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初探

时间 : 07-23 投稿人 : 航煊 点击 :

菌种的分离与筛选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食用菌的菌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变异与退化,尤其是草菇菌丝,生长快退化也快,因此要定期引种或提纯复壮,才能保证菌种质量及种性稳定,从而为最终产量稳定打下基础。

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初探 | 菌菇种植

1 组织分离

工厂化生产草菇时,为了保证种性稳定,大多采用定期组织分离、严格筛选,获得菌种。一般每次选择种菇时,首先要选择出菇好(产量高,整体菇形大小适中,整齐度高)的菇房,菇房内无明显病虫害;其次在此菇房内选择出菇最好的床架,从该床架中挑选出菇最好的料层;在该料层上最好的一片菇中选择无杂菌虫害、生长健壮、非常结实、底盘肥大的草菇幼菇(五六分熟,呈小水蜜桃状)3~4个。采下幼菇立即放入无菌或洁净的塑料袋中,连同分离用的试管培养基带到菌种室超净工作台。

组织分离时,先用75%的消毒酒精消毒双手和工具以及种菇表面(操作熟练者也可不消毒种菇表面),用充分灼烧的手术刀先在纵面上浅浅的环切一道(不要切破外菌幕),在种菇的基部从正中切开一个小口,用手捏种菇外部剥开菇蕾,在菇盖与菇柄交界处用灭过菌冷却后的手术刀浅切一个“田”字形,每个小块3~4mm见方(尽量不要划穿菇肉触及菌褶),直接用刀将菌肉小块接入试管培养基上,塞上棉塞。将菌肉小块拍到试管底部,置于29~31℃环境培养。分离到的试管要达到24支左右,如因操作失误而达不到此数量,要补充合格种菇再分离。

2 分离菌株的鉴定与筛选

2.1 初筛1 ①一般分离培养3d左右菇肉上萌发出白色菌丝,此时挑出因操作不过关而导致斜面感染杂菌的试管,余下继续培养;②待菌丝长至2cm左右时,观察菌丝生长情况:a基内菌丝整齐浓密,纤细有力呈银灰色,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爬壁能力强,长势整齐一致的继续培养;b.基内菌丝很稀疏,气生菌丝长势混乱,气生菌丝发白,气生菌丝远比基内苗丝多或者感染杂菌,只要出现其中一种情况就剔除;③观察满管快慢,标注满管时间;④观察厚垣孢子出现早晚,标注时间;优先选择先满管先出现厚垣孢子的试管,留最好的12株,不足则有多少留多少。

2.2 初筛2 ①将剩余的12株编号VZl~VZ12,取尖端菌丝转管,底部3cm不动,每支转20~30支,对应标注VZlMI~VZ12M1;②转管后剩余的菌种,在酒精灯下,敲破试管底部 (可用小砂轮沿底部无培养基处用力划出痕迹,然后在火焰上稍稍烤一下,如未破裂,迅速用冷的酒精棉球冷却可使试管底部破裂),用灭过菌的打孔器在底部1~2cm位置打孔取样(打孔器直径4~5mm),打2排孔,每排2个;靠基部的那排接到平板中央,另一排接到平板边沿;菌丝面贴培养基,标注与转管试管相同,置于29~31℃倒置培养;③转管试管的筛选方式与下述“草菇母种转管筛选”相同;平板分2块:接在中央的菌种,主要对比菌丝形态,色泽、均一度,是否存在角变,淘汰不稳定的菌株;接在边沿的菌株,主要比较每组的平均生长速度,如果平板的盖板无冷凝水的,比较其爬壁力;综合评比后,筛选出最佳的8株。

2.3 复 筛 ①待厚垣孢子出现后,将筛选出的8个菌株的试管置于20℃下避光保藏;②8株菌株挑最好的1~2个平板接原种,离接种块2cm处打孔取样,每个样接1袋原种,菌丝面贴料面。每个菌株接30袋,29~31℃避光培养,记录其生长速度、观测菌丝色泽及长势(原种培养基须按配方精确称量,严格控制料水比,拌料均匀,装袋重量、高度、松紧度一致)。③筛选出表现最佳的4个菌株,每个菌株挑最好的20袋原种,5袋置于20℃避光保藏,15袋进行出菇试验。

3 出菇试验

出菇试验对于所有食用菌的育种都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出菇试验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优劣,筛选出不同菌株适合的生产模式。

草菇组织分离平板接原种的同时,外来引种经转管筛选后的母种,每个菌株接30袋原种;当厚垣孢子都出现后,每个菌株挑出较好的15袋做出菇试验。①4个菌株加外来引种各 15袋,每个菌株每组5袋,3个重复;②沿底部折角割去袋底,袋口留2cm,多余割去,排在菇床架上;③喷出菇水:出菇水的温度、pH值与正常出菇水相同,总水量约为原种干重的30%,喷完出菇水后盖无纺布进入催蕾环节;出菇水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做到底部不滴水,宁少勿多,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大幅度减产。④催蕾及出菇管理与常规同,采收记重时记录每组的采收时间和采收菇重,统计分析时每组剔除1袋最差的,其余统计分析比较平均生物转化率、开始出菇时间和清床时间;保留生物转化率最高、周期最短的2个菌株;淘汰的菌株对应的保藏原种停止保藏,保留的2个菌株对应的保藏原种在有效期内轮流转扩栽培种投人生产。

4 草菇母种转管筛选

转管前要将种源在29~31℃的环境下培养24~48h,转管时要做到空白斜面无冷凝水,接种块大小一致,规格3mm×3mm~4mm×4mm,菌种块直接掉到底部,不要在培养基上划过,29~31℃环境下避光培养。①接种后24h,观察萌动情况,正常12h萌动;②接种后48h,观察菌丝生长情况:a基内菌丝整齐浓密,纤细有力呈银灰色,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爬壁能力强,长势整齐一致的继续培养;b基内菌丝很稀疏,气生菌丝长势混乱,气生菌丝发白,气生菌丝远比基内菌丝多或者感染杂菌,出现其中一种情况要剔除;c相对a而言,生长速度略慢,标注后对比培养(有些种块在接种时烫伤而萌动慢造成的,后期培养指标合格可以使用);③接种后72h,观察气生菌丝的爬壁能力,将爬壁能力较弱的剔除;④接种后84~120h,正常菌丝满管,比较检查时要将培养不同天数满管的标注并分开(分成3类);培养144h未满管的剔除;⑤接种后156~240h,正常菌丝出现砖红色厚垣孢子,每天检查,出现厚垣孢子后,标注出现日期,当天放置到18~22℃环境避光保存(保藏时将不同天数满管的分开放);培养240h未出现厚垣孢子的剔除。

注:斜面母种在30d有效保藏期内使用的,对于同一批次同一品种的,优先使用菌丝先长满的;在菌丝同一天长满的里面优先使用先出现厚垣孢子的。

5 原种和栽培种的筛选

生产原种和栽培种之前,在接种前48h,取出保藏菌种置于29~31℃下恢复培养。

原种的筛选标准:以生长速度、菌丝色泽和健壮程度、厚垣孢子出现早晚为基准;采用标准棉子壳配方29~31℃培养,一般48~72h封面,8~10d长满,12~15d出现厚垣孢子,10d内未长满的淘汰;菌丝纤细有力呈银灰色的保留,菌丝变浓白或局部变浓白的的淘汰;由于配方以及含水量的不同,上述参数会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菌丝外观好生长速度快的原种,出现厚垣孢子早的更好。

栽培种的筛选与原种基本相同,差异在时间上,一般使用标准配方在29~31℃培养,48h封面,7~10d长满,11~14d出现厚垣孢子,10d内未长满的淘汰。

6 菌种保藏期限

草菇母种出现厚垣孢子之后立即置于18~22℃环境避光保藏,30d内使用最佳,最长不超过60d,草菇原种出现厚垣孢子之后立即置于18~22℃环境避光保藏,20d内使用;草菇栽培种出现厚垣孢子之后最好立即使用,18~22℃下保藏前3天效果最佳,最多存放7d。

注意事项:①在草菇上使用的试管培养基,要注意以下几点:a.培养基在配制至分装前,做到搅拌均匀,防止因试管内营养差异影响对菌丝优劣的判断;b.试管培养基灭菌后冷却、摆斜面时要防止出现大量冷凝水,培养基温度在55~60℃的时候出锅,温度过高冷凝水多,温度过低容易凝固;斜面摆好后要立刻覆盖一些洁净的保温材料,防止凝固时产生大量冷凝水;如果少量定型的斜面存在冷凝水,应剔除;如果大多数试管都产生冷凝水,可在较密闭的干净箱体内放置干燥剂(如生石灰块)对试管进行干燥,待斜面上冷凝水除去后立即停止干燥。②际准草菇菌种配方:棉子壳84%,麸皮12%,轻质碳酸钙2%,生石灰2%,料水比1∶1;灭菌后pH≤6.0。根据棉子壳的质量优劣,酌情添加1%蔗糖。③周期的安排:在各个环节都稳定的情况下,一般组织分离、出菇试验90d做一次,如果出现高产菇房,立即做组织分离和出菇试验。一次组织分离到出菇试验结束需要40d,每次接试管到出现厚垣孢子需要7~10d,每次转管出现厚垣孢子保藏20d需要进行下1次转管(每次转管的尽量在保藏1个月内使用),允许转管3次。(王志强)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储存香菇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二氧化碳储存香菇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CO2)低氧杀虫法,能使香菇储存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不生虫、不生霉、不变质,保证一年四季供应市场。一、用聚乙稀薄膜制作一个能密封的罩子,大小自定,一般可容5—10吨为宜。罩子成长方形,顶端留个检查口。堆放时将成件香菇袋口解开,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成堆分三层,底层为防潮剂,中层存放香菇,...

    2037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保健食品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保健食品的加工技术

    黑木耳质地细嫩,日感清脆爽滑,既是美味佳肴,又是治病的良药。它具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止痛、抗癌和治疗高血压等功效。现将其加工工艺先容如下。(1)五香干① 原料配比 干黑木耳10千克、砂糖200克、食盐400克、丁香40克、甘草1.6千克、茵香10克、桂尔通60克、柠檬酸24克、苯甲酸钠10克、糖...

    287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的常见病虫害预防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的常见病虫害预防与防治

    秀珍菇(又名小平菇、姬菇),因其菇体形态优美,秀气珍贵而得名。秀珍菇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蘑菇、香菇和草菇,比一般蔬菜高3~6倍,含有17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是属于高营养、低热能的菌类食品。长期食...

    1177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泡发小窍门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泡发小窍门

    猴头菇泡发小窍门 方法一 先将猴头菇用清水洗净,再放入盆内,加入沸水上笼蒸几个小时,直至用手捏猴头菇无硬疙瘩时即可; 方法二 先将猴头菇洗净,再放入清水锅中,用小火慢慢煮焖几个小时,直至发透即可; 方法三 先将猴头菇洗净,再放入沸水锅中,加入适量食用碱,用小火慢慢焖煮,直至将猴头菇发透,这之后...

    1083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云南丽江:永胜县光华乡种植羊肚菌过上好日子
    云南丽江:永胜县光华乡种植羊肚菌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融入“一县一业”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以“党组织+专家站+致富带头人+农户”的模式,从品种选育、规模种植、常态化培训、品牌创建、助农增收等方面,发展食用菌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胡春华是光华乡楼海村贫困户,依托天然优势,成为当地第一批种植羊肚菌的农户。经...

    488 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采收草菇需要注意的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采收草菇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不要采大留小。由于覆土偏薄,加之草菇的菌丝偏弱,如果一丛子实体发生较多,尤其大菇着生于菇丛中部位置时,采大菇时无论怎么小心也会晃动整丛的基础,采后的小菇不再继续生长,而会逐渐萎缩。第二,采收时间掌握一早一晚,尽量采嫩。草菇的采收,一天内至少两次,安排在早晨的5点左右、晚间的6点左右或更晚一些。...

    197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露的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露的加工

    1.原料:猴头菌,白砂糖,柠檬酸,苯钾酸钠,香精。 2.发酵培养:将猴头菌种接种在圆锥烧瓶盛装的培养液内,在25℃~27℃下振荡培养1周,将此液体种子接种在种子罐内,在26℃~27℃,通气培养1周。将这次的液体种子接种到发酵罐内,在26℃~27℃下,通气培养5天。至发酵液色呈棕黄,布满菌丝球,pH值...

    100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循环生产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循环生产技术

    循环利用资源是食用菌产业的最大特点。食用菌可将农作物秸秆、桑果枝条等农林副产品分解并转化为健康食品——菌物蛋白,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的重要载体。食用菌循环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间循环的载体作用,将麦稻、畜牧、水果、蚕桑等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稻草、牛粪、桑果...

    84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细菌性病害——黄斑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细菌性病害——黄斑病

    黄斑病是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从原基、幼菇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在菇体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粘湿感,并向组织内部渗透,致原基萎蔫或菇体腐烂,影响商品外观或不能形成商品。发病高峰季节,一旦发生,蔓延迅速,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冬春季为平菇黄斑病发生危害期...

    60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南华县:小香菇香飘致富路 实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南华县:小香菇香飘致富路 实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走进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小岔河村村民李继荣的香菇种植大棚,放眼望去,一簇簇香菇争相从排列整齐的菌包中探出脑袋,鲜香飘散四处,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筐。李继荣是村里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大户。近年来,他先后在龙川镇小岔河村和楚雄市鹿城镇富民社区租了10余亩土地建起种植基地,建成42个香菇种植大棚和...

    274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出现“怪胎”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出现“怪胎”的原因

    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畸形菇、地蕾菇、红根菇等“怪胎”劣质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到底是啥原因造成蘑菇“怪胎”呢?据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如下:一、畸形菇主要是通风不畅、菇室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易出现畸形菇。出菇部位过深,在粗土缝间...

    154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跳虫的症状及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跳虫的症状及综合防治

    跳虫又叫烟灰虫,最常见的有紫色跳虫、黑扁跳虫等,跳虫为害的食用菌有平菇、草菇、鸡腿菇、香菇、杏鲍菇、大球盖菇、木耳、猴头、姬松茸等。形态特征1.成虫形如跳蚤,肉眼难以看清,体长1.0毫米--1.5毫米,淡灰色至灰紫色,有短状触须,身体柔软,常在培养料或子实体上快速爬行,尾部有弹器,善跳跃,跳跃高度可...

    902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包装鲜菇加工程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包装鲜菇加工程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干净、小包装的鲜菇产品成为市场销售的一个发展趋势。现将其加工程序介绍如下:鲜菇一经采收,须整齐排放在小型容器内,并尽快送往低温车间进行整理。容器的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8厘米、16厘米,其形状如周转箱,底部实板,四周预设直径2厘米~3厘米的圆孔,底下四角...

    169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有机野生菌储藏采收措施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有机野生菌储藏采收措施

    有机菌类是人们比较爱吃的一种食物,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机蘑菇,有机金针菇,有机银针菇都是很常见的菌类。下面就介绍一下有机野生菌储藏采收措施:野生芒萁、类芦等是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好原料。依据这些菌草的特点,合理采收、加工与储藏,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1.采收芒萁、类芦等有机野生菌草含氮量较高,采收必...

    2727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可以保肝,喝酒人士必备的养生茶饮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可以保肝,喝酒人士必备的养生茶饮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它承担着人体各项解毒功能。从食品、药品中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都在肝脏中被解除毒性,所以肝脏损坏后机体新陈代谢就会紊乱,脂质过氧化水平就会升高,脂褐质素就会在表皮和内脏沉积,有毒物质在未排毒情况下进入体内各组织器官,便会使肝脏受到伤害。另外,有时我们受伤时,伤口很快凝结并结痂,这...

    1659 食用菌图片 食用菌如何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