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高产虫草菌素蛹虫草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时间 : 07-09 投稿人 : 大学生园艺 点击 :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是重要的药用真菌,已列入中国药典。在日本、韩国、中国等已将蛹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应用于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开发。目前,蛹虫草虽已实现人工栽培,但由于菌种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丢失形成子实体的能力,从而影响蛹虫草规模化的人工栽培。蛹虫草无性型菌丝体也含有与有性型子实体同样的生理活性物质及相似的药用价值。因此,可利用发酵生产蛹虫草无性型菌丝体来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但仍面临野生型菌种虫草菌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较低的问题。因而,开展提高蛹虫草无性型菌丝体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育种工作就显得十分的必要。现将利用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筛选高产虫草菌素的蛹虫草菌株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高产虫草菌素蛹虫草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 菌菇种植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培养基 蛹虫草菌株CM9—26: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真菌资源研究所保存提供,作为紫外线诱变的出发菌株。

菌丝生长及产孢培养基:加富PDA培养基(黄清荣,2005):马铃薯2009,麸皮5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KH2P04 3g,MgS04 2.5g,维生素B1 0.01g,琼脂20g,水1000mL;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含0.6mol/L蔗糖的PDA培养基;固体发酵培养基:大米25g,玉米粉0.4g,葡萄糖10g,蛋白胨59;营养液:硫酸镁1.09,磷酸二氢钾29,柠檬酸铵1g,水1000mL。1:1.6加入营养液。

1.2 药品、试剂和仪器 Alhec h高压液相色谱仪:美国AUtech公司;ellulase(from Trichoderma Viride)购自Solarbio公司(日本);虫草菌素和腺苷标样购自Sigma公司(美国);大米:市售;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裂解酶液:O.8mol/L MgSO4为渗透压稳定剂,配制含1%cellulase的酶解液,用以制备原生质体。

1.3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菌株CM9—26在PDA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7~10d,收集孢子并制备成均一的孢子悬液(1xll8个/mL)。取200uL涂布铺有玻璃纸的PDA平板,25℃培养65h,收集菌丝体。取300mg湿菌丝体加30mL裂解酶液,25℃,60r/min酶解2h。将原生质体液过滤,取滤液,32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预冷0.8mol/L MgSO4溶液重悬沉淀,3200r/min再离心10min。原生质体沉淀重悬于0.8mol/L MgS04,终浓度106个/mL。

取200ml原生质体液涂布双层再生培养基平板(底层为菌丝生长培养基,顶层为再生培养基),25℃培养4—5d。

1.4 原生质体的紫外线诱变处理 照射前,先打开石英紫外光管预热30min。取5mL浓度为106个,mL原生质体液于无菌的直径9cm平皿中,磁力搅拌,距离紫外灯30cm,分别照射0s,10s,30s,50s,70s,90s,110s,140s,170s,200s,230s,300s。在黑暗中完成照射过程,红灯下操作。每一照射取1mL适当稀释后取0.1mL涂布原生质体再生平板。25℃黑暗培养50d,计数,绘制紫外线诱变致死曲线。每处理3平行。

1.5 固体发酵 将野生菌株和诱变后筛选得到的菌株转接产孢培养基大斜面,25℃恒温培养7—10d,无菌水洗下斜面孢子,制成均一孢子悬液,终浓度为106个/mL。取2mL孢子悬液接种固体发酵培养基,25℃培养15d,取出,60℃烘干,测干重(以下称发酵菌质干重)、蛹虫草腺苷以及虫草素含量(以占总发酵菌质干重的百分比计)。

1.6 遗传稳定性试验 将高产虫草菌素的突变菌株连续传代15代,每代培养8d,每代进行固体发酵,检测虫草菌素、腺苷含量及发酵菌质干重的变化,考察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以未传代CMM-81为对照。

1.7 蛹虫草腺苷和虫草素的HPLC检测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60℃烘干的发酵菌质0.100g,放人带刻度的10mL具磨El塞试管中,加入水,超声波振荡30min,用0.45μm膜过滤后,再取1mL过滤液加入10mL刻度试管或容量瓶中,加入水稀释定容至10mL。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反相柱(4.6mmxl50mm,25μm);柱温,50℃;流动相,10mM KH2PO4溶于甲醇,双蒸水(8:92);流速,0.8mL/min;进样量,20μL;测定波长254nm。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外线照射时间与蛹虫草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关系 为了确定紫外照射时间与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关系,将原生质体于紫外线下分别照射0s、10s、30s、50s、70s、90s、110s、130s、150s、170s、190s、210s、250s、300s,涂布再生培养基培养,根据再生菌落数绘制了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时间效应曲线(图1)。根据试验需要及诱变后的初筛结果将诱变致死率确定在85%左右,即紫外线照射时间为170s。

图1 蛹虫草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照射时间效应曲线

2.2 紫外线诱变菌株的初筛 以170s为紫外线诱变照射时间,分别照射22批,每批稀释后涂布再生培养基,分离得到快速再生的菌落334个。根据笔者前期研究发现色素与虫草菌素的合成呈正相关。以及梁月等研究报道网产色素菌株比不产色素菌株具有更强的形成子实体的能力。因此,将菌落颜色和生长速率为指标进行诱变菌株的初筛。结果共筛选到7株颜色较出发菌株深,生长较出发菌株快的诱变菌株,即CMM-6、CMM-27、CMM-76、CMM-81、CMM-123、CMM-234、CMM-289。将这些菌株进行下一步的复筛。

2.3 诱变菌株的复筛 将初筛到的7株菌株进行固体发酵,发酵菌质60℃烘干后测定其干重、虫草菌素以及腺苷的含量。结果见表1,初筛获得的7个突变株发酵菌质干重与出发菌株CM9—26无明显差异。有3株突变株即CMM-6、CMM-81、CMM-234发酵产物的腺苷含量高于出发菌株,其中CMM-81的腺苷含量最高,达到0.036%,是出发菌株的2倍。7个突变株发酵产物的虫草菌素含量均高于出发菌株,其中CMM-81虫草菌素含量最高,达到0.437%,是出发菌株的2倍。综合发酵菌质干重、虫草菌素及腺苷含量,复筛得到1株较优良的突变株CMM-81。

2.4 突变株CMM-81遗传稳定性 将复筛得到的突变菌株CMM-81连续传代15代,以发酵菌质干重、虫草菌素和腺苷为指标来评价其遗传稳定性。一般认为连续传代10-15代后各项指标相对于未传代菌株的变化率在≤±5%为遗传稳定的菌株。表2显示,CMM-81传代15代后其发酵菌质干重变化很小,最大变化率为0.77%;发酵物中虫草菌素及腺苷含量的变化也不大,变化率分别为O.92%及2.78%。由此表明,CMM-81能稳定合成虫草菌素,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表1 发酵菌质干重、虫草素及腺苷含量

表2 菌株CMM-81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耳基结块如何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耳基结块如何防治

    (1)选用无螨菌种:种源带螨是导致菇房螨害暴发的首要原因。因此,菌种厂应保证菌种质量。菇农应到有菌种生产资格的菌种厂购买菌种。(2)培养料要严格发酵彻底处理:在夏季播种时要彻底清扫菇房,菇房架子宜用无机型材料,以减少螨虫的滋生场所,也便于消毒处理。(3)在夏、秋季高温时播种,为确保菌丝生长期安全,应...

    784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预防草菇死菇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预防草菇死菇

    一、草菇喜高温高湿环境。培养料进菇房后,要严格控制其含水量,并杜绝使用超龄菌种,保持菇房温度在30℃左右。 二、因草菇是好气性真菌,需大量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因此,菇房的通风与保湿要保持协调。三、菌种床面施的麦麸不宜超过30%,以减少绿霉菌等杂菌的发生及害...

    2797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常见食用菌消毒剂分类
    食用菌病虫害 | 常见食用菌消毒剂分类

    消毒杀菌剂用于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消毒灭菌,其主要种类有:一、重金属盐类。所有重金属盐类对微生物、人和动物都有毒害作用,如汞、银、铝、锌、铜等,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常用0.1%~0.2%升汞溶液对玻璃器皿、非金属器械及用于菌种分离的种菇、菇木进行表面消毒。二、氧化剂。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臭...

    2865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用冰箱保藏菌种要注意这几大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用冰箱保藏菌种要注意这几大方法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条件,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做好菌种保藏是保证食用菌增产、菇农增收的重要保障。家用冰箱保藏菌种是菌种保藏方法中最常用、最简单也最经济的方法,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抑制菌种生长的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延缓菌种老化的作用。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许多菇农常将菌种直接放...

    297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小菌核病的诊断与防控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小菌核病的诊断与防控

    小菌核病,又称白绢病,罗氏菌核病,主要危害草菇、双孢蘑菇和平菇。1、症状:该病发生在播种后的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形成阶段。发生初期,在料堆或菇床覆土表面的菌丝常呈一圈一圈的环形,菌丝白色、棉絮状、稀疏、有光泽,比草菇菌丝粗壮。后期白色菌丝消失,在覆土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颗粒状菌核,大小如小米粒,以后...

    1879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温室培育平菇常见病症和处理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温室培育平菇常见病症和处理方法

    平菇是食用菌产品中最受欢迎的一类产品,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生长速度快易于栽培。平菇栽培一般都是在八到九月份出菇,是众多养菇商家的热门产品。今天成都好农福菌业讲解,温室中培养平菇常见的病状有哪些。如果平菇出现了瘤盖菇症的话,则菇体的生长便会逐渐的变慢,同时有可能导致菌盖僵缩,并且停止发育生长。面对这种情...

    1851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生产中发菌期应注意哪些问题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生产中发菌期应注意哪些问题

    1、菌丝表面出现"菌冻"。发菌期间,平菇菌丛的生长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产生热量,使料温和环境温度形成温差,这个温差使膜内菌块表面的水蒸气逐渐凝结成水珠,培养袋两端通气不畅,水分来不及蒸发,聚集在菌袋的下凹处,形成隔氧层,时间一长,受害的菌丝处会因缺氧和淹渍而自溶死亡。生产中应注意经常倒袋,通风及培养袋...

    1182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这份关于黑木耳采收与加工技术的宝典可不要错过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这份关于黑木耳采收与加工技术的宝典可不要错过了!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黑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今天介绍一下关于黑木耳采收和加工技术: 一、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采收黑木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

    259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菌种沙土保藏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菌种沙土保藏法

    (1)取河沙加入10%稀盐酸,加热煮沸30分钟,以去除其中的有机质。 (2)倒去酸水,用自来水冲洗至中性 (3)烘干,用40目筛子过筛,以去掉粗颗粒,备用。 (4)另取非耕作层的不含腐植质的瘦黄土或红土,加自来水浸泡洗涤数次,直至中性。 (5)烘干,碾碎,通过100目筛子过筛,以去除粗颗粒 (6...

    2600 木耳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的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技术简介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的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技术简介

    一、鸡腿菇的贮藏保鲜技术鸡腿菇以采收菇蕾为主,菇蕾肉嫩、味鲜,保存期长,一般在现蕾7-10天,菌环尚未松动脱落,菌盖未开伞时采菇,若采收不及时,菌盖会产生黑色自溶物,使菌盖自溶变成黑汁,不能食用,而失去商品价值。烘干要及时,视菇体大小先切成3-5个薄片,均匀地摊在烘筛上,放入烘箱,初期温度控制在38...

    94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菜谱 | 蘑菇炒油菜
    食用菌菜谱 | 蘑菇炒油菜

    食材准备:口蘑350克、小油菜200克、猪油渣40克、葱1棵、辣椒2个、盐1小勺、鸡精少许、胡椒粉半勺烹饪过程:1、先准备好口蘑、油菜、猪油渣等食材,挑选油菜可以选小一点又鲜嫩的,大一点的油菜口感会差一点。2、将油菜、口蘑都放入淡盐水里泡1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3、锅中烧开水,为了颜色更加油亮好看,在...

    2845 食用菌吃法 食用菌保存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贮藏期害虫的防除措施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贮藏期害虫的防除措施

    应积极贯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避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1)要加强精选工,序的管理,严防害虫感染,严格做好生产车间清洁卫生和治虫工作。 (2)成品仓库进货前要清除仓内杂物废料,用 38%~40%敌敌畏乳剂1:50倍液进行一次空仓杀虫消毒,以杜绝虫源。 (3)严格控制成品的水分。一般菌...

    542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今冬蘑菇病害须及早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今冬蘑菇病害须及早防治

    清理死蕾、死菇,并破坏料表0.2厘米厚左右,使用药物杀菌。具体方法是:发现染病后,停止菇棚用水,将死菇等摘除,并用小铁筢子将料表清除掉0.2厘米厚左右,露出新料。将所有废弃物清理干净,用60~8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对病区进行喷洒,发病严重者可使用原液或10~20倍溶液涂刷,并隔天再喷洒一次,然后密闭菇...

    2779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酸奶的加工制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酸奶的加工制作方法

    (1)材料 选用新鲜、无异味、无霉变、无机械损伤的鲜平菇,以及选用符合GB6914—86标准的鲜牛乳。蔗糖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 (简写L.B)、嗜热链球菌(简写S.T),分别活化5代后制成工作发酵剂(L.B:S.T为1∶1)。 用的设备包括打浆机、高压均质机、干燥...

    62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平菇贮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平菇贮藏保鲜技术

    一、适时采收双孢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菌伞将开但菌膜未破时;平菇在菇体颜色由深变浅、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时采收最好。采收后在凉棚中将菇分好等级,把不适宜贮藏的开伞菇、病菇和有虫菇选出。二、贮藏方法1.低温贮藏:双孢菇采后经挑选分级,用清水冲洗干净,为防止菇色发黄或变褐,可放入0.01%焦亚硫酸...

    281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