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复合保健酸奶饮品配方的研制

时间 : 05-11 投稿人 : 祥仁 点击 :

猴头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分析,每100g干猴头菇中含有蛋白质26.3g,多糖17.4g,脂肪4.2g,粗纤维6.4g,磷856mg,铁18mg,钙2mg,胡萝卜素0.01mg,硫胺素0.69mg等。中医理论认为,猴头菇性平、味干,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均有良好的疗效。酸奶是人们公认的一种集营养与保健为一体的功能性食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及其分解产物,可抑制有害菌在胃肠内的生存,促进消化,增进健康。本研究将猴头菇菌丝发酵液添加到牛乳中,经乳酸菌发酵,利用猴头菇代谢物的药用作用和酸奶的营养保健作用,制成一种猴头菇复合保健酸奶,对一些特殊人群不失为一种有开发价值的保健食品。

猴头菇复合保健酸奶饮品配方的研制 | 菌菇种植

凝固型猴头菇酸奶的工艺流程

猴头菇菌丝发酵混合液酸奶菌种活化2~3次↓↓乳粉+蔗糖+水→奶液→混匀→灌装→杀菌→冷却→接种→发酵→冷藏→成品

操作要点

按普通酸奶的加工工艺进行,牛乳经预处理后加入不同比例的猴头菇发酵液(5%、10%、15%、20%、30%)代替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在90℃恒温水浴锅中杀菌30min,杀菌结束后冷却至40℃,按3%的比例加入生产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搅拌均匀后,在41℃恒温发酵至凝固,冷藏24h即为产品。

未加热发酵上清液添加量对酸奶感官质量的影响

奶液经杀菌后,以无菌操作的方式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上清液,混匀后接种发酵,该添加物对酸奶感官质量的影响可见,添加20%上清液的处理综合得分最高,所得成品有发酵奶的奶香味,酸甜可口,但无菇香味,凝乳表面均匀光滑,细腻,无气泡,有少量乳清析出,色泽呈淡黄色。

经加热的发酵上清液添加量对酸奶感官质量的影响

奶液与添加不同比例的猴头菇发酵上清液调配混匀,再经杀菌后接种发酵,该添加物对酸奶感官质量的影响可见,添加30%混合液的处理综合得分最高,所得成品有发酵奶的奶香味,酸甜可口,有菇香味,但太淡.

经不同处理的上清液及混合液添加对酸奶凝固度的影响

以不加猴头菇菌丝发酵液的对照组酸奶凝固时间为标准,分别对经过不同处理的上清液及混合液添加量对酸奶的凝固度进行观察测定,结果可见,添加猴头菇发酵液对酸奶的凝固有影响,在低浓度时影响不大,但随添加的比例加大,凝固度加强。这也表明猴头菇发酵液中某些代谢物及寡聚糖等对酸奶的凝固有促进作用,但从试验中也可看出这些成分经过加热会遭到一些破坏。

小结和讨论

1.以20%猴头菇菌丝发酵混合液添加到牛奶中,经过普通酸奶的制作工艺可生产出酸甜可口、凝乳均匀、色泽淡黄、有淡淡菇香的凝固型猴头菇酸奶。

2.猴头菇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也有报告表明,猴头菇抽提物对乳酸菌的生长没有抑制或杀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菇菌丝发酵液对酸奶凝固不但没有影响,而且还有促进作用。

3.使用猴头菇发酵液比用猴头菇抽提物制作酸奶具有优点:

(1)制备猴头菇菌丝发酵液所需周期短,可直接发酵所得;而猴头菇抽提物制备过程较复杂;且猴头菇子实体栽培过程时间长。

(2)使用发酵液比使用抽提物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更高的市场开发价值,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猴头菇复合保健酸奶提供了实践依据。(佳味添成)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四大保鲜妙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四大保鲜妙法

    由于食用菌一般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质地柔嫩,生理生化活动强烈,因此收获后如不及时销售和加工,其商品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收获后不能及时销售或加工的食用菌免遭损失,菇农必须掌握食用菌保鲜技术。通过对食用菌进行保鲜,能保持鲜品的风味基本不变,并可最大限度地保存它的营养价值,且具...

    1861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鲍鱼菇病虫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鲍鱼菇病虫防治

    鲍鱼菇发菌、出菇期的气温相对较高,出菇期又要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在这样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一旦发生病虫害就很难治理,因此预防病虫害至关重要。首先在备料时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的主料。栽培前对接种箱、发菌室、栽培棚及床架等均要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熏蒸消毒,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0g硫磺或l0毫升福尔马林...

    1951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四川省什邡市诗涵家庭农场负责人陈顺:回归农村创业 黄背木耳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四川省什邡市诗涵家庭农场负责人陈顺:回归农村创业 黄背木耳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批对“三农”事业有热情、有理想的年轻人回到农村,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新元素和能量。陈顺8年前毅然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归农村,开启黄背木耳种植创业之路,成为村里第一批“新农人”。今年,陈顺共培育14万袋菌包,预计产出4.62万斤黄背木耳,销售收入多达60余万元,还将带动40余人...

    233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茯苓菌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茯苓菌种的制作方法

    茯苓菌种又叫“引子”。有菌丝引、肉引和木引三种。其中,菌丝引被广泛使用。 ① 菌丝引(菌种引)是以土豆、白糖、琼脂培养基人工分离墙头的斜面菌种,接入栽培种瓶内培养,在25℃培养半个月至一个月,当菌丝布满全瓶时即可。 ②木引。用肉引接种的木段,再繁殖大量菌种的方法。较菌引节约鲜...

    1058 菌类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4种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4种保鲜方法

    ①盐水保鲜法 在250公斤20%食盐溶液中倒入25公斤烫煮菇,然后继续添加精盐封面,数天后再添加适量的精盐,拌匀并且使波美度达到18度,经4-6天盐分、酸碱度稳定后即可上盖封存保鲜。 ②低温保鲜法 低温能保持菇体的新鲜和优良品质。采收后,90%-95%的相对湿度,0℃-3℃的温度为最适宜贮存环境。保...

    270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生理病害的防治??红根或绿根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生理病害的防治??红根或绿根病

    此病症状是菇脚发红或发绿,菌盖颜色正常。发病原因:出菇前喷水过多,喷施葡萄糖过多;培养料偏酸;通风不良等都可发病。防治方法:应加强通风,避开在高温时喷水,喷水与喷糖液时,根据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菇的干湿情况,尽量掌握在籽实体生长最适宜的范围内,出菇期土层含水量不宜过高。采菇前停止喷水,并适当通风。...

    262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袋栽香菇获高效益的关键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袋栽香菇获高效益的关键技术

    香菇生产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香菇生产获高效益的关键是要抓好菌制作、转色、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补水催蕾等关键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1. 菌筒制作(1)适当推迟制筒时间。制筒时间一般安排在8月初进行,为减少链孢霉的污染,可将制筒时间推...

    2174 菌类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蘑菇谨防白腐病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蘑菇谨防白腐病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1、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

    2357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遇到问题咋解决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遇到问题咋解决

    平菇发菌阶段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能掌握技术妥善解决,会给菇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供菇农在生产中借鉴。 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 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

    2785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不能放冰箱冷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不能放冰箱冷藏

    草菇是高温食用菌,新鲜草菇在12℃以下储存,会发生表面出水的冷害现象。若储存温度在15℃以上,又因呼吸作用强,急速消耗体质,菇体很快软化并产生异味,因此草菇采收后极难储存。其最适的储存温度为12℃~15℃,但也只能存放2~3天。所以,草菇不能冷冻,最好是吃多少买多少。 另外,可以用淡盐水的保存方法...

    273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乳酸菌发酵饮料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一类新型食用菌饮料,也是一类新型乳酸菌发酵饮品。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适合乳酸菌生长:而乳酸菌本身就是一种益生菌,且生长过程中还能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特有的风味。因而两者的结合具有营养互补、功能互补的增效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营养保健饮品。该产品的加工通常是采用...

    538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优质平菇菌种的鉴别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优质平菇菌种的鉴别方法

    (1)优良菌种的特征 ①从外表看,袋内菌丝全部呈棉絮白色,粗壮密集,分布均匀,没有杂色菌丝,前端整齐,呈扇形发展。 ②菌丝分解过的棉籽壳培养料变成黄褐色,木屑培养料变成白色至淡黄色,吃料到底,有朽木香味。 ③菌种有平菇的特殊芳香味,用手按培养基时有弹性;掰菌种时不易碎。刚刚形成少量桑葚状的小菌蕾,菌...

    1326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菜谱 | 高丽菜什锦煎饼
    食用菌菜谱 | 高丽菜什锦煎饼

    材料:鸿喜菇1/3包,青椒1/2,葱3支,洋葱1/4颗,红萝卜半根,高丽菜半颗,虾5只,鸡蛋1颗,盐2小匙,胡椒少许,酥炸粉3大匙,中筋面粉3大匙,香油适量,清水适量做法:1、将鸿喜菇、葱、青椒 切小段,红萝卜切段,洋葱切丁2、加入高丽菜,切丝3、将鲜虾剖背切开,之后切小粒4、打一颗蛋5、加入盐巴、...

    1300 食用菌食用指南 食用菌食谱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栽培种培养基如何选择?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栽培种培养基如何选择?

    栽培种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有谷粒培养基、棉籽壳培养基、木屑培养基、草料培养基等。谷粒培养基具有不易结块、接种速度快、菌丝不易受伤、接种后菌丝萌发快等优点,但成本较高,且不适于香菇、黑木耳、白灵菇、杏鲍菇、金针菇等种类。棉籽壳培养基、木屑培养基、草料培养基长满菌丝后容易结成块状,捣碎时菌丝容易受伤,但成...

    1251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细菌性病害——黄斑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细菌性病害——黄斑病

    黄斑病是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从原基、幼菇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在菇体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粘湿感,并向组织内部渗透,致原基萎蔫或菇体腐烂,影响商品外观或不能形成商品。发病高峰季节,一旦发生,蔓延迅速,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冬春季为平菇黄斑病发生危害期...

    260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