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双孢菇死菇有新招

时间 : 04-25 投稿人 : 阳光鲜花店 点击 :

一、死菇原因:

防治双孢菇死菇有新招 | 菌菇种植

持续高温、通气不良、养分不足、用水不当、菌丝老化、酸碱度不适、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病虫为害、滥用农药等均可导致双孢菇死菇。

二、防治对策:

1.投足培养料。双孢菇的生长发育和任何生物一样,需要有充足的营养基础,要使蘑菇栽培获得高产,避免因营养不良而发生菇蕾死亡现象,在培养料配制时,要求投料量30~35公斤/平方米,并认真做好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酵工作,这样有利于克服出菇后期因营养不足而死菇,从而获得高产。

2.选用优质菌种。挑选菌丝生长健壮有力的菌钟。菌种培养基养分要充足,培养室清洁卫生,空气新鲜。菌种培养过程要经常检查温度变化,使菌丝在适温下生长,及时淘汰被污染的菌种。

3.适时栽培。一般8月份备料、堆制,9月份播种。

4.科学用水。水分管理应因天气、出菇量,因时制宜,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菇多勤喷,菇少慎喷。

5.通风换气。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子实体发育有害,菇棚长期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氧气不足,对蘑菇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栽培中要注意通风换气。(江苏农业科技报)

编辑:XS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栽培种的制备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栽培种的制备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由原种扩大而成,所有的原种培养基均可用于制备栽培种。栽培种培养料的制备与原种基本相同。 (1)配料的方法和步骤棉籽皮一麸皮培养基(适用于木耳、金针菇、滑菇、平菇等栽培):棉籽皮44千克、麸皮5千克、蔗糖0.5千克、石膏粉0.5千克。木屑一麸皮培养基(适用于银耳、黑木耳等栽培种):木屑38...

    237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贮运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贮运保鲜技术

    白灵菇贮运保鲜技术白灵菇是具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的绿色保健食品。因此,白灵菇的商品价值颇高,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我国白灵菇人工栽培发展迅速,但其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尚不成熟,从而制约了白灵菇产业的发展。作者经过近几年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较实用的贮运保鲜技术。采收:白灵菇采收应...

    665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新方法4种保鲜食用菌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新方法4种保鲜食用菌

    食用菌菇体易褐变腐烂,不易保存,这就影响了食用菌的商品价值。现简介几种食用菌保鲜新方法。1.平菇的化学保鲜新法将鲜平菇清除杂质,平摊在干净的地膜上。制成一定浓度的化学配合保鲜剂(丙酸钙0.3%浓度,山梨酸钾0.1%浓度,亚硫酸钠0.25%浓度)溶液,用喷雾器对平菇正反面均匀喷雾,接着装入全封闭塑料袋...

    292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棚消毒应注意什么
    食用菌病虫害 | 菇棚消毒应注意什么

    1、菇棚环境的消毒。对栽培棚外包括操作场地周边进行严格清理,尤其要彻底清理污染菌袋以及菌糠废料等,并喷洒高浓度多菌灵、辛硫磷混合液等进行杀菌杀虫,环境差者应连续用药两次。 2、新菇棚的消毒。棚内可使用百病去无踪、辛硫磷等药物,一般用量为1袋百病去无踪配50克辛硫磷,喷30平方米左右,用药目标为地面、...

    2521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死菇”的情况浅析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死菇”的情况浅析

    平菇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菇片发黄甚至子实体生黄斑的情况,严重影响平菇的品质和产量,不少菇农为此非常头疼,通过喷药防治,可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要长久解决,菇农应重点从菇棚通风管理和温湿度调控两方面入手,再配合喷药,防治效果才好。死菇的三种情况浅析死菇在较大量平菇栽培中是常见问题之一,特别是老菇房,死...

    866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风味平菇干与平菇营养油的制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风味平菇干与平菇营养油的制作

    用新鲜平菇作原料,经油炸工艺可制风味平菇干和平菇营养油。 1、原料选择:选择成熟度适宜,菇形正常,无病斑、虫蛀,孢子未散发的新鲜平菇作原料。 2、原料处理:剪去菇柄,用清水快速冲洗去杂,沥水后用风机吹干表面水分。清洗时浸水不能过久,若菇体吸附水较多,可用离心甩干机除去大部分水分。洗净后将原料分成2厘...

    241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夏季平菇培养料防治酸腐七招
    食用菌病虫害 | 夏季平菇培养料防治酸腐七招

    夏季天气炎热,多雨潮湿,极易滋生酸败菌,稍不注意就会给平菇生产造成损失。如何防治平菇培养料的酸腐,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七个字:鲜、疏、增、干、风,暗、降。 鲜所采用培养料如稻草、玉米秆、麦秸等应是新鲜且无霉变的,使用前在烈日下曝晒3天。 疏采用直径为20厘米以下较小的塑料袋栽培平菇,且发菌...

    1237 食用菌种植技术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盐渍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盐渍加工方法

    (1)原料整理  采收的金针菇及时进行整理和盐渍加工。首先,去掉杂质,剔除发育不良菇体;然后,用绳或橡皮筋捆扎成束,每束重约100克。 (2)杀青 在杀青锅内装水,加大火力烧开,然后投入金针菇,按菇:水为l:2比例放入金针菇。加大火力烧开煮沸,水开后几分钟捞出,迅速进行冷却。 (3)冷却漂洗 将杀青...

    1659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洗太干净营养容易丢失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洗太干净营养容易丢失

    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是却不容易洗干净,洗得太干净,又容易丢营养成分。所以很多人对于洗香菇有些苦恼,该如何洗的干净,又能保留食物的本来营养呢?一、香菇不应洗得太干净香菇中含有麦角淄醇,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但如果在吃前过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煮蘑菇时也不能用铁锅或铜...

    406 菌类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制作食用菌的原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制作食用菌的原种

    原种由母种繁殖而成,主要用于制作栽培种,也可在栽培时使用。 不同种类食用菌的原种培养基质不同。培养基质应尽量选用与培养料接近的物质。木生菌用木屑料,草粪类用草粪料为好。现在很多地方为了省工易操作,菌种生长快等原因多用麦粒料。制作原种的培养料含水量应比栽培料稍低,保证瓶内有足够空气供菌丝生长。原种多用...

    974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渍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渍保鲜方法

    1.清洗:将采收分类的鸡腿菇分别置入洁净的清水中漂洗或用自来水冲洗,洗除菇体表面的尘埃、泥沙等杂质。 2.杀青:将洁净的清水或自来水注入铝锅或不锈钢锅中;生火烧至100℃左右,把经清洗捞起的鸡腿菇放入锅内开水中进行煮制。一边煮,一边搅拌,一边清除锅中冒出来的泡沫。鸡腿菇从开水下锅到煮熟、煮透后出锅约...

    276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王艳秋:走食用菌农旅融合新路 带领乡亲们增收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王艳秋:走食用菌农旅融合新路 带领乡亲们增收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王艳秋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向社员们认真传达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刚从大棚里采摘完一批平菇,王艳秋与社员们下工后结伴走进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大家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王艳秋将省党代会提出的着力建设“六个龙江”、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

    406 食用菌动态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遇到问题咋解决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遇到问题咋解决

    平菇发菌阶段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能掌握技术妥善解决,会给菇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供菇农在生产中借鉴。 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 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

    82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
  • 食用菌菜谱 | 爆炒羊肚菌
    食用菌菜谱 | 爆炒羊肚菌

    用料:鲜羊肚菌若干、尖椒2只个、素蚝油2匙、盐若干、姜2片爆炒羊肚菌的做法:1、洗净羊肚菌并切成条2、尖椒切成条备用3、淀粉两勺,放入水备用4、待油烧热,放入姜煸炒,随后放入尖椒炒至变色,再放入羊肚菌翻炒,出水后加素蚝油,再加淀粉炒稠,加盐适量。出锅...

    843 食用菌菜谱 食用菌吃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管理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管理

    平菇生产中要特别注重发菌阶段的管理,以下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有经验的菇农总结的解决措施: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 (菌龄30-35天);掌...

    40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