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知识 |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星雨 点击 :

自古以来,人们就难逃蘑菇的诱惑。在吃货的国度里,古人早就将它们端上了餐桌。

古 籍 记 录

现在通常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统称为菌类。在显微镜问世前,“菌”的概念主要是指那些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在古籍中常称之为芝、蕈(xùn)、栭(ér)、苬(xiú)等。

早在周代,就有关于“菌”的文字描述,而《列子》中记载着“朽壤之上,有菌芝者。”《庄子》中说“朝菌不知晦朔”,可见当时人们已经了解到菌的生长习性。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清 任薰 采芝图轴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有些大型真菌,如灵芝,会被视为祥瑞之物。宋代《尔雅翼》有“芝,瑞草,一岁三华,无根而生。”

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中,对蕈菌的认知代表了当时古人的看法:“夫蕈菌之初,皆草木变化,生树者曰蕈,生于地者曰菌。”

人 工 种 植

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与稻谷、酸枣等收集在一起的菌类遗存物,这说明,我国食用真菌的历史至少有六千年了。

食用过菌菇的人都能感受到它香嫩脆美的独特风味。古人也都极力赞美这些美味的菌类食品,如“香蕈……味甚香美,最为佳品气”,“肌理玉洁,芳香韵味,一发釜鬲,闻于百步”。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香蕈 梅园菌谱 毛利梅園著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如此美味的食物当然不能“靠天收”,为了能方便地享用到这些真菌,古人早早就开始了人工栽培的尝试。

南北朝时,陶弘景曾记述过茯苓的人工栽培法;《唐本草》明确载有“煮粥安褚木上,以草复之,即生蕈尔”,这说明当时我国已经掌握木耳的生长习性,并有了自然繁殖木耳的方法。

食 用 佳 肴

学会了种植,那怎么吃呢?古人食用这些菌类的方法与菜品,可一点不输于今天。

北魏年间,高阳太守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在“素食篇”中提到几种烹制菌类菜的方法,其中一种是“木耳菹”。

木耳菹(zū)的原料为新鲜木耳,将木耳用清水煮开五次,取出置冷水中洗净,切成细丝,将少许香菜、葱白段切碎,与木耳丝一起装盘,下豉汁、淡酱和醋调合,然后加入姜末和椒粉即成,“甚滑美”。

所谓“菹”,原本指酸菜,从原文意来推测,所谓木耳菹,乃是凉拌酸辣木耳丝。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本草纲目》附图 李时珍著 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齐民要术》还有一种吃法叫“缹菌”,原料为鲜菌,所谓“缹(fǒu)”就是烹煮。

选未开伞的鲜蘑菇(地鸡),用淡盐水洗去泥土,在开水中焯一下,取出撕成碎片。将葱白段切细,与麻油、酥油一起熬汤,然后将鲜菌、浓豉汁、盐、椒末一起下入汤内煮熟即成。

上述为“素缹法”(素菜),亦可将预先煮熟的猪、羊、鸡肉切片与鲜菌共煮,这里就不需加酥油,是为“肉缹法”(荤菜)。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本草纲目》附图 李时珍著 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齐民要术》还有一种吃法叫“缹菌”,原料为鲜菌,所谓“缹(fǒu)”就是烹煮。

选未开伞的鲜蘑菇(地鸡),用淡盐水洗去泥土,在开水中焯一下,取出撕成碎片。将葱白段切细,与麻油、酥油一起熬汤,然后将鲜菌、浓豉汁、盐、椒末一起下入汤内煮熟即成。

上述为“素缹法”(素菜),亦可将预先煮熟的猪、羊、鸡肉切片与鲜菌共煮,这里就不需加酥油,是为“肉缹法”(荤菜)。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本草纲目》附图 李时珍著 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了很多美味的菜肴,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一一列举制法,就菌类来说,有很多烹饪的心得。

“蘑菇”条云:“蘑菇不止作汤,炒食亦佳。但口蘑最易藏沙,更宜受霉,须藏之得法,制之得宜。鸡腿蘑便宜收拾,亦复讨好。”

又“松蕈”条云:“松蕈加口蘑炒,最佳,或单用秋油泡食,亦炒,惟不便久留耳。置各莱中,俱能功鲜。可入燕窝作底垫,以其嫩也。”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清 郎世宁 嵩献英芝图 故宫博物院藏

书中有道菜叫“蘑菇煨鸡”,有两种做法,一种是:

挑四两口蘑,用开水浸泡去沙,再用冷水冲洗,拿牙刷擦,再用清水漂洗四次。接着,将鸡斩成块放锅内,水烧开后撇去浮沫,倒入甜酒和清酱,煨到八分熟,下蘑菇,再煨至十成熟。之后加入笋、葱、椒起锅,不用水,加三钱冰糖。

还有一种做法是:

鸡肉一斤,甜酒一斤,盐三钱,冰糖四钱,蘑菇要用新鲜没有发霉的,文火煨两枝线香的时间。不可用水,先煨到八分熟,再下蘑菇。

不知你发现没有,这两道菜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要在鸡的火候到八分熟时,才下蘑菇。其实这一古人的经验确有科学道理。

因为菌类的呈鲜成分在经过持续加温后,会受到破坏,便失去提鲜的作用,所以不可入锅太早。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清 沈庆兰 松芝梅竹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有一道传入清宫廷的名菜,“王太守八宝豆腐”,“用嫩片豆腐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看到文字描述,就仿佛闻到食物的香气了。

始自梁武帝时,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扬州等城市中均有用面筋制作的菜肴,袁枚所说“蘑菇煨面筋”便是其中之一,方法是“面筋入油锅炙枯(慢火炒干),再用鸡汤,蘑菇清煨”。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清 严宏滋 采芝仙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清代,猴头也是一种极名贵的菌类食材。在慈禧身边担任过女官的德龄,在《御香飘渺录气》有一段关于猴头菇的记述:

“还有一种算是十分稀罕的东西,唤做猴头,大概跟打网球用的球一样大小。……猴头有种种制法,也可以把整个东西搁在文火上蒸着,也可以切成一片一片的煎炒,有时把它混合在各种肉食里,也可增加几许鲜味,尤其是和在羊肉里面,格外可口。就是用来做汤,其味亦不在鸡汤之下。”

除了做菜,菌菇还用来做调料。清代将炒好的香菇,放入麻油中贮存起来,类似于现代所说的“菌油”,是高级调料。

预 防 中 毒

不过,这些大型真菌虽好吃,但其中一些有毒,要是误吃了,一不小心真的会“躺板板”。

记述毒蘑菇最早的资料,可能是汉代的《金匮要略·方论》,书中写道:“木耳赤色及仰生者勿食”。

《洗冤集录》是宋代学者宋慈的一部著作,其中谈到,“手脚指甲及身上青黑者,口鼻内多出血,皮肉多裂,舌与粪门皆露出,乃是中药毒、菌蕈毒之状。”

红伞伞,白杆杆,古人怎么吃菌菇?

清 金廷标 遥圃采芝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彭乘《墨客挥犀》载:“菌不可妄食,建宁县山石间忽生菌,大如车盖,乡民异之,取以为馔,食者辄死。”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预防金针菇丛枝病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预防金针菇丛枝病措施

    金针菇丛枝病属生理性病害,受害菌袋或菌瓶进入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具体表现为: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之后分枝又产生小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直径仅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没有产量。 诱发金针菇丛枝...

    2813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气调贮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气调贮藏保鲜技术

    蘑菇质地柔嫩细致,色泽洁白纯净,营养丰富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蘑菇含水量高,组织柔嫩,表面无保护结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较剧烈,同时又易遭受病菌侵染和机械损伤,引起腐烂变质。如果在常温下正常空气中,采后蘑菇2 -3d之内就会变色“变质、开伞,降低了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鉴于蘑菇本身极易...

    1994 木耳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块菌病防治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块菌病防治办法

    平菇块菌病防治办法:①培养料一定要经充分、均匀的堆酵解决,且含水率不可高于63%。②栽培用土的解决参照前述。③菌袋进棚前,除按前述恳求解决大棚外,间隔5天重喷1至2遍1.2%以上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有发病记录的地区,还要加喷一遍多甲溶液。 ④一旦发现块菌发生,大棚内应立刻加大通风、下降温度和湿度,并将...

    2658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存干香菇注意事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存干香菇注意事项

    干燥贮存 香菇吸水性强,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也会发生霉变。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贮存。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状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湿剂,以防反潮。 低温贮存 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 避光贮存 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线会引发光...

    1021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冬季预防冻灾管理技术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冬季预防冻灾管理技术措施

    1、加强菇棚保温。如在大棚外加盖簿膜,在大棚内加小拱棚,用两层簿膜保温防漏,减轻低温为害;也可在菇棚四周覆盖草帘,在棚的朝北面用作物秸杆做起一道挡风墙,可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冷空气侵袭,维持菌丝体活性,使温度平缓降低,防止温度剧烈变化。2、加固菇棚。要及时修补受损...

    1961 食用菌种植技术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关于食用菌追肥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关于食用菌追肥的注意事项

    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但是,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rdquo...

    217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育种 | 秀珍菇特色品种——“农秀1号”
    食用菌育种 | 秀珍菇特色品种——“农秀1号”

    产量表现“农秀1号”平均产量341.8克/袋,生物转化率为67.5%。特征特性该品种菌丝色白浓密,生长速度0.6厘米/天。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单菇重约5.6克;商品菇菇盖灰白色至灰色,表面光滑,呈扇形,采后不易破裂,厚度中等;商品菇菇柄白色,中等偏长,为3-6厘米,多数侧生、上粗下细,基部少绒毛。从接...

    780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杂菌与害虫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杂菌与害虫防治

    鬼伞类杂菌 防治措施:①尽量选用新鲜培养料,使用前曝晒2天,或用石灰水浸泡原料。②控制培养料的含氮量,发酵料或发酵栽培时,麦麸或米糠添加量不要超过5%,禽畜粪以3%为宜。无论用何种材料栽培,最好二次发酵,这样可大大减少鬼伞的污染。③发酵时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0%以内,以保证高温发酵获得高质量的堆料...

    2311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资讯 | 安徽宿松县隘口乡黑皮鸡枞菌陆续上市
    食用菌资讯 | 安徽宿松县隘口乡黑皮鸡枞菌陆续上市

    近年来,宿松县隘口乡隘口村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引进黑皮鸡枞菌。目前,黑皮鸡枞菌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种植“新宠”,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3月份,村支两委先后到安徽、山东多地考察,经过咨询对比、多方考量,最终选定了山东黑皮鸡枞菌种植项目成为村的又...

    20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毛木耳采摘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毛木耳采摘的注意事项

    毛木耳的栽培方法有很多,但是现如今主要使用熟料袋栽方式和塑料大棚式两种,这两种方法既省时省力,还能高产。毛木耳属中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20~30℃;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33℃,最适温度为22~30℃,低于18℃,子实体不易形成或生长缓慢;高于35℃,子实体停止生长。一般毛...

    2588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干片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干片

    1.白灵菇干片是将新鲜白灵菇,按照一定规格切成一定厚度的薄片,经烘干后脱去菇体内的水分而制成。白灵菇干片便于保存,运输方便。经浸于水中复水以后,仍然可以烹调出各种菜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 2.干燥的方法食用菌干燥的原理,是通过热能的作用,使食用菌吸热,水分蒸发,并随热气流上升排入空间,直到食用菌烘干...

    1467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包装简易脱水冷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包装简易脱水冷藏保鲜技术

    1.鲜菇采收与挑选。采收前24小时停止喷水,长至八成熟时采收。采收后精选去杂,要求朵形圆整,菇肉肥厚,边缘内卷,不开伞,菌盖直径3.8厘米以上,无土、无杂、无病害、无缺损,保持菇的自然状态。2.排湿。可用脱水机排湿,也可自然晾晒排湿。采用脱水机排湿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排风量,以确保品质。自然晾晒方法...

    2628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一、黄菇病症状。黄菇病是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使子实体变色腐烂发臭的细菌性病害,一般以头潮菇发病比例较高。发病时菌袋表面有粘液状病原菌出现,部分菌丝有泛黄症状,严重时病菌直接侵害菇体,使受害菇出现病斑、发黄,乃至死菇。菇体从感染病菌到表现出病状(死菇)只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从发病类型可以分为:1、干...

    628 食用菌种植技术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贮运香菇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贮运香菇

    刚采摘的香菇含水量较高,必须进行排湿处理。排湿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晾晒,将鲜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夏菇要晾晒1-2小时;二是热风排湿,将菇盖向下均匀摊开,利用热风在40℃的环境中排湿,排湿后的鲜菇,如采用大包装,含水量须保持在70-80%,小包装含水量可在80-90%。排湿后,将水分达...

    2396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干品的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干品的加工工艺

    一、晒干 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此时菌盖直径4cm内含苞未放,表面淡褐色有纤维鳞片,菌膜尚未破裂,最好选晴天采摘为宜,用手握住菌柄转动取出,用竹片刮除菌盖鳞片和菇柄泥沙,用不锈钢剪剪去菇脚,清洗一遍,在通风处的阳光下,菌褶朝上摆放于晒席或竹筛等摊晒工具上翻晒,3-4天可干燥。 二、烘干 烘房设备...

    2708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