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择黑木耳菌种

时间 : 05-22 投稿人 : 誉祺 点击 :

注意看外观。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以防错购。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

如何选择黑木耳菌种 | 菌菇种植

注意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

注意看耳基。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少量耳基为正常菌种,如果太多,则传代次数过多,接种后虽出耳早且多,但长不大,产量较低。

注意沉淀物。如果瓶壁没有或仅有浅褐色胶质物属合格菌种;如果有黄褐色液体,属老化菌种,不可购买。

注意看菌块。木屑菌种表面均长有菌丝,已看不到木屑,挖出时以成块而不松散为佳。如果菌块已干涸收缩则不可用。

注意闻气味。拔去棉塞,闻到菌种清香味,则为合格品;若发出酒酸、霉臭等异味,则是变质菌种,不可用。

注意巧使用。如果菌种培养时间过短或温度过低,菌丝未长满全瓶或菌丝未长入木屑内部的,应继续在适温下培育,然后再用于接种。如果适龄菌种购回后一时不能接种,应存放于清洁、干燥和光线较暗的室内。接种前,严禁拔掉棉塞,对已开瓶接种的菌种不宜过夜,以防杂菌污染。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在雨季贮藏干菇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在雨季贮藏干菇

    干燥贮存 香菇吸水性强,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也会发生霉变。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贮存。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状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湿剂,以防反潮。低温贮存 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避光贮存 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线会引发光化作...

    94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购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购菌种

    栽培食用菌,菌种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因此,为了买到优良菌种,在选购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闻:就是闻菌种的气味。购买菌种时,必须打开1-2瓶(袋)闻一闻,如有独特的香菇味,则为优良菌种,如有酸味,霉味和臭味,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是变质的,千万不能买。 二看:看外形。首...

    2164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六种香菇母种培养基传统配制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六种香菇母种培养基传统配制配方

    香菇菌种通常分为三级。用香菇的孢子或子实体组织分离培养出来的第一次纯菌丝体称为母种,也称为一级菌种;将分离培养到的母种用试管扩大菌种,将其接种到木屑培养基上培养出来的菌丝体称为原种,也称为二级菌种;用于栽培的为栽培种,也称为三级菌种,它是通过二级菌种再次扩大到木屑培养基上进行繁殖、扩大面积栽培需要,...

    1244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制干和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制干和贮藏

    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 (一)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即采收。 (二)采收季节。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

    40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贮藏与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贮藏与加工

    排湿:香菇刚采摘后含水量较高,如包装贮运,必须进行排湿处理。1、晾晒。将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在晒帘上,秋、冬菇晾晒3-6个小时,春菇晾晒6-7个小时,夏菇晾晒1-2个小时。2、用热风。将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热风回转的窑内,在40℃的环境中排湿。贮存:将水分达标的鲜香菇先装入筐中,然后移入1℃...

    2115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猴头菇的泡发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猴头菇的泡发方法

    干猴头菇怎么吃最好?想要干猴头菇下菜好吃一定要注意一下泡发方法,不经过特别的处理会产生很大的苦味会严重的影响口感而且其中的营养也会流失很大的部分,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浸泡冲洗之后蒸发不仅味道好营养也全部保留了下来。下面分步骤介绍猴头菇如何泡发的详细做法。第一步:用清水先将猴头菇表面的赃物洗净,除去根蒂(...

    2746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生态天麻丰收 扎牢产业根基
    食用菌资讯 | 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生态天麻丰收 扎牢产业根基

    近日,恰逢天麻收获季,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镇分水村合作社村民争先恐后上山采摘,热闹非凡。山上的基地里,巨大的天麻遍布森林,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物种多样性,山上,由于林木致密、环境潮湿、水源充足,为天麻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当地居民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立了天麻产业合作社,林下...

    2870 食用菌指南 食用菌报道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防白灵菇菌袋乱现蕾
    食用菌病虫害 | 怎防白灵菇菌袋乱现蕾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显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笔者根据几年来大量养白灵菇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供菇农参考: 1.培养料装袋时,应尽量将料袋装紧,不要留有空隙;菌袋菌丝培养阶段,应保持暗光,温度恒定;菌丝发育成...

    2792 木耳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姬松茸栽培:种植姬松茸怎么防治螨虫?
    食用菌病虫害 | 姬松茸栽培:种植姬松茸怎么防治螨虫?

    螨虫对姬松茸栽培的危害:螨虫主要以若螨或成螨为害姬松茸菌丝体,将菌丝咬断而食;也会将子实体蛀食成孔洞,菇体色泽转为褐色或失去光泽。有的被害组织部位出现褐色病斑。使栽培者手上发痒。螨危害严重时,覆土粒或菇盖完全被浅灰色“活动尘埃”所覆盖,多则抱成团,使姬松茸产量锐减。 姬松茸螨...

    2790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一、白灵菇贮藏的最适温度为-0.5~0.5℃。温度过高会加快色变或衰老,甚至腐烂;过低又会造成冷害或冻害。贮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以95%~100%为宜。低氧气或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有利于白灵菇的保鲜。二、当白灵菇菌盖充分展开,孢子未大量释放时采收。要轻采、轻拿、轻装,减少机械碰撞与损伤,用利刀削平菇...

    262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基腐病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基腐病防治措施

    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糜烂,基部糜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丛发病虽不倒伏,但不能延续向上生长发育,严重发生时,针状的幼菇成丛变黑糜烂。 病原:瓶梗青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抱目、丛梗抱科,该病原如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菌丝白色、粉状。培养基呈深红褐色,菌落呈粉红色。抱子...

    44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1、菌丝生长阶段易发生的杂菌 ①青霉:青霉是最易发生的丝状菌。发育适温30℃—35℃,但在20℃ 左右也长得很好。青霉开始蔓延时和金针菌丝相似,随着逐渐成熟长出青色孢子。  ②曲霉:曲霉开始繁殖时是白色菌丝,成熟后着生黄绿色孢子,发育适温是30℃左右。栽培室在堆肥附近,或曾放过菌种,...

    221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高温季节平菇防螨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高温季节平菇防螨措施

    一、主要害螨1.粗脚粉螨分布与为害:该螨为世界性广布种。粉螨在食用菌生产中,常发生在被杂菌污染的环境中,由于其活动将杂菌扩大化,使健康的子实体受害发生腐烂,粉螨还可直接取食平菇的菌丝体造成减产,甚至失收。形态特征:雄螨成体长240-320微米,雌螨成体长350-650微米,体躯无色,鳌肢和足呈淡黄色...

    2128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蘑菇防杂菌污染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蘑菇防杂菌污染

    蘑菇栽培中的杂菌主要有绿色木霉、曲牢等,是制种及熟料生产中最为常见的杂菌之一。该类霉菌性喜高温、潮湿环境。预防可用“百病去无踪”彻底对菇棚进行消杀处理。发菌及出菇期间每5天左右喷洒一次杀菌药物,生产中可将“百病去无踪”和“蘑菇杀病灵”交替使用。 对已经发生污染的菇棚,打开全部通风口及进出口加强通风,...

    1388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菌袋乱显蕾咋办?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菌袋乱显蕾咋办?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显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根据大量养白灵菇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一、培养料装袋时,应尽量将料袋装紧,不要留有空隙;菌袋菌丝培养阶段,应保持暗光,温度恒定;菌丝发育成熟的菌袋尽...

    1447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