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关于香菇菌棒运输,这几点您知道吗?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蓝旭 点击 :

如今,许多菇农选择在当地生产香菇菌棒,待菌棒成熟后再运到生产基地出菇,有的还要运到更远的地域。这种做法,如果不注意,容易对菌棒造成伤害。现就一些需注意的方面进行说明,希望引起注意。

关于香菇菌棒运输,这几点您知道吗? | 菌菇种植

1、菌棒要求。菌丝满袋后10-20天,菌筒与菌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菌膜已经形成,多数呈点状红褐色,手捏有弹性,已生理成熟。实际上外运的一卡车内的菌棒,菌龄都不一致,总有部分刚发满袋,未达到生理成熟。

2、气温要求。气温稳定在15-23℃,气温太高,容易产生烧菌,气温低往往季节偏迟,影响出菇,要选择阴天或晴天夜晚,尽量避开高温和阴雨天。

3、科学合理堆叠。装车及运输过程中,菌棒受到振动,同时氧气增加,呼吸加强,堆温升高,菌丝易烧坏。装车时采用井字形堆叠,留出通风口,也可采用竹制脚手架将车厢隔成两边装车,还可以在堆中放入打通竹节、钻孔的竹竿通风管。把发菌彻底的菌棒装在四周,未完全发透装中间,以减轻烧菌现象。

4、通风散热。气温较高时,菌筒上不宜盖蓬布,以利通风散热。

5、车辆。要选择车况好的车辆,避免中途运输时间过长,引起烧菌。

6、卸车排场。运到场地后要及时卸车,轻拿轻放,分开堆放,加盖遮阳网等遮阳物品,并及时入棚排场。

7、菌棒管理。有菇蕾产生要及时脱袋,以防止运输过程中高温、振动后大量出菇来不及脱袋而造成畸形菇或烂在袋膜内。并要做好控温保湿工作。(二军香菇资讯动态)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

    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有机双孢菇的基础。 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度,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 2.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 3.要经常更换培养基,如麦秸或稻草、鸡粪、棉籽壳、麦...

    340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的常见病虫害预防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的常见病虫害预防与防治

    秀珍菇(又名小平菇、姬菇),因其菇体形态优美,秀气珍贵而得名。秀珍菇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蘑菇、香菇和草菇,比一般蔬菜高3~6倍,含有17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是属于高营养、低热能的菌类食品。长期食...

    40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资讯 | 安徽省东至县张溪镇:种下羊肚菌 走上致富路
    食用菌资讯 | 安徽省东至县张溪镇:种下羊肚菌 走上致富路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张溪镇兰田村的羊肚菌产业基地里,平整湿润的菌田中,一朵朵“小伞”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兰田村位于张溪镇北部,总面积7.77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从前,兰田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村民收入较低。去年开始,兰田村开始发展羊肚菌产业。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也是久负盛名的良药。每年...

    1578 菌类资料 食用菌文化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的露地管理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的露地管理病虫害防治

    (1)冬前管理。菌丝大面积长人土层一半时,要保持土层湿润。菌丝长至土层4/5时,猛喷结菇水,使土层表面发亮并渗入土层1/5。菇蕾米粒大小时,喷水使土层表面发亮但水不下渗,5~10分钟后盖上草帘。日常管理是晴天多喷,阴天少喷,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换潮不喷。喷头向上呈45度喷水,切忌直喷菇蕾,温度高时下...

    70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害防治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害防治要点

    1、平菇青霉病平菇青霉病,幼菇染病后从菇顶部向下呈黄褐色枯萎,且逐渐停止生长,表面还会出现绿色粉状霉层。另外还会传染给邻近的正常菇,从而导致正常菇染病。防治方法:菇床和菇房要做好管理,尽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湿度和酸碱度要保持适宜,采收产品后要及时对菇床、菇房进行清理,残留的菇根部和瘦弱的幼菇...

    2380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的干制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竹荪的干制加工

    竹荪的加工主要采用干制法。 1.采收 竹荪从抽柄到子实体成熟仅需数小时,出菇时节几乎每天都有子实体成熟,所以需经常检查,及时采收。竹荪菌体娇嫩,采收要轻拿轻放,小心保持菌裙和菌柄的完整。如果采下的子实体有孢体或泥土污染,可用柔软毛刷轻轻蘸水刷净。菌盖在洗去残留孢体,菌托在洗去表面泥土后,与菌柄、菌裙...

    1777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织金县:林下“白富美” “菌中皇后”竹荪进入采收期
    食用菌资讯 | 贵州省织金县:林下“白富美” “菌中皇后”竹荪进入采收期

    初秋时节,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8300余亩林下竹荪进入采收期,各竹荪种植基地里,农民们忙着采收竹荪、供应市场,一片繁忙景象。织金县是“中国竹荪之乡”,素有“织金竹荪甲天下”之说。近年来,织金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地理气候条件,抢抓“织金竹荪”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机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1101 食用菌相关资料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姬松茸应当防治的病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姬松茸应当防治的病虫害

    姬松茸有抗杂菌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受杂菌的侵害,关键是要十分注意通风换气,勿使菇房内或畦床面长期过湿。杂菌和病虫害一般在覆土前后发现,刚出现时可用喷灯灼烧。 1.蛞蝓:用6%密达颗粒剂2次防治效果可达93.6%;用70%WP百螺杀20G/亩2次防治效果可达87.4%。〔用这些颗粒具体如何操作,稍细一...

    1999 菌类病虫害图片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香菇的烤制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香菇的烤制技术

    原料处理将鲜菇剪柄(即剪脚),长度应根据菇形、菇肉、菇质、菇面来确定。一般而言,菇面小、菇肉薄、菇脚长的香菇,以去糠为宜(保持全脚);菇面大而圆、菇肉薄、菇质松软的香菇,可取其半脚(即剪去菇脚的一半),取值范围为1-1.5厘米;菇面大而圆、菇肉厚而坚硬的香菇,以取平脚为宜,即剪去大部分菇脚,剩下0....

    1031 菌类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自然干制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自然干制方法

    自然干制。是以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少。加工时将菌体相互不挤压的平铺在竹帘上晒干,翻晒时要轻,以防破损,一般2-3天即可晒干,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厂。也有的加工厂为节约费用,到晒至半干时再进行烘烤,但这需根据天气、菌体...

    1044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方法

    获得银耳菌种的方法主要有担孢子弹射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耳木分离法: 1、孢子弹射法 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 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

    249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银耳红粉病
    食用菌病虫害 | 银耳红粉病

    银耳红粉病主要发生在代料瓶栽或袋栽的银耳子实体上,春季接种栽培银耳发生较普遍。症状 受害银耳子实体耳片不开放,呈萎缩状,失去光泽,不能形成新的耳基。在银耳栽培中降低其品质及产量,以致影响经济价值。病原 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霉菌Trichothecium roseum LK.ex Fr.。属于半知菌亚门...

    1210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牛肉香菇酱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牛肉香菇酱

    原料:牛肉、香菇、花生米、青红椒、花椒、姜、大葱段、甜面酱、豆干、麻油适量、花椒、八角。 做法:1、各原料洗净,牛肉、香菇、青红椒、豆干各切成细小粒;花生米拍碎,姜切片,大葱段切圈。 2、甜面酱放入容器中加少许水稀释。 3、锅置火上油烧至4成热,先下花椒八角煸出椒香;下姜片、葱圈不停翻炒,待姜葱变软...

    1887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择好的香菇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择好的香菇菌种?

    如何选择菌种是每个菇农都要遇到的问题。因为菌种质量是取得优质丰产的先决条件。它将直接关系到菇农的栽培效益。平时不少菇农朋友缺乏对香菇菌种外观、质量鉴别的知识,而往往不知从哪几个方面去鉴定菌种质量的好坏。为了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建议菇农在购买菌种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看资质。购买菌种应到...

    106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减小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几种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减小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几种方法

    一、瓶装发酵料 传统的麦粒瓶装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过程中,只有培养基(麦粒),菌种接入后,发菌不一致,造成瓶的一侧发菌很快,另一侧发菌缓慢,菌龄很不一致,并且易感染杂菌。 改进方法是在培养基的上方离瓶口约4厘米处装入1-2厘米的发酵料后,再灭菌。因为发酵料本身是无菌的,接入菌种后,菌丝很快布满整个瓶的...

    265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