蜜环菌侵染,形不成营养共生关系,越冬期营养消耗殆尽而消失。山区纯菌种掰块栽培和山外地下室熟料袋栽取得成功,但获得种苓数量有限,为获得大量种苓,还需进一步完善栽培技术。

猪苓人工纯菌种种植当年形成的苓块抗逆性差,灰苓越冬后部分消失。建议纯菌种种植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场地,播种时采用优质适龄的菌种,管理上前期保湿防大雨冲淋、夏季防干旱和高温,冬季保温防冻等措施要及时到位。山区纯菌种掰块栽培法田间种植初期,建议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种植,这样能提高地温,延长猪苓生长时间,还可防雨淋,高温到来时揭去地膜再采取遮荫防晒措施,保证幼苓安全过夏。熟料袋栽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繁种模式,经过接种培养一年后可得到栽培要求的种苓,然后可进行山区扩大种植,是一种可靠的栽培模式。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预防贴壁菇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预防贴壁菇

    贴壁菇是指生长在瓶壁(培养袋)与培养料之间的菇体,一般体型小且畸形,没有商品价值,但贴壁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使栽培袋表面的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严重者栽培袋表面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形成贴壁菇的主要原因是:培养袋装得太松或不匀,培养袋(瓶)与培养料之间有空隙;培养料含水量低,...

    1706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丹寨县大球盖菇迎丰收 质优价好销路畅
    食用菌资讯 | 贵州丹寨县大球盖菇迎丰收 质优价好销路畅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移民社区金泉街道林下大球盖菇种植基地高大的马尾松树下,大球盖菇探出红色菌帽,搬迁群众正忙着采摘、分拣第一批。大球盖菇俗称赤松茸,营养价值丰富,是食用蘑菇中的珍稀品种。为带动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2020年,金泉街道培育种植了近20万棒食用菌,解决近千名搬迁群众就业问...

    620 菌类文化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PDA母种培养基中沉淀现象的处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PDA母种培养基中沉淀现象的处理

    食用菌生产中,PDA培养基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母种培养基。在制做过程中,经常出现沉淀现象,在斜面尾部出现灰白色沉淀,影响菌种外观形象。经过多坎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原因及处理方法。1、水质硬度过高,在煮汁及高压灭菌过程中,水中杂质产生沉淀处理方法:培养基制做之前,先用络台滴定法测定水的pH值及硬度,将p...

    359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赤松茸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赤松茸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营养价值高,其栽培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的特性,且操作简单,可利用冬闲时间种植增加农民收入。1. 理化特性赤松茸属中低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2℃,在10℃以下和30℃以上菌丝生长缓慢,持续36℃以上会造成菌丝死亡;子实体...

    138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巧培育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巧培育

    菌种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通常也称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其培育方法各异,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母种培养:培养母种是指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母种培养基的制备通常用土豆洋菜培养基。配制1000毫升培养基,用土豆200克,琼脂18-20克,葡萄糖20克。做法: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蚕豆粒小块,放...

    2655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常见问题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常见问题

    菌种出菇期间发生侵染性病害主要症状:幼蕾死亡、幼菇发黄、死菇、菇体变褐等。播种后菌种不萌发或吃料困难主要原因:菌种退化、老化;菌种未经脱毒处理、自身携带病毒或病菌;基料灭菌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酸败;接种时温度过高等。处理:更换适龄、健壮的脱毒菌种;因基料或接种原因时,重新装袋生产。发菌期间污染严重主...

    938 食用菌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茶树菇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茶树菇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

    茶树菇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热带地区却罕见,极冷极热的气候条件都不适合发育,茶树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养方法来进行栽培。茶树菇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于小乔木类油茶林腐朽的树根部及其周围,生长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中秋前后。对于种植的茶树菇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呢?具体介绍如下:1、软腐病病...

    1366 菌类病虫害防治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绿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绿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黑木耳,又名黑菜,桑耳、本菌、树鸡、木蛾、木茸,因形似耳,加之其颜色黑褐色而得名,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其性平味甘,人胃、大肠经。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的作用。黑木耳绿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症状:初期在培养料、椴木接...

    184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

    菌种制作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和蘑菇、草菇菌种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可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新区主要靠引进母种或原种。适合大球盖菇母种生产的培养基如下: 1.母种培养基 (1)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胨(豆胨)1克、酵母2克、麦芽糖2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

    277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常用的消毒剂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常用的消毒剂

    化学消毒杀菌剂广泛用于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消毒灭菌,其主要种类有:重金属盐类所有重金属盐类对微生物、人和动物都有毒害作用,如汞、银、铝、锌、铜等,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常用0.1%~0.2%升汞溶液对玻璃器皿、非金属器械及用于菌种分离的种菇、菇木进行表面消毒。氧化剂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臭氧、...

    1566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鲜香菇的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鲜香菇的加工

    香菇露饮料,配方为干香菇30克、奶粉20克、柠檬酸7克、白糖适量、水1000毫升。将香菇煮开,过滤取汁,加入其他配料溶解即成。 香菇汽水:配方为香菇30克、水1000毫升、柠檬酸9克、小苏打6.5克。香菇煮水过滤取汁,加柠檬酸,待冷却后装瓶,最后加入小苏打,迅速盖紧冷却即成。 香菇酱油:是香菇煮汁,...

    1553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有机金针菇的储藏与保鲜方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有机金针菇的储藏与保鲜方式

    一、短期贮存法1、清水浸泡法:采收的金针菇以每把1公斤扎成小把,浸没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水中。可保鲜1-2天。2、盐水浸泡法:鲜菇用0.5%-l%的食盆水浸泡15-30分钟,捞起,沥干,用无毒塑料袋密封包装。可保鲜3-5天。3、药剂处理法:金针菇漂洗后用0.1%-0.25%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10...

    23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母种的制作 1、培养基配方 ①、黄豆芽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羊肚菌基脚~50克,水1升。 ②、黄豆芽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升。 ③、栎木屑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升。 ④、马铃薯2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蛋白胨0.5克...

    1737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罐头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罐头加工工艺

    我国生产的蘑菇罐头品种有整菇、钮扣菇、片状菇和碎菇等。出口罐头用马口铁罐,规格有184g装至3000g装等十余种。(1)原料菇的验收:加工出口蘑菇罐头的鲜菇必须是一级菇;二、三级菇可加工一般罐头。作为片状菇罐头的原料,菌盖直径不超过4.5cm,作为碎片菇罐头的原料,菌盖直径不得超过6.0cm。(2)...

    2328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的烘干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的烘干工艺

    羊肚菌在干燥物料的里面属于比较小气的物料,为什么说比较小气,因为它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非常高。羊肚菌含水量非常高,采摘新鲜的羊肚菌,用手一捏,水分一滴一滴往下面掉。水分非常高,出水比较容易,在烘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控制不好导致物料烘干的失败,风险是比较大的,属于高风险的干燥物料。羊肚菌烘...

    39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