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蓝旭 点击 :

与其它蘑菇不同,银耳各级菌种的生产是双菌培养,即不管制作母种、原种或种植种,在每支试管、每个菌种瓶、每个种植袋(甚至每个接种穴)中都必须让银耳菌丝(双核菌丝,又称白毛团或芽孢状菌种)和伴生菌香灰菌丝在培养基(料)中按比例、协调地生长,才能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可以用于实际种植的有效菌种。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 | 菌菇种植

为了保证银耳生产上用的菌种之质量,科研人员首先把银耳双核菌丝“白毛团”、酵母状分生孢子"芽孢"、香灰菌丝(又称羽毛状菌丝、耳友菌丝)分别单独分开培养,分开保藏。只有到了制种季节才把两种纯菌种搭配起来,进行混合培养,制成生产上用的各级母种、原种或种植种供各地菌种场或种植者使用。由此可以知道,研究单位保藏的银耳菌种和生产单位使用的菌种是不同的。研究所用的银耳菌种,可以说是一种始祖菌种,是社会上一切生产种的老祖宗,育种学家们称之"原原种",是单一菌种的纯培养物。这些纯菌种供育种、研究专用,一般不对外供应。而社会生产用的银耳母种、原种和种植种则是双菌培养物,即把银耳菌丝或芽孢与香灰菌丝(子囊菌)同时接种在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这样的菌种一般只使用一次。否则在转管时容易人为地把双菌分开,使培养物中银耳菌丝逐渐减少,绝大部分剩下香灰菌丝而致使银耳种植失败。下面介绍银耳菌种的分离、制备及保藏技术:

㈠ 分离技术 获得银耳菌种的方法主要有担孢子弹射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耳木分离法。

1.孢子弹射法 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

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

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再把种耳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中不会碰到瓶壁或管壁为度,随后用不锈钢小钩钩住小耳片,迅速悬挂在三角瓶或试管内,同时注意勿使种耳碰到培养基表面,以防污染杂菌,塞上棉塞,然后放在20-25℃条件下,经24小时,从耳片上弹射出来的担孢子,落在光滑的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一个雾状的孢子印。此时,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将悬于瓶内的耳片取出,再塞上棉塞,移到20-25℃的室中培养,经2-3天,培养基表面就会出现许多乳白色、糊状的小菌落。此系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当培养基上出现酵母状分生孢子的菌落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污染,应尽快地进行提纯,即挑取少许没有杂菌的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移入新的试管中进行培养。不管银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都不容易萌发成菌丝,所以直接用于生产时有困难,目前已较少采用。不过,为了获得银耳有性繁殖的后代,必须采用担孢子分离法,并使之萌发成单核菌丝,然后进行配对实验。

2.组织分离法 和香菇、平菇不同,银耳组织分离法比较难操作,实用意义也不大。因为耳片一旦胶质化之后,就不容易再长出菌

丝,况且段木种植的或野生的银耳,暴露在外界的

生长时间很长,耳片上必定会附着各种杂菌,组织分离时既不容易把附着的杂菌洗掉,又不容易用药品进行表面的灭菌处理,且容易导致银耳和条菌同归于尽。只有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肥厚的耳基比较容易进行组织分离,可以获得银耳的纯菌丝。不过用耳基分离来的银耳纯菌丝常是鹅黄色的或橙黄色的,不是纯白的,菌丝生长的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也不太理想。

3.耳木分离法 利用长了银耳子实体的段木(简称耳木)来进行分离,是目前获得有实用价值的银耳菌种最主要的方法。

耳木分离法的主要技术是排除耳木中杂菌的干扰,防止分离时污染杂菌,必须把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离出来。对初学者来说,耳木分离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必须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分离的要领。耳木分离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耳木选择 在长第一、二批银耳时,取长耳最多,质量最好(尤其是片宽、色白),杂菌最少的耳木一小段,作为分离材料。分离材料经风干,并用熏蒸剂驱虫(特别是螨)后,移入无菌箱或无菌室中进行分离。

(2)耳木灭菌 先把耳木锯成2-4cm厚的木轮,然后去掉树皮、耳基,放入接种箱(室)中,耳木表面用0.1%升汞水或70%酒精揩擦灭菌。技术熟练者也可以不经表面灭菌,就进行分离。

(3)耳木取种 通过耳基着生处把耳木纵切成两瓣。然后,在耳基着生处的正下方木材内部剃取极小的木屑粉末(不能用小木片,接种块越小,得到银耳纯菌种的机会越大,接种块越大得到香灰菌丝,或香灰菌丝夹杂一点银耳菌丝的机会越多),接种在试管中的培养基表面。接种后,把试管放在20-28℃的室温下培养,数天之后接种块的周围就开始长出菌丝来。

(4)分离结果 由于分离的技巧不同,分离的结果也不一样。大致可以得到如下几种结果:

只得到银耳菌丝;只得到香灰菌丝;同时得到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但香灰菌丝占绝对多数;得到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和香灰菌丝。如果有杂菌干扰,分离的结果就更复杂了。

为了获得有生产价值的银耳菌种,在分离后的第3-7天内要天天观察,把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离出来。

银耳菌丝的特征: 白色、淡黄白色以及由白色至黄色之间的各种中间色,气生菌丝直立、斜立或平贴于培养基表面,基内菌丝生于培养基里面。菌丝直径l.5-3微米,有横隔膜,有明显的(但不是每个横隔膜上都有)锁状联合,生长速度比一般蘑菇缓慢。在某些情况下,在培养基表面会出现缠结的菌丝团,并逐渐胶质化,变成小原基,长出小耳片。当双核菌丝开始胶质化时,在菌丝顶端可以发现有若干担子样的膨大细胞,这意味着双核菌丝已进入结实阶段。双核菌丝继代(移植)后或继续长出新的菌丝,或迅速胶质化,长出耳片,也可以变成粘糊糊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取决于菌株的菌龄、发育程度、培养基表面的水层,接种针热或冷,接种时手势轻或重等刺激)。由双核菌丝断裂成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变成银耳菌丝。

香灰菌丝的特征: 菌丝初无色,大量生长时白色,羽毛状, 常有特别细长的主干和侧生的略呈"羽毛状"的分枝,老菌丝变淡黄色,淡棕色,培养基逐渐由淡褐色变为黑色或黑带绿色。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灰白色,细绒状,有时有碳渍的黑疤,分生孢子梗近扫帚状,分生孢子少见。若用木屑培养基,破瓶后可发生黄绿色至草绿色的近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在段木表面可以产生扁平黑色的子座。已知香灰菌可能不是单一个物种,可能隶属于碳团属和碳豆属。有3-4种,其中有一种经鉴定初步认为是阿切尔碳团(Hypoxylon archeri)。本文仅供参考。

编辑:XS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生产应注意四大问题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生产应注意四大问题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不少生产者在从事菌类栽培的同时,也在学习菌种制作技术。这种自繁自用、降低成本、提高收入的方法值得提倡。但是,就目前而言,菌种生产技术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初学者往往由于技术、设备跟不上,走了很多弯路。现笔者就菌种生产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浅述如下,供参考。 一、引进母种"四要"。...

    1542 食用菌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培育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培育方法

    菌种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通常也称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其培育方法各异,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母种培养:培养母种是指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母种培养基的制备通常用土豆洋菜培养基。配制1000毫升培养基,用土豆200克,琼脂(洋菜)18-20克,葡萄糖20克。 做法: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蚕...

    520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不出菇是什么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不出菇是什么原因

    一是转色管理不当有的菌棒因受光较强,空气过于干燥或翻动次数过多等的影响,往往转色过深,形成较厚的甲状菌皮,导致出菇困难。预防对策:转色期间,菇棚温度保持18-22℃,相对湿度55-75%,且维持散射光照,减少翻动次数,不需要翻动时切忌千万不要翻动。菌皮过厚的菌棒出菇时应通过菌棒浸水后盖膜提温方式软化...

    305 菌类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春季育菇提防害虫危害
    食用菌病虫害 | 春季育菇提防害虫危害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危害食用菌的各种害虫活动频繁,不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会严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菇蚊和菇蝇主要取食菌丝和子实体,造成菌丝萎缩、培养料变黑,危害严重时导致子实体畸形、腐烂,诱发病害。螨虫多取食菌丝,危害严重时出现“退菌”现象或菇蕾萎缩死亡,甚至造成培养料发霉、发臭。 清洁环境。菇房...

    2819 蘑菇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通过走访示范户和菇农,归纳总结了一下几条经验。 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35天);掌握适宜含水量,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

    103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请问如何鉴别毒蘑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请问如何鉴别毒蘑菇?

    因误食毒蘑菇中毒后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昏迷,甚至出现幻觉、溶血症状和肝脏损伤等严重症状,死亡率很高。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对毒蘑菇进行鉴别呢?下列几种鉴别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对照法: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当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

    195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河南通许高新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 平菇助农走出致富路
    食用菌资讯 | 河南通许高新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 平菇助农走出致富路

    走进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高新区武寨社区,村民武刚的平菇种植大棚内,一股幽幽的菌香便扑鼻而来。一垛垛菌菇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平菇争相从菌棒两端的袋口长出,有的展开伞柄,有的刚刚冒头,像是花朵一样鲜嫩肥硕,非常壮观。小蘑菇,大收入。提起平菇种植,武刚便滔滔不绝,从平菇大棚根据天气情况一天要喷淋两到三遍,并且...

    2923 食用菌种植教程 菌类报道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我国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六种创新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我国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六种创新工艺

    食用菌味道鲜美,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素有“素中之荤”之称,且富含多糖、膳食纤维等多种功能性物质,在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压血脂、抗衰老等方面作用明显。这些特点引起了保健食品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广泛兴趣。食用菌的深加工品属于中药和保健品的范畴,因此中药和保健品的...

    1123 菌类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选好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选好菌种

    夏季气温高,病虫基数高,空气湿度大,因此,应选择耐热、生长势强、商品性好、产量高而稳定的菌种进行夏秋季食用菌生产。 平菇 农科12:中广温型菌株,出菇温度5℃~26℃,最佳为15℃~20℃,覆瓦状叠生,菌盖灰至灰黑色,菌褶细而白,菌柄短而硬实,商品性好,极适合市场鲜销。 鲁夏一号:高温型平菇菌株,适...

    277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定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定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方法

    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得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2、培养观察鉴定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

    1450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出现死菇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出现死菇的原因

    草菇在出菇期间,菇床上经常涌现幼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景象。草菇死菇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应以预防为主。 1。用水不当而死菇。在高温条件下大批喷水,使幼菇蕾外表蒙上一层水膜,呼吸代谢碰壁而萎蔫死菇。尤其在通风不良和二氧化碳过浓的情况下更为严重。避免办法:①从调整培养料的水分开端,一次性将培养料中的...

    77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资讯 | 陕西汉中西乡黑木耳绽放致富花 开辟村强民富新途径
    食用菌资讯 | 陕西汉中西乡黑木耳绽放致富花 开辟村强民富新途径

    作为陕西省汉中市传统农业强县,西乡因其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由来已久。尤其是沙河、白龙、桑园、白勉峡等镇,产出的黑木耳朵大肉厚、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但是,过去,西乡黑木耳产量低、规模小、种植面积分散,产业发展缓慢。对此,为提高产量和规模,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推进农副产业...

    53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
  • 食用菌病虫害 | 减轻食用菌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减轻食用菌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危害食用菌的害虫有眼蕈蚊、菇蝇、螨类等,生产上应注意防治。保持菇场清洁菇房在栽培前彻底清扫干净,并用30%敌百虫乳油8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均匀喷一遍。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30%敌百虫乳油250倍液对土壤和场地周围喷雾。防止成虫入室 室内栽培食用菌,将门窗、通风孔...

    242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蘑菇白腐病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蘑菇白腐病防治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

    2602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南华县:小香菇香飘致富路 实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南华县:小香菇香飘致富路 实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走进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小岔河村村民李继荣的香菇种植大棚,放眼望去,一簇簇香菇争相从排列整齐的菌包中探出脑袋,鲜香飘散四处,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筐。李继荣是村里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大户。近年来,他先后在龙川镇小岔河村和楚雄市鹿城镇富民社区租了10余亩土地建起种植基地,建成42个香菇种植大棚和...

    180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