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多孢分离育种方法

时间 : 06-21 投稿人 : 雅伦 点击 :

金针菇的孢子分离法分单孢分离与多孢分离两种方法,驯化育种采用的是多孢子分离法,该法又分为“种菇”孢子弹射法和菌褶贴管壁法两种。

金针菇多孢分离育种方法 | 菌菇种植

1、孢子弹射法

取“种菇”切去菌柄,表面用70%的酒精擦洗干净或浸入0.1%的升汞水中1~2min,无菌水冲洗数遍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将“种菇”的菌褶朝下,用铁丝支撑置于培养皿上,放在消毒擦洗过和大型钟罩下,把灭菌过的滤纸置于培养皿容器内。整个装置要让之通气,否则罩内湿度过大,孢子反而不易落下。经过12~20小时,就可以看到在培养皿内或滤纸上散落一层白色的孢子印。用无菌接种环沾取少量的孢子,置于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大试管或三角烧瓶中稀释,制成孢子悬浮液,再用无菌的注射针筒或滴管,吸取孢子悬浮液,注入1~2滴孢子液于培养基表面,并用无菌接种环涂布培养,待孢子萌发后挑取孢子萌发早、长势好的菌落进行转管培养。

2、菌褶贴管壁法

钩取一块干净、发育良好的金针菇菌褶,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贴在斜面培养基上方的试管内壁上,为了让之贴牢,可加1~2滴无菌水在试管壁上。放好菌褶后,塞入棉塞,置于适温条件下培养。待看到培养基上产生与菌褶相应大小的雾状物时,立即将附在试管壁上的菌褶片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待长成肉眼可见的菌丝时,挑取并放入新的试管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孢子分离污染率较高,要剔除肉眼可见的各种杂菌。之后,挑取的各菌株一定要经过出菇试验来鉴定是否是优良的驯化菌株。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种的选购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种的选购

    我国食用菌生产专业户主要购买母种和原种,栽培种自己制作。为了购买到优质高产的菌种,首先必须对全国菌种生产经营厂家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态度、菌种的质量等作一个全面比较后再决定到哪家去购买。购买时按照各级菌种优质标准选购,定会使你满意而归。母种的选购要做到“三看、一闻”:一看琼脂斜面培养...

    289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块不萌发及早预防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块不萌发及早预防

    平菇接种后菌块出现不长杂菌也不萌发、菌丝变黄枯萎等现象,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 主要原因 一是菌种老化,生活力弱;二是接种时菌块被酒精灯火焰或接种工具烫伤;三是遇高温天气菌种受高温伤害出现烧菌;四是原料处理不当,没有平晒,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有害化学毒素存在于培养基中;五是装瓶或装袋后没有及时灭菌,培养...

    84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质量巧鉴定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质量巧鉴定

    食用菌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和产量高低。因此,食用菌菌种质量鉴定对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

    229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羊肚菌养菌过程中的杂菌污染与处理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羊肚菌养菌过程中的杂菌污染与处理办法

    播种到出菇之前可以错略地统称为养菌阶段,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确保菌丝发菌发好,形成大的健壮的菌丝网络,之后进行“补料操作”——即外源营养袋的施放,供给菌丝网络储备足量的营养物质满足后期菇子生长所需。因此,养菌阶段主要工作显而易见,形成储备有足够“能量物质”的菌丝网络,如果这个菌丝网络很弱或很贫瘠,期...

    2335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作食用菌菌种时杂菌污染的原因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作食用菌菌种时杂菌污染的原因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的发生诸如绿霉、青霉、曲霉、根霉、毛霉以及细菌等杂菌污染,高温季节尤为严重。生产过程中由于杂菌的侵害,往往会引起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寻找杂菌污染的原因,对于提高栽培的成功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常情况下,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污染率在5%以下,如果超出了这一...

    2237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发生趋重,我国登记用药情况如何呢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发生趋重,我国登记用药情况如何呢

    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国民健康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有关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由1978年的5.8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3596.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8.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自2005年总产量突破1200万吨以来,中国成为世界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占比持续提...

    1185 木耳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干制和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干制和贮藏

    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1、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即采收。2、采收季节: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间的木...

    1700 蘑菇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织金县棚内香菇长势喜人 绘就美丽“三农”新画卷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织金县棚内香菇长势喜人 绘就美丽“三农”新画卷

    近年来,贵州省织金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兴产业、美环境、育新风、提治理、促增收,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三农”新画卷。走进织金县后寨乡,微风袭来,香菇诱人的香味飘荡在山野之间,群山环绕下,一座座食用菌大棚坐落其...

    2142 食用菌动态 菌类文化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保健饮料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保健饮料加工

    称取50公斤银耳放入装有搅拌机和蒸气加热盘管的不锈钢容器中,再加入2.5吨椰子水,升温至70℃,缓慢搅拌提取3小时,挤压过滤得提取液。采用该提取液100公斤,放入同样容器中,再添加砂糖10公斤、70%的山梨醇水溶液1公斤、柠檬酸500克和作为稳定剂的藻肮酸钠600克,在40℃下进行搅拌混合,再经装瓶...

    257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三级菌种规范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三级菌种规范制作技术

    编者按:现在到了双孢菇三级菌种生产的时间,不少菇农朋友来信、来电咨询:在双孢菇的菌种生产中污染率很高,常导致产量降低,甚至栽培失败,该如何操作来降低污染呢?本报特邀请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的曹德宾研究员撰写了下文,希望能解除广大菇农心中的疑惑。培育双孢菇三级菌种多以麦粒为原料,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污染率较高...

    1679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在猴头菇栽培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杜绝或减少病虫害入侵的途径和机会,创造有利于猴头菌生长发育但不利于细菌和害虫发生繁殖的生态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到最低限度。在确实需要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只能使用低毒药剂,且应在未出菇前或每潮菇采收后进行,并注意少量...

    1194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蜜饯的制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蜜饯的制作

    1、选料与处理选菇形饱满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蘑菇。洗后将菇体立即置进0。0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吞没菇体以到达护色目标。 2、切片用不锈钢刀片将菇体切成40mm×10mm左右、大小一致的菇片,切片后即倒进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全部过程应迅速,避免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太长,造成氧化褐变。 3、热烫...

    28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大棚内蘑菇常见的病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大棚内蘑菇常见的病虫害

    ①“白腐病”又称褐腐病、疣孢霉病,是棚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 ②“鬼伞苗”又名野蘑菇。虫害主要有菇蝇、蚊、线虫、螨虫等。怎样防治这些病虫害呢?一、自腐病 要想彻底消灭这种真菌并不太容易。但我们可以从“防”...

    2763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三级菌种制作流程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三级菌种制作流程

    双孢菇三级种多以麦粒为原料,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污染率较高,或出现异常现象,导致生产计划难以落实,究其原因,就是菌种生产操作的不规范所致。现在,又到双孢菇三级种的生产时间,特提出具体规范操作技术,供菇农朋友参考。 1.原料处理:牛粪破碎处理后过筛,按1∶1.2加水拌匀,堆积发酵,每天翻堆一次,约20天...

    2039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止老发菌室出现杂菌?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止老发菌室出现杂菌?

    连续生产多年的发菌室易出现大量菌袋污染现象,严重影响食用菌制种成品率及经济效益。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小编总结出制种消毒杀菌的实践经验,可有效控制杂菌污染率,现介绍如下:料袋在没进发菌室之前,首先把发菌室所有杂物清理干净。之后,快速把室内温度升至28~35℃,并保温24小时,使室内的杂菌孢子全部复活...

    2944 菌类病虫害图片 蘑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