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感染木霉、链孢霉、黄斑病……怎么办?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一见倾心 点击 :

一、木霉

平菇感染木霉、链孢霉、黄斑病……怎么办?

01 症状

木霉又称绿霉,是危害平菇最严重的一种杂菌。菌种携带木霉或者接种操作不规范时,菌包极易感染木霉,并迅速波及培养料,形成厚厚的一层霉层,菇体被感染后停止生长,软化、渍水,进而布满木霉菌丝。

02 发生规律

木霉菌丝和分生孢子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6℃~45℃都能生长,20℃~35℃生长最快,15℃以下菌丝生长减慢。PH在3.5~6时,最适宜木霉菌丝生长。菌丝耐二氧化碳,在通风不良的菇房内能大量繁殖,快速侵染菌包和菇体。

03 防治方法

①.保持制种发菌场所环境干净卫生,无废料和菌渣堆积;

②.灭菌彻底,常压灭菌需100℃保持10h以上,要防止中途降温和热循环不畅;

③.配制培养料时,控制培养料内水分60%~65%,大规模生产应在料内拌入相关药剂,以有效控制发菌期污染;

④.保证所用菌种纯度与活力;

⑤.保证无菌操作;加强发菌期检查,发现污染袋及时清出。

二、链孢霉

平菇感染木霉、链孢霉、黄斑病……怎么办?

01 症状

链孢霉是平菇高温季节栽培的首要竞争性杂菌,多数为橘红色、橘黄色或淡红色。在高温高湿季节内,生产菌袋如操作不慎,极易引发链孢霉感染;试管2天就能长满菌丝,第3天会出现橘红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随工作人员手、衣服等携带到另一菇房重复侵染。

02 发生规律

链孢霉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富含淀粉及糖分的基质上能快速生长。该病菌耐高温,在25℃~35℃生长迅速,但在密闭缺氧的瓶或袋内菌丝生长弱,难以形成孢子。

03 防治方法

重视菌种及发菌场所干燥清洁,一旦发现个别菌袋长出链孢霉,立即密封好放入锅炉内烧毁。其他防治措施参照木霉防治方法。

三、黄斑病

平菇感染木霉、链孢霉、黄斑病……怎么办?

01 症状

黄斑病又名黄菇病,病原菌为伞菌假单孢杆菌。在栽培量大的菇棚内,常有平菇在生长中出现黄斑或整朵菇黄化的现象,发病菇呈水渍状,但不发粘不腐烂,尤其是黑色平菇出现黄斑后,会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02 发生规律

在春秋季温湿度变化较大时,容易发生平菇黄斑病。气温在20℃以下和30℃以上时不易发生。

03 防治方法

①.根据季节选用适宜品种;

②.菇房内保持通风状态,适当降低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

③.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菇,停止浇水,喷施5%的石灰水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茶树菇料袋污染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止茶树菇料袋污染措施

    茶树菇栽培过程会出现杂菌,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料袋受污染。一是棉籽壳提前24小时加水堆制发酵,使料温上升至60~70℃,以杀灭杂菌。二是配料加入麦麸后,拌料装袋上灶灭菌不超过6小时,以防基质酸败。三是灭菌时保持温度在100℃以上24小时,中途不停火、不掺冷水、不降温,以彻底灭菌。四是灭菌后料袋搬运...

    1519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秋冬菌菇季,口蘑有哪些实用的保鲜控损、售卖技巧?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秋冬菌菇季,口蘑有哪些实用的保鲜控损、售卖技巧?

    口蘑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现阶段超市内菌菇类商品中的热销单品之一。如今市场上常见的口蘑有两种,一种是整体特别洁白,伞叶水分充足,商品品相较好,在门店比较常见;另一种也是经过处理的,但是会有自然生长环境携带的少数泥土和枯叶等,相对前一种而言,这种口蘑的水分相对不那么充足。综合多方因素,门店更...

    1682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宁夏永宁县:进行菌菇新品种试验示范 产业激活发展动能
    食用菌资讯 | 宁夏永宁县:进行菌菇新品种试验示范 产业激活发展动能

    紧紧围绕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规划,聚力银川市“三新”产业和“两都五基地”建设,结合全县“两城三带”发展布局,今年,永宁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促进全县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与此同时,永宁县...

    288 食用菌动态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如何选购食用菌产品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如何选购食用菌产品

    一、最好到大商店或超市中购买有一定知名度企业的产品,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保证,购买时看清包装上的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而在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要防止掺假或以次充好,以免上当受骗。二、消费者在购买食用菌产品时应仔细观察其外形、色泽,必要时可闻气味,观察的重...

    1297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1、灵芝菌种经过若干次的接种栽培后,若平时不注意选优,会呈现菌丝稀疏,即是退化现象,而且菌丝丛中出现褐色无菌丝的斑块,前端菌丝参差不齐、灵芝子实体产量低、小、开片迟、畸形等现象。2、退化原因:接种时菌丝受到机械损伤,菌丝老化,自然退化后菌丝酶活性下降,或者是受到病毒感染。3、菌种复壮:菌种发生退化后...

    1139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斑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斑病防治方法

    金针菇黑斑病是由假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菌盖出现褐色或深褐色椭圆形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该病最重要的措施是控制温湿度。对菇房洒水时,不能将水洒到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是不能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能长时间高于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

    162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孢子简易分离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孢子简易分离法

    笔者将多孢子分离与组织分离有机结台,使退化品种的优良特性得以恢复。现简升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 制备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VB1微量,琼脂18g,水1000mL,pH 值自然。按常规方法制试管斜面。2 选择种菇选取生长健壮,八成熟,无病虫害的平菇一朵,用...

    1403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的优势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的优势

    1、降低成本:使用食用菌液体菌种,每袋菌种成本仅几分钱,只有固体菌种的五分之一,用液体菌种接种,固体菌种接种工作效率提高4―5倍;2、提高纯度:液体菌种在完全无菌的密封环境中快速萌发,动态培养,因而菌种纯度高,确保出菇健壮;3、减少污染:液体菌种萌发速度超过了杂菌滋长速度,杂菌几乎没有滋生的机会,因...

    193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制干和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制干和贮藏

    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延续生产。(一)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紧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刻采收。(二)采收季节。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

    2931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保藏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保藏方法

    香菇菌种保藏有“低温保藏法”、“石蜡保藏法”、“盐水保藏法”、“继代保藏法”、“木粒保藏法”、“矿物油保藏法”、“孢子滤纸保藏法”。...

    2930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制干与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制干与贮藏

    适时采收 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木耳颜色由黑变褐、边缘舒展软垂、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出现白色孢子粉时应立即采收。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时的木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水膨胀率好,质量佳。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此时由于气温高,病虫害也多,容易造成烂耳,质量差但产量最高。立秋后采收...

    182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高档菌香油加工新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高档菌香油加工新技术

    在植物油中加入菌类制成的高档菌香油,不但油变得鲜香可口,而且菌体也会保持原状,不需烹调直接食用。现将菌香油加工新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原料 ①油类: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大豆油、棕榈油等。这些油脂单独或混合使用均可。②菌类:香菇、平菇、蘑菇、金针菇、牛肝菌、松乳菇均可。 2.清洗 栽培菇种...

    2309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糖醋浸渍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糖醋浸渍工艺

    一、选料。选购新鲜、完整、菌盖直径6~10厘米的香菇,喷淋洗涤。? 二、预腌。每100公斤洗净的香菇加盐4公斤,一层香菇一层盐放在坛内,最后撒一层盐,再盖重物压实,预腌24小时。? 三、二次腌制。捞出预腌的香菇沥干,装入干净的坛内进行第二次腌制。方法是每100公斤香菇加盐6公斤,一层香菇一层盐,...

    1606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的培养发菌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的培养发菌

    1.排放菌袋 菌袋培养发菌期间,因气温不同采取不同的堆码方式,使其有利于温度控制管理。当气温高于25℃时,应将菌袋单层排放在床架上或“井”字形地堆码在培养室内地面上,共堆码5~6层;也可先在地面上排放一层菌袋,然后排放2根竹竿后,再排放菌袋,如此一层菌袋一层竹竿地排放,使上下...

    138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桑黄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研究初报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桑黄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研究初报

    桑黄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 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yaceae),针层孔菌属(Phellinus),是火木层孔菌(P. igniarius),鲍氏针层孔菌(P. baumii)和裂蹄...

    1226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