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又称木乃伊病、顶死病,法兰西病。食用菌病毒主要危害蘑菇、香菇、平菇、草菇、茯苓、银耳等。
1、病原生物:引起食用菌病毒病的病原生物是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个体称为粒体、粒子、颗粒,由核酸和外面的蛋白质衣壳所组成。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真菌病毒的核酸是RNA,昆虫病毒和细菌病毒的核酸是DNA。食用菌病毒的形状有卵形、杆形、球形、蝌蚪形和线形等。从食用菌研究中还发现了类病毒.类病毒只有核酸而没有外面的蛋白质衣壳。
类病毒颗粒更小。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寄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生活和繁殖。病毒在寄主体外存活时,是以休眠的形式保持感染寄主的能力。
2、主要症状:
病毒粒体不仅从病蘑菇中可以分离出来,而且在表面健全的菌丝中也能观察到浓度相当低的病毒粒体,也就是说感染病毒的菌丝体可以不表现出病毒病症状。
蘑菇病毒病的症状,表现为菌丝体生长缓慢、稀疏,变褐色,菌落边缘不整齐。带毒菌种播种后,菌丝生长慢,发菌不均匀。
覆土后,出菇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已长出的菇体,有的菌盖小,有的菌盖细长,有的苗盖平展,有的菌盖呈半球形,有的菌柄膳胀呈球状,有的菌柄上粗下细 呈“钉头菇”。有的早开伞,一开伞就释放孢子,且萌发较快,总之病菇呈畸形,严重影响其产量、质量。
香菇病毒病的症状,母种表现出菌丝体生长不整齐,局部有缺刻;原种表现为吃料慢,菌丝体生长不整齐,前沿呈锯齿状,在长好菌丝的培养料中出现花斑。带 毒菌块长出的子实体,有的外观正常,有的表现为畸形,菌柄、茵盖、菌褶发育不完整,菌柄组织疏松。
据测定,木屑培养基中带病毒香菇菌丝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性比正常菌丝弱。带病毒菌株对木屑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隶的降解能力都低于正常菌株。这是带病毒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紊乱的生理基础。
平菇菌丝感染病毒,症状不明显,但出菇期菇体小、皱缩、色泽变谈,失去光泽,菌盖有疣状(或隆起状)突起条纹,突起处对着光看透明。当水分、养分等条件良好,症状表现较轻,菇体大小、色泽正常,产量基本不受影响时,也会出现隆起状或疣状突起。
采用墙式培上法出菇,可表现出摞的一头或一段有病毒病症状,其余部分出菇正常.这是由于培养料中菌丝体相互连结,有利于病毒病的蔓延。
据笔者多年栽培与在各基地调查,凡是采用墙式培土法出菇的病毒病有蔓延现象,半摞上的菇体健壮,另半摞上菇体发病。调查中还发现,凡加强出菇管理,及 时向袋中补水、补肥的菌盖虽有斑纹状凸起,但是大小、光泽正常,产量基本不受影响。放松管理的,病毒病症状严重,奶油色蘑菇品种抗病毒性优于白色品种。
3、主要传病途径
感染病毒的菌种传病。带病毒的孢子传病。接触过培养料中带病毒的菌丝体,带病毒菇体的手和工具,再接触健康的菌丝体、菇体,会传染病毒病。由于培养料中菌丝体有相互连结的特性,会引起病毒病向周围健康菌丝体蔓延。
4、目前主要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毒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主要采取预防措施。
①、对已知带有病毒病的菌种,不能再用于生产,要及时更换不带病毒的菌种。不能从病毒病的菇房中挑选干实体用来进行组织分离制取母种,再用于生产。
②、对需要保存的带病毒母种,可在35℃条件下处理3个星期杀死病毒,此法适用于高温型菇类。
③、菇房与菇房之间要加大距离。要及早摘除病菇,不让其产生带病毒的孢子,预防孢子通过气流传播病毒病。
④、每次栽培前,菇房、床架、工具用甲醛熏蒸、消毒,每100m2面积用甲醛2kg。
⑤、出菇期间,采摘过有病毒病菇的手和工具,不要去采收健壮菇,要用0.1%高锰酸钾消毒。
⑥、对发生病毒病的菇房,要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水分、养分、通气、光照和温度等适宜生活条件,使子实体健壮生长。
⑦、栽培结束,菇房、工具、床架等用甲醛熏蒸消毒,每100m2用甲醛2kg。发生病毒病的培养料、覆土,用70℃蒸汽消毒12小时,并及时妥善处理,切勿堆放菇房周围。
⑧、袋栽平菇等,不采用培土法,可减轻病毒病的蔓延。
⑨、注意选用抗病毒病品种。