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酵母菌的防治方法

时间 : 04-25 投稿人 : 嘉格 点击 :

症状:酵母菌污染时多从培养料中间开始,导致菌种袋内的培养料或菇床培养料发酵变质,且有酒酸气味散出,影响菌丝的生长发育。

金针菇酵母菌的防治方法 | 菌菇种植

发病特点:酵母菌生存在有机物上,酵母菌孢子随气流进行传播,在菌种生产过程中或生料栽培中由于消毒灭菌不彻底,瓶袋内装料多装料紧,且瓶袋间排放紧密,易发生该菌。高温高湿有利于酵母菌萌发和繁殖,床料过厚、培养料含水过高,均会导致培养料发酵变质。

防治方法:

(1)在菌种生产时,培养料不要装得过多过紧,使用适量的菌种袋。灭菌时,瓶袋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利于整齐疏散。原种及栽培种不宜采用常压间歇灭菌方法。常压1次性灭菌至少要保持100℃消毒8小时。

(2)在接种中进行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接种规程。

(3)栽培过程中用干料重量的0.2%的25%多菌灵或0.1%甲基托布津拌料。保持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及温度。用干净的水喷洒,减少病菌的发生。

(4)在栽培生产中发现培养料温度过高,散发出酸味,及时用石灰水(pH= 13~14)浇灌培养。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流黄色液体是什么病菌?怎么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流黄色液体是什么病菌?怎么治?

    有可能是细菌性黄菇病,症状为发病初期菇盖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斑点周围有粘湿感,在菇盖上形成一层粘膜,并不断向菇体组织内部扩散,菇体失去弹性,稍触碰即会折碎并逐渐枯萎死亡,甚至腐烂,继而菇体发黏萎缩,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腐臭气味,过几天,遇高温菌袋两头发绿,失去出菇能力。预防措施 出菇期要控制好...

    115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盛夏种植草菇须六防
    食用菌病虫害 | 盛夏种植草菇须六防

    草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必须从死亡的植物体及土壤中吸收现成的养分和水分才能成活。因此,专家提醒菇农要谨防因养分、水分补充不足、不当而造成损失。 防营养不足在营养充足的菌床或草堆中,菌丝体生长旺盛,子实体肥大,产菇期长,产量和质量均较好。因此,在栽培草菇时应选择优质、呈金黄色的稻草,不宜使用霉烂变质的稻...

    22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竹荪一旦受到粘菌侵害,损失极大,应引起各地菇农重视。本文就危害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1、病原:竹荪粘菌病的病原是美发菌Comatricha pulchell(C.Bab)Rost,又名美发网。其形态为孢囊群生,有时密集,有柄,卵圆形至圆柱形,顶略尖,深褐色或锈色,全高0.7-1.5mm;...

    227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因地制宜选定食用菌菌种基质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因地制宜选定食用菌菌种基质

    培育菌种的基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菌种的质量,决定着生产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对于生产菌种的基质,笔者提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比如北方地区的棉籽壳、玉米芯等均可应用,还有麦麸、木屑等资源,也是不错的基质材料。 一、一级种基质配方 一般使用PDA改良基质。基本配方:马铃薯200克、麦麸30公斤、葡萄糖20...

    793 蘑菇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菌丝徒长怎么办?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菌丝徒长怎么办?

    袋栽香菇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1.菌丝徒长的危害.①消耗浪费养分.②菌皮层层加厚,使菌丝体正常的呼吸受到抑制,坚韧的菌皮还会妨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和生长。2.发生原因.①香菇房的设置不妥,如窗户太少...

    1396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笋的贮藏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笋的贮藏保鲜方法

    竹笋为我国的传统鲜菜,倍受人们喜爱。但由于出笋快、集中,采笋期短,产品上市集中,虽有多种加工方法,但在加工过程中难免损失大量营养物质,其笋味与新鲜竹笋比较颇为逊色。所以鲜笋的保鲜贮藏就显得十分重要。现介绍几种保鲜贮存方法。 工具/原料 湿沙废旧木箱或硬纸板箱塑料袋陶坛盐水冷库锅蒸笼步骤/方法 1.沙...

    85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灵芝产品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灵芝产品的加工技术

    灵芝乳粉一、原料配方鲜牛奶300kg,乳清粉25.2kg,精炼植物油10kg,果葡糖浆(70%)15kg,灵芝8kg,维生素a1.2g,维生素c60g,维生素e1.2g,乳酸钙5kg,乳酸亚铁62g,葡萄糖酸锌87g,卵磷脂1.2kg。二、工艺流程乳清粉、果葡糖浆、维生素c等→溶解&rar...

    119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生长速度变缓,菌落边缘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的子实体菌柄肿胀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形成菌盖或菌盖很小;有的菌柄变扁或弯曲,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瘤状突起,菌盖变小畸形,有深缺刻和呈波浪形;有的菌盖及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 预防平菇病毒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38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菜谱 | 牛扒炒杏鲍菇
    食用菌菜谱 | 牛扒炒杏鲍菇

    用料:牛扒1块杏鲍菇2个青红甜椒1个胡萝卜半根黄油1小块黑椒汁2勺步骤:1. 准备食材:牛扒+杏鲍菇+姜葱蒜粒+青红甜椒+胡萝卜粒+黄油+黑椒汁。2. 用现磨玫瑰黑胡椒海盐少许+食油1勺把牛扒腌制,腌制10分钟,切粒。3. 锅烧油,倒入杏鲍菇粒,煎至金黄,倒入胡萝卜翻炒至断生盛出,待用。4. 锅烧油...

    627 食用菌如何做 食用菌常识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双江:“四抓四化”模式提升农民种植管护技能 加快发展姬松茸产业
    食用菌资讯 | 云南双江:“四抓四化”模式提升农民种植管护技能 加快发展姬松茸产业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邦丙乡南榔村采取“四抓四化”产业模式,紧抓菌菇种植,推动产业发展规模化,采取“村党总支+合作社+公司+菌农”经营模式,引进食用菌种植公司,成立种植合作社,通过党员带头与种植能手建立产业互助组,定期开展种植产业培训,提升农民的种植管护技能,加快发展姬松茸产业。目前,南榔村已带动21户...

    233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新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孢菇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孢菇保鲜技术

    1.低温冷藏 低温冷藏是防止食用菌变质与腐败的古老而有效的方法。低温可抑制菌盖开伞和菌柄的伸长,抑制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可以达到延缓组织衰老、延长双孢菇贮藏期的目的。Aguirre等研究了3种温度(5、10、15℃)和3种相对湿度(70%、80%、90%)条件下,双孢菇贮藏过...

    290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选用七注意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选用七注意

    注意看外观。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以防错购。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注意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注意看耳基。瓶壁与料之间如无...

    2981 菌类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发菌期间常见的主要有绿色木霉、曲霉、毛霉、链孢霉等杂菌,一般可采取百病傻与赛百09等药物交替喷洒菇棚的消杀办法,发菌期间每3~7天喷洒一遍上述药物以预防,发现污染菌袋后及时剔出发菌室进行杀灭处理。具体防治办法可参考有关内容,不再赘述。 出菇期间的易发病害 1、斑点病 又称褐斑病,症状表现为:菌盖上分...

    152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常见金针菇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常见金针菇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常见金针菇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具体介绍如下。(一)金针菇病虫害中常见的几种杂菌病害1.细菌性根腐病 病原菌为肠杆菌,欧文氏杆菌属,杆状,周生鞭毛。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当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黏变臭。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把带菌的水直接喷到菇体上,...

    1365 菌类病虫害防治 菌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试管培养基上有冷凝水怎么办?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试管培养基上有冷凝水怎么办?

    在制作琼脂母种培养基时,在灭菌冷却后的母种培养基上往往有很多冷凝水,担心对接种后的菌种有不良影响。冷凝水影响菌种的生长吗?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在接种金针菇、蟹味菇、黄伞、虫草等菌种时,如果母种培养基带有比较多的冷凝水,那么以上这几个品种的菌丝生长都不会太好。怎么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小...

    291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