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用菌和药用菌的液体菌种的利用成为发展趋势,这项技术已被部分人掌握,但很多人对该项技术还缺乏深入了解,理论上吃不透,实践上更没有经验,部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企业和规模较大的菌种场正在涉足液体菌种的生产,但因为技术的原因或设备原因失败者为数不少,成功运用的也是部分较大企业。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液体菌种制作实践总结了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供参考。 1.设备问题 全国生产液体菌种设备的有多家,有些设备可操作性强,有的可操作性较差,一般用户技术不太熟练就容易造成失败。据我们多年的液体菌种指导的实践看,一套优良的设备要有良好的空气过滤系统、灵敏的温度控制系统、快速冷却系统、停电保护装置,耐高压精加工的罐体等组成。空气过滤系统要有粗过滤器,气泵、总过滤器、3~4级精过滤器组成。3~4级过滤器要能经得起高温高压,便于灭菌。呼吸器也要经得起高温和高压。温度控制系统要有温度控制仪表和传感器,要有相匹配的电加热管或气源。冷却装置要做到快速冷却,进入下一级时温度降至28℃以下。 2.培养基问题 2.1食用菌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及营养物质的浓度比例适宜时,食用菌才能良好管理生长。营养物质浓度过低不能满足食用菌正常生长的需要;营养浓度过高,不但造成浪费,由于渗透压过大,还会对食用菌生长有抑制或杀伤作用。同样,培养基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关系是影响菌丝生长繁殖、代谢产物形成和积累的重要因素。各种营养成分比例中最重要的是碳源及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碳源不足菌体易衰老和自溶;氮源不足,菌丝会生长过慢,但碳氮比太小,食用菌会因氮源过多易徒长,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 2.2要有合适的碳源和氮源。要根据菌种调节适宜的PH值,还要有适宜的粘稠度。不同的菌种对碳源的种类要求及利用不一样,但大多数药用真菌都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淀粉。如香菇最佳碳源是蔗糖和红薯淀粉。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豆饼粉,蛋白胨次之。香菇生长期最佳的氮源是复合氮源。其比例是:豆饼粉:酵母膏:蛋白胨=1:1.5:0.2。 2.3不同的菌种适宜的PH值范围不同。通常调控PH有以下几种方法;①配制合适的培养基,调节培养初始PH至合适的范围,并使其有很好的缓冲能力。②培养过程中加入非营养基质的酸碱调节剂如Caco2,或氨水或生理酸性物质。③将PH控制与代谢调节结合起来,通过补料来控制PH。 2.4培养基粘度越大,菌球越小,刺毛越短。但粘度不能过大。在培养过程中接种量越大,菌球越小,接种量大时通常可以分散的生长,而接种量小时,则有利于菌丝球形成。搅拌速度快、通气量大时菌球小,搅拌速度慢通气少时菌球直径大。 3.液体菌种的生长繁殖规律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即缓滞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3.1缓滞期。其特点是,生长速率常数为等于零,菌体体积增长速度较快,胞内贮藏物质逐渐消耗,DNA和RNA的含量也相应提高,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在这一时期细胞正在为下一阶段的快速生长与繁殖作生理与物质上的准备。缓滞期的长短因菌种、菌龄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①接种龄,即接种物的生长年龄,它的生长期状况处于生长期的哪一阶段。菌种处于指数生长期时,子代培养物质缓滞期短。处于缓滞期或衰亡期的子代培养物的缓滞期长。处于稳定生长期的培养物缓滞期处于以上两者之间。②接种量,接种量的大小可明显影响缓滞期长短,接种量越大缓滞期越短。③培养基成分,营养丰富的缓滞期短,反之则长。 3.2指数生长期。液体的摇瓶种子被接入到发酵罐中,经一段时间适应,即进入指数生长期 。此期特点:生长速率最大,细胞分裂一次所需要的代时(G)较短,菌体大小形态生理特征比较一致,酶系活跃,代谢旺盛,活菌数与总菌数接近。 3.3稳定期。随着细胞的不断生长繁殖,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代谢产物形成,使细胞的生长速度逐渐下降,此时细胞的繁殖速度与死亡速度相等,即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的总数达到最高点。此时称为稳定生长期。此期特点是;活菌数稳定,总菌数达到最高水平,以代谢产物质合成与积累为主,代谢积累达到最高值。 3.4衰亡期。达到稳定生长期的菌群,由于营养物质的短缺,群体中的细胞死亡率逐渐上升,以致死亡菌数超过新生菌数,群体中的活菌数下降,出现了“负生长”曲线下跌。此期特点:菌体细胞形状和大小出现异常,甚至畸形,菌体发生自溶。 4.不同发酵阶段的培养条件 4.1缩短缓滞期的措施和培养条件。以指数生长期的种龄接种;适当加大接种量,可达20%以上。采用较为丰富的培养基。最适的培养条件:大多数食用菌的培养温度为24~27℃,低罐压0.015~0.025Mpa,较少通气量。 4.2指数生长期的培养条件。较大通气量,培养温度为23~24℃度,罐压0.025~0.045Mpa。 4.3稳定期的培养条件。在此阶段的如果急用菌种就可直接利用。如果条件限制的话就可采取降温措施,适量通气,稳定罐压。温度22~23℃,罐压0.03~0.04Mpa。 4.4衰亡期控制措施。尽可能低温培养,适时结束发酵。少量通气,较低罐压。 5.发酵罐空消与培养基实消 5.1发酵罐空消。主要是应用高温、高压蒸汽对空气过滤器、输料管道,呼吸器等部位的灭菌。一般压力达0.11Mpa,温度达121℃,时间40min即可。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地微放气,以防产生灭菌死角和产生冷凝水。灭菌结束后系统还要保持正压力。 5.2培养基实消。培养基实消就是在罐压0.11~0.14Mpa,温度121℃以上,灭菌40min对培养基的灭菌,结束后保持罐压在0.02~0.04Mpa。同试管制作灭菌方法一致。 6.检查污染 6.1检查方法。采用先闻后看再取样的方法检查污染情况。培养二天后可以闻尾气味道。正常是无异味。细菌污染有酸味,异味,霉菌污染有酒味。菌丝球增加较快为正常。不增加有可能污染了杂菌。可在接种后第4天取样,在火焰保护下,通过取样阀门,将样液取到无菌瓶内。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样液接入空试管培养基上。于32度条件下培养24h,观查有无细菌等感染。 6.2污染原因。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①种子有杂。②接种时压力回零进了气。③培养基灭菌不彻底。④空气系统消毒不好。⑤泡沫冒顶。⑥蛇管穿孔。⑦接种管穿孔。⑧阀门泄漏。⑨操作失误。 6.3染菌分析。 6.3.1大批量发酵罐染菌,在生产中,不同罐批都出现染菌,而且是同一种杂菌,这时应考虑空气系统出了问题。可能是过滤器失效造成的。 6.3.2个别发酵罐染菌,原因阀门渗漏、发酵罐管件有死角、过滤介质失效。6.3.3从染菌时间分析。发酵罐早期染菌可能是种子带杂或设备灭菌不彻底。发酵中期或后期染菌可能是中间补料或设备渗漏及操作失误有关。6.3.4从染菌类型分析 如污染球菌、杆菌或酵母菌等可能因为蒸汽的冷凝水或空气系统泄漏。污染霉菌大多是灭菌不彻底,因为泡沫的增多,泡沫中的空汽和泡沫的薄膜有隔热作用,不易把耐热细菌杀死。一旦泡沫消泡,这些细菌造成污染。 7.发酵终点的确定 确定发酵结束,开始利用的时间要根据生产计划和菌龄来确定,菌种成熟的主要指标是,菌丝体形态成为多而小的菌丝球,发酵结束取样时PH值不致过低。放置10分钟,发酵液与菌丝球不分层,菌丝球呈悬浮状,密度较大,发酵液变清即可开始应用。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贮藏方法
一、适时采收 双孢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菌伞将开但菌膜未破时。采收后在凉棚中将菇分好等级,把不适宜贮藏的开伞菇、病菇和有虫菇选出。 二、低温冷库贮藏 双孢菇采后经挑选分级,用清水冲洗干净,为防止菇色发黄或变褐,可放入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中漂洗3-5分钟。迅速用冷水对菇体进行预冷处理,然后沥干水分,...
1350 蘑菇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藏加工香菇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晒干法香菇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并选择晴朗天气,当花菇、厚菇5-7成熟(菌膜部分破裂),或冬菇、薄菇7-8成熟(菌膜已破、菌盖沿未完全展开,有少许内卷、菌褶已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时采收。用手捏住菇柄基部,轻力旋起菇体。采收后的鲜菇,按大小厚薄分级,以柄朝下摊放在晒筛上(筛上...
371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松的加工技术
香菇松:选择不带木屑,无虫蛀、霉烂的干净香菇柄,用切碎机切碎成1厘米菇块,洗净泥沙、木屑,用文火煨几小时后,将菇柄捞出、沥干,用木槌捣碎或搓碎,或放入高速搅打机中捣碎。最后放入铁锅中,用文火不断拌炒、揉搓,至菇柄呈半干纤维状,取出摊放在竹筛上,冷却后进行配料。 配方为:菇柄100千克、上等酱油4千克...
2275 木耳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天气干燥食用菌成长会缓慢
入冬以来,很多菇农发现自家的食用菌生长变得缓慢。关专家指出,由于入冬空气越来越干燥,这使得植物难以吸收足够的水汽,从而导致食用菌生长缓慢,产量减少,这肯定会影响到菇农的效益。据了解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湿度是80%以上,而现在的湿度普遍低于30%,这自然会影响到食用菌的生长。对于这一现象,菇农们可采用加湿...
1289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菇蒜辣酱的加工
新型复合调味品——菇蒜辣酱,既可自食,又可馈送亲友,还可出售,当是一种利用市场、技术致富的上好门路。 一、 配方 1.主料:平菇35千克,豆瓣酱25千克,大蒜35千克,红辣椒5千克。 2.辅料:碘盐5千克,蔗糖3千克,姜粉2千克,大葱粉1千克,五香粉0.5千克,花生油5千克,香油1千克(碘盐及蔗糖...
418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低糖平菇脯加工技术
1、选料与洗涤:选择形态完整、无病虫害的新鲜平菇,剔除杂质,切除菇脚,将丛生菇分成单朵,用清水洗涤备用。2、烫漂:在夹层锅中加入清水(装水量为锅容量的2/3),在水中添加0.05~0.1%的柠檬酸。加热至水沸,加入平菇(菇量为烫漂液量的30%左右),轻轻搅拌,待菇体变软时捞出,立即投入冷水中冷却。通...
1909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优质平菇菌种的鉴别方法
(1)优良菌种的特征 ①从外表看,袋内菌丝全部呈棉絮白色,粗壮密集,分布均匀,没有杂色菌丝,前端整齐,呈扇形发展。 ②菌丝分解过的棉籽壳培养料变成黄褐色,木屑培养料变成白色至淡黄色,吃料到底,有朽木香味。 ③菌种有平菇的特殊芳香味,用手按培养基时有弹性;掰菌种时不易碎。刚刚形成少量桑葚状的小菌蕾,菌...
179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样识别食用菌优良菌种
菌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食用菌栽培的成败,在购买菌种时一定要注意识别规格和质量。现将识别优质菌种的方法介绍如下:查形 出售的菌种瓶(袋)要完好无损,口部包扎严密;棉塞清洁、干燥、松紧适宜,有弹性;菌柱紧贴瓶壁,上部内壁允许有少量凝结水,下部不能有积水,瓶壁与培养基之间不许有胶质物。观色 通过菌种瓶(袋)...
1522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出现虫害的正确防治方法
现在已经进入炎热的季节了,正是各种害虫最活跃的季节,各种害虫也对菇农种植的食用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食用菌病虫害是制约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菇农在生产中面对各种病虫害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识别与防治技术,待出现病虫害后,往往措手不及,慌乱之中盲目用药,有的虽临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产生了药害,...
1765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一种简便实用的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
原材料准备1、无底试管:把待用的试管底部用玻璃刀划掉,使其成为两端都敞口的无底试管。2、培养基配制:取木屑另加1%石灰、0.5%尿素以及适量水配成含水量55%的培养基。3、其它:高压灭菌锅、棉塞、比上述无底试管略小的试管一根(如果无底试管直径为20mm,那这根试管直接则为18mm左右)。操作步骤取上...
1473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生料栽培平菇如何预防杂菌污染
(1)选择新鲜、干燥、贮存管理好的培养料。含病菌数量相对较少,适应于生料栽培,但贮存期限较长,受潮结块的培养料,含病菌数量会比较多,若未经杀菌处理,直接用于生料栽培,则极易造成杂菌污染。 (2)选择优质、抗性强的菌种。 (3)菌种发满菌立即使用,否则会因菌龄过长,形成很厚的老化菌皮或遇到低温导致种袋...
275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两种蘑菇保鲜法
1. 激动素保鲜法:用0.01%的6-氨基嘌呤溶液浸泡鲜菇10―15分钟,取出沥干后贮存。 2.焦亚硫酸钠处理法:先用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漂洗蘑菇3―5分钟,然后用0.1%的焦亚硫酸钠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装进塑料袋内贮藏,在室温10―15℃条件下保鲜效果较好。...
35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美国癌症专家:每天吃18克蘑菇就能将患癌症风险降低45% 尤其是乳腺癌!
据最新一期《营养学进展》刊发的论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发现,较高的蘑菇消费与较低的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特别是乳腺癌,可能表明蘑菇在饮食中的潜在保护作用。科学家表示,每天只要吃18克蘑菇就能将患癌症的风险降低45%。研究小组发现,每天只要吃18克蘑菇就能将患癌症的风险降低45%。...
2692 食用菌相关资料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制作香菇松的方法
选择无木屑、虫蛀、霉变的干香菇柄,切成长约1厘米的块后,用清水洗净,浸泡1~2天使其充分吸水软化。将软化后的菇柄放入锅中加热煮沸后用文火煨几小时,再用木槌槌碎后捞出沥干,放入高速搅打机中捣碎成丝状,然后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烧煮并用铁铲不断拌炒、揉搓,至呈半干纤维状时取出摊放在筛上,冷却后进行配料。先将...
2637 蘑菇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鸡爪菌即叉状炭角菌,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性病原真菌,主要发生在鸡腿菇的子实体生长阶段,其子实体酷似鸡爪,俗称为“鸡爪菌”。鸡腿菇菌丝生长时,受土壤中霉菌菌丝侵扰,二者结合扭结发生变态,长成鸡爪菇。发生时呈暗褐色、尖细、基部相连,其菌丝与鸡腿菇争夺养分并抑制鸡腿菇菌丝生长,造成鸡腿菇严重减产...
2866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