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八大措施防蘑菇病害

时间 : 07-11 投稿人 : 臣秦 点击 :

树立综合防治的“大防治”观念。食用菌病害的发生甚至流行或暴发,都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规律就是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需要相当多的条件的,如果某项条件不能满足,则病害的发生就可能减轻、降低,甚至无法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也不能形成危害。因此,不能仅在病害的发生环节去防或治,而应从源头抓起,至生产完全结束为止,中间环节亦不能稍有放松以彻底杜绝病害发生的渠道。

八大措施防蘑菇病害 | 菌菇种植

选用优良脱毒菌种,是保证菌种不带任何病毒病菌、确保菌丝健壮、提高菌丝抗性的有效措施。脱毒菌种,系采用先进的尖端分离培养技术,历经菌丝至勘探基或子实体的四全循环的脱毒操作,培育出来的菌种。脱毒菌种除保持原菌株的生物特性外,其自身不携带任何病毒病菌是其优势之一;由于在脱毒过程中人为调控基质及温度,又使其大大提高了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及抗逆性,这是脱毒菌种的优势之二;脱毒过程的同时又是一个恶劣条件下的驯化过程,使菌种自一开始就生长在相对环境中,在逐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增强抗性、提高抗病性,这是脱毒菌种的优势之三。综合结果表明,使用脱毒菌种的综合发病率下降60%以上,从而为栽培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严格菇棚及栽培环境中的消毒处理,是消灭残存病毒病菌的主要手段。栽培菇棚,尤其是老菇棚,由于长期栽培形成的易病条件和栽培中病害的遗留菌丝、孢子等,再次栽培时极易形成危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菇棚栽培产量低、病害严重的主要原因。首先,清理菇棚周边环境,诸如粪堆、草堆、垃圾等应清理干净,将杂草类一并清除,多次喷洒500倍左右的多菌灵类杀菌药物,以彻底清洁环境。其次,对老菇棚应予刮除墙皮,有条件时可将地表铲除1厘米左右,基后兑制5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对棚内进行地毯式喷洒,即使墙体、边角、立柱、通风孔等亦应喷洒药物,不留任何死角,揭去棚膜上的覆盖物,令其暴晒,约5~7天即可启用。该项措施能够较彻底地杀灭棚内病毒、病原菌,其基本原理是:蘑菇祛病王是一种杀菌抑菌剂的复配药物,对病毒病菌有着较强的杀伤力。也可使用10倍强优戊二醛溶液、200倍金星消毒液,生产中尽管甲醛的刺激性较大,但配制多甲溶液喷洒杀菌的效果亦很好,一般可按多菌灵:甲醛:水为1:2:100的比例,如果上季栽培时病害较重可适当加大药物浓度。最后,对原发病害严重的菇棚,可拆除上层架杆、塑膜等物,棚内堆以秸秆杂草,点燃焚烧,将草灰翻入土层中,重新架杆覆膜,再施以药物喷洒,效果很好,该法采用物理化学结合方式进行杀菌,相对要彻底一些。但具体操作时应选择无风天气,并备有适当的灭火手段,菇棚集中区域应统一行动,此外靠近村庄、建筑物的菇棚不要采用该法,以免发生火险。

对覆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是防止带病进棚的重要环节。覆土材料的杀菌处理,我们倾向于暴晒、药物、堆闷的办法,选择覆土材料后,在硬化地面进行暴晒,随着翻动,使土粒保持在0.5厘米以下的粒度,多为粉末状,配制10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边喷边拌,反复2次,建棚后覆膜进行堆闷,效果极好。

基料处理要严格,这是确保“不带病进棚”的关键环节。该阶段包括干料的暴晒处理,堆酵处理的均匀一致和装袋播种的规范化、熟料接种以及培养发菌等环境的清洁杀菌。完成发菌后,菌袋进棚前应配制20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盛于大盆等容器,将菌袋逐浸洗一遍后再进棚。

菇棚内经常喷洒杀菌抑菌药物,是出菇管理过程中主要的预防手段。自菌袋进棚或基料进棚播种后,即应经常喷施药物,以达预防病害之目的。由于棚内相对密闭,通气相对较差,加之空气湿度偏高和温度较恒定,故可诱使病害的发生。

将病害消灭在萌芽之中。初发之时,是防止病害大量繁殖形成危害的主要措施。对初发病害,应下狠心进行彻底处理对菌袋立体栽培的,连同发病菌袋清理出棚,浸药后深埋处理。数量较大时,可喷药后进行堆闷,也可撒拌石灰粉后进行堆闷,方法是;建堆后,用稀泥巴将料土堆封堆,令其自然发酵、产热,杀死病菌。对覆土栽培的,应扩大病区范围连同基料一控到底,清理出棚。

有效防止和杀灭害虫,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多害虫往往携带大量病菌,一旦进棚,即可形成“病源”,到处传播,形成蔓延,因此在防治病害的时候,万不可忽视对虫害的控制和杀灭。主要措施有:清理外部环境,喷施高效低毒药物控制虫源;菇棚门口撒施2米以上石灰过道,以防爬虫类进入;通风口、门口封挂防虫网,以防飞虫类进入;发现虫害后,采取毒饵诱杀方式,效果较好。对菇蚊蝇类,可在出菇间歇期喷洒灭害灵类即可杀灭;也可配制糖醋液诱杀,按高度白酒:糖:醋:水为1:2:3:4的比例配好后,加生产方式3~4滴DDV液,盛于容器,成虫趋味飞入,即可杀死。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加工技术

    鸡腿菇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辅助疗效,为消费者所青睐。但鸡腿菇成熟快,易开伞自溶,采收后如不及时食用或加工,就会失去食用和经济价值。现将鸡腿菇最常用的盐渍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工艺流程:鲜菇修整→护色→漂洗→漂烫杀青→冷却→盐渍&...

    76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母种生产时应注意隐性污染问题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母种生产时应注意隐性污染问题

    母种在分离或转管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被霉菌污染时,一般初为白色菌丝,菌丝纤细,颜色发暗,2—3天后出现黄、红、绿等杂色斑点,比较好识别。而被细菌、酵母菌污染时,由于它们没有菌丝,是单个细胞分裂繁殖,因此,污染严重时,在试管中可发现其菌落隆起,表面光滑,不透明,似蜡烛油状。转接母种中的细菌菌量不...

    2195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发菌期流黑水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发菌期流黑水的原因

    香菇菌棒发菌期流黑水的现象虽然给菇农朋友带来损失较小,但是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冬菇菌棒越夏的时期,其实导致香菇菌棒发菌期流黑水的因素有很多,小编整理了相关因素给广大菇农朋友参考。1、菌棒培养料配比不科学,或者培养料堆积时间较长发酸,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发菌时期菌棒流黑水。2、香菇菌棒内水分偏高,加上生产...

    207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湖北省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到随县香菇博览馆进行调研督导
    食用菌资讯 | 湖北省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到随县香菇博览馆进行调研督导

    日前,湖北省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到随县香菇博览馆进行调研督导。在香菇博览馆,陈良一行先后来到香菇知识科普厅和随县香菇产业展示厅,了解展厅规划配置,听取近期建设情况汇报。陈良一行围绕如何更好完善和提升博览馆硬件设施和展陈形式深入展开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陈良强调,要加强香菇博览馆广场整体设计和顶层谋划,...

    1883 菌类资料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分级标准及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分级标准及加工技术

    一、草菇分级标准: 1.鲜菇分级:一级:菇粒周长8-11厘米,实粒。 二级:菇粒周长6-8厘米,实粒。 三级:菇粒周长6-8厘米,包皮稍裂。 菇花:菇蕾开裂不超过0.5厘米。 级外:菇粒周长5-6厘米,有部分菇花。 2.干菇分级:削头,无泥沙杂质,菇面鼠灰色或灰白色,菇肉白色。无开膜开伞...

    243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以科学的名义,浅谈食用菌栽培如何有效控制温度和酸碱度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以科学的名义,浅谈食用菌栽培如何有效控制温度和酸碱度

    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它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水分、湿度、空气构成、光照、酸碱度以生物因子等,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高效栽培食用菌,温度和酸碱度应如何控制?一、温度适宜是食用菌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因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必须在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化学反应下完成,而酶的催...

    2834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黄菇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黄菇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蘑菇种植过程中会有黄菇的出现,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蘑菇的产量和质量。那么蘑菇黄菇的原因是什么呢?蘑菇黄菇怎么防治呢?1、蘑菇黄菇多发病原因发病原因之一主要是低温季节管理不当,在低温季节菇棚内湿度有可能过大,喷水过度,菇体上附着游离水过多,吸水后不能蒸发,致使菇体新陈代谢减弱,造成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大...

    591 食用菌药品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疣孢霉病的危害和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疣孢霉病的危害和防治

    疣孢霉病又称湿泡病、白腐病,它不仅危害蘑菇,也危害草菇、平菇、香菇、银耳、灵芝等。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则连年种植,年年复发,轻者减产40%,重者可造成绝收。 一、危害症状 该病菌只浸染子实体而不侵害菌丝体。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发。第一茬菇发病,其传染源通常是覆土及旧菇架;后几茬菇发病则...

    2991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小菌核病的诊断与防控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小菌核病的诊断与防控

    小菌核病,又称白绢病,罗氏菌核病,主要危害草菇、双孢蘑菇和平菇。1、症状:该病发生在播种后的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形成阶段。发生初期,在料堆或菇床覆土表面的菌丝常呈一圈一圈的环形,菌丝白色、棉絮状、稀疏、有光泽,比草菇菌丝粗壮。后期白色菌丝消失,在覆土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颗粒状菌核,大小如小米粒,以后...

    1879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薄皮与空心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薄皮与空心的防治方法

    双孢蘑菇在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薄皮菇和空心菇,这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如何预防薄皮菇和空心菇呢? 薄皮菇的形成主要是因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再加上蘑菇密度大,营养供应不上所致。产生薄皮菇还与品种的特性有关:贴生型品种,大多数出菇密,容易产生薄皮菇,产量低,质量差。气生型品种,培养料和覆土层过...

    2997 蘑菇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蜜饯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蜜饯的加工方法

    1.选料和处理。选形态正常,色泽洁白或微黄,无霉变,无斑疤伤的鲜猴头菇为原料。菌丝不超过0.8厘米,直径不大于5厘米为最佳。收后切去根蒂,清除粘附在菌刺上的碎屑和杂质,立即浸入2%食盐水中,要尽快加工。 2.热烫。在锅中放入清水,再加入适量柠檬酸,将猴头放入煮沸5~6分钟,捞起,迅速用冷水冲凉。对个...

    2256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的辨别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的辨别方法

    菌丝洁白、粗壮、舒展、均匀,边缘整齐,生长速度快;在瓶壁呈扇面羽毛状发展,生长健壮,会分泌酱油色的水珠。菌丝长满瓶后,10~15天内常见到琥珀色透明液体,并具有香菇特有的芳香气味,无臭味和霉味。 如瓶内菌丝柱与瓶壁脱离,说明培养料水分过多所致;若既脱离,菌丝柱又开始萎缩,表面菌皮增厚并变为深褐色,...

    2071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育种 | 竹荪林下栽培技术
    食用菌育种 | 竹荪林下栽培技术

    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是世界著名食用菌,目前国内商业化栽培的种类有红托竹荪、棘托竹荪、长裙 竹荪和短裙竹荪,四种竹荪以棘托竹荪栽培规模最大,栽培区域最广,主产区在福建、四川,江西,浙江江山、开化有一定规模的大田栽培,丽水在91-9...

    222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资讯 | 江苏淮安洪泽:食发展用菌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食用菌资讯 | 江苏淮安洪泽:食发展用菌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江苏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今年初投产的年产10万吨菌苗基地一期项目现场育苗车间空无一人。因为该基地拥有荷兰进口的全自动控温育苗设备,不需要人。该项目作为单体规模全国较大、生产技术全国先进的双孢蘑菇产业链项目,占地80亩,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之多。该项目通过最先进的三次发酵工艺,将双孢菇种植期缩短至4...

    1265 食用菌资讯 菌类文化
  •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真菌性病害的病因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真菌性病害的病因及防治

    1. 总状炭角菌病(Xyiaria forca fr)又名鸡爪菇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寄生性杂菌,可造成鸡腿菇减产甚至绝收。病状及病因:病害子实体主要出现在鸡腿菇脱袋覆土后的地畦或菌床上,初期为浅棕褐色,内部白色,呈鸡爪或枝珊瑚状分枝。成熟后为棕褐色或灰黑色,表面有许多黑色突起似桑椹状的子囊壳,可形成大...

    682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