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我国金针菇新品种的选育

时间 : 05-26 投稿人 : 金通园艺 点击 :

金针菇在国际市场上是仅次于蘑菇、香菇,居第三位的主要食用菌。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开发金针菇新品种的概况;金针菇优良菌株的野生驯化育种、担孢子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笔者通过野生驯化育出的我国第一个自选和定型的金针菇优良菌株“三明1号’及平用担饱子杂交法育出的生物学效率达100 以上、优质、抗病性强、栽培性能稳定的金针菇优良菌株“杂交19号”的品种特性、栽培特点和管理技术;以及金针菇品种的选育方向。

我国金针菇新品种的选育 | 菌菇种植

关键词:金针菇;野生驯化;担孢子杂交;诱变;品种特性

金针菇的代料栽培开始于日本。早在1928年日本京都伏见的森木彦三郎首创了以木屑、米糠为代料的金针菇瓶栽法。至60年代初即实现了金针菇的周年工厂化生产。80年代以前,世界金针菇产量主要来自日本,现日本年产量约10万吨左右。

我国的裘维蕃等人曾于30年代进行过金针菇瓶栽试验,之后,各地科研工作者也陆续采集、分离野生金针菇菌株,但均因产量低等原因,至70年代末期,国内市场上还没有金针菇产品。为了早日开发具有“增智、抗癌”保健作用的金针菇新品种,笔者等于1979年开始对金针菇形态、栽培特点、营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深入进行金针菇新品种的驯化、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1982年,从野生驯化再分离的28个菌株中选育出我国第一个自选定型的“三明1号”优良菌株,于1984年1月7日通过国内专家鉴定同时研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取材方便、来源丰富的金针菇代用料高产配方及袋栽生产工艺,在我国成功地开发了金针菇新品种。1986年,又从“日本信浓2号”和“三明1号”孢子杂交的96个菌株中选育出“杂交19号”。该菌株具有两亲本的优点,生物学效率达100 ,是一株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杂交新菌株,1988年底通过专家鉴定,并迅速推广至全国28个省市,年栽培量达数亿袋。这是国内第一个金针菇杂交优良菌株,多年来均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当家品种。之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华中农大真菌室等科研单位也陆续选育出适合各地栽培的SFV-9金针菇优良菌株。J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金针菇产量最多的国家。现将金针菇育种技术、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特性,以及今后的育种方向报道如下,

1金针菇选育技术

1.1金针菇的野生驯化育种

我国的金针菇资源丰富,东西南北均有分布。要获得优良的野生驯化种,必须采集不同地区、不同树木生长的野生金针菇进行组织或孢子分离,得到尽可能多的野生金针菇菌株,再把这些野生菌株放在相同培养基和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栽培,根据菌盖大小、色泽、菌柄粗细、菇蕾多少、绒毛有无、产量高低、生育期长短、抗病力强弱选育出符合要求的菌株,淘汰质量差的菌株。对筛选出来的野生菌株再经不断的人工,选择保持原菌株的优良特性,改变部分特性,就可以逐渐变成人工栽培品种。

1.1.1驯化育种步骤

1.1.1.1野生原菌株栽培试验 对采集的野生金针菇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其菌丝生长速度、出菇能力及形态、栽培特点,从中选出较优的野生金针菇菌株。

1.1.1.2严格选择种菇 进行再分离从较优的野生金针菇菌株子实体中选择出菇早、菇蕾多、菌柄长、色泽较好、开伞较慢的种菇作为分离材料,采用髓部、菌肉和孢子分离三种方法再分离。

1. 1. 1.3稳定性考察 从上述再分离的金针菇菌株的栽培过程中筛选出优良菌株,并经多次栽培试验,最后确定优良的野生驯化菌株。

1. 1.1.4对照菌株比较 把驯化选育出的优良菌株与国内外引进菌株进行对照试验。笔者等先后经过四代选择和三年稳定性考察,从分离的各菌株中选育出优于其他野生驯化菌株和国内外引进菌株的“三明1号”优良菌株。

1. 1.2“三明1-号”菌株与原野生菌株生产性状比较

1. 1.2. 1产量 原始野生菌株于1974年由黄年来先生从三明市洋山枯枝上分离,当年栽培产量20g/瓶。经孢子和组织分离后于1979年栽培达80g/瓶;又经髓部分离、筛选后,1982年产量达145g/瓶,250g/袋,优于本所其他野生菌株,也优于供对照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河北和山西生物所、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野生菌株及供对照的日本“信浓2号”菌株。其生物学效率达80 以上。

1.1.2.2形态 原三明野生金针菇子实体形态:子实体15-18朵;菌盖直径1.5~3.4cm,金黄至黄褐色;菌柄长度2-- 4cm,粗0.5cm, 上端金黄色,基部为褐色,绒毛多(图1)。

第一次三明野生金针菇菌株栽培特征:菌盖金黄色,直径1.5 ~2.0cm;菌柄长度参差不齐,长的9cm,短的3cm ;菇蕾数少;基部褐色有绒毛。

“三明1号”菌株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每丛约为100朵以上;菌盖早期呈半球形,淡黄色至金黄色,直径为1一2cm,菌盖厚度0.2cm,中央稍厚,边缘渐薄开展;菌柄圆柱状,长为10一15cm,直径0.3一0.4cm,基部色泽为金黄色至浅褐色(图2)。

1. 1.3“三明1号”栽培特点

“三明1号”菌株在光线明亮、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菌盖极易开伞,菌柄易变褐色。所以,栽培时必须注意在黑暗条件下尽量降低栽培室温度;在栽培袋上覆盖无纺布或1一2丝的薄膜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就可以抑制菌盖开展,子实体保持金黄色至黄白色。在温度升高情况下,相对湿度必须适当降低至85 左右,即可减少因含水量高引起的腐烂现象,从而提高产品质星。

“三明1号”菌株经专家确认具有产量较高、菌柄脆嫩、抗病力强、栽培周期短的特点适宜在我国自然条件下栽培。80年代初期它已作为我国开发金针菇新品种的优良菌株在各地推广,而且至今仍是北方寒冷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之一。笔者认为,我国的金针菇资源十分丰富,驯化育种是金针菇育种中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能选育出适合我国当地栽培、产量高、风味特别又相似于野生金针菇的优良菌株。

1. 2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手段繁琐,但它是目前培育新的优良菌株的真正有效方法。金针菇是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可利用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进行杂交,其杂交方法有多孢杂交和单孢杂交两种

1.2.1多孢杂交

在自然界中,单孢杂交机会不多,大多数的野生食用菌是由多孢杂交产生的,其菇形圆整,几乎无畸形菇,抗病力强,后代有很强的优势。由于金针菇产生的无性粉孢子容易干扰杂交工作,因而可采用多孢杂交进行金针菇的杂交育种。该法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选用两个特定的具有不同遗传特征的菌株,让其担孢子在同一时间内快速自由杂交,然后及时挑选杂交菌丝,可尽量排除粉孢子干扰。同I时,由于金针菇容易在培养从上形成子实体,因而是否发生杂交和发生基因重组容易辨认。笔者根据金针菇特性,在育出“三明l号”的墓础上,于1984年开始以日本“信浓2号”为父本,“三明1号”为母本,采用多孢杂交法进行金针菇育种。经多年栽培研究,于1986年选育出国内第一批杂交优良菌株。其中“杂交19号”是具有双亲优良特性的一株高产优质、栽培性状稳定的优良杂交菌株,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各地大而积栽培的当家品种。之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也采川担孢子多孢杂交法育出新的杂交菌株。多孢子杂交育种步骤如下。

1.2.1.1选择亲本菌株 亲本菌株必须具有优良菌株某些特性。如选择亲本甲菌株共有菌盖内卷、开伞慢、菇体白的特征;选择乙菌株时,必须选择出菇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的特征,以便使甲、乙菌株通过杂交具有互补性。同时,两亲本菌株必须具有远缘性,这是能否获得优良菌株的关键。

1.2.1.2多孢杂交操作法 采用担孢子同时弹射法进行两亲本的多孢杂交。该法相似于自然界中的多孢杂交,只是两亲本菌株是经过选择的特定菌株。

1.2.1.3挑取菌落 及时挑取各种类型菌落,包括由于拮抗作用而被明显分割成各小区的菌落和菌丝生长旺盛的菌落。

1.2.1.4出菇试验及子实体分离 进行出菇试验,挑选各袋中产量高、质量好的子实体进行分离。

1. 2. 1. 5对峙反应 分离的菌株首先进行菌株间的对峙反应,弃除相同类型的菌株,之后再与两亲本菌株进行对峙反应,选择同时存在拮抗作用的菌株。该试验的工作量大,但作为多孢杂交育种的初筛,确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经对峙反应后选择的菌株即为杂交菌株。

1. 2. 1.6杂交菌株出菇试验 进行杂交菌株的出菇试验,考察其菌丝生长速度、出菇快慢、菇蕾数量、子实体性状、产量及抗病力强弱。

1.2.1.7选出优良菌株并进行稳定性 考察经上述试验筛选出各项指标均较好的优良菌株,再进行2一3次稳定性考察。

1.2.1.8优良杂交菌株鉴定 进行了形态鉴定、对峙反应鉴定(图3)、同功酶鉴定(图4)。这三项指标的综合鉴定可以证明选育出来的优良菌株是否系不同于亲本的新杂交菌株。

多孢杂交获得的菌株,实际上是单孢(甲)X单(乙);双核(甲)X单(乙);双核(乙)X单(甲)的杂交异核体菌株。该菌株相当于微生物杂交获得的异核体或高等植物的杂种子一代。根据对食用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可以保持遗传稳定的特性,对杂种子一代的金针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即可获得得稳定的杂交菌株。笔者第一批多孢杂交获得的“杂交19号”、“杂交4号”菌株;第二、三批多孢杂交选出的“杂交66”等菌株经多年试验均为稳定、高产优质的优良菌株。

1.2.2“杂交19号”菌株种性及栽培特点

1.2.2.1形态特征 子实体形态近于甲、乙两亲本之间。菌盖自至淡黄色,直径0.5- 1.5cm菌肉厚0.3cm,稍内卷;菌柄粗细均匀,0.2-0.3cm,长度15cm以下,整体呈白色,15cm以上时,基部1/5处逐渐变淡黄色;过于成熟时,基部呈淡褐色。菌柄稍有光泽,几乎无绒毛。菇形圆整,无畸形菇,极少扭曲,属细密形(图5)。

1.2.2.2种性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快、栽培周期短,从接种至出菇只需32d,完成栽培周期仅需35一50d。产量高,采用高产配方,生物学效率可达100 以上。适应性广,南北方均可栽。子实体发生适温10-15℃,生长适宜温度4 -18 ℃,在21-23℃时尚能耐2-3d高温,气温下降后生长正常。抗高温能力比日本菌株强,且种性稳定。

1.2.2.3栽培管理特点 催蕾时,要求较大的通气量,必须经常掀开覆盖物,可使菇蕾长满培养基表面。保持黑暗,子实体呈白至淡黄色。低温并控制好湿度,可使子实体圆整、结实、不易开伞、白色或淡黄色。

1.2.3单孢杂交

金针菇菌丝产生的粉孢子容易干扰杂交工作,因而在进行不同性别的单孢杂交时,必须排除无性粉孢子的干扰,以获得真正的单孢杂交菌株,这点在金针菇的单孢杂交育种中是很重要的。经过单孢配对后获得的杂交菌株优劣必须通过栽培试验才能确定。具体操作步骤与香菇单孢杂交育种相似。

其中还须注意的是,在挑取甲、乙两亲本单核菌丝配对的异核体菌丝时,需挑取中间接触部位的菌丝、靠近甲单核菌丝部位的菌丝及靠近乙单核菌丝部位的菌丝。上述三种位置挑取的异核体菌丝虽然来自同样的甲、乙两个单孢子,但栽培的结果是不同的。这个问题也是香菇、平菇等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单孢杂交时需注意的。

另据介绍,用可以出菇的单核菌丝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可以得到产量高、出菇快的金针菇新菌株。潘保华等进行了金针菇单孢结实性的研究,已经单孢结实性菌株与非单孢结实性菌株交配选出6个强优组合菌株。

1.2.4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也是选育优良菌株的一种方法。笔者曾用15W(2537Å)的紫外线诱变菌丝体,获得优于原菌株的金针菇诱变菌株。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以“三明1号”为亲本菌株,用60Co-γ射线诱变金针菇原生质体选育出“F8815”和“F8817”菌株;北京农科院植保环保所以“杂交19号”作为诱变出发菌株,经担孢子紫外线诱变,单核菌丝体杂交培育出“F9309”和“F9321”菌株,据报道,产量均比原亲本菌株高。

2金针菇品种的选育方向

在我国,金针菇已成为大众饭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因为黄色金针菇菌柄脆嫩,风味好,因而人们更习惯和喜欢食用黄色金针菇。随着金针菇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其质量必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选育菌盖内卷、开伞慢;菌柄白至淡黄色、不易褐变、基部无绒毛;脆嫩而又有芬香味,外观质量好并容易保存的优良菌株已成为我国金针菇品种的选育方向之一。

但在国际市场上,因为长久以来日本的金针菇产品首先占领市场的缘故,因而习惯上喜欢食用白色金针菇。所以选育出能在我国南、北方自然条件下栽培、产量高、抗病、抗高温能力强的白色金针菇优良菌株是育种方向之二。

另外,选育温度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在20-30℃的高温情况下尚能正常生长、产量高、质量又好的金针菇高温菌株也是今后育种的方向。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木耳贮藏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木耳贮藏要点

    适时采收 无论春耳、伏耳、秋耳,都要在雨过天晴、耳片稍干后采收。如果天气干旱,应在采收的头天傍晚均匀地喷一些水,在次日早晨露水干后采收,这样的木耳不易碎。如遇连绵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通常用小竹刀或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并挖出耳根。 及时制干 采收后的鲜木耳含水量较大,如...

    228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常用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常用加工方法

    金针菇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腌制、干制和罐制等,现简介如下。1.腌制。利用食盐或食糖的高渗透压,杀灭腐败微生物。腌制分为盐渍或糖渍,方法如下:(1)盐渍金针菇。将金针菇清洗、去根除杂后,按上法用食盐水或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然后煮制10~15分钟,用12波美度的食盐水腌3~6天,倒缸后再用25波美度食盐水腌...

    822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藏出口香菇的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藏出口香菇的方法

    一、排湿刚采摘的香菇含水量较高,须进行排湿处理。(1)晾晒。鲜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晾晒时间:秋冬菇3~6小时;春菇6~7小时;夏菇1~2小时。(2)热风排湿。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自制的热风回转窑内,在40摄氏度环境中排湿。(3)利用排湿机排湿。排湿后的鲜菇,采用大包装时含水量...

    254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及防治

    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及防治朱建标1 郭倩2 谭琦2 凌霞芬2 郭力刚2(1上海市南汇区食用菌技术推广站;2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201106)近年来,秀珍菇生产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但随着生产的扩大,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

    62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易染菌及其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易染菌及其防治

    1.菌丝生长阶段易发生的杂菌①青霉:青霉是最易发生的丝状菌。发育适温30℃-35℃,但在20℃左右也长得很好。青霉开始蔓延时和金针菌丝相似,随着逐渐成熟长出青色孢子。②曲霉:曲霉开始繁殖时是白色菌丝,成熟后着生黄绿色孢子,发育适温是30℃左右。栽培室在堆肥附近,或曾放过菌种,或附近有制曲厂都易生长曲...

    449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无公害双孢菇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无公害双孢菇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李保龙 华尔山 孙振福当前的双孢菇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促进剂,不仅影响了双孢菇生长,而且导致双孢菇中有毒物质残留严重超标,极大地影响了双孢菇等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扩张,因此如何搞好无污染、无残留的无公害双孢菇生产,是当前食用菌科研和双孢菇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食用菌生产中药物使用...

    1163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除草剂对羊肚菌产量有什么影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除草剂对羊肚菌产量有什么影响

    羊肚菌种植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草比较茂盛,当草过多的时候,明显影响羊肚菌的生长发育,如下面这样的图片,采摘羊肚菌也变成了找羊肚菌。产量可想而知。茂盛青草的危害除羊肚菌生长的干湿环境无法控制外,还会因通风不良造成的羊肚菌菌柄较长,菇质下降。此外,大量的青草营造了湿润的环境,青草内部藏匿着大量的蛞蝓或蜗牛...

    273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罐头加工技术研究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罐头加工技术研究

    金针菇营养丰富,口感好,但生产季节性强,自然气温下一般冬季及早春上市,尽管可用空调实行周年生产,但生产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且生产中病害发生严重。罐藏金针菇质地清爽、脆嫩、风味鲜美,解决了金针菇周年供应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金针菇罐头加工技术研究。 1原料与方法 1.1金针菇采用金针菇白色、黄色两个品...

    2881 菌类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保鲜香菇出口加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保鲜香菇出口加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原料选择保鲜香菇的加工,首先要注意原料新鲜度,这是决定保鲜香菇成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原料要新鲜,色泽要正常;其次,菇朵形态要完整、圆正,菇柄要完好无缺,菇体要保持自然生长时的优美形态;菇肉要肥厚,菇盖边缘要内卷整齐,菌膜末破或微开,未开伞;菇盖直径不小于38毫米;无病虫害、异味和泥土杂质。二、原料...

    241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知识 | 虫草多糖、虫草酸...蛹虫草全身都是宝
    食用菌知识 | 虫草多糖、虫草酸...蛹虫草全身都是宝

    根据研究表明,蛹虫草含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齐全,而且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物质,含量多种且十分丰富,研究者更将人工种植的与野生冬虫夏草进行对比,其中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和超氧化...

    2419 食用菌食谱 食用菌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贮藏

    干燥贮存。香菇吸水性强,不易贮存,当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发生霉变。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贮存。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状石灰或干木炭等吸食湿剂,以防返潮。 低温贮存。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 避光贮存。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

    1804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储存香菇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储存香菇法

    采用二氧化碳(CO2)低氧杀虫法,能使香菇储存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不生虫、不生霉、不变质,保证一年四季供应市场。 一、用聚乙稀薄膜制作一个能密封的罩子,大小自定,一般可容5~10吨为宜。罩子成长方形,顶端留个检查口。堆放时将成件香菇袋口解开,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成堆分三层,底层为防潮剂,中层存放香菇...

    1492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赵东雷:“小蘑菇”种出“大梦想”
    赵东雷:“小蘑菇”种出“大梦想”

    近年来,广西大新县注重人才培养,培育和扶持适应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新型农民队伍,通出台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吸引他们把创业梦扎根在家乡,用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返乡创业青年赵东雷就是其中之一。赵东雷2004年接触到食用菌后,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他在南宁学习3年种植技...

    267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废料大有用途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废料大有用途

    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食用菌废料处理成为重要问题。食用菌废料又叫菌糠、菌渣、下脚料、废菌筒,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它营养成分,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主要用途有:1.重复利用:栽培了草菇、平菇、香菇、木耳、蘑菇等品种的废料,只要菌丝生长较好,培养料未被杂菌污染,则可将其...

    274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斑病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斑病

    黑斑病。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可长时间高于90%,要看天...

    461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