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时间 : 06-23 投稿人 : 润鸣 点击 :

一、真菌性病害

蘑菇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 菌菇种植

1.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水泡病。病菌孢子通过覆土带入菇房,由空气和害虫传播。当菇房空气不流通,遇高温高湿时发病重。在菇床上形成大量白色菌丝体,感病后,子实体菌柄肿大成泡状,严重时形成畸形菇,变为褐色,或形成菌盖菌柄不分的白色絮状菌球。防治方法:主要对覆土进行消毒。将覆土置于空房内,按每平方米5毫升甲醛加3克高锰酸钾的比例熏蒸24小时后,才能使用。菇床上若发现病菇,应立即停止喷水,通风降温至15℃以下,湿度不超过85%,在病区喷1%-2%甲醛液。发病严重的菇床应更换覆土,烧毁病菇,将所用工具用4%甲醛液消毒。

2.软腐病。由泡毒菌感染引起。病菌孢子多数通过气流和溅起的水滴传播,覆土过潮及低温高湿,易发生此病。发病时,若不及时处理,病菌便迅速蔓延,并变成水红色。子实体被感染后,逐渐变成褐色,直至腐烂。防治方法:减少床面喷水,加强茹房通风,降低土面和空气湿度,发病部位撒石灰或喷4%甲醛液;也可喷洒多菌灵或托布津或溃疡灵500倍液等。

3.褐斑病。又叫干泡病、轮枝霉病,由轮枝霉菌引起。病菌孢子常粘结成堆,主要通过溅起的水滴和菇蝇、螨类、人手、工具等传播。此病多发生在栽培后期,发病后,先在菌盖上产生许多不规则针头状的褐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凹陷,凹陷部分呈灰白色。病菇常干裂,菌盖歪斜畸形,菇柄出现剥皮现象。但菇体不腐烂,没有特殊臭味。防治方法:严防菇蝇进入菇房;一切工具用4%甲醛液消毒;已发病的地方用500倍液多菌灵等喷洒。

二、细菌性病害

1.斑点病。由托蓝氏假单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通过害虫及操作人员传播,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病,夏秋季节发生较重。发病初期,菌盖一二处出现黄褐色变色区,随即变成暗褐色凹陷斑点。此病的防治关键是控制好空气的相对湿度,尤其在蘑菇生长后期,菇房湿度不要超过85%,避免菇盖表面积水和土面过湿。减少温度波动,最好低于17℃。发病后用600倍液漂白粉喷洒。

2.干腐病。又叫干僵病,也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引起的。发病区蘑菇畸形,苍褐色,菌盖歪斜,菌柄基部膨大,并且逐渐萎缩干枯,失去食用价值。防治方法:主要是隔离,防止病区和无病区之间菌丝体连接。箱栽时,如果茹箱之间菌丝不相接,干腐病就不会传播;在菇床上,每隔一段用塑料薄膜隔开,也可阻止蔓延。

三、生理性病害

1.硬开伞。蘑菇遇异常气候,幼嫩子实体提早开伞的现象叫硬开伞。一般在18℃以下,温差10℃左右,或突然降温情况下发生,防治方法:在气温突变前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

2.畸形菇。形成的原因是覆土粗细不一,出菇部位低;菇房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以及药害和病害、虫害造成。防治方法:注意覆土质量和通风,避免有害气体进入菇房,注意防治病虫害。

3.薄皮菇。整个出菇阶段都可发生。主要由菇房内温度过高过低,或床面通风过度引起。防治方法:高温时要加强通风,低温或起大风时,菇房要保温保湿。

四、病毒性病害病毒病是通过罹病的孢子和菌丝传播。菌丝感染病毒后,不能形成子实体;菌蕾感染病毒后,子实体发育畸形,或菌柄奇长,开伞极早,或菌柄弯曲菌盖特小,或菌柄下部尖削,或菌柄中央膨大成桶状、坛状,最后导致菇体萎蓿干瘪成海绵状。严重感染病毒的菇床上,常出现大块无菇区。防治方法:发现病毒病后,蘑菇一定要在开伞前采完,防止病菇散发出来的孢子传播;用低剂量溴甲烧熏蒸全部培养床架;将所有用具全部煮沸消毒。如果发病和蔓延严重,可根据病毒的寄生侵染性高度专一的特点,改变栽培种类,即可杜绝此病。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昌宁县:野生食用菌陆续上市 实现增收
    食用菌资讯 | 云南昌宁县:野生食用菌陆续上市 实现增收

    近段时期,随着气温升高,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会看到有野生菌“冒出”,吸引了许多人纷纷去农贸市场抢一份鲜,只为赶上这一年一度的菌子盛宴。在被昌宁人称为“红房子”的城北农贸市场,来自四方山村售卖各种野生菌的人排成了一条长街,大白菌、见手青、羊肝菌等各种野生菌被分门别类地整齐摆放在摊位...

    2836 菌类报道 食用菌新闻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红粉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红粉病的防治方法

    红粉病是由粉红单端孢霉侵染引起,通过覆土、气流和水传播的。在培养料偏湿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其症状是菌盖初期有白色绒毛状菌丝,后呈粉红色粉末状霉,发病严重时,红粉状霉很厚,菌柄菌褶均有红粉色,菇体僵干。 防治措施:加强通风换气,控制好覆土和培养料的含水量。在病区喷1:500倍多菌灵水溶液和1:800倍的...

    685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培育优质草菇菌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培育优质草菇菌种方法

    优良的草菇菌种应是菌丝生活力强,产量高、产菇质量好。优质草菇应该是包皮厚、有韧性、不易开伞,菇形好,有光泽,食用时口感好,有风味。 自然留种:在一些边远的、没有现代制种设备和技术的地方仍有采用此方法。 1、旧草种:菇畦采完第一批菇后,第二批菇要长出时,选择产菇多,幼菇生长一致,菌丝旺盛,无病虫害...

    2353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羊肚菌细菌性病害的特征及防控分析
    食用菌病虫害 | 羊肚菌细菌性病害的特征及防控分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比真菌小很多很多,一般长1 ~ 3μm,宽0.5 ~0.8 μm,肉眼不可见,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各种不同样子的细菌,球形的、杆状的、螺旋状的等等。细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我们身体、皮肤以及口腔、肠道内也大量存在;当然,土壤环境中也存在着数不胜数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它们...

    1856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挂面加工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挂面加工要点

    1.原料配方及产品标准:富强粉100千克,猴头菇粉2千克(或猴头菇汁20千克),白茯苓粉0.5千克,食用精盐1千克。挂面厚0.8毫米,宽1毫米,长20厘米,含水分14%±0.5%。 2.合面:按配方将猴头粉与茯苓粉掺入面粉中,加26%过滤盐水或煮菇水,在搅拌机内搅拌10分钟,使面粉充分...

    2212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腌渍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腌渍的加工技术

    夏季是草菇栽培的合适季节。其加工方法很多,盐渍是其中简易行的方法之一,现简述如下: 一、采收及初加工 于菌被未破裂前及时采收,子实体8―9成熟,这时商品价值最好。鲜菇采收后首先清除泥污、除去菇蒂,并进行分级整理。 二、杀青处理 将初整理后的鲜菇及时放入5―7%盐水中煮3―5分钟。煮透后立即捞出放入冷...

    116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 轮枝霉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 轮枝霉病

    轮枝霉病(又称干泡病、褐斑病、干腐病、黑斑病等)(1)病原真菌轮枝霉,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轮枝霉属。分生孢子单细胞,分生孢子梗轮生。该病菌抗性高、活力强,是双孢菇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2)症状蘑菇从感病到出现褐色病斑约需14天左右。蘑菇菌盖和菌柄分化之前感病,会形成灰色组织块,和疣孢...

    2213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野生灵芝储藏4大窍门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野生灵芝储藏4大窍门

    一、一定要完全干透野生灵芝在保存之前一定要让它完全干透,如果没有干透的情况下就密封保存起来,那后果可想而知,是一定会发生霉变的。所以一定要把野生灵芝完全晒干之后再进行保存,这样才能够保证不会发生霉变。二、真空保存效果佳野生灵芝最怕的就是碰触到过多的水分,然而在家庭保存中总是不可避免沾染一些不必要的灰...

    1499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自制食用菌绿色防虫增产剂
    食用菌病虫害 | 自制食用菌绿色防虫增产剂

    在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和虫害发生。传统方法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利用EM生物技术应用于食用菌害虫防治,效果显著,且无农药残留又能增产20--30%以上。 一、EM防虫剂的配制  1、配方:EM原汁7%,红糖7%,白酒7%,白醋7%,水72%。 2 、配制...

    300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新型快捷干制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新型快捷干制法

    食用菌新型快捷干制法,既可大大缩短单调时间,又能确保产品格量。此种方法只需15分钟,即可将新鲜食用菌制成干品,且食用菌的营养和风味无任何丧失和变革。值得食用菌加工行业采取。 新型快捷干制法,是采取一种高压常温单调系统进行的。即将新鲜食用菌放入密闭的单调器中,立刻送入高压单调空气流,并使空气在单调器内...

    2415 菌类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亿昌菌业:食用菌生产如何高效控制污染
    食用菌病虫害 | 亿昌菌业:食用菌生产如何高效控制污染

    食用菌生产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环节不注意环境卫生及灭菌治虫工作,都会遭受杂菌肆虐和病虫的危害,造成产量降低,更有甚者前功尽弃。食用菌污染控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原料污染控制食用菌生产原料,通常为一些工农业生产的下脚料,其中富含丰富的营养,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2510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发菌期的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发菌期的管理

    在装袋码垛完成后,就开始进行闭光发菌,正常条件下发菌的时间大约在30天左右。在发菌期的温度要求在24-28摄氏度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65%。在发菌期,如果温度低,就要把草苫揭开增加温度。但由于发菌期要闭光,所以要用布把菌袋都盖上。如果温度超过30摄氏度,就要及时通风,降低温度。发菌期间要保证有足够的...

    2456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害虫有哪些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害虫有哪些

    1、菇蚊菇蝇类:秋季栽培一般采用发酵料(平菇、鸡腿菇、双孢菇),菇蚊、平菇眼菌蚊、蘑菇眼菌蚊、粪蝇、蚤蝇、果蝇等成虫近料产卵,成虫及卵并不能直接产生为害。这些害虫的成虫极具趋光性和趋味(菇香味、料香味、腐味)性,菇棚闭光处理时,发生概率较低,虫口密度大为下降。 2、螨类:螨类虫源渠道多,或寄居于棚内...

    185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盐霜状平菇和花菜型畸形病的症状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盐霜状平菇和花菜型畸形病的症状与防治

    盐霜状平菇症状菌盖表面覆盖层盐霜,子实体不再分化、生长。发生规律主要是由于气温过低造成的。多发生在黑色品种上,一般气温低于5C就会出现此类现象,综合防治注意做好棚内的保温工作,或选用出菇期耐低温的平菇品种。花菜型畸形病症状平菇子实体原基形成后不再分化,桑葚状的原基不断增大,小柄不断分义,在顶端只形成...

    83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袋污染解决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袋污染解决方法

    菌袋在室内培养期间要翻堆4~5次,第1次在接种后6~7天,以后每隔7~10天翻堆一次。翻袋时认真检查杂菌,及时处理。 轻度污染只在菌袋扎口处或褶皱处出现零星点状或丝状的杂菌小菌落,没有蔓延的可用注射针筒吸取75%的酒精50毫升配加36%的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受害处,并用手指轻轻按摩表面,使药液...

    1360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