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大球盖菇菌种制作

时间 : 06-18 投稿人 : 兴润 点击 :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和蘑菇、草菇菌种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可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新区主要靠引进母种或原种。适合大球盖菇母种生产的培养基如下:

大球盖菇菌种制作 | 菌菇种植

一、母种培养基

1、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胨(豆胨)1克、酵母2克、麦芽糖2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2、马铃薯葡萄糖酵母琼脂培养基(PDYA)马铃薯300克(加水1500毫升,煮20分钟,用滤汁)、酵母2克、豆胨1克、葡萄糖1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3、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80克、麦芽糖10克、酵母2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上述3种配方中如不加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以上培养基需按常规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和培养。

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1、小麦秆或裸麦秆,切碎(长2—3厘米),泡湿,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2、小麦、裸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浸泡,煮透至没有白芯但表皮不破,加2%碳酸钙,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3、木屑和小木片各40%、麸皮20%,制作栽培种培养基。

还可用平菇或金针菇下脚料作培养基重新灭菌后备用。

三、接种

可以用培养3—4天的液体菌种接种。若用固体菌种必须加大接种量(菌种/培养料),接种量最少10%,最好15%—20%。

四、培养

接种后,把菌种瓶或袋放在20—28℃培养室中培养。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几天后,菌丝生长速度会逐渐缓慢,加速菌丝生长的方法是搅拌。用液体菌种接种的无菌麦粒培养基,每隔3—7天摇瓶一次,把菌丝摇断,可以刺激菌丝再生,能保证菌丝生长旺盛。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一、食用菌种瓶的选择  用100毫升医用盐水瓶代替试管作盛装培养基的容器。  二、培养基的配制  1.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2.制作:马铃薯挖去芽眼,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后加水,在铝锅中煮沸25~3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放入铝锅中,加入琼脂,...

    178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如何减少污染?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如何减少污染?

    香菇栽培易受污染,是因为袋栽香菇实质上是在香菇菌种上出菇。为了当年能够顺利出菇,制种季节恰好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比较容易受污染。为了减少杂菌污染,提高袋栽香菇制种成品率,在遵循菌种制作-般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选用质量较好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筒制袋装料②木屑、麸皮、米糠等先过筛(孔眼为...

    2173 蘑菇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出菇异常及处理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出菇异常及处理办法

    金针菇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 1.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或只在沿袋壁四周出现少量菇蕾。防止办法:①适时搔菌,刺激料面同步现蕾;②在菇蕾出现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干燥;③在沿袋壁四周见有菇蕾时,将其...

    2834 蘑菇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资讯 | 湖北安陆市食用菌协会成立 打造食用菌产业“航母”
    食用菌资讯 | 湖北安陆市食用菌协会成立 打造食用菌产业“航母”

    6月17日,湖北省安陆市食用菌协会成立,这是安陆市委、市政府适应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形势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安陆市“3+6农业产业链”成立的第一个行业协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安陆市食用菌产业势头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2021年,发展袋料食用菌235万袋、产量2180吨、产值2620万元。近年来,随着国内...

    244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动态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栽培高产栽培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栽培高产栽培要点

    选择培养料:选择奶牛粪和玉米秸的效果最佳,要求粪草新鲜、无霉变,玉米秸需要揉搓,需放入一定量的玉米轴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加些骡马粪更好,每立方米粪可种12平方米双孢菇,每平方米需要33~35市斤秸草,秸杆需要用生石灰水浸泡后方可堆发,粪的湿度手握刚能溢水为宜,在首次翻料时需加入2斤石膏/平方米、l斤磷...

    46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采收制干和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采收制干和贮藏

    1.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黑木耳,种一年,收三年,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椴木,便可连续生产。①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予粉,此时应立即采收。②采收季节。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间的...

    1756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l、生切法:第二周继续发汗,每隔2--3天翻动一次,两周后,当茯苓表皮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时,取出擦试干净,去掉覆盖的稻草,晾干表皮水份,晾至茯苓表皮起皱纹时,用刀削去黑表皮晒干称茯芩皮,中间肉质部分用利刀切成一厘米的方丁,方丁均匀一致,晒干即可,如遇阴雨天,以防霉变,需用坑灶焙干,干燥后茯...

    157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菌驯化的步骤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菌驯化的步骤

    1、要分离出菌种,采取组织分离的方法进行,培养用普通培养基。分离后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左右,从而获得一级种。2、要制备好二级种和三级种,原料可用麦粒、棉籽壳和木屑等,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有了菌种就可以人工驯化栽培了。3、在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要模仿出菇时的生态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

    231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加工贮藏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加工贮藏方法

    1.干制法 一般采用阴干法、晒干法、烘干法等。 日晒是一种既经济,又不用设备的方法。也可阴干或用风吹干。但此法受天气条件的限制。 生产上常用烘干法,建一烘干房,热源可以用炭火或煤饼,烘时参照烘烟楼形式。房内无烟,要有排气设备。开始温度控制在35℃左右。10小时后升到55℃~60℃,以后渐渐下降,14...

    881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生产时隐性污染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生产时隐性污染

    母种在分离或转管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被霉菌污染时,一般初为白色菌丝,菌丝纤细,颜色发暗,2—3天后出现黄、红、绿等杂色斑点,比较好识别。而被细菌、酵母菌污染时,由于它们没有菌丝,是单个细胞分裂繁殖,因此,污染严重时,在试管中可发现其菌落隆起,表面光滑,不透明,似蜡烛油状。转接母种中的细菌菌量不...

    90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瘿蚊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瘿蚊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平菇瘿蚊又名小红蛆、瘿蝇,属双翅目,瘿蚊科,瘿蚊成业形似小蚊子,微小细弱,肉眼很难看到,幼虫头部、胸部、背部深褐色,其他为版褐色或淡桔色。瘿蚊包括嗜菇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Wood)、施贝氏瘿蚊(M.speyen Barines)、异足瘿蚊(Heteropeza Pygmae...

    154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杂菌污染预防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杂菌污染预防方法

    防止杂菌污染,要安排适宜温度栽培,香菇菌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5℃,子实体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5℃。菌龄以菌丝长满瓶底5天左右为最佳。菌丝要求生长均匀、粗壮、绒毛多、色泽洁白、未扭结成原基、有鲜香味,千万不能采用带杂菌的菌种。培养基所用的木屑、麦麸子等都要新鲜、无霉变,培养料含水量50%~5...

    76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保鲜技术

    1、低温贮藏法 (1)常温保鲜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或纸箱...

    241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菇蒜辣酱的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菇蒜辣酱的加工

    新型复合调味品——菇蒜辣酱,既可自食,又可馈送亲友,还可出售,当是一种利用市场、技术致富的上好门路。 一、 配方 1.主料:平菇35千克,豆瓣酱25千克,大蒜35千克,红辣椒5千克。 2.辅料:碘盐5千克,蔗糖3千克,姜粉2千克,大葱粉1千克,五香粉0.5千克,花生油5千克,香油1千克(碘盐及蔗糖...

    1979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脉孢霉的发生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脉孢霉的发生与防治

    脉孢霉(Neurospora spp)又称链孢霉、红色面包霉或串珠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和病害。由于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食用菌栽培中一旦被污染将造成重大损失。自2008年以来,我们走访了北京房山、山东淄博、河北平泉、黑龙江尚志、苇河等地的食用菌产区,发现此病害侵染食用菌培养料和菌丝...

    1092 菌类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