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鉴别二、三级菌种的质量

时间 : 06-01 投稿人 : 鼎奥 点击 :

二级菌种、三级菌种质量的鉴定大体可分为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如何鉴别二、三级菌种的质量 | 菌菇种植

其一,凡菌种瓶中出现被吞噬的斑块或直接发现有螨类活动,表明菌种已遭受螨类污染;凡菌种瓶中出现红、黄、黑、绿等各色杂菌孢子,瓶壁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明显不同菌丝构成的大大小小的分割区,瓶中散发出各种腐败、发臭等异味,都是遭受霉菌或细菌、酵母等杂菌污染的表现。均应予以淘汰,并及时进行妥善处置。

其二,凡菌种表面出现过厚的、致密的坚韧的菌皮,菌柱发生萎缩、脱壁,菌丝出现自溶现象,菌种底部积存大量黄褐色液体,菌种表面及四周出现过多的原基或耳芽,都是菌种老化或某种生理状况欠佳的表现,不宜使用。

其三,严格剔除上述两类不合格菌种后,余下菌种中,符合该种食用菌的基本特征,且菌柱吃料彻底,上下长透,生长均匀,富有弹性者,即是合格菌种。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二三级菌种的质量鉴定,是针对菌种生产环节本身的质量管理而言的。至于菌种的生产性能,即在高产优质方面的表现如何,不能仅靠上述鉴定结果作出判断,

而必须靠出菇试验和栽培实践去检验和证实。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低糖平菇脯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低糖平菇脯加工技术

    1、选料与洗涤:选择形态完整、无病虫害的新鲜平菇,剔除杂质,切除菇脚,将丛生菇分成单朵,用清水洗涤备用。 2、烫漂:在夹层锅中加入清水(装水量为锅容量的2/3),在水中添加0.05~0.1%的柠檬酸。加热至水沸,加入平菇(菇量为烫漂液量的30%左右),轻轻搅拌,待菇体变软时捞出,立即投入冷水中冷却。...

    1018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如何加工食用菌乳酸菌发酵饮料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如何加工食用菌乳酸菌发酵饮料

    食用菌乳酸菌发酵饮料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一类新型食用菌饮料,也是一类新型乳酸菌发酵饮品。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适合乳酸菌生长:而乳酸菌本身就是一种益生菌,且生长过程中还能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特有的风味。因而两者的结合具有营养互补、功能互补的增效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营养保健饮品。该产品的加工通常是采用...

    2140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育杏鲍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育杏鲍菇

    ①配方。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具体配方比例是:木屑65%、棉籽壳10%、麦麸23%、石膏1%、石灰1%。 ②水分。在栽培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要求相对湿度在85%-90%。子实体发育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极为重...

    2812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注意防治香菇杂菌
    食用菌病虫害 | 注意防治香菇杂菌

    木霉 又称为绿霉菌。木霉侵害香菇培养基时,初为白色棉絮状,后期变成绿色。菌种如果被木霉危害,必须报废。对木霉至今没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创造适合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木霉繁殖的生态环境,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一旦发生木霉危害,立即通风降湿,以抑制木霉菌的扩展。处于发菌阶段的培养料感染霉菌后,可以采用注射药...

    527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袋装食品制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袋装食品制作

    金针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袋装体积小且重量轻,贮运方便,便于采用。一、原料选择选未开伞、菌盖直径小于1.5厘米,菌柄8―15厘米的黄色新鲜金针菇,无畸形,无破碎损伤。二、制作方法1.预处理:用0.6%食盐水浸洗5分钟,水冲洗后放进煮沸的3%食盐水里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准。3%的食盐水100...

    220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不出菇原因分析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不出菇原因分析

    1、菌种选用不当:秋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早熟性品种,而春季栽培应选择中温或低温型、迟熟性品种。若秋栽选用的是迟熟性品种,接种后须经3~4个月,菌丝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当年秋冬季不会出菇,要到翌年春季才能出菇。同样若春季栽培选用的是中温型、早熟性品种,接种后60~70天发菌,到出菇时,气温升高...

    220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杏鲍菇菇蚊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杏鲍菇菇蚊

    一、菇蚊生活习性。一般日平均温度18℃~22℃时,成虫期1.5~2天,卵期6~7天,幼虫期12~13天,蛹4~5天。成虫羽化后即能飞翔,不久即可交配产卵。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对腐烂味、发酵味有趋性。二、为害现状。由于杏鲍菇出菇期较分散,后成熟时间长,菇蚊很容易从破口或袋口飞入菌袋培养料面产卵,导致杏...

    865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鉴别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鉴别方法

    优质菌种的标准食用菌的种类虽然繁多,但从总体上看,每一个优良菌种均有"纯、正、壮、润、香"的共性。其标准是:1、菌种的纯度要高,不能有杂菌感染,也不能有其他类似的菌种。2、菌丝色泽要纯正,多数种类的菌丝应纯白、有光泽,原种、栽培种菌丝应连结成块,无老化变色现象。3、菌丝要粗壮,分枝多而密,接种到培养...

    2452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糖色生产“草菇老抽”的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糖色生产“草菇老抽”的工艺

    一。加工工艺二、白糖色: 1,原材料 白糖(市售),复合催化剂,食品级碳酸钠(市售),柠檬酸(市售),消泡剂(市售) 2,白糖色的煮制 将白糖倒入锅中,加入少量清水(主要是溶糖),加热升温至60℃时,加入柠檬酸,当反应至白糖完全溶解且料液沸腾时立即加入白糖量0.8%的复合催化剂LD-A(先用...

    96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今秋食用菌污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今秋食用菌污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近段时间,笔者的电话“热”得烫手,众多菇农及制种户反映:制种及栽培中发生了较高的污染,尽管在技术操作上较往年严格,但仍难以控制,导致损失很大,问怎么办?笔者根据食用菌及杂菌生长规律和多年研发经验,结合今年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同时也欢迎来信来电提出问题和讨论,共同加速推进食用菌产业的...

    844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干品的贮存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干品的贮存技术

    一、贮存前干燥。食用菌的干燥主要是去除细胞间的游离水。为了便于贮藏,一般要求干品的水分控制在10-13%。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的方法,其干燥过程是物料中水分汽化的过程,即水分子吸收能量从液态变为汽态。人工干燥主要是对流干燥,所需热量是通过空气或加热干气流的连续或间歇接触而获得,同时依靠这些气流带走...

    572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轮枝霉病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轮枝霉病防治措施

    轮枝霉病又叫干泡病,干腐病,黑斑病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它除危害蘑菇、平菇外,还侵染银耳。一般不侵染菌丝体,只侵染子实体,但能沿着蘑菇菌索蔓延。干腐病蔓延很快,对子实体具有很强的侵染力,原基分化前受害,形成质地较干的灰白色组织块,不能分化形成菌柄和菌盖,后期不渗出汁液,...

    204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林下天然灵芝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林下天然灵芝栽培技术

    林下椴木天然灵芝栽培,采用野生灵芝分离品种“武芝2号”,用纯椴木菌包培养,无需人工大棚,直接将培养好的菌包分散埋种于天然林下,无需人工药肥管理,在天然环境中自然生长,汲取阳光雨露,在灵芝成熟时采收晒干。如此栽培的灵芝品质如同纯野生:质地密实,香味浓郁,茶汤甘甜,有效成分(灵芝多糖、三帖等)含量高,市...

    2071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杏鲍菇的特点及制种栽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杏鲍菇的特点及制种栽培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珍稀食用菌。其菌肉肥厚,菌盖和菌柄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杏仁香味,鲜品在香港市场每公斤50~60元,广州、深圳每公斤30~40元,其它地区每公斤8~20元不等,备受消费者青睐。 一、形态特征 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初期圆形,后平展,直径3~15厘米,中央稍下凹至漏斗形,圆形或扇...

    208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出菇期的异常现象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出菇期的异常现象与防治

    种菇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来就要出菇的菌袋,却发生了想不到的异常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冷静,尽快查出原因,拿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平菇出菇期间常遇到的主要异常现象有:一、不出菇1、不出菇原因 菌袋早已发满。按常规早该出菇了.而这批袋子就是不出,其原因不外乎是:①、菌种不适宜。如高温季节用的是低温型菌种。②...

    1780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