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黄菇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花妍巧语 点击 :

蘑菇种植过程中会有黄菇的出现,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蘑菇的产量和质量。那么蘑菇黄菇的原因是什么呢?蘑菇黄菇怎么防治呢?

1、蘑菇黄菇多发病原因

蘑菇黄菇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菌菇种植

发病原因之一主要是低温季节管理不当,在低温季节菇棚内湿度有可能过大,喷水过度,菇体上附着游离水过多,吸水后不能蒸发,致使菇体新陈代谢减弱,造成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而引发子实体的各种病害;

发病原因之二是持续低温天气,造成菇棚内温度过低,食用菌子实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而导致发病;

发病原因之三是有的食用菌品种出菇期处于3-4茬,菌袋内营养不良,现蕾后的子实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而造成发黄死亡。

2、蘑菇黄菇多防治办法有如下几种

一是出菇棚要经常喷洒各类杀菌剂,如菌绝杀、细菌杀、蘑菇祛病王、克霉灵等,一般可一周喷洒一次;

二是菇棚温度过低时,喷水不能过多,湿度以能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为宜;

三是尽量提高菇棚温度,作为平菇来说,棚温在白天以在15℃以上为好;

四是正确了解各类品种的温型及正常生长温度,在管理上作到有的放矢,正确管理;

五是应经常往菇体上喷洒各类抗病增产剂,可选择菇丰一号、光大菌王、立信菌王、三维营养精、菇卫士、菇多生等;

六是一旦发病,可喷洒细菌杀、菌绝杀、蘑菇祛病王、菇卫士、光大菌王、立信菌王等综合防治。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发菌有什么绝招?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发菌有什么绝招?

    香菇接种后要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试验基地发菌有妙招。①.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7~8层为好,一般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②.接种15天左右解去外套袋扎绳,20天左右脱去外套袋。③.每隔7~10天翻堆一次,使菌袋通风透气。④.采用新型水帘风机技术发菌...

    1913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琼脂制作食用菌母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琼脂制作食用菌母种技术

    食用菌玉米粒菌种的制作方法 用玉米粒代替化学药品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制作方法。 一、用玉米粒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原料来源广,营养丰富,成本低,且设备简单,制作简便,易掌握,既省工,又省时。 2、菌丝生长迅速且整齐健壮,适用于各种菇类制种用。...

    442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长期不形成菇蕾是什么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长期不形成菇蕾是什么原因?

    1、温度不适。菌丝在培养料内长透之后,如室温是在平菇品种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内,便很快出现菇蕾。如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抑制原基形成。处理方法:(1)、针对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适时播种;(2)、破块灌水,即菌丝长满料后,破块灌水3~5天后,在缝隙处有大量原基形成。(3)、加压。当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在菌床表...

    2957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标准化控制的八项措施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标准化控制的八项措施

    无公害双孢菇与常规产品在质量上主要区别在于无农药残留、无杂质、无虫害,每100g产品中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嘌呤、可溶性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高于常规产品。在传统生产双孢菇工艺基础上,参考欧盟(EEC)No.2029/91和美国农业部NOP法规规定的有机生产方法,严格控制菌种、培养基的有机质量,生产中不...

    1547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冷藏保鲜技术与冻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的冷藏保鲜技术与冻藏保鲜技术

    一、金针菇的冷藏保鲜技术 冷藏的金针菇应在菌盖轻微展开时采收,过迟,苗柄基部变褐,且绒毛增多而影响质量。采收后及时剪去蒂头和过长的菌柄,按品质、大小、成熟度分成不同的等级。选好的金针菇用塑料膜真空包装,密封后低温保藏,温度在1℃时可保藏20天,7~8℃保藏10天。 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气凋贮藏,即适当降...

    628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精粉的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精粉的加工工艺

    1、准备工作:原料选用无土尘、无霉变的干品灵芝子实体;设备包括粉碎机,夹层反应罐、真空薄膜浓缩器、喷雾干燥机。 2、灵芝浓缩液的制作:将灵芝子实体洗净,粉碎后置于夹层反应罐内加水适量泡煮。在100度下保持2小时后压挤出液体,反复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得滤液。然后滤液导入真空灌膜浓缩器,将液体浓缩至1...

    2352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1、灵芝菌种经过若干次的接种栽培后,若平时不注意选优,会呈现菌丝稀疏,即是退化现象,而且菌丝丛中出现褐色无菌丝的斑块,前端菌丝参差不齐、灵芝子实体产量低、小、开片迟、畸形等现象。2、退化原因:接种时菌丝受到机械损伤,菌丝老化,自然退化退化后菌丝酶活性下降,或者是受到病毒感染。3、菌种复壮:菌种发生退...

    135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收获要防曲霉污染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收获要防曲霉污染措施

    食用菌很常见,是一种有营养食物。在培养料上发生曲霉危害,可及时通风干燥,控制室温在20~22℃,杂菌受抑制后再恢复常规管理。蘑菇等多种食用菌培育过程中常受曲霉菌污染危害,常见的有黄曲霉、黑曲霉、灰绿曲霉等,受害后可见疏松的呈现黄色、黑色、灰绿色等不同颜色的颗粒状物。曲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分生孢子随气...

    1165 木耳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麦粒菌种制作把好五关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麦粒菌种制作把好五关

    食用菌栽培中所用的麦粒菌种因具有营养丰富、透气性好、发菌快、菌丝生长旺盛、接种简便、用种省、播种均匀、使用效果好等优点,成为平菇等生产中最常用的栽培种培养基。但如果麦粒菌种配制不好,尤其是水分过多或蒸煮过度时,会出现培养基发酸、发黏“菌丝生长稀疏、缓慢甚至造成污染”导致制种失...

    1680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采收与储藏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采收与储藏加工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特为种植户提供香菇的采收与加工储藏技术,供大家参考。一、香菇的采收1、适时采收冬季气温低,香菇生长缓慢,采下的菇肉肥厚、香气浓、质量好。...

    207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分级和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分级和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一、菌种分级食用菌的菌种分为三级,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1、母种(一级种) 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和生理性状相对稳定的在试管斜面上生长和保存的纯菌丝体。也有人称之为试管种。2、原种(二级种) 由母种转接到天然基质(培养基)上经培养而成的菌种...

    2787 木耳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蘑菇的猝倒病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蘑菇的猝倒病

    蘑菇猝倒病又称萎蔫病,由尖镰刀霉和菜豆镰孢霉侵染引起。主要由带菌的土壤传播。该菌腐生能力很强,能长时间生活在土壤和病残组织中。此病主要侵害蘑菇菌柄,侵染后菌柄髓部萎缩,变成褐色。早期感染的病菇和健康菇在外形上没有差异,只是菇体变得矮小,菌盖部分色泽较暗,同时菇体不再生长,而逐渐变成“僵菇”。另外,菇...

    1482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干制法,速来get!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干制法,速来get!

    1.采收竹荪从抽柄到子实体成熟仅需数小时,出菇时节几乎每天都有子实体成熟,所以需经常检查,及时采收。竹荪菌体娇嫩,采收要轻拿轻放,小心保持菌裙和菌柄的完整。如果采下的子实体有孢体或泥土污染,可用柔软毛刷轻轻蘸水刷净。菌盖洗去残留孢体,菌托洗去表面泥土后,与菌柄、菌裙等一并放在竹篮内备用。2.干制①晒...

    175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提高菌种质量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提高菌种质量要点

    1、环境 菌种生产提倡清洁生产,菌房事先应消毒处理,最好采用2种以上方法交叉消毒,避免杂菌产生抗药性。出现杂菌的菌袋应及时隔离处理,严重的必须及时远扔深埋,不能在生产场地堆积。 2、原料 选择经济实用、来源广泛的原料,已霉变、腐烂的原料不要采用。培养料中各种物质的配制比例要适当,特别是要有适宜的碳...

    118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购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购菌种

    栽培食用菌,菌种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因此,为了买到优良菌种,在选购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闻:就是闻菌种的气味。购买菌种时,必须打开1-2瓶(袋)闻一闻,如有独特的香菇味,则为优良菌种,如有酸味,霉味和臭味,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是变质的,千万不能买。 二看:看外形。首...

    191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