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老化速度快、不易保鲜、不耐贮运,高温季节更是如此,在农户形成批量生产后,往往鲜销不及,影响效益,因此,有计划地进行罐头加工,对于稳定菇价、均衡供应市场益处颇大。
尽早采收
由于鸡腿菇在高温季节长速很快,老化速度也快,并因采收后的运输、整理乃至清洗过程中,鲜菇作为一个生命活体,仍在继续进行着生物代谢,因此仍在延长着菇龄,所以应尽可能提前采收。尽管提前采收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产量,但由于一则保证了鲜菇的质量,二则为加工过程留足了时间,从而也就保证了最终产品——罐头的质量,因此,从效益上来讲,总体上还是合算的。提前的尺度,依据生产规模、运输距离、整理速度而定,也可根据从采收至煮制所需时间而定,一般小规模生产时,提前3小时左右即可满足。如有低温(2℃~4℃)贮藏库作暂存和整理场所,则效果更好。 洁净处理 该工序的基本要求是去掉鲜菇基部所带杂物,最好能将上层中生长的一块基部削去;菌盖上的褐色毛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坚决除去。笔者从洗澡搓背中受到启发,根据多次试验,使用硬度较小的搓澡巾处理毛刺,应用效果不错,方法是:将鸡腿菇基部处理干净后,泡于稍大容器中,操作者右手戴搓澡巾(一大一小双指手套形),左手持鸡腿菇菌柄,右手轻握菌盖部分,双手配合旋转1圈~2圈(正反均可)。注意要点:一是必须选择使用低硬度搓澡巾,二是用力适中,否则菇体表面将出现若干粗糙纹沟,影响质量。必要时,也可同样处理菌柄。 处理后使用流水将鲜菇进行彻底冲洗,使菇体表面不再附有碎渣等。并同时按个体大小进行分级以便煮制等加工操作。 护色浸泡 准备3个稍大的容器,各装入100千克清水,分别加入30克、25克、20克焦亚硫酸钠,搅拌使之溶化、均匀,将冲洗后的鲜菇倒入高浓度的容器中,使用竹棒搅匀,此谓之护色浸泡,约3分钟后,捞出并随即倒入中浓度的容器中,重复上述操作;然后再移至低浓度容器中,浸泡3分钟~5分钟后,即可转入下道工序。该工序要点是:配好的护色浸泡液连续使用3次后,需分别再加入焦亚硫酸钠12克、8克、4克并随之加满水以保证浓度;如此后不再使用,则2小时后失效,即可弃之。
护色煮制
使用不锈钢或铝锅,加满清水后,按100千克水加入100克的比例兑入柠檬酸,加热、煮沸使之溶化,然后按菇水之重量比为1:2的比例倒入鲜菇,继续煮沸,时间依菇体大小而异,一般4分钟~10分钟、菇体中心已熟为度。煮熟后立即捞出,流水冷却并同时冲掉菇体表面所带某些化学成分。
装罐注汁
根据罐体大小设定装罐的鸡腿菇数量,一般500毫升玻璃瓶实装重量在190克左右,考虑人工装罐的不整齐、不规范、以及灭菌后内装物体积有所缩小并失重等因素,可按200克进行操作。
装罐后随即加入汤汁,汤汁温度可掌握90℃以上,加汁后液面离瓶口约有5毫米~7毫米距离即可。汤汁调配:由于纯清水罐头的贮存期偏短,风味亦稍差,因此,可配制3%食盐水,并加入柠檬酸调PH值在4左右,然后煮沸、过滤,趁热灌注。
排气密封
加入汤汁后随即进行排气密封,一般生产者可采取加热排气、封盖的办法,方法是:将罐头装入大型容器中进行加热,使罐中心温度达100℃时,由于热涨冷缩的原理,罐内容物基本达到最大体积,此时立即进行封口操作,只要封口无误,即可确保罐头的密封性良好。灭菌处理时,封口后应立即进入灭菌工序。灭菌应在10分钟时间内将压力迅速提高至规定的0.12兆帕,并维持20分钟,然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降温,根据容器的不同,一般降至80℃时即可取出,用干净布巾将罐体擦干净,而后置入36℃条件下培养7天,以检验灭菌效果。
检验包装
7天后,剔出凸盖、破瓶,余为合格品,即可装箱出厂。
在此提醒各生产单位,无论生产规模或产品数量大小,罐头为可直接食用的食品,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有关标准及法律法规,牵涉出口产品的加工生产时,则必须按出口方的要求进行生产,比如护色工艺,应按对方要求,或使用对方指定的护色剂,不可自作主张,随便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