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秋季出菇预防杂菌管理

时间 : 06-23 投稿人 : 树澄 点击 :

1、拉大日夜温差。白天气温高,盖层薄膜,可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时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

香菇秋季出菇预防杂菌管理 | 菌菇种植

2、节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湿度在85%左右,随着大批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下降空间相对湿度至80%左右。

3、适宜发明干湿差。秋菇前期,菇筒内部含水量较充分,完全能满足第一批菇子实体生长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后,停滞喷水,掀膜通风,让菌筒外表单调1—3天,再盖上薄膜提高畦温,增进菌丝生长。2—3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会发白长出菌丝。这时再喷水增湿,掀膜通风,促使下一批菇生长。

4、保证通风,减少畸形菇。气温在23℃以上,每天早、中、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18—23℃,早、晚各通风1次;气温在17℃以下,每天通风1次即可。

5、预防杂菌感染,延长菌筒寿命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蘑菇病毒病:该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受害程度与感染期有关。一般使用带有病毒的菌种,则在蘑菇发育早期发病,对产量影响极大,甚至绝收。在蘑菇菌丝体生长期由带有病毒的担孢子降落在菇床上萌发而引起发病的,则第一潮菇生长正常,产量不受影响,随后的几潮菇,由于病菇逐批增多,产量逐批下降。 症状:子实体最明显的...

    2313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鉴定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鉴定方法

    菌丝洁白,像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一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种。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干缩,为老化菌种...

    1645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知识 | 送灵芝有何寓意?
    食用菌知识 | 送灵芝有何寓意?

    灵芝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更是被人们誉为“仙草”“瑞草”,本身它的外形似如意,因此又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象征着富贵、美好、幸运,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的祥瑞之物。灵芝在中医药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对人类的健康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古代,历代帝王都会视灵芝为祥瑞之物,在各种神奇的野史中更是把灵芝视为...

    2263 食用菌文化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育种 | 平菇出菇期管理
    食用菌育种 | 平菇出菇期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过一段时间,袋内出现大量黄褐色水珠,这是出菇的前兆,这时即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此阶段管理要点如下:1.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是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刺激有利于出菇。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5℃~10℃,以刺激出菇。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湿,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

    1047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双孢菇褐腐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双孢菇褐腐病

    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湿泡病、水疱病等,病菇幼时受浸,该病是由一种叫做疣孢霉的病菌引起。后期,其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或畸形菇,且在表面生一层“白毛”。即其病原菌菌丝体温度在20℃以上时,短短4-5天的时间,病菇色泽变暗,继以腐败,渗出褐色的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度时,该过程变长,约需...

    2166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织金县棚内香菇长势喜人 绘就美丽“三农”新画卷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织金县棚内香菇长势喜人 绘就美丽“三农”新画卷

    近年来,贵州省织金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兴产业、美环境、育新风、提治理、促增收,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三农”新画卷。走进织金县后寨乡,微风袭来,香菇诱人的香味飘荡在山野之间,群山环绕下,一座座食用菌大棚坐落其...

    2142 食用菌动态 菌类文化
  • 食用菌菜谱 | 鱿鱼炖番茄蔬菜
    食用菌菜谱 | 鱿鱼炖番茄蔬菜

    材料:鱿鱼150 克,洋葱1/4 颗,胡萝卜3 公分,鸿喜菇30克,大蒜5克,月桂叶1 片,罐头番茄200 克,白酒1/4 杯,红椒醃橄榄4 颗,水1/4 杯,鸡粉1 小匙,盐 少许,胡椒少许,奥勒冈叶 适量,橄榄油1 大匙,巴西里末少许做法:1、鱿鱼切除内脏、眼睛和口部。身体部分切轮状,脚的部分切...

    1100 食用菌吃法 食用菌保存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杂菌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杂菌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杂菌的综合防治,是指协调应用生态、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防治病、虫、杂菌。其基本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菇类生产布局,选用优良品种,采取科学栽培管理措施,选择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组成完整的有机防治体系,达到降低危害、提高效益的目的。下面介绍食用菌...

    558 菌类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育种之组织分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育种之组织分离

    组织分离是最常用的一种食用菌育种方法,组织分离是食用菌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的特点是能够稳定的遗传母体的遗传性状,发生遗传突变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选育出比母体更优秀的品种几乎不可能,在生产中,组织分离常用于延续一个优良的品种。大多数食用菌都可以采用组织分离进行育种,组织分离的方法比较简单,过程简单...

    150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菌棒消毒后散发酸臭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菌棒消毒后散发酸臭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可能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如下三点:1.培养料存放时间过长,并且在存放时条件不好,导致雨雪浸泡后变质,而带有大量杂菌。在普通的灭菌灶消毒时,很难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导致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料内的各类杂菌在拌料后条件适宜大量繁殖滋生,使培养料酸败,产生难闻的酸臭味。解决办法:原料存贮条件要好,一定要...

    1063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菌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菌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污染杏鲍菇菌种或培养料的细菌种类很多,其中以能形成芽孢的芽孢杆菌较常见,其次是荧光假单孢杆菌和欧氏杆菌等。一、危害症状母种受细菌污染后,培养基表面呈潮湿状,有的有明显的菌落,有的散发出臭味,杏鲍菇菌丝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栽培过程中培养料遭大量细菌污染后,变质发臭而腐烂。特别是麦粒菌种发生细菌污染后,...

    913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软腐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软腐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 表现发病时,菇床上出现白色菌丝,并迅速蔓延,若不及时控制,可扩展至整个菇床。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把子实体全部“吞噬”而只看到一团白色的菌丝,后期白色菌丝变为水红色。蘑菇在整个发育期都会受到这种病菌的浸染,被浸染的子实体逐渐变为褐色直至腐烂。 二、发生特点 软腐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在覆土...

    1350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链孢霉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链孢霉的防治方法

    冬季菌丝培养期,早晚通风换气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培养室内与室外温差较大,此期直接往培养室通风换气次数过多、过勤、时间过长,使培养室内出现较大的温差,久而久之,菌袋上部形成一层黄色水珠并封满培养基料面,逐渐被厌氧性细菌污染,由黄色水珠转变成黄褐色固体物,待菌丝培养后期或菌袋栽培管理期间,均能使菌袋上部...

    1448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干制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干制技术

    银耳从接种到采收一般要35~40天,如遇阴雨天,可延长5天采收。以耳片完全展开,呈现出色白、半透明,柔软而富有弹性时为适采期;标准以每朵直径达到15-20厘米为准,鲜重150-200克,此时不管银耳大小均需采摘;采收时间以上午为好,从基部采收干净。采摘后的银耳,将耳根剪除,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即可进...

    1749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绿霉病害防治十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绿霉病害防治十法

    一、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二、先用3%的来苏尔溶液或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霉菌处。三、在霉菌处撒上高锰酸钾颗粒后,喷水于霉菌外围。四、取生石灰9份、多菌灵1份、水适量灌刷霉菌处。五、用5%的石灰水浸泡霉菌,待霉菌消失后...

    207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