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滑菇的接种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万家园艺 点击 :

目前滑菇菌棒接种方式有二种:一种是用接种箱法,另一种是开放式接种法。接种箱法具有接种成品率高、效果稳定,受限制少,缺点是速度较慢,每人每小时接种量为30~40袋,开放式接种法具有接种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每人每小时接种数在60~90袋,比接种箱接种提高1~3倍,缺点是技术要求较高,否则效果不够稳定,其次是灭菌药品用量大。接种箱法已应用多年,这里只介绍开放式接种法: 该方法是近年来为适合单户种植数量增加,在接种箱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实用接种法。 (1)料棒冷却 开放式接种法的冷却场所即为接种场所,因此冷却场所必须相对密封,卫生条件较好的环境,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若空间太大,则应挂接种帐蓬(用8丝农用薄膜制成的2米×2米×2米的薄膜帐),将已灭菌的料棒搬入接种室,数量为1000~2500袋,冷却过程中注意保持料棒在冷却过程中不受或少受外界不洁空气的影响。 (2)消毒 将菌种及其他物品放置料棒堆上,然后用气雾消毒剂4~5盒(160~200克)点燃,并用薄膜把料棒覆盖严密,尽量不要让气雾消毒剂的烟雾逸出来,消毒时间3~6小时。 (3)接种前放气 开放式接种先把房门打开,用塑料棚帐式接种的则可把帐门打开,再将覆盖料棒的薄膜掀开一部分,一直放到接种人员能够忍耐,即可进行接种。接种时实行开门操作,以减少室内温度升高。菌种预处理、接种方法同接种箱。 (4)接种后的管理 对于不用套袋而采用地膜胶水封口或菌种封口(也称不封口),应将各种残留杂物清理干净,污浊空气排完后将薄膜重新覆盖菌棒堆。每天清晨或夜里掀膜一次,约5~7天菌种成活定植后即可去膜或去篷翻堆,实践表明,这样做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滑菇的接种 | 菌菇种植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白灵菇的无公害病虫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白灵菇的无公害病虫防治

    搞好综合防治工作白灵菇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应把好菌种质量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搞好菇场环境卫生,使用前消毒灭菌,工具及时洗净消毒,废弃料应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并进行彻底灭菌,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菇房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对蕈蚊类虫害,利用...

    859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针对鸡腿菇出口的采后处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针对鸡腿菇出口的采后处理

    1、采收分级。用于出口保鲜的鸡腿菇的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六七成熟时采收。特大型EC05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厘米,普通品种的采收高度8-15厘米。采收时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要求菇体完整,菇脚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

    600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白疙瘩(大纽扣菇)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白疙瘩(大纽扣菇)防治

    症状表现该病初在菌筒或菌床上长出白色圆形小颗粒,质地坚硬,形似钮扣状,后逐渐连成片搜索,变为褐色,表面凸凹不平,个体大小不等。受害的菌筒,培养基变疏松,有难闻气味,食用菌的菌丝消退,已形成的原基和幼菇变黄腐烂。发病条件大钮扣菇的菌丝生长温度为15℃~40℃,生长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培养基pH值...

    213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杜绝平菇中的“白疙瘩病”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杜绝平菇中的“白疙瘩病”

    近几年,在平菇生产中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病害,这种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象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不再正常出菇,养殖人员称这种病叫“白疙瘩病”。 据有关资...

    1500 蘑菇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的挑选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的挑选方法

    菌种挑选与处理:菌种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挑选及处理,这点非常重要,也是广大食用菌栽培者最易忽视的问题。生产实践中发现,发菌期间有成片菌棒两头接种处有杂菌感染。这种情况十有八九问题出在菌种上。有时在接种过程中发现菌种有杂菌,赶紧采取措施也为时已晚。 所以我们要求菌种在使用前要有专人认真挑选。挑选人员一定...

    862 蘑菇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香菇烂棒的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香菇烂棒的方法

    由于烂筒的发生原因或病原菌不同,发生烂筒的表现症状亦不同,生产中多以木霉为病原,则多称“木霉病”等,实际生产中往往是木霉先行侵染、然后形成多菌交叉感染的情况居多。 一、香菇“烂筒病”发生的症状 在培菌阶段菌丝走菌缓慢,杂菌侵染而吞噬,造成菌筒变黑逐渐变...

    1141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一次性收菇的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一次性收菇的方法

    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192.60%,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缩短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其技术要点是:1、按照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0%、硫酸镁0.25%、多菌灵0.55%的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料水比为1:1....

    278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北虫草菌种的培育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北虫草菌种的培育

    目前来看,除了一部分有技术、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能自行分离、培育菌种外,大多数生产者都是通过购买而获得,因此对菌种质量的优劣也就难以辨别,必须通过栽培做“出草”试验,才知该菌种的优劣,这样往往给生产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建议广大生产者应去一些有一定科研实力、正规的单位去引种,引...

    746 蘑菇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管理。从播种覆盖薄膜到出菇前称之发菌期,此时系营养生长阶段,管理的目的是,尽量使菌丝迅速发足发好,及早长满培养料,不使杂菌害虫污染。秋栽平发菌期的管理任务是,保湿,防止高温烧菌,结合检查病虫,通风换气。床面覆盖薄膜草帘后,菌丝在料内很快定植、伸展、向深层发展。一般在播种后7—10天...

    2583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的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的病虫害及防治

    1、病害:①胡桃肉状菌:又名假“木耳”,是鸡腿菇栽培中易发生的一种恶性传染病。发病初期多在覆土层内产生浓密白色棉絮状菌丝,继而在土表层发生大小不等类似木耳形状的子实体,挖开发病部位培养料会发出浓烈的漂白粉味,鸡腿菇菌丝自溶,培养料发黑。防治方法:严格挑选菌种,凡发现不良的菌种...

    1500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肉酱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肉酱加工工艺

    1、原料和辅料。香菇:选用香味浓、菌盖厚的干香菇或质量好的鲜香菇。猪肉:选用有合格证书的小包装分割肉(应经过冷却排酸)。豆瓣酱:选用蚕豆或黄豆发酵酿造的酱,色泽正常,粘稠适度,无杂质,无异味,含盐量12%-15%,含水量不超过16%。辣椒酱:色泽红褐,酱香味辣,含盐量12%-14%。精炼油:选气味正...

    158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鉴别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鉴别技术

    1、菌丝洁白,像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一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 2、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 3、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种。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

    2113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调味品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调味品的制作方法

    1.这种调味汁的原料是香菇菌丝(也用干香菇粉末)、米曲(酶)和水(中性或微碱性的清水);用2升浓度为8~10波美度的新鲜曲汁作为培养基,装入长颈瓶后,用消毒过的丝棉做瓶塞,最后放入小锅里煮沸消毒30~40分钟。2.然后,将灭菌后的酶液培养于25~30℃下,亦即在上述2升酶液中,加进200克干香菇粉和...

    1655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鲜香菇的保鲜与运输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鲜香菇的保鲜与运输

    香菇因其口味独特和具有食疗作用,而日益受到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新鲜香菇市场价格一直看好,港口离岸价每千克鲜菇为30~38元人民币,国外到岸价约6~8美元。但出口的鲜香菇需保持自然色泽、自然外形,以及盖滑、柄脆的口感。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适时采收 为避免鲜菇含水量...

    1167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知识 | 黑木耳有助于抗癌!中英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有惊人发现
    食用菌知识 | 黑木耳有助于抗癌!中英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有惊人发现

    黑木耳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其药用功效也不断被研究人员探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与英国牛津大学成功开展了一项合作,对我国东北地区的3个主要黑木耳品种进行了基因测序。研究组发现,这些黑木耳品种都含有能代谢出抗肿瘤、抗衰老产物的基因,进一步研究或将明确黑木耳的药用、保健价值。此次研究涉及的3种黑木耳,...

    2459 食用菌吃法 食用菌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