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资讯 | 2023年黑龙江省食用菌备春耕栽培生产建议

时间 : 04-03 投稿人 : 沁芳园艺 点击 :

为保障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组织专家商讨形成食用菌备春耕生产建议。本建议以栽培规模大、具有代表性的木腐食用菌品种黑木耳和草腐食用菌品种大球盖菇为例,其他品种可参考执行。

2023年黑龙江省食用菌备春耕栽培生产建议 | 菌菇种植

一、黑木耳栽培备春耕生产建议

(一)棚室挂袋栽培

黑木耳菌包进棚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末。利用早春阳光充足的有利条件,及时扣棚化地、增加棚温。棚内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即可陆续将菌包入棚。

1.大棚处理:菌包进棚前将棚温尽可能增高,棚内土地完全解冻后喷水加湿,将温度提高到40℃以上处理3天以上,可以有效杀灭棚内病菌虫卵。地面平整处理后,铺地布封闭防杂草。

2.菌包处理:确保菌包成熟、剔除污染破损菌包,入棚前7~10天将菌包培养温度逐渐降至8~10℃,使菌包适应棚内环境。对于冻存菌包要缓慢解冻,防止日光照射造成袋内产生凝结水和快速解冻造成袋料分离。解冻后要保证10天以上的菌丝恢复培养。

3.菌包入棚:单栋棚内菌包菌龄要一致,按照实际挂袋数入棚,进棚后防止异常高低温。棚温过低时要进行覆盖保温,过高温时要及时通风。入棚较早的菌包放置时间较长,要注意防止鼠害,可放置鼠药、捕鼠器等。

4.菌丝复壮:菌包从培养室内搬到大棚的过程中,菌丝受到创伤造成颜色变暗,不同程度出现“袋料分离”现象,应经过7~10天的适温恢复培养,可使菌丝变白,改善“袋料分离”现象。

5.开口催耳:当大棚内温度定在10℃以上时可以及时开口。单栋棚内要同一天完成。开口后横向叠放3层,袋与袋之间留有少许空隙。棚内地面浇水,保持大气相对湿度60~70%,温度不超过25℃,7天左右待开口处出现耳线时即可挂袋。

6.出耳管理:挂袋后3天内少量喷雾保湿,随后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确保耳芽湿润。通过通风、调整遮阳网来调节温湿度,确保棚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耳片达到1厘米大小时即可进行干湿交替管理,做到“干长菌丝湿长耳”。

(二)露地摆放栽培

黑龙江省黑木耳菌包下地摆放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末、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3℃以上。下地后菌丝复壮一周左右,再根据当地气候适时开口、催芽和出耳。

1.菌床整理:在3月末、土表化冻前要及时整理栽培场地,化冻后及时建床,平整后喷施消毒、除草药剂,覆盖防草膜或地布。

2.出袋催芽:4月下旬、气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陆续下地摆放。前期低温时可以使用草帘、棉毡苫盖保温。我省春季风大且干燥,宜造成芽口失水,可以采用开口后覆盖草帘、薄膜集中催耳技术,利于保温保湿和芽齐芽壮。

3.分床出耳:耳芽出齐后及时分床,进入夏初出耳管理。

二、大球盖菇栽培备春耕生产建议

黑龙江省林地生态化栽培大球盖菇较多,对于秋播春出或秋出后越冬的栽培场地,在春季化冻前要及时补水,防止水分蒸发过多、覆土及培养基失水影响出菇产量。

(一)林地生态栽培。3月末至5月初应实地踏查,时刻关注覆土和培养基的湿度情况,当出现湿度降低时要及时喷雾补水,确保菌丝正常恢复生长,这是确保出菇质量的关键。同时补充覆盖物、喷施安全杀虫剂。对于秋季出菇后越冬管理的栽培场地的可喷施营养液补充营养。

(二)棚室栽培。及时扣棚解冻,同时注意补水。前期可以增强棚室内光照,对菇床表面进行日光杀菌。当菌丝恢复后要及时遮阴,保证棚内温度在5~25℃,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当菇蕾形成后要喷水保湿,适当降低棚温,保持在15℃左右,增加优质菇率。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及其菌种的制作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及其菌种的制作

    香菇又名香蕈,其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菜肴之佳品。菇农一直沿用传统的砍花、人工栽培技术,在有林地区采用段木栽培,在无林地区和少林地区,多用代材料栽培香菇。在香菇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培养菌种,第二阶段是用培养好的菌种进行栽培。菌种制作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培养母种(亦称一级种或...

    711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秋冬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秋冬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一、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二、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

    1175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感染链孢霉后该咋办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感染链孢霉后该咋办

    咨询:专家你好,我种植的金针菇袋装栽培菌丝刚发过上盖边沿先是咖啡色,后来又成粉色了,是什么原因?解答:根据这位菇农说的症状,基本能判定金针菇接种后感染了链孢霉。因为受这种杂菌感染后培养料会出现桔红色或粉红色的粉状霉层这种非常典型的症状,其它杂菌则不然。导致这种症状的初侵染可能有三个途径:1.菌种带菌...

    278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酱平菇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酱平菇的加工方法

    选7-8成熟的平菇,去掉菇脚,洗净。 以100千克鲜菇5千克食盐比例,放入缸内腌制3天起缸,沥去盐卤,再用盐10千克加入缸腌制,7-10天再起缸,沥去盐卤,再加适量盐进行第三次腌制。此时已达22度Be盐水,成为盐坯,可长期保存。每100千克盐坯用400千克清水浸泡8小时,取出后,沥干水分,用清香甜酱...

    394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尼日利亚农业部将实施农民和农田信息化连接
    食用菌资讯 | 尼日利亚农业部将实施农民和农田信息化连接

    21年6月18日,尼日利亚联邦政府表示,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已经建立了一个在线门户网站,以获取农民的个人数据,并与他们的农田、作物和产量的地理信息联系起来,以确保联邦政府能够有效监测对农业的干预。 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萨博·纳诺诺指出,COVID-19流行、洪水和地区安全带来的挑战使政府决定推行该政策,...

    235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动态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袋污染杂菌及白筒的主要原因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袋污染杂菌及白筒的主要原因

    一、菌袋污染杂菌银耳菌袋污染杂菌,在老菇区更为严重,主要原因老产区污染袋处理不好,空间杂菌孢子指数不断增加,而且杂菌抗逆力也越来越强。 引起菌袋污染的主要原因有:1.基质酸败。原料霉变没做处理,配料含水量偏高,装袋时间拖长,均可引起基质酸败,为霉菌孳生提供条件。2.料袋灭菌不彻底,给杂菌有存活的机会...

    182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干制方法简析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干制方法简析

    金针菇干制储藏是将鲜金针菇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在10~12%的一种储藏方法。晒干的金针菇颜色较深,不耐久藏;烘干的金针菇色泽好,质量高,耐久藏,但成本高。 晒干是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以...

    1963 蘑菇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竹荪菌种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竹荪菌种制作方法

    一、培养基的制备。1、竹屑40%,杂木屑30%,谷壳15%,米糠15%。2、棉籽壳60%,玉米心(颗粒状)10%,谷壳10%,杂木屑20%。3、杂木屑70%,谷壳10%,玉米心(颗粒状)20%。4、玉米秆(粉碎)40%,杂木屑30%,谷壳20%,米糠或麦麸10%。二、制作方法:将上述配方任选一种加水...

    986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不出菇原因分析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不出菇原因分析

    1、菌种选用不当:秋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早熟性品种,而春季栽培应选择中温或低温型、迟熟性品种。若秋栽选用的是迟熟性品种,接种后须经3~4个月,菌丝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当年秋冬季不会出菇,要到翌年春季才能出菇。同样若春季栽培选用的是中温型、早熟性品种,接种后60~70天发菌,到出菇时,气温升高...

    220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知识 | 关于灵芝,我国古代《山海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食用菌知识 | 关于灵芝,我国古代《山海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我国古代《山海经》中记载有这样一个传说,炎帝有一个最宠爱的女儿叫“瑶姬”,但不幸幼年天折。炎帝怜惜爱女,封她为“姑瑶山神”,死后她的灵魂漂到姑瑶山上,变成了姑瑶山上的“瑶草”,即我们现今所称的灵芝。灵芝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品,自古以来被称为仙草、瑞草、瑶草、还阳草,认为是天意、美好、吉祥、富贵和长寿的...

    439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保存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栽培要严把制种关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栽培要严把制种关

    母种→原种购买试管母种时,要注意鉴别母种的优劣,仔细检查试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免买到老化的母种。一般来说,健壮的母种表现为菌丝洁白、粗壮、尖端整齐。若菌丝干散或培养基收缩,瓶底有黄色积水,说明菌丝已老化,请勿购买。从母种到原种,是菌种第一次扩大培养的过程。具体方法:材料准备:试管母种、啤...

    2243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吉林安图县秋木耳采摘上市
    食用菌资讯 | 吉林安图县秋木耳采摘上市

    种植地栽木耳是安图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近日,在安图县亮兵镇青林村木耳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娴熟地进行采摘。据亮兵镇青林村村会计杨振国介绍,木耳种植投资少,见效快,每年最低三茬,由于今秋温度、湿度适宜,秋耳今年的长势要比往年好,收入也比往年高,青林村共有25户村民种植秋木耳40余万袋,纯收入80余...

    2276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的五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的五项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的五项优势:一是制种快:在液体菌种培养罐内菌体细胞处于最适温度、酸碱度、氧气、碳氮比等条件下,以动态方式培养,菌丝分裂迅速,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菌丝体(球)。固体菌种培养,其菌丝体是以自然数的速度自上而下匀速生长;而液体菌种培养,其菌体细胞是以几何数字的倍数加速增殖。液体菌种培养...

    296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育种之组织分离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育种之组织分离

    组织分离是最常用的一种食用菌育种方法,组织分离是食用菌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的特点是能够稳定的遗传母体的遗传性状,发生遗传突变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选育出比母体更优秀的品种几乎不可能,在生产中,组织分离常用于延续一个优良的品种。大多数食用菌都可以采用组织分离进行育种,组织分离的方法比较简单,过程简单...

    150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有效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几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有效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几种方法

    一、瓶装发酵料(1cm)在培养基的上方离瓶口4cm左右,装入1-2cm的发酵料,再灭菌。因为发酵料本身是无菌的,接入菌种后,菌丝很快布满整个瓶的上部,菌丝同时吃料。这种方法优点是杂菌不易浸染培养基,并且菌种的菌龄一致。污染率可降至3%以下。二、麦粒发芽法让麦粒发芽后再装瓶灭菌。麦粒的贮藏物质主要有淀...

    2293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