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新工艺提高菌种成品率

时间 : 07-11 投稿人 : 域泓 点击 :

一、培养基配方要合理

新工艺提高菌种成品率 | 菌菇种植

无论是香菇、竹荪或是其他食用菌的原种培养基配方,我们认为其养分必须比栽培种强,因为食用菌的母种培养基,均采用琼脂培养基,接到原种上,便是木屑培养基,这是基质上发生了变化。如果培养基养分不足,就会发生菌种菌丝不吃料,不定植,影响成品率。

理想的原种培养基配方,应以阔叶适生树木屑 76%、麦皮 18%、玉米粉 2%,蔗糖 1.5%,石膏粉2%,过磷酸钙0.5%。料与水的比例为1:1.25。而栽培种可以仿照此配方。

二、配制方法要讲究

按照选定的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取原辅料和清水,进行混合搅拌,配制培养基,具体做法与要求:

(一)场地选择 以水泥地和木板坪为好。泥土地因含有土砂,加水后泥土溶化会引起土砂混入料中,不宜取用。选场后进行洗净,并清理四周环境。配制的时间以晴天或阴天上午或晚上较为理想;中午因气温高,培养料容易酸改;雨天不宜制作,因湿度太大,各种微生物活力强,容易引起杂菌污染。

(二)配制方法 分为三步进行 过筛:先把木屑、麦夫等主要原辅料,分别用2—3目的竹筛或铁丝筛进行过筛,剔除小木片,小枝条及其他有块有棱角的硬物,以防装料时刺破塑料袋。

混合:先将木屑倒人拌料场上,堆成山形;再把麦夫从山尖均匀地往下撒开,并把石膏粉均匀地撒向四周,把上述干料先行拌搅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蔗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溶于水中,再加入干料中进行混合。

搅拌:可采用拌料机或人工拌料。农村常用人工拌料。先把堆成山形的干料,从尖端中间挖向四周,使其形成凹陷状;再把清水倒人凹陷处,用锄头或洋镐把凹陷处逐步向四周扩大,使水分逐渐渗透。当水分被干物质吸收后,再把铺平的料用洋镐重新整成山形料堆,并从料堆挖开,按此法反复搅拌3—4次,使水分吸收均匀。然后把拌匀的料,用竹筛铁丝筛进行过筛,打散结团,使其更加均匀。过筛时应边洒水,边整堆,防止水分蒸发。

三、拌料力求均匀迅速

拌料不均匀培养料养分不均衡,接种后有的菌丝生长不整齐。比如配方中常用麦皮、石精粉,有的生产者没经过溶化就倒人料中,拌制后又没过筛,整块集聚,装袋后有的由于拌料时要求做到”三均匀“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PH值均匀。操作速度要快,香菇制种多在夏季,此时气温均高达30℃。常因拌料时间延长,培养料发生酸变,接种后成昌率不高。B为培养料配制时,加水,加糖,再加气温高,极易使其发酵变酸,这就要做到分秒必争,当天拌料,及时装袋灭菌,避免基质酸变。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七河生物: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七河香菇”推向国际市场
    食用菌资讯 | 七河生物: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七河香菇”推向国际市场

    近日,在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蘑菇培养大棚内,一株株蘑菇朵大肉厚、长势喜人。多年来,七河生物按照农业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思路,走出了一条“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产品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占全国菌棒出口市场的60%以上。在淄川区昆仑镇西楼村建成全球首家大型香菇菌...

    216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近年来被驯化栽培的一类食用菌,因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很高的保健功能,受到消费者欢迎。自以营养袋为形式的外营养添加技术应用到羊肚菌的室外栽培,并取得成功后,羊肚菌产业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为利用冬闲期的冷棚来减低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经过多年的实践...

    2645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问:近日上八里镇平菇种植户咨询,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平菇生料袋栽由于其成功率高、质量好、操作容易、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生产上仍是菇农采用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现就提出的问题作一简要答复: 一、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1、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过多,已变质,产...

    2459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学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优劣鉴别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优劣鉴别

    平菇菌种的质量是影响产量的关键。优良的平菇菌种,菌丝粗壮抗病,能广泛适应多种代用栽培料,出菇早,菇形好,产量高。在选购菌种时,不但应选择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出菇早、产量高、香味浓的品种,还应了解该菌种对温度、营养、氧气、湿度、酸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以作为栽培管理时的参考。此外,不同的栽培季节应使用不...

    1912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各地天麻的简易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各地天麻的简易加工方法

    天麻的加工须先除去天麻的残茎,注意保留箭芽,洗去泥沙,搓去菌索及鳞片,清水洗净后上屉蒸。火力要强,屉盖要严密,以便能迅速杀死麻体细胞,抑制麻体内的酶类活动,并可防止浆液外渗。大麻蒸30分钟,小麻蒸15分钟,以熟透(无白心)为度,如有气胀过大的可用生针刺破排气,然后置火炕或烘干室,也可晒干。一般需4-...

    1653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黑斑病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黑斑病

    金针菇子实体菌盖上长出茶褐色斑点,最后扩大成圆形或半圆形,变成黑色,并出现明显凹陷。菌柄上出现黑斑病后,引起菌柄弯曲。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出现稀疏的白色雾状物。其病原菌为轮枝霉菌。  (1)发生条件  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易发生。主要是通过水和空气传染。  (2)防治方法  第一,要防止高温、高湿环境,...

    173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丝的加工制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丝的加工制作方法

    1、浸泡:去除残碎菇柄中的杂质及染病、腐烂等部分,放进重量为其两倍的清水内,添加适量醋,浸泡 24小时后捞起撕成丝状,放水槽中以流动的水洗涤, 再取竹筛过滤,沥干。 2、干燥:香菇丝搁通风光照处晒干,有条件的地方可送入烘房,在50℃~55℃温度范围焙烤, 待其水分降至18%以下时取出备用。 3、...

    2772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平菇如何防止杂菌污染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平菇如何防止杂菌污染

    在农村多种经营种植中,食用菌种植因其产量高,劳动强度低深受青睐。大床生料种植平菇,成败的症结在菌丝的发菌造就,而发菌的成功在于避免杂菌净化。今朝对杂菌尚无特效处置药物,主要是因为杂菌也大多属真菌类,与食用菌是同类微生物,想人为保护单一食用菌丝体,想想其难度是相当大的,今朝重要采取防备为主的综合防治办...

    176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盖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盖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症状表现食用菌菌盖斑点病发病初期菇盖表面凹凸不平,后呈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菇床上病菇长有白色子实体,严重的菌褶粘连在一起。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一般由覆土带入菇房,经气流传播。菇房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时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与传播。三、防治方法1、发病后,要加强菇房通气换气,降低菇房空气...

    321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食用菌病害有招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食用菌病害有招

    冬春季节是栽培食用菌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由于用料以及环境消毒等方面的原因,常有病害发生,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效益。根据经验,掌握以下技巧非常重要。 以培养料和覆土的处理为重点。食用菌各种病害的病原菌大多存在于培养料和覆土材料中,因此,除进行发酵料栽培外,尤其是在发病区和老菇棚,应尽量进行熟料栽培。在...

    280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菌袋产生黄色水珠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菌袋产生黄色水珠的原因

    早春季节,黑木耳发菌棚内温度逐渐升高,黑木耳栽培户就打开门窗进行通风降温,这样管理5-7天后,发现在黑木耳菌袋内产生了黄色或红色水珠,最后红色水珠变成绿色水珠,这样的黑木耳菌袋就因为污染杂菌而报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黑木耳菌袋产生黄色水珠的原因 第一,由于通风降温措施不当,使发菌棚内产生温差和...

    428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大球盖菇培养料制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大球盖菇培养料制备

    ① 时间安排: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胜,其菌丝可在5~36℃范围内生长,出菇温度范围在4~30℃,应掌握当地气温稳定在l0~25℃范围时出菇,该时间段前约50天制备培养料为宜,大多数地区可掌握在初秋季节进行,尽管此时气温仍偏高,但只要勤于管理,调控温度,待完成发菌后,出菇阶段便能够处于较适宜的温度范...

    211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知识 | 元蘑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食用菌知识 | 元蘑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元蘑,别名冬蘑、黄蘑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9-12cm,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圆形或肾形,黄绿色,粘,有短绒毛,边缘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稍密,白色带淡黄色,近延生。菌柄侧生,很短或近乎没有。秋季生于桦树等阔叶树腐木上,呈覆瓦状丛生。分布在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

    2674 食用菌吃法 食用菌食用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危害蘑菇和平菇。主要症状:该病局限于菌盖上,菌盖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渐渐变成黄褐色并扩大成小斑,不规则,凹斑内有粘稠的菌液,当病斑干后,菌盖往往开裂。覆土和栽培料是其主要的初侵染源,蘑菇菇蕾穿过覆土时,菌盖就可能受感染,若出菇期浇水不当,将菌床上的细菌溅到...

    527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干品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干品加工技术

    一、晒干 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此时菌盖直径4cm内含苞未放,表面淡褐色有纤维鳞片,菌膜尚未破裂,最好选晴天采摘为宜,用手握住菌柄转动取出,用竹片刮除菌盖鳞片和菇柄泥沙,用不锈钢剪剪去菇脚,清洗一遍,在通风处的阳光下,菌褶朝上摆放于晒席或竹筛等摊晒工具上翻晒,3-4天可干燥。二、烘干烘房设备有3...

    133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